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鏡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在附帯攝像頭的手機等上安裝的小型透鏡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小型透鏡驅動裝置,公知ー種將保持了透鏡的透鏡保持部件向光軸方向磁驅動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透鏡驅動裝置具有在基底部件上載置裝有線圈的透鏡保持部件并從上側蓋上軛部的結構。透鏡保持部件具有在內側固定透鏡單元的筒狀部和從筒狀部的下部向外突出的凸緣部。在透鏡保持部件的凸緣部之上,相對于筒狀部的外周面空出間隔安裝了線圈。軛部具有圍住線圈徑向外側的外周壁部和圍住線圈徑向內側的內周壁部,外周壁部和內周壁部通過上壁部連結成截面為U字的形狀。在軛部的外周壁部內面,與內周壁部和線圈相對置地固定了磁鐵。而且,透鏡驅動裝置通過軛部和磁鐵形成磁路,并通過線圈的·通電所產生的電磁力使透鏡保持部件向光軸方向移動。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191130號公報但是,隨著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要求透鏡驅動裝置實現更加薄型化,預計今后線圈的卷寬將變窄。為此,為了給透鏡保持部件提供恰當的推力,有必要使線圈在平行磁場內產生電磁力。但是在上述透鏡驅動裝置中,考慮到軛部的內壁部與透鏡保持部件的凸緣部之間的干渉,未能使內壁部配合線圈的卷寬確保足夠的長度。從而,不能使磁場通過內壁部和磁鐵均勻地作用于線圈,出現了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降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以往技術的實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維持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的透鏡驅動裝置。本發明之透鏡驅動裝置的特征在干,具備透鏡保持部件,能夠保持透鏡體;線圈,被安裝于上述透鏡保持部件上,與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光軸周圍的外周面之間形成間隙;軛部,具有圍住上述線圈外側的外壁部和在上述線圈內側的上述間隙與上述外壁部相對置的內壁部;以及磁性部件,與上述軛部一起形成作用于上述線圈的磁路,而且,在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以光軸方向在上述線圈的下方形成凸緣部,并在該凸緣部設有能夠使上述內壁部的端部進入的避讓部。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在透鏡保持部件的凸緣部上形成的避讓部,在驅動透鏡驅動裝置時避免軛部的內壁部和凸緣部之間的干渉。從而,能夠伸長軛部的內壁部,并在驅動透鏡驅動裝置時能夠使磁場沿著光軸方向均勻地作用于線圏。因此,即使線圈的卷寬狹窄,也能維持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而且,在本發明的上述透鏡驅動裝置,上述避讓部通過以光軸方向貫穿上述凸緣部來形成。根據該結構,在驅動透鏡驅動裝置時能夠使避讓部插通軛部的內壁部,從而能夠形成更長的內壁部。
還有本發明在上述透鏡驅動裝置中,上述避讓部形成為使支持上述線圈纏繞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夾具的爪部能夠插通。根據該結構,在線圈纏繞透鏡保持部件時,能夠使避讓部具有使夾具的爪部插通的插通孔的功能。從而,以通過在避讓部插通的爪部支承線圈的狀態,能夠將線圈纏繞在透鏡保持部件上,能夠防止線圈纏繞松弛。而且,本發明在上述透鏡驅動裝置中,在貼裝了攝像元件的基板之上具備了支承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底盤,并在上述底盤的支持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支承面上形成對上述透鏡體露出攝像元件的開ロ部和在上述凸緣部的內側圍住上述開ロ部的環狀凸狀部。根據該結構,即使異物穿過線圈和透鏡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再通過凸緣部的避讓部進入透鏡驅動裝置內,也能通過被設在開ロ部周圍的環狀凸狀部防止異物進入開ロ部側。因此,異物不會進入位于開ロ部內的攝像元件的元件面上。根據本發明,能夠維持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
·
