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整流模塊的均流控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通信電源整流模塊混插的均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通信電源系統是通信系統的心臟,穩定可靠的通信電源供電系統,是保證通信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關鍵,一旦通信電源系統故障引起對通信設備的供電中斷,通信設備就無法運行,就會造成通信電路中斷、通信系統癱瘓,從而造成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損失。 因此,通信電源系統在通信系統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信電源系統中,由于電源模塊容量有限,所以常采用多模塊并聯運行對通信系統進行擴流,以擴展整個系統的輸出功率。其輸出能量是單模塊輸出的數倍,提高了電源的功率等級。但是,由于各個模塊參數的分散性,輸出電壓、輸出電流和輸出功率不可能完全一致,從而導致有些模塊負載過重,損耗發熱嚴重,而有些模塊卻處于輕載或空載狀態,這樣對電源健康不利,還會降低模塊壽命,無法保證電源系統的穩定性。
為了讓各個電源模塊輸出功率基本相同,常采用均流的方法把負載平均分配到各模塊,但均流方法的不同,對整個電源擴展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新老模塊更新換代或者不同廠家代工設計的模塊可能需要混合使用,不同型號的模塊或新老產品模塊硬件特性的不同,對均流效果的影響尤其嚴重,從而對整個電源擴展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目前常規的電源擴展系統均流控制方法中,存在著以下缺陷需要采用相同型號、 相同廠家的整流模塊,一套系統中不允許出現兩種不同型號的模塊,一旦有模塊出現故障需要更換,必須更換相同型號的模塊,甚至需要將所有模塊全部更換,維護工作量大,維護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整流模塊混插的均流控制方法,以解決不同型號模塊或新老產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確保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不同型號模塊或新老產品整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 確保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 應用于通信電源系統中,所述通信電源系統包括交流配電單元、多個整流模塊、負載電流傳感器、通信電源監控單元以及直流配電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控制方法包括1)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整流模塊的數量和型號;2)設置每種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調節系數初始值、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負載調整電壓初始值、額定輸出電流、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均流補償電壓上/下限值;3)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當前均流補償電壓、負載總電流;4)依據當前運行整流模塊數量和所述通信電源系統的負載率判斷系統是否處于空載狀態;若是,則回至步驟I);若否,則進至步驟5) ;5)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實際輸出電流;6)判斷市電是否中斷恢復或者系統冷啟動,若是,進至步驟7);若否,則進至步驟8);7)清除市電恢復中斷標志和系統冷啟動標志;完成后進至步驟9);8)判斷運行的整流模塊數是否有變化或者負載總電流變化率是否超出負載電流變化門限,若是,進至步驟9);若否,則進至步驟11) ;9)判斷是否有整流模塊輸出電流與平均電流之差超出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若是,進至步驟10);若否,則進至步驟11);10)進行混插均流初調,完成后進至步驟12);11)進行混插均流微調,完成后進至步驟12);12)調整每個整流模塊的均流補償電壓,確保均流補償電壓不出現全正或全負現象(有硬件均流類型模塊混插的系統無需再修正),發送均流補償電壓指令。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0)進行混插均流初調的過程中,根據當前整流模塊輸出電流與目標均流電流差值即負載電流差和負載調整電壓值,計算當前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使整流模塊輸出電流快速達到一種比較均衡狀態,上述步驟10)中進一步包括10-1)計算負載電流差;10-2)計算當前補償步長;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小于對應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正負號一致;10-3)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以及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時,以下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優選地,上述步驟10-2)中,當前補償步長計算基于負載電流與電壓降為線性關系,若為非線性關系則可采用查表等方式獲取負載電流和電壓降關系,進而計算當前補償步長。