專利名稱: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配電網自動化終端箱體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電力行業飛速發展,電力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國家電網公司在配電網領域的大力投入,在城市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當中,數以萬計的配網終端投入運行,而且此類終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分布分散、數量龐大和運行環境惡劣。由此給為此類終端的安裝,接線,維護帶來極大的困難。目前電力配電終端安裝結構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各終端廠家在相互借鑒,減少研發成本的情況下終端普遍采用整體機柜式。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發現整體機柜式終端存在兩個普遍的問題1.結構件、電器件、模塊全部依附于柜體裝配,電器件及模塊之間的接線也是在生產過程中完成,出廠后很難單獨拆卸及更改,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內部線路或模塊出現故障,必須將柜體整體拆除后返廠維修,十分不便。2.整體機柜式終端體積較大,成品較重,在運輸,搬運及施工安裝方面都存在較大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整體柜體式終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實用框架式終端箱體結構設計,該設計采用了外殼與內部所有器件裝配分離再組合的思路,在剝離外殼的尺寸較大、重量較重的同時,解決了施工維護,裝配接線的難度。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包括殼體和安裝框架,所述殼體上具有開合的門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是由若干桿狀構件構成的三維立體框架,僅在安裝框架的前端面設有操作面板,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狀,且在所述安裝框架的內部安裝電控模塊,所述安裝框架放置在殼體中。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上部為終端測控單元顯示模塊。在所述門體上設有玻璃觀察窗。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有安裝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整體機柜式相比,框架式終端具備以下優點1.配電終端分為外殼和框架兩個獨立裝配部件,安裝框架可以自殼體中取出,生產接線及電器件安裝方便,不再受限于整體機柜內部的小空間。2.工程施工生產可同時進行,由于安裝框架的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式,現場維護查線方便,故障排除及模塊更換快捷。同時,框架可以單獨接線,調試及運行,與不同尺寸的外殼靈活組合。3.尺寸小,重量輕,搬運、安裝都很方便。
圖1為殼體的外觀示圖;圖2為安裝框架的主視圖;圖3為圖2去除操作面板后的安裝框架的主視圖;圖4為圖3的側視圖;圖5為圖3的俯視圖;圖中1殼體,11門體,12玻璃觀察窗,2安裝框架,21操作面板,22終端測控單元顯示模塊,23電控模塊,3敞開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圖5所示,該種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包括殼體I和安裝框架2,殼體I上具有開合的門體11,在門體上設有玻璃觀察窗12,可以觀察內部的情況。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有安裝孔,可以和外部的設備進行連接。安裝框架2是由若干桿狀構件構成的三維立體框架,僅在安裝框架的前端面設有操作面板21,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狀3,且在安裝框架的內部安裝電控模塊23,安裝框架放置在殼體中。在操作面板21的上部為終端測控單元顯示模塊22。該安裝框架用于安裝測控單元、模塊配件及配線,集成后再安裝于柜體殼體內,安裝框架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安裝、接線、維護。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的殼體及內部框架是分別獨立完成加工后再直接組合在一起,內部框架裝配有終端的測控單元、控制面板、內部電器件及接線,是一個獨立的五面敞開的整體框架,不具備IP防護及物理保護功能。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包括殼體和安裝框架,所述殼體上具有開合的門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是由若干桿狀構件構成的三維立體框架,僅在安裝框架的前端面設有操作面板,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狀,且在所述安裝框架的內部安裝電控模塊,所述安裝框架放置在殼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其特征是,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上部為終端測控單元顯示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其特征是,在所述門體上設有玻璃觀察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其特征是,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有安裝孔。
專利摘要一種電纜網框架式配電終端箱體,用于解決現有配電終端箱體提交龐大,操作不便的問題。它包括殼體和安裝框架,殼體上具有開合的門體,安裝框架是由若干桿狀構件構成的三維立體框架,僅在安裝框架的前端面設有操作面板,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狀,且在安裝框架的內部安裝電控模塊,安裝框架放置在殼體中。本框架式終端具備以下優點:配電終端分為外殼和框架兩個獨立裝配部件,安裝框架可以自殼體中取出,生產接線及電器件安裝方便,不再受限于整體機柜內部的小空間。工程施工生產可同時進行,由于安裝框架的剩余五個端面為敞開式,現場維護查線方便,故障排除及模塊更換快捷。
文檔編號H02B1/46GK202888666SQ2012206180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杜強, 趙辰宇, 劉明林, 馬金亮, 林志華, 曾祥斌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珠海許繼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