圖I為,本發明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整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內壁部和避讓部之間關系的橫向剖視圖。圖4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內壁部和避讓部之間關系的縱向剖視圖。圖5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行程和電流之間關系的圖。圖6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組裝作業前半部分的圖。圖7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組裝作業后半部分的圖。圖8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線圈纏繞狀態的圖。圖9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中標記I透鏡驅動裝置,2底盤,3外部端子,4下板簧,5透鏡保持部件,6磁鐵(磁性部件),7軛部,8上板簧,9頂蓋,21開ロ部,22環狀凸狀部,28支承面,52筒狀部,53凸緣部,54線圈支承部,55避讓部,59線圈,67磁極面,68外周面,71上壁部,73外周壁部(外壁部),74內壁部,95夾具,96爪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另外,下述透鏡驅動裝置僅為一例,本發明并不受限于本實施方式。圖I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整體立體圖。圖2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如圖I以及圖2所示,透鏡驅動裝置I被安裝于基板上,該基板上貼裝有作為攝像元件的圖像傳感器(圖中沒有表示),并相對于圖像傳感器向光軸方向驅動透鏡體(圖中沒有表示)來調整焦點距離。在透鏡驅動裝置I中,在安裝了外部端子3的底盤2之上,隔著下板簧4安裝了透鏡保持部件5。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周圍纏繞線圈59,并在底盤2上固定附帶磁鐵6的軛部7,該軛部7覆蓋該線圈59。在軛部7的上表面上隔著上板簧8安裝了頂蓋9。底盤2由合成樹脂形成了使下表面開ロ的厚度較薄的箱子形狀。在底盤2的上壁部的中央形成矩形狀的開ロ部21,使基板上的圖像傳感器通過該開ロ部21向上方露出。在矩形狀的開ロ部21的周圍形成環狀凸狀部22,該環狀凸狀部22防止異物進入底盤2的中央側。在底盤2的上壁部的4個角落形成下板簧4的定位用的定位凸狀部23和下板簧4的固定用的凸起部24。通過定位凸狀部23以及凸起部24,在底盤2上以前后左右被定位的狀態安裝下板簧4。而且,在底盤2上嵌入成形導電性金屬板25。金屬板25從底盤2露出一部分,并與軛部7電連接。在底盤2的相鄰的2個角落周圍形成用于安裝ー對外部端子3的ー對安裝孔26以及凸起部27。通過將導電性金屬板的一部分彎折,形成ー對外部端子3。外部端子3以在安裝孔26內插入被彎折的側板部且使凸起部27從在平板部形成的插通孔31突出的狀態,通過凸起部27的熱鉚接被固定在底盤2上。·下板簧4由導電性磷青銅等來形成,并由ー對彈簧片41構成。ー對彈簧片41被配置成沿著底盤2的環狀凸狀部22在中央形成開ロ。各彈簧片41具有位于徑向外側的外側板部42、位于徑向內側的內側板部43以及連接外側板部42和內側板部43的迂曲形狀的彈簧板部44。在外側板部42上對于底盤2的凸起部24形成插通孔46,在內側板部43上對應于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起部56 (參照圖6D)形成插通孔45。外側板部42使底盤2的凸起部24從插通孔46突出,并通過凸起部24的熱鉚接被固定在底盤2上。內側板部43使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起部56從插通孔45突出,并通過凸起部56的熱鉚接被固定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如上所述,底盤2與透鏡保持部件5通過下板簧4被連結。另外,各彈簧片41的彈簧板部44,向底盤2側對透鏡保持部件5施力。并且,ー對彈簧片41分別與ー對外部端子3電連接,而且還與線圈59的端部電連接。透鏡保持部件5由合成樹脂形成,并具有在內周面形成內螺紋部51的筒狀部52和從筒狀部52的下端側向徑向外側突出的凸緣部53。在筒狀部52的內側安裝了在外周面形成外螺紋部的透鏡單元(圖中沒有表示)。在筒狀部52的外周面突出形成從內側支承線圈59的4個線圈支承部54。通過在被設于筒狀部52上的線圈支承部54上纏繞導線,形成八邊形的筒狀線圈59。此時,在線圈59和筒狀部52之間形成間隙,后述的軛部7的內壁部74位于該間隙中。在凸緣部53上對應于軛部7的內壁部74形成缺ロ的避讓部55。通過該避讓部55,當透鏡保持部件5向上方移動時,防止軛部7的內壁部74的下端部和凸緣部53之間的干渉。