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1)進行混插均流微調過程中,根據整流模塊各自的均流調節系數和均流最小步長,按照單一型號整流模塊均流控制方法的邏輯來調整均流補償電壓, 對模塊輸出電流進行微調;上述步驟11)中進一步包括11-1)計算負載電流差;11-2)計算當前補償步長;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小于對應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正負號一致;11-3) 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以及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時,以下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整流模塊的均流控制方法,首先,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數量、型號、均流補償電壓、負載總電流;接著,設置每種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調節系數初始值、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負載調整電壓初始值、額定輸出電流、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均流補償電壓上/下限值;然后,根據這些獲取值和設置值, 針對不同型號的整流模塊采用不同的算法,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初調或混插均流微調;最后,對系統發送均流補償電壓指令,實現對整流模塊的均流控制。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自動識別各整流模塊型號,根據不同型號整流模塊硬件特性采取對應的均流算法,解決不同型號整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保證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
2.整流模塊的型號可隨意變更,系統操作更方便,維護更簡單。
圖I顯示為本發明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的通信電源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發明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
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本發明提供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不同型號模塊或新老產品整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確保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下將詳細闡述本發明的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及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創造性勞動即可理解本發明的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構想, 遂圖式中僅顯示與本發明中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目、形狀及尺寸繪制,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數量及比例可為一種隨意的改變,且其組件布局型態也可能更為復雜。
請參閱圖I,本發明的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應用于通信電源系統中,所述通信電源系統可以是各種通信電源系統或者數據機房使用的高壓通信電源系統。所述通信電源系統一端接入交流輸入,另一端外接負載設備6,其包括交流配電單元I、多個整流模塊并聯構成的整流模塊組2、直流配電單元3、負載電流傳感器4以及通信電源監控單元5。
交流配電單元I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輸出端連接整流模塊組2 ;整流模塊組2并聯擴展了 N個整流模塊,N ^ 2 ;直流配電單元3的輸入端連接整流模塊組2,輸出端外接負載設備6 ;連接于整流模塊組2輸出端的還有負載電流傳感器4,用于感測輸出總電流;通信電源控制單元5 —端與負載電流傳感器4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整流模塊組2的各個整流模塊連接,用于將負載電流傳感器4所感測到的整流模塊組2的輸出總電流進行模數轉換,獲取整流模塊組2中各個整流模塊的電壓、電流、運行狀態及告警情況,根據負載電流傳感器4的感測數據和整流模塊組2的各個整流模塊的輸出電流,發送控制指令對整流模塊組2進行均流補償電壓控制。
以下即對本發明的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當前系統運行整流模塊數為N,第i號整流模塊輸出電流為 SMRI (i) (t),整流模塊當前均流電流為AveSMRI (t),第i號整流模塊當前均流補償電壓為ComV (i) (t),整流模塊額定輸出電流為SpecI,均流調節系數為Kp (i),均流最小步長為 mVstep (i),負載調整電壓為Vdrop (i)。
Vdrop (i) =Val - Va2
Val——負載功率為5%額定值時的直流輸出電壓,Va2——負載功率為100%額定值時的直流輸出電壓。
其中,i :第i號整流模塊;t :當前時間;t_l :上一次;依此類推。
請參閱圖2,首先執行步驟S100,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整流模塊的數量和型號。本實施例中,系統整流模塊并聯連接,數目N=15,共有3種型號整流模塊混插,整流模塊f 5型號相同,為整流模塊組A ;整流模塊6 10型號相同,為整流模塊組B ;整流模塊IΓ15型號相同,為整流模塊組C。接著,執行步驟S101。
