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動力工具技術區域本發明涉及例如將電動馬達作為驅動源而內置的圓盤磨光機、螺紋緊固工具或者開孔用的鉆等動力工具。
背景技術:
在這種動力工具中,通常具備用于使驅動馬達的輸出轉速減速(變速)的減速齒輪組、用于改變輸出方向的齒輪組。另外,并不局限于動力工具,作為驅動馬達的變速機構,除了上述那樣的使用了齒、輪列的機構之外,公知有使減速比無級變化的無級變速機構(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以往,作為該無級變速機構,公知有利用所謂的牽引傳動機構的情況。例如在下述的專利文獻I 3中公開了與該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相關的技術。該牽引傳動式無級變速機構構成為,太陽輥與支承于保持架的多個圓錐形的行星輥壓力接觸,利用由此得到的滾動接觸使行星輥邊自轉邊繞輸出軸旋轉來傳遞動力,并且使與各行星輥的圓錐面壓力接觸的變速環的壓力接觸位置在小徑側與大徑側之間發生變位,來使壓力接觸直徑發生變化,由此使輸出轉速無級變速。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內置有這種無級變速機構的螺紋緊固工具。在該螺紋緊固工具中,隨著施加于螺紋緊固鉆頭的負載扭矩的增大(螺紋緊固的進行),使變速環向低速側變位,從而能夠將輸出模式向低速高扭矩輸出模式無級變速,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迅速且可靠的螺紋緊固作業。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6-190740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2-59370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公平3-73411號公報這樣,雖然提供了使用利用了齒輪組的減速比固定的減速機構、分級的變速機構或者無級變速機構配合作業狀態使驅動馬達的轉速變速并向前端工具輸出的動力工具,但是在使用例如電動的圓盤磨光機進行石材等的磨削作業的情況下,有時為了防止磨削粉、磨削水的飛散而使砂輪(前端工具)盡量低速旋轉,并且想要得到需要的旋轉扭矩(磨削加工力),有時僅利用上述各種變速機構難以得到所要求的較大的減速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例如圓盤磨光機等動力工具中實現能夠在利用齒輪組、牽弓I傳動式的變速機構無法得到的較大的變速范圍內變速。利用下述的發明解決上述的課題。第I發明是經由無級變速機構對驅動馬達的旋轉輸出進行變速,并朝安裝有前端工具的主軸輸出的動力工具,在該動力工具中,除了基于上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之外,還能夠并用上述驅動馬達的變速。根據第I發明,由于能夠使無級變速機構與驅動馬達的雙方變速,所以能夠將該動力工具的變速范圍設定得較大。第2發明是第I發明的基礎上的動力工具,能夠利用單獨的操作部件對上述無級變速機構和上述驅動馬達的雙方進行變速操作。根據第2發明,由于通過一個操作部件的操作來完成基于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與驅動馬達自身的變速,所以與利用分別單獨的操作部件單獨進行操作的構成相比,能夠提高該動力工具的操作性。第3發明是第I發明或者第2發明的基礎上的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構成為,在上述主軸的高速區域優先進行基于上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而將該主軸向低速區域變速,在該低速區域進行基于上述驅動馬達的變速。根據第3發明,對于基于無級變速機構與驅動馬達的并用的整個變速范圍,優先進行基于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而盡量將驅動馬達的轉速維持在高速側。因此,能夠確保較大的變速范圍,并且,對于上述整個變速范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主軸的較高的輸出扭 矩。此處,在使用驅動馬達作為動力工具的驅動源的情況下,若使驅動馬達的轉速減小則其性質上的輸出扭矩減小,因此存在該動力工具的加工能力降低(功率下降)、進而導致作業效率的降低的問題。在該方面,根據第3發明,由于能夠使前端工具低速旋轉且以高扭矩旋轉,所以能夠例如在電動砂輪機中使砂輪低速旋轉,并且以高扭矩高效地進行石材等的磨削加工。第4發明是第I至第3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基礎上的動力工具,作為上述無級變速機構具備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根據第4發明,能夠邊維持驅動馬達的旋轉扭矩(轉速)邊根據加工方式將主軸的轉速無級變速來高效地進行加工。