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下部形成用于固定下板簧4的多個凸起部56和纏繞線圈59的兩端部的一對纏線腳57 (參照圖6D)。線圈59的一端部以纏繞在一側纏線腳57上的狀態與ー側彈簧片41連接,線圈59的另一端部以纏繞在另ー側纏線腳57上的狀態與另ー側彈簧片41連接。而且,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下部形成與底盤2抵接的4個腳部58。軛部7形成使下表面開ロ的箱子形狀,并在上壁部71形成使透鏡保持部件5的筒狀部52露出的窗部72。而且,在軛部7上形成4個內壁部74,該4個內壁部74相對于俯視時為矩形狀的外周壁部73 (外壁部)的4個角落,隔著間隔相對置。各內壁部74在線圈59和筒狀部52之間的間隙插通。在外周壁部73內周面的4個角落分別安裝磁鐵6 (磁性部件)。磁鐵6配合軛部7的角部形成俯視時為梯形的形狀,并具有與內壁部74的壁面相平行的磁極面67。在軛部7的4個角落,在磁鐵6和內壁部74之間配置線圈59。而且,通過軛部7和磁鐵6形成磁路,并通過給線圈59通電,向光軸方向驅動透鏡保持部件5。而且,在軛部7的下部形成與底盤2的金屬板25接合的邊緣部75。在軛部7的上壁部71的4個角落,形成頂蓋9的安裝用的插通孔76。上板簧8由磷青銅等形成,并具有直徑小于軛部7的窗部72的開ロ部81。上板簧8具有位于徑向外側的外側板部82、位于徑向內側的內側板部83以及連接外側板部82和內側板部83的彈簧板部84。在外側板部82上對應于軛部7的插通孔76形成缺ロ部85。而且,內側板部83通過粘接劑被固定在筒狀部52的上端面上。上板簧8的彈簧板部84向底盤2側對透鏡保持部件5施力。頂蓋9由合成樹脂形成為矩形框狀。在頂蓋9的4個角落形成從下表面突出的上板簧8的固定用的凸起部91。頂蓋9以凸起部91在上板簧8的缺ロ部85以及軛部7的插·通孔76插通的狀態,通過凸起部91的熱鉚接,與上板簧8以及軛部7成為一體。另外,關于透鏡驅動裝置I的詳細組裝作業將后述。下面將參照圖3以及圖4說明軛部的內壁部和透鏡保持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圖3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內壁部和避讓部之間關系的橫向剖視圖。圖4為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內壁部和避讓部之間關系的縱向剖視圖。另外,圖4A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4B為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縱向剖視圖。而且,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不具有避讓部。如圖3以及圖4A所示,軛部7具有圍住透鏡保持部件5的俯視時為矩形形狀的外周壁部73,并且在外周壁部73的4個角落分別安裝磁鐵6。而且,在軛部7上形成內壁部74,該內壁部74與在外周壁部73的4個角落設有的磁鐵6隔著間隔相對置。內壁部74和外周壁部73通過上壁部71連結成剖視時為U字形的形狀。通過該磁鐵6、上壁部71、外周壁部73以及內壁部74,在透鏡驅動裝置I的4個角落形成磁路。而且,軛部7的內壁部74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筒狀部52的外周面68和線圈59之間的間隙插通。根據該結構,線圈59被定位于磁鐵6的磁極面67和內壁部74的內面77之間,并通過線圈59的通電使透鏡保持部件5向光軸方向移動。而且,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緣部53上對應于內壁部74形成避讓部55。避讓部55形成在光軸方向上與內壁部74的下端部相對置的位置,且能夠插通內壁部74。S卩,在線圈59內側露出的避讓部55形成為長邊方向的尺寸大于內壁部74的寬度尺寸,且形成為短邊方向的尺寸大于內壁部74的厚度尺寸。根據上述結構,即使透鏡保持部件5向上移動,也因內壁部74的下端部進入避讓部55內,內壁部74的下端部不會與凸緣部53抵接。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采用了能夠避免內壁部74和凸緣部53之間干涉的結構,所以伸長了內壁部74在光軸方向的長度,從而擴大了內壁部74和磁鐵6之間的平行磁場范圍し因此,在驅動透鏡保持部件5吋,沿光軸方向使磁場均勻地作用于線圈59,從而使透鏡保持部件5產生足夠的推力。另ー方面,如圖4B所示,在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01的凸緣部102上沒有對應于內壁部103形成避讓部。在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01中,考慮到驅動透鏡保持部件105時的內壁部103和凸緣部102之間的干渉,在光軸方向較短地形成內壁部103。