在步驟SlOl中,根據模塊型號設置各種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調節系數初始值、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負載調整電壓初始值、額定輸出電流、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均流補償電壓上/下限值。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整流模塊組A采用硬件均流,不接受均流電壓補償,因此整流模塊組A中的整流模塊I飛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mVstep (I) (5) =0V、均流調節系數初始值 Kp (I) (5) =0V/A、負載調整電壓初始值Vdrop (I) (5) =OV ;
整流模塊組B中,整流模塊6 10的初始值設置為
mVstep (6) (10) =4mV、Kp (6) (10) =20mV/A、Vdrop (6) (10) =IV ;
整流模塊組C中,整流模塊I f 15的初始值設置為
mVstep (11) (15) =IOmV、Kp (11) (15) =30mV/A、Vdrop (11) (15) =4V。
額定輸出電流SpecI都為20A,均流不平衡門限值都為2A,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都為10%。接著,執行步驟S102。
在步驟S102中,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均流補償電壓、負載總電流。在本實施例中,整流模塊初始均流補償電壓ComV(I廣(15)都為OVdc。接著,執行步驟 S103。
在步驟S103中,根據當前運行整流模塊數量是否大于等于2且所述通信電源系統的負載率是否大于等于最小負載率門限,判斷系統是否處于空載狀態;若是,則回至步驟 SlOO ;若否,則進至步驟S104 ;本實施例中,系統未處于空載狀態,執行步驟S104。
在步驟S104中,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實際輸出電流。接著,執行步驟S105。
在步驟S105中,判斷市電是否中斷恢復或者系統冷啟動,即是否整流模塊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剛上電。若是,進至步驟S106 ;若否,則進至步驟S107。
在步驟S106中,清除市電恢復中斷標志和系統冷啟動標志。接著,進行步驟S108。
在步驟S107中,判斷運行的整流模塊數是否有變化或者負載總電流變化率是否超出負載電流變化門限,若是,進至步驟S108 ;若否,則進至步驟S110。
在步驟S108中,判斷是否有整流模塊輸出電流和平均電流之差超出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若是,進至步驟S109 ;若否,則進至步驟S110。
在步驟S109中,進行混插均流初調,完成后進至步驟Slll。
在步驟SllO中,進行混插均流微調,完成后進至步驟S111。
在步驟Slll中,調整每個整流模塊的均流補償電壓,確保均流補償電壓不出現全正或全負現象(有硬件均流類型模塊混插的系統無需再修正),發送均流補償電壓指令。
在本實施例中,從步驟S105飛110,對系統進行均流控制可分為5種情況
情況I :
在步驟S105中,市電剛恢復或者系統剛上電啟動,即整流模塊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剛上電,進行步驟S106。
在步驟S106中,清除市電恢復中斷標志和系統冷啟動標志。接著,進行步驟S108。
在步驟S108中,整流模塊6輸出電流為5A,平均電流為10A,兩者之差大于均流不平衡門限值2A。接著,進行步驟S109,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初調。
情況2
在步驟S105中,市電剛恢復或者系統剛上電啟動,即整流模塊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剛上電,進行步驟S106。
在步驟S106中,清除市電恢復中斷標志和系統冷啟動標志。接著,進行步驟S108。
在步驟S108中,所有的整流模塊輸出電流在8 12A之間,平均電流為10A,兩者之差都不超過均流不平衡門限值2A。接著,進行步驟S110,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微調。
情況3
在步驟S105中,市電未中斷恢復或者系統未進行冷啟動,即整流模塊不是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不是剛上電,進行步驟S107。
在步驟S107中,運行的整流模塊數目有變化(例如N=14或N=16);或者,系統負載總電流發生變化(例如從300A降為269A或升為331A),系統負載總電流變化率大于負載電流變化門限10%。接著,進行步驟S108。
在步驟S108中,整流模塊6輸出電流為5A,平均電流為10A,兩者之差大于均流不平衡門限值2A。接著,進行步驟S109,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初調。
情況4
在步驟S105中,市電未中斷恢復或者系統未進行冷啟動,即整流模塊不是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不是剛上電,進行步驟S107。
在步驟S107中,運行的整流模塊數目有變化(例如N=14或N=16)。或者,系統負載總電流發生變化(例如從300A降為269A或升為331A),系統負載總電流變化率大于負載電流變化門限10%。接著,進行步驟S108。
在步驟S108中,所有整流模塊的輸出電流在8 12A之間,平均電流為10A,兩者之差不超過均流不平衡門限值2A。接著,進行步驟S110,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微調。
情況5 :
在步驟S105中,市電未中斷恢復或者系統未進行冷啟動,即整流模塊不是剛上電啟動或系統監控不是剛上電,進行步驟S107。
在步驟S107中,運行的整流模塊數目沒有變化,而且負載總電流變化率沒有超出負載電流變化門限10%,則進行步驟S110,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微調。