第5發明是第2發明的基礎上的電動工具,根據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來決定上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輸出轉速和上述驅動馬達的輸出轉速,并利用兩者的轉速的合計來決定上述主軸的轉速。根據第5發明,對應單獨的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預先設定無級變速機構和驅動馬達的輸出轉速,使用者能夠僅通過使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發生變化的操作來得到無級變速機構與驅動馬達對于對應的主軸的轉速的最適合的輸出轉速,在該方面能夠提高該動力工具的操作性。
圖I是作為本發明所涉及的動力工具的圓盤磨光機的整體立體圖。圖2是表示圓盤磨光機的內部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3是變速部的放大圖。圖4是圖2的(IV)-(IV)線剖面向視圖,且是變速部的橫向剖視圖。圖5是圖2的(V)-(V)線剖面向視圖,且是變速控制部的橫向剖視圖。圖6是圓盤磨光機的前部側的俯視圖。在本圖中,變速控制部由圖2的(IV)-(IV)線剖面向視圖表示。圖7是利用圖表表示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狀態的圖。
圖8是利用圖表表示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的驅動馬達的變速狀態的圖。圖9是利用圖表表示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的主軸的變速狀態的圖。圖10是從后方觀察保持架單體的圖。圖11是圖10的(IX)-(IX)線剖視圖。圖12是具備濺油槽的其他方式的保持架單體的立體圖。符號說明I...動力工具(圓盤磨光機);2.工具主體部;2a...主體殼體;2b. 窗口部;3...變速部;3a...變速箱;4...齒輪頭部;10...驅動馬達;11...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IlaUlb...軸承;12...冷卻風扇;13...操作部件(操作刻度盤);20...變速控制部;21...變速馬達;22...驅動帶輪;23...動作軸;23a...螺紋軸部;24...從動帶 輪;25...驅動帶;26...動作套筒;26a...螺紋孔部;27...動作臂;30...無級變速機構(牽引傳動式);31...輸出軸;31a...凸緣部;31b...軸承;31c...鍵;32...太陽輥;32a、32b.軸承;33...行星輥;33a.支承部;33b.圓錐面(壓力接觸面);34...推力輥;34a...突起部;35...調壓凸輪機構;35a...凸緣部;36...變速環;37...保持架;37a...基座部;37b...插通孔;37c...阻力減小部;37d...輥支承座;37e...支承孔;37f...濺油槽;37g...空間部;38...按壓板;39...鋼珠;40...主軸;41...砂輪;42...砂輪罩;43...驅動側錐齒輪;44...從動側錐齒輪;45...減速齒輪組;46...側把手。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下來,基于圖I 圖12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中,作為動力工具而例示圓盤磨光機I。該圓盤磨光機I從后側開始依次具備工具主體部2、變速部3、以及齒輪頭部4。在從齒輪頭部4的下面向下方突出的主軸40上安裝有圓形的砂輪41。在砂輪41的后側半周的范圍裝備有磨削粉飛散防止用的砂輪罩42。工具主體部2具備將作為驅動源的驅動馬達10內置于圓筒形狀的主體殼體2a內的構造,該主體亮體2a具有作為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的功能。在該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上安裝有馬達冷卻用的風扇12。通過該冷卻風扇12的旋轉使外部空氣從工具主體2的后部吸入而后向前側流動,從而該驅動馬達10被冷卻。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經由軸承lla、llb可旋轉地支承于主體殼體2a。驅動馬達10的旋轉輸出經由無級變速機構30與齒輪頭部4傳遞至主軸40。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的轉速被變速部3變速。變速部3具備將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30、與用于使無級變速機構30進行動作的變速控制部20內置于與工具主體部2的前部結合的變速箱3a內的結構。