因此,內壁部103和磁鐵106之間的平行磁場范圍L變小,在驅動透鏡保持部件105時,不能使磁場沿光軸方向均勻地作用于線圈107。尤其是,在開始驅動透鏡保持部件105時,線圈107的下部從磁鐵106和內壁部103之間的間隙突出,作用于線圈107的磁場很弱,因此不能使透鏡保持部件105產生充分的推力。接著,將參照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移動量和電流之間的關系。圖5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移動量和電流之間的關系的圖。另外,在圖5中用實線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特性,用虛線表示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特性。如圖5的實線所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I中,給線圈59通電時,看到起初的數“ mA”,透鏡保持部件5的移動受到上板簧8以及下板簧4的施力而被抑制。給線圈59進ー步通電時,透鏡保持部件5才開始移動。在透鏡保持部件5開始移動到停止移動之間,由于線圈59持續位于內壁部74和磁鐵6之間的平行磁場范圍L內,所以線·圈59受到均勻磁場的作用。從而能夠確保對線圈59的電流和透鏡保持部件5的移動量之間的線性度。如圖5虛線所示,在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01中,在給線圈107通電時,看到起初的數“mA”,即透鏡保持部件105的移動受到上板簧108以及下板簧104的施力而被抑制。在給線圈107進一步通電時,透鏡保持部件105才開始移動,但是開始移動時,線圈107的一部分向內壁部103和磁鐵106之間的平行磁場范圍L外突出。為此,不能使磁場均勻地作用于線圈107,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I相比,對于線圈107的電流,透鏡保持部件105的移動量緩慢變化。因此,在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01中,不能確保對線圈107的電流和透鏡保持部件105的移動量之間的線性度。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I能夠使磁場均勻地作用于線圈59,所以即使線圈59的卷寬狹窄,也能維持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而且,凸緣部53還具有使異物從透鏡驅動裝置I的外部進入圖像傳感器的路徑變復雜的功能。但是,本實施方式在凸緣部53上形成了避讓部55,因此仍存在異物穿過透鏡保持部件5和線圈59之間的間隙并經由避讓部55進入凸緣部53的下方的情況(參照圖4A)。即使在這種情況,也能通過從底盤2的支承面28突出的環狀凸狀部22,抑制異物進入該環狀凸狀部22的內側。因此,異物不會經由在底盤2的支承面28上形成的開ロ部21進入圖像傳感器之上。接著將參照圖6說明透鏡驅動裝置的組裝作業。圖6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組裝作業前半部分的說明圖。圖7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組裝作業后半部分的說明圖。而且,下述組裝作業可通過自動裝置自動實施。如圖6A所示,通過粘接劑分別在軛部7的4個角落固定磁鐵6。此時,磁鐵6的磁極面與軛部7的內壁部74的壁面隔著指定間隔相對置(參照圖4A)。接著,如圖6B所示,在軛部7的上表面搭載上板簧8,并從上方安裝頂蓋9。此時,頂蓋9的4個角落的凸起部91分別插通上板簧8的4個角落的缺ロ部85以及軛部7的4個角落的插通孔76。然后,通過熱鉚接頂蓋9的各凸起部91,使頂蓋9、上板簧8以及軛部7成為一體。另ー方面,如圖6C所示,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外周纏繞線圈59。此時,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通過在凸緣部53上形成的避讓部55安裝了用于防止纏繞松弛的夾具95,并通過該夾具95防止線圈59的纏繞松弛。即,在對透鏡保持部件5纏繞線圈59時,避讓部55起到使夾具95的爪部96插通的插通孔的功能。線圈59以通過爪部96支承相鄰的線圈支承部54之間的狀態被纏繞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如圖8A所示,用夾具95纏繞的線圈59在相鄰的線圈支承部54之間也不發生纏繞松弛。另ー方面,像比較例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01,在凸緣部102上沒有形成避讓部時,不能使用夾具95纏繞線圈107。因此,如圖8B所示,在相鄰的線圈支承部111之間會產生線圈107的纏繞松弛。