在步驟S109中,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初調的方法步驟如下
在本實施例中,當前整流模塊均流電流AveSMRI (t)=10A,整流模塊I輸出電流 SMRI(I) (t)=6A,整流模塊6輸出電流SMRI (6) (t)=6A,整流模塊11輸出電流SMRI(Il) (t)=6A,初始均流補償電壓全部為OVdc。
根據當前整流模塊i的輸出電流SMRI⑴⑴與目標均流電流AveSMRI⑴的負載電流差Idif (i) (t)以及負載調整電壓Vdrop (i),計算當前均流補償電壓ComV (i) (t),使整流模塊輸出電流快速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狀態。
計算負載電流差Idif (i) (t)
Idif (I) (t) =SMRI (I) (t) -AveSMRI (t) =_4A ;
Idif (6) (t) =SMRI (6) (t) -AveSMRI (t) =_4A ;
Idif(Il) (t) =SMRI (11) (t)-AveSMRI (t) =_4A ;
計算當前補償步長Vstep (i) (t):
Vstep(I) (t)=Idif(I)(t)*Vdrop (I)/SpecI=O ;
Vstep(6)(t)=Idif(6)(t)*Vdrop(6)/SpecI=_200mV ;
Vstep (11) (t)=Idif(11)(t)*Vdrop(11)/SpecI=_800mV ;
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I Vstep⑴⑴|小于對應整流模塊i均流最小步長mVstep (i),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mVstep (i)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Vstep (i) (t)正負號一致。
例如如果計算得Vstep (11) (t) =_9mV,則 Vstep (11) (t)=_10mV。
當前補償步長Vstep (i) (t)的計算基于負載電流與電壓降為線性關系,若為非線性關系,則可采用查表等方式計算當前補償步長Vstep (i) (t),其它步驟不變。
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ComV⑴⑴
ComV (I) (t) =ComV (I) (t_l)-Vstep (I) (t) =OmV ;
ComV (6) (t) =ComV (6) (t_l)-Vstep (6) (t) =200mV ;
ComV (11) (t) =ComV (11) (t~l) -Vstep (11) (t) =800mV ;
若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ComV(i) (t)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以下限值作為當前均流補償電壓。當ComV(i) (t)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均流補償電壓。
在步驟SllO中,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微調的方法步驟如下
根據整流模塊各自的均流調節系數Kp (i)和均流最小步長mVstep (i),按照單一型號整流模塊均流控制方法的邏輯來調整均流補償電壓ComV (i) (t),對整流模塊的輸出電流進行微調。
計算負載電流差Idif (i) (t)
Idif (I) (t) =SMRI (I) (t) -AveSMRI (t) =_4A ;
Idif (6) (t) =SMRI (6) (t) -AveSMRI (t) =_4A ;
Idif(Il) (t) =SMRI (11) (t)-AveSMRI (t) =_4A ;
計算當前補償步長Vstep (i) (t):
Vstep (I) (t) =Idif (I) (t)*Kp (I)=O ;
Vstep (6) (t) =Idif (6) (t) *Kp (6) =_80mV ;
Vstep(Il) (t) =Idif (II) (t) *Kp (11) =_120mV ;
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I Vstep⑴⑴|小于對應整流模塊i均流最小步長mVstep (i),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mVstep (i)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正負號一致。
例如:如果計算得Vstep (11) (t) =_9mV,貝丨J Vstep (11) (t)=_10mV。
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ComV⑴⑴
ComV (I) (t) =ComV (I) (t_l)-Vstep (I) (t) =OmV ;
ComV (6) (t) =ComV (6) (t_l)-Vstep (6) (t) =80mV ;
ComV (11) (t) =ComV (11) (t_l)-Vstep (11) (t) =120mV ;
若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ComV(i) (t)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以下限值作為當前均流補償電壓。當ComV⑴⑴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均流補償電壓。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混插均流微調控制方法與單一型號均流控制方法的唯一區別為單一型號均流控制方法采用統一的均流調節系數和均流最小步長,而混插均流微調控制方法則分別為每個整流模塊分配均流調節系數和均流最小步長。