無級變速機構30構成為是3點壓力接觸式的無級變速機構,具備安裝于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的太陽輥32、具有圓錐形的周面(圓錐面33b)的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3個)行星輥33 33、與各行星輥33壓力接觸的推力輥34、用于使推力輥34產生推力的調壓凸輪機構35、以及以使行星輥33 33內接的狀態與行星輥33 33的圓錐面33b壓力接觸的變速環36。太陽輥32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的前端部結合而一體旋轉。該太陽輥32經由軸承32a可旋轉地支承于變速箱3a。該太陽輥32分別與3個行星輥33 33的頸部壓力接觸。輸出軸31的后部側經由安裝于太陽輥32的軸承32b被支承為旋轉自如。太陽輥32和輸出軸31、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同軸配置。輸出軸31的前部側經由軸承31b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變速箱3a的前部。輸出軸31的前部從變速箱3a內突出,進入到齒輪頭部4內。在該輸出軸31的前端安裝有驅動側的錐齒輪43。3個行星輥33 33經由插入到設置于保持架37的周方向3等分位置的支承孔37e的支軸部33a支承為可繞其軸線旋轉自如。各行星輥33被支承在使支軸部33a的軸線從直立位置向圖示右側傾斜一定角度的方向上。推力輥34以相對于輸出軸31可相對旋轉且能在軸向上變位的方式支承于輸出軸31,并與各行星輥33的下表面壓力接觸。保持架37經由設置于推力輥34的后面的突起部34a支承為旋轉自如。在該推力輥34的前面側具有調壓凸輪機構35。 調壓凸輪機構35具備將多個鋼珠39 39夾在推力輥34的前表面與按壓板38之間的構造。各鋼珠39以嵌入分別設置于推力輥34的前表面與按壓板38的后表面且深度沿周方向發生變化的凸輪槽內的狀態被夾住。另外,在推力輥34與按壓板38之間夾設有壓縮彈簧35a。利用該壓縮彈簧35a使按壓板38與輸出軸31的凸緣部31a壓力接觸來限制按壓板38沿軸向的移動。此外,按壓板38經由鍵31c與輸出軸31鍵槽結合而一體旋轉。因此,若旋轉負載(加工阻力)等作用于輸出軸31,則該旋轉負載作為用于使在推力輥34與按壓板38之間產生相對旋轉,而使各鋼珠39向凸輪槽內的淺側變位的外力發揮作用,從而作為使推力輥34對于各行星輥33的壓力接觸力增大的方向的力發揮作用。利用該外力與壓縮彈簧35a的作用力將推力輥34向各行星輥33的下表面按壓,其結果,太陽輥32與各行星輥33的頸部壓力接觸,并且變速環36分別以相同的壓力接觸力與各行星輥33的圓錐面33b壓力接觸。若在該3點壓力接觸狀態下,通過伴隨驅動馬達10的起動的太陽輥32的旋轉,各行星輥33繞各自的軸自轉,則經由該行星輥33的對于變速環36的壓力接觸狀態、該行星輥33 33繞輸出軸31公轉。通過支承于保持架37的行星輥33 33繞輸出軸31公轉,推力輥34 —體旋轉。若推力輥34旋轉,則輸出軸31經由調壓凸輪機構35 —體旋轉。因此,若驅動馬達10起動,則其旋轉動力經由3點壓力接觸狀態的無級變速機構30以及齒輪頭部4的減速齒輪組45傳遞至主軸40,從而砂輪41旋轉。在無級變速機構30的輸出軸31上安裝有齒輪頭部4的驅動側的錐齒輪43。從動側的錐齒輪44與該錐齒輪43嚙合。該錐齒輪44安裝于主軸40。通過該錐齒輪43、44的嚙合構成減速比固定為恒定的減速齒輪組45。另外,利用該減速齒輪組45將主軸40配置為與無級變速機構30的輸出軸31正交的狀態。無級變速機構30的輸出軸31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軸11同軸配置。在齒輪頭部4的左側部,以向側方向突出的狀態安裝有側把手46,該側把手46用于供用右手把持工具主體部2的使用者用左手進行把持。在主軸40以及砂輪41旋轉的動力傳遞狀態下,且是在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環36位于行星輥33 33的小徑側的狀態下,該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減小且主軸40高速旋轉。若變速環36變位至行星輥33 33的大徑側,則該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增大且主軸40低速旋轉。變速部3具備用于對該無級變速機構30進行變速的變速控制部20。該變速控制部20被設置于變速環36的外周上且是在變速部3的上部。該變速控制部20的詳細情況如圖6所示。該變速控制部20具備變速馬達21、安裝于變速馬達21的輸出軸的驅動帶輪22、與變速馬達21的輸出軸平行配置的動作軸23、安裝于動作軸23的從動帶輪24、以及架設于驅動帶輪22與從動帶輪24之間的驅動帶25。若變速馬達21起動,則通過架設于驅動帶輪22與從動帶輪24之間的驅動帶25的移動使動作軸23繞其軸旋轉。在動作軸23上設置有螺紋軸部23a。在動作軸23的周圍夾設有動作套筒26。動作軸23的螺紋軸部23a與該動作套筒26的螺紋孔部26a嚙合。若通過螺紋軸部23a相對于螺紋孔部26a的嚙合,動作軸23繞軸旋轉,則動作套筒26沿動作軸23的軸向移動(圖6中左右方向)。在動作套筒26中,分叉狀的動作臂27在軸向上一體設置。變速環36的上部以從兩軸向側被夾住的狀態與該動作臂27的分叉部分卡合。