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夾具95的爪部96抑制線圈59的松弛,從而能夠對透鏡保持部件5良好地纏繞線圈59。而且,被纏繞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的線圈59的兩端部纏繞在一對纏線腳57上。此時,通過激光等來去掉絕緣膜之后,纏繞線圈59的兩端部。接著,如圖6D所示,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下部安裝ー對彈簧片41。此時,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起部56分別插通ー對彈簧片41的插通孔45。然后,通過熱鉚接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起部56,使透鏡保持部件5與ー對彈簧片41成為一體。·而且,纏繞在纏線腳57上的線圈59的端部和ー對彈簧片41的接合部62被激光焊接。此時,通過接合部62附近的缺ロ部63,降低接合部62的熱耗,可用少量的加熱使焊接膏65熔融。并且,通過接合部62附近的缺ロ部63,抑制焊接膏65的擴散,在線圈59和接合部62之間形成優質的焊接橋。通過上述方式,ー對彈簧片41和線圈59的兩端部被電連接。而且,如圖7A所示,在底盤2上安裝ー對外部端子3。此時,外部端子3使側板部插通底盤2的安裝孔26,而且使底盤2的凸起部27從插通孔31突出。然后,通過熱鉚接底盤2的凸起部27,使底盤2和ー對外部端子3成為一體。如上所述地,在組裝完畢的底盤2上如圖7B所示,載置了附帯線圈59的透鏡保持部件5,并隔著ー對彈簧片41安裝底盤2和透鏡保持部件5。此時,通過底盤2的凸起部24插通ー對彈簧片41的插通孔46并熱鉚接凸起部24,使底盤2和透鏡保持部件5成為一體。而且,ー對彈簧片41通過激光焊接分別與外部端子3接合。通過上述方式,ー對外部端子3和線圈59的兩端部通過ー對彈簧片41與線圈59的兩端部電連接。當底盤2和透鏡保持部件5成為一體后,如圖7C所示,從上方覆蓋附帶頂蓋9的軛部7。此時,軛部7的內壁部74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線圈59和筒狀部52之間的間隙插通。通過上述方式,在軛部7的4個角落,使線圈59處在磁鐵6和內壁部74之間,從而形成磁路。而且,軛部7的邊緣部75被載置于底盤2的金屬板25上,并通過激光焊接與金屬板25接合。最后,如圖7D所示,通過軛部7的窗部72對筒狀部52的上端面和上板簧8的內側板部83涂上粘接劑。于是,軛部7以及頂蓋9和透鏡保持部件5通過上板簧8被連結。如上所述地,被組裝完畢的透鏡驅動裝置I通過被設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下的板簧4、8,受到向底盤2側的施力。于是,透鏡驅動裝置I通過給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纏繞的線圈59通電,使透鏡保持部件5抵抗板簧4、8的施力向光軸方向移動。下面將參照圖9說明透鏡驅動裝置的動作。圖9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如圖9所示,磁鐵6被固定在軛部7的外周壁部73的4個角落,內壁部74處在與磁鐵6的磁極面67相對置的位置,在透鏡驅動裝置I的4個角落形成磁路。在磁鐵6和內壁部74之間,存在被纏繞在透鏡保持部件5上的線圈59。磁路形成為在磁鐵6的磁極面67產生的磁感應線通過線圈59朝向內壁部74。透鏡保持部件5通過上板簧8以及下板簧4使預張力作用于底盤2偵1|。在該初始狀態下,當給線圈59通上電流時,對線圈59以光軸方向產生電磁力。通過在線圈59中產生的電磁力,透鏡保持部件5抵抗上板簧8以及下板簧4的施力向光軸方向移動,調整圖中沒有表示的透鏡體和圖像傳感器之間的焦點距離。此時,由于軛部7的內壁部74和磁鐵6的磁極面相平行,因此通過線圈59的磁感應線很多,所以即使只在透鏡驅動裝置I的4個角落形成磁路,也能產生足夠的驅動カ。而且,在透鏡保持部件5開始移動到停止移動的期間,線圈59在內壁部74和磁鐵6之間的平行磁場范圍L內移動。因此,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移動中,磁場均勻地作用于線圈59,所以能夠確保透鏡保持部件5的推力以及線性度。并且,當停止對線圈59的通電時,·通過上板簧8以及下板簧4的復位力,透鏡保持部件5被拉回初始位置。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透鏡驅動裝置1,通過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凸緣部53上形成的避讓部55,在驅動透鏡保持部件5時避免軛部7的內壁部74和凸緣部53之間的干渉。因此,能夠伸長軛部7的內壁部74,井能夠在驅動透鏡保持部件5時使磁場沿著光軸方向均勻地作用于線圈59。于是,即使線圈59的卷寬狹窄,也能維持透鏡保持部件5的推力以及線性度。