本發明的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可以自動識別系統中各整流模塊的型號,根據不同型號整流模塊的硬件特性采取對應的均流算法,通過混插均流初調或混插均流微調的控制方法實現對不同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控制,解決了不同型號整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操作方便,維護簡單,保證了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應用于通信電源系統中,所述通信電源系統包括交流配電單元、多個整流模塊、負載電流傳感器、通信電源監控單元以及直流配電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控制方法包括 1)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整流模塊的數量和型號; 2)設置每種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調節系數初始值、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負載調整電壓初始值、額定輸出電流、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均流補償電壓上/下限值; 3)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當前均流補償電壓、負載總電流; 4)依據當前運行整流模塊數量和所述通信電源系統的負載率判斷系統是否處于空載狀態;若是,則回至步驟I);若否,則進至步驟5); 5)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每個整流模塊的實際輸出電流; 6)判斷市電是否中斷恢復或者系統冷啟動,若是,進至步驟7);若否,則進至步驟8); 7)清除市電恢復中斷標志和系統冷啟動標志;完成后進至步驟9); 8)判斷運行的整流模塊數是否有變化或者負載總電流變化率是否超出負載電流變化門限,若是,進至步驟9);若否,則進至步驟11); 9)判斷是否有整流模塊輸出電流與平均電流之差超出均流不平衡門限值,若是,進至步驟10);若否,則進至步驟11); 10)進行混插均流初調,完成后進至步驟12); 11)進行混插均流微調,完成后進至步驟12); 12)調整每個整流模塊的均流補償電壓,確保均流補償電壓不出現全正或全負現象,發送均流補償電壓指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整流模塊混插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0)進行混插均流初調的過程中,根據當前整流模塊輸出電流與目標均流電流差值即負載電流差和負載調整電壓值,計算當前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使整流模塊輸出電流快速達到一種比較均衡狀態,上述步驟10)中進一步包括 10_1)計算負載電流差; 10-2)計算當前補償步長;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小于對應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正負號一致; 10-3)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以及 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時,以下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模塊混插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10-2)中,當前補償步長計算基于負載電流與電壓降為線性關系,若為非線性關系則可采用查表等方式獲取負載電流和電壓降關系,進而計算當前補償步長。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整流模塊混插的均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1)進行混插均流微調過程中,根據整流模塊各自的均流調節系數和均流最小步長,按照單一型號整流模塊均流控制方法的邏輯來調整均流補償電壓,對模塊輸出電流進行微調;上述步驟11)中進一步包括 11-1)計算負載電流差; 11-2)計算當前補償步長;若當前補償步長絕對值小于對應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則以該整流模塊均流最小步長作為當前補償步長,且正負號與計算所得的當前補償步長正負號一致; 11-3)計算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大于均流補償電壓上限值時,以上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以及 當所述當前調節目標均流補償電壓的計算值小于均流補償電壓下限值時,以下限值作為目標均流補償電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整流模塊混插均流控制方法,應用于通信電源系統中,首先獲取當前運行狀態下各整流模塊的數量、型號、均流補償電壓、負載總電流;接著,設置每種型號整流模塊的均流調節系數、均流最小步長初始值、負載調整電壓的初始值、額定輸出電流、均流不平衡門限值和負載電流變化門限值;然后,根據這些獲取值和設置值,針對不同型號的整流模塊硬件特性采取對應的均流算法,對系統進行混插均流初調或混插均流微調,實現對整流模塊的均流控制。本發明可自動識別各整流模塊型號,解決了不同型號整流模塊混合使用時的均流問題,保證了混插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整流模塊的型號可隨意變更,使系統操作更方便,維護更簡單。
文檔編號H02M7/02GK102983755SQ2012104883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王歡 申請人: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