因此,若通過動作軸23的旋轉而動作套筒26沿圖6中左右方向移動,則變速環36以使3個行星輥33 33內接的狀態與動作套筒26 —體向低速側或者高速側平行移動。 在這樣并設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控制部20中,若變速馬達21在高速側起動,則通過動作軸23的旋轉而使變速環36向行星輥33 33的高速側(小徑側)移動,減小變速環36的減速比,其結果,主軸40以及砂輪41高速旋轉(轉速增大)。相反地,若變速馬達21在低速側起動,則通過動作軸23的反轉使變速環36向行星輥33 33的低速側(大徑側)移動,增大變速環36的減速比,其結果,主軸40以及砂輪41的轉速減小(緩慢旋轉)。驅動馬達10以及變速馬達21的起動、停止以及旋轉方向等各種動作控制由省略圖示的馬達控制部完成。根據操作部件13的操作狀態切換通過變速馬達21的起動、停止以及起動方向對變速環36的位置進行控制的變速控制部20。如圖I以及圖2所示,操作部件13被設置于工具主體部2的后部上表面。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圓盤形的刻度盤作為操作部件13。該操作部件13以經由設置于主體殼體2a的窗口部2b露出操作部件13的上部的狀態設置為可旋轉操作。在該操作部件13的周面上示出有五級的表示“I” “5”。若對其中一個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則操作部件13的表示信號被輸入到上述馬達控制部,驅動馬達10的轉速與變速控制部20的變速馬達21的動作被切換操作。在圖7中示出了伴隨操作部件13的操作的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的變化,在圖8中示出了伴隨操作部件13的操作的驅動馬達10的轉速的變化,在圖9中示出了伴隨操作部件13的操作的主軸40的轉速的變化。如圖7所示,若在表示“I” “3”的區域內對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則在變速控制部20中變速馬達21在低速側起動,從而變速環36位于行星輥33 33的大徑側,由此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被維持在約0. 2 (低速側)。與此相對,若在表示“3” “5”的區域內對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則根據操作部件13的操作量,變速馬達21在低速側起動,從而變速環36如圖2以及圖3所示那樣向行星輥33 33的小徑側移動。因此,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根據操作部件13的操作量而無級地提高,在表示“5”中被維持在約1.0(高速側)。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若在表示“I” “3”的區域內對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根據操作部件13的操作量無級地發生變化。在操作部件13的操作位置為表示“I”時,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被設定為最低速。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I”的輸出轉速被設定為圖8中虛線所示的驅動馬達10的可變速的區域的中速區域以使得不會導致較大的輸出扭矩的減小(功率下降)。若在表示“3” “5”的區域內對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被維持在最大轉速,該驅動馬達10的輸出扭矩被維持在最大(全功率)。通過這樣在表示“I” “5”對一個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比發生變化,并且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發生變化,將雙方合計輸出至主軸40。由此如圖9所示,能夠根據操作部件13的操作量將主軸40的轉速在較大的變速范圍內無級地變速,另一方面,因為即使在低速區域中,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也被盡量維持在高速側,所以能夠將主軸40以及砂輪41的旋轉扭矩(加工力)維持得較高。 因此,在表示“I” “3”的區域內對操作部件13進行旋轉操作的狀態下,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在中速區域以上根據操作量變速,由此不會導致較大的功率下降而能夠以較大的減速比使主軸40以及砂輪41旋轉。因此,能夠一邊使砂輪41以較大的扭矩緩慢地旋轉一邊進行例如石材的磨削加工,由此能夠不使磨削粉、磨削水向周圍飛散而高效迅速地進行磨削加工。因此,由于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工具I為將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與驅動馬達10的變速合計輸出至主軸40的構成,所以能夠將該動力工具I的變速范圍設定得較大。