另外,本發明并不受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各種變更實施。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關于附圖所示的大小和形狀等,并不受限于此,能夠在發揮本發明效果的范圍內適當變更。而且,在不超出本發明目的的范圍內可適當變更實施。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貫穿凸緣部形成了避讓部,但是并不僅限定于該結構。避讓部只要采用內壁部的端部能夠插入的結構、即能夠避免內壁部和凸緣部之間干涉的結構就可以,例如,避讓部為在凸緣部上形成的凹狀部也可以。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避讓部具有使夾具的爪部插通的插通孔的功能的結構,但是并不受限于該結構。避讓部只具備避免內壁部和凸緣部干渉的功能也可以。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磁性部件例舉了磁鐵來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受限于該結構。磁性部件只要可與軛部一起形成磁路,采用任何材料都可以。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在軛部的外周壁部安裝磁鐵的結構,但是并不受限于該結構。磁鐵只要在與軛部的內壁部之間形成平行磁場就可以,例如,可采用被底盤支承的結構也可以。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用自動裝置組裝透鏡驅動裝置的結構,但是并不受限于該結構。采用以手動方式組裝透鏡驅動裝置的結構也可以,采用組合自動裝置和手動方式來組裝透鏡驅動裝置的結構也可以。最后,在本實施方式中,并不受限于上述組裝順序。例如,在纏線腳上纏繞線圈的端部之后再剝離線圈端部的絕緣膜也可以。而且,在將本施力部件固定在透鏡保持部件之前,在施力部件上接合線圈的端部也可以。
權利要求
1.一種透鏡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透鏡保持部件,能夠保持透鏡體; 線圈,被安裝于上述透鏡保持部件上,在與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光軸周圍的外周面之間形成間隙; 軛部,具有圍住上述線圈的外側的外壁部和在上述線圈的內側的上述間隙與上述外壁部相對置的內壁部;以及 磁性部件,與上述軛部一起形成作用于上述線圈的磁路; 在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在光軸方向上在上述線圈的下方形成凸緣部,并在該凸緣部上設有上述內壁部的端部可進入的避讓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透鏡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避讓部沿光軸方向貫穿上述凸緣部而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鏡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避讓部形成為使夾具的爪部能夠插入,該夾具支承上述線圈在上述透鏡保持部件上的纏繞。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透鏡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底盤,該底盤在安裝攝像元件的基板上支承所述透鏡保持部件, 在上述底盤的支承上述透鏡保持部件的支承面上,形成使攝像元件相對于上述透鏡體露出的開口部和在上述凸緣部的內側圍住上述開口部的環狀凸狀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線圈的卷寬變窄也能維持透鏡保持部件的推力以及線性度的透鏡驅動裝置。本發明的透鏡驅動裝置具備透鏡保持部件(5),保持透鏡體;線圈(59),被安裝于透鏡保持部件(5)上,與透鏡保持部件(5)的光軸周圍的外周面(68)形成間隙;軛部(7),具有圍住線圈(59)外側的外周壁部(73)和在線圈(59)內側的間隙與外周壁部(73)相對置的內壁部(74);以及磁鐵(6),與軛部(7)一起形成作用于線圈(59)上的磁路。而且,在透鏡保持部件(5)的外周面(68)上形成在光軸方向與內壁部(74)的端部相對置的凸緣部(53),在該凸緣部(53)上設有內壁部(74)的端部可進入的避讓部(55)。
文檔編號H02K33/18GK102789038SQ20121013523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0日
發明者中島尚, 伊藤清行, 大友勝彥, 石黑克之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