此夕卜,對于主軸40的減速,通過先行進行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而將驅動馬達10的輸出轉速維持在盡量高速側,能夠避免低速區域中的較大的功率下降,通過在利用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得到的低速區域中進一步使驅動馬達10的轉速下降,能夠以較大的減速比使主軸40旋轉。相反,對于主軸40的高速化,以先行進行基于驅動馬達10的高速化來盡量增大整個變速范圍中的全功率區域的方式完成保持兩者的平衡的控制。接下來,在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30中,在太陽輥32、推力輥34、以及變速環36相對于行星輥33 33的壓力接觸部涂敷(附著)用于形成動力傳遞用的油膜的潤滑劑(牽引油或者牽引潤滑脂,以下僅稱為牽引油)。為了防止該牽引油泄漏而將變速箱3a的各部分密封。在使用該動力工具I時,牽引油積存于變速箱3a的底部,主要由3個行星輥33 33以及保持架37向上方濺油來維持向各壓力接觸部的涂敷狀態。因此,在保持架37旋轉時且是行星輥33 33公轉時(因而在動力傳遞時且是主軸40旋轉時)產生牽引油的攪拌阻力。由于牽引油的攪拌阻力作為行星輥33 33的公轉阻力、進而作為保持架37的旋轉阻力而被施加,因而作為旋轉阻力施加到無級變速機構30的輸出軸31,所以在動力傳遞系統產生扭矩的損失。因此,牽引油的攪拌阻力導致主軸40的旋轉扭矩的減小(功率下降),結果導致驅動馬達10的負載電流的增大。在本實施方式中提出了用于減小牽引油的攪拌阻力的辦法。在靠近以沿輻射方向突出的狀態支承于保持架37的周圍的3個行星輥33 33的位置,牽引油的攪拌阻力較大。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保持架37上設置有用于填充鄰接的行星輥33、33之間的空隙的阻力減小部。保持架37的詳細情況在圖10以及圖11中示出。
由于該保持架37將近似圓板形狀的基座部37a作為主體,所以在基座部37a的中心設置有用于供輸出軸31插通的插通孔37b。在該基座部37a的周圍3等分位置設置有用于支承一個行星輥33的平坦的輥支承座37d,在輥支承座37d的中央設置有一個支承孔37e。在各支承孔37e中插入行星輥33的支軸部33a,從而該各行星輥33被支承為可繞支軸部33a的軸線旋轉(自轉)。在一處的輥支承座37d的兩側,在不阻礙各行星輥33的自轉的范圍內,以從基座部37a的周緣朝輻射方向凸起的方式形成有阻力減小部37c、37c。各阻力減小部37c在不干擾變速環36的內周面的范圍內、以比行星輥33的圓錐面33b略小的凸起高度從基座部37a的周緣朝輻射方向的外方凸起形成。另外,各阻力減小部37c被設置為從輥支承座37d的兩側朝輻射方向外方伸出、進而朝太陽輥32側伸出的狀態。為了避免對變速環36的干擾而將各阻力減小部37c的外周面切割成多面體形狀。這樣,支承于保持架37的周圍3等分位置的行星輥33 33之間的空隙被阻力減 小部37c 37c填充,在將3個行星輥33 33組裝于該保持架37的組裝狀態下,形成為特別是在組裝體的周方向上凹凸(突出)的不平滑的近似圓柱體形狀,組裝體公轉時的牽弓I油的濺油阻力顯著減小。通過顯著減小對牽弓I油的濺油阻力,能夠減少主軸40的輸出扭矩的損失,進而能夠抑制驅動馬達10的負載電流的增大。根據該濺油阻力的減小構造,對粘性阻力比較大的牽引油或者牽引潤滑脂起到明顯的效果,在使保持架37更加高速旋轉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較大的減小效果。另外,在保持架37的周方向鄰接的2個行星輥33、33之間的大空隙被阻力減小部37填充,將各阻力減小部37c與行星輥33之間的間隙縮小化至互不干擾的程度。因此,在該無級變速機構30中使用牽引潤滑脂作為潤滑劑的情況下,能夠使各行星輥33與阻力減小部37c之間的狹小的空間作為潤滑脂積存部發揮作用,由此能夠長時間良好地維持各壓力接觸部的潤滑狀態。特別是,各阻力減小部37c被設置為向太陽輥32側伸出狀態。因此,如圖11所示,在基座部37a的驅動側(圖中右側)形成有由3處阻力減小部37c 37c包圍的空間部37g,能夠使該空間37g例如作為潤滑脂積存部發揮作用。通過使該空間37g例如作為潤滑脂積存部發揮作用,能夠抑制潤滑脂從旋轉的保持架37以及行星輥33 33飛散,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維持良好的潤滑狀態。能夠對保持架37進一步施以加工。圖10以及圖11所示的保持架37的備阻力減小部37c的周面形成為平滑的周面,并以盡量減小牽引油的濺油阻力的方式形成。與此相對,在圖12所示的保持架37的各阻力減小部37c的周面形成有多個濺油槽37f 37f。在各阻力減小部37c中,沿著沿相對于該保持架37的旋轉軸線傾斜的方向的螺旋軌跡設置有濺油槽37f 37f。雖然該濺油槽37f 37f導致在保持架37旋轉時(使用該動力工具I時)上述濺油阻力減小效果稍稍減小,但由于濺油槽37f 37f大致沿著保持架37的旋轉方向形成,所以與不具備該阻力減小部37c 37c的現有的保持架相比,能夠顯著減小濺油阻力,并且,通過沿著濺油槽37引導牽引油或者牽引潤滑脂,能夠將牽引油或者牽引潤滑脂高效地向上方濺油。另外,作為動力工具I的圓盤磨光機通常多以將砂輪41側設為下側的傾斜姿勢被使用。該情況下,雖然潤滑劑容易積存于變速箱3a的前側,但由于利用設置于旋轉的保持架37的周面的濺油槽37f 37f向后方斜上方濺油,所以潤滑劑被更加均勻地對各行星輥33供油。根據以上那樣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工具1,由于能夠并用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以及驅動馬達10自身的變速兩者,所以能夠將主軸40的變速范圍設定得較大。另外,由于利用一個操作部件13完成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與驅動馬達10自身的變速,所以與利用分別單獨的操作部件單獨地進行操作的構成相比,能夠提高該動力工具I的操作性。此外,對于并用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與驅動馬達10自身的變速的整個變速范圍,先行進行基于無級變速機構30的減速而將驅動馬達10自身的輸出轉速維持在盡量高速側。因此,能夠確保主軸40的較大的變速范圍,并且對于主軸40的整個變速范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主軸40的較高的輸出扭矩。因此,能夠使砂輪41低速緩慢地旋轉來抑制磨削粉、磨削水的飛散,并以較高的扭矩高效地進行石材等的磨削加工,在該方面能夠 提高該電動工具I的使用性。另外,利用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30,能夠不導致驅動馬達10的功率下降(輸出轉速的低速化)而根據加工方式將主軸40的轉速無級變速,從而能夠高效地進行加工。能夠對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更。例如,作為用于將驅動馬達10的轉速變速、并進行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的操作部件13而例示了旋轉操作的刻度盤,但也可以是利用控制桿或者滑塊等其他部件進行操作的構成。特別是,對于該動力工具的起動用的開關控制桿,能夠將其設置為通過根據開關控制桿的拉動量(操作量)將驅動馬達10的轉速變速、并進行無級變速機構30的變速來進行輸出軸(主軸40)的變速控制的構成。另外,雖然作為動力工具I而例示了圓盤磨光機,但也能夠應用于螺紋緊固機、開孔用的電鉆等其他動力工具,同樣還可以應用于不局限于電動馬達而使用氣動馬達作為驅動源的氣動工具。
權利要求
1.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經由無級變速機構對驅動馬達的旋轉輸出進行變速,并朝安裝有前端工具的主軸輸出, 該動力工具的特征在于, 除了基于所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之外,還能夠并用所述驅動馬達的變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能夠利用單獨的操作部件對所述無級變速機構和所述驅動馬達的雙方進行變速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該動力工具構成為,在所述主軸的高速區域優先進行基于所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而將該主軸向低速區域變速,在該低速區域進行基于所述驅動馬達的變速。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無級變速機構具備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來決定所述無級變速機構的輸出轉速和所述驅動馬達的輸出轉速,并利用兩者的轉速的合計來決定所述主軸的轉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動力工具。在具備牽引傳動式的無級變速機構的圓盤磨光機等動力工具中,無法對應欲使前端工具比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范圍更加低速旋轉的情況。在本發明中能夠使前端工具比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范圍還要低速地旋轉。并用基于無級變速機構的變速與驅動馬達自身的變速來得到前端工具的較大的變速范圍。通過先行進行無級變速機構的減速而將驅動馬達的高速旋轉區域設置得盡量寬,來實現前端工具的低速且高扭矩的旋轉。
文檔編號H02K7/10GK102738955SQ20121008877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平林伸治, 松野匡輔 申請人:株式會社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