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音圈馬達及其平板彈片的制造方法,尤指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
背景技術:
在經濟與科技發展的今天,隨著移動通訊的高速發展以及電子設備的普及化,人們越來越希望隨身配備的電子產可以有效地降低體積,但受限于機電系統的發展,且微機電應用領域尚未普及化,所以業界普遍應用音圈馬達為電子產品上的制動系統,由于體積微型化,音圈馬達在組裝及應用過程中難度大,質量影響大,因此必須提高組裝效率及應用質量,在發展微電機的結構及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沖壓工藝,尤指一種結合性較高易于音圈馬達組裝,提高組裝、生產的效率,減低了組裝的難度,且達到良好應用效果的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所述的音圈馬達包括金屬外殼、上框架、平板彈片組、上蓋、磁鐵、鏡頭載體、線圈、底蓋、固定底座,所述的平板彈片組包括上平板彈片和下平板彈片;所述的上平板彈片和下平板彈片形狀配合相同,其中上平板彈片設計為一體式結構,下平板彈片設計為分體式結構分為第一彈片和第二彈片并與端子為一體成型,所述第一彈片與第二彈片通過連接塊連接,連接塊與第一彈片、第二彈片的連接處設置有預壓痕。其中,所述的上、下平板彈片均包括內框、外框和彈力部,所述內框為帶圓形通孔的邊框,在邊框邊緣內部延伸有均勻分布于邊框的突出部,所述彈力部為等弦波浪形彈性弦體,彈力部一端與外框邊緣內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內框邊緣外側連接。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所述的沖壓治具包括支撐架、底座、控制裝置、動力裝置、沖壓機構,所述支撐架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安裝在底座或支撐架上,動力裝置包括氣缸和頂壓器,頂壓器安裝在支撐架橫桿上方,所述的沖壓機構通過支撐架橫桿安裝在支撐架和底座之間,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和沖壓機構電性相連,所述沖壓機構包括刀架、工作臺和模具,工作臺為帶階梯塊狀安裝在底座上與刀架相對應;刀架與支撐架橫桿平行通過頂桿與頂壓器固定連接,刀架一側安裝有沖壓刀具,刀架通過導向柱與工作臺連接,刀架能沿著導向柱在工作臺與支撐架橫桿之間上下運動;沖壓刀具下方設置有保護板,保護板上設置有能與工作臺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的孔, 保護板通過導向桿與刀架連接,導向桿上套設有彈簧,彈簧一端抵住刀架下表面,另外一端抵保護板上表面,保護板能壓縮彈簧沿著導向桿上下運動;所述的模具為長條塊狀安裝在工作臺上,模具上設置有安裝孔與工作臺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連接。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所述模具與工作臺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凹孔;工作臺與模具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凸塊與模具上的凹孔相互吸引配合連接。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連接開關和保護開關,連接開關安裝在支撐架上,保護開關數量為兩個安裝在底座一側,當保護開關同時按壓時沖壓治具才會啟動沖壓運動。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所述的沖壓工藝步驟包括
(1)將模具通過與定位柱配合安裝在工作臺上,然后將預制件安裝在模具上;
(2)啟動連接開關,然后兩手同時按壓保護開關,在氣缸的驅動下頂壓器通過頂桿推動刀架沿著導向柱往下運動;當保護板運動至與定位柱配合抵到模具上表面時,模具上表面通過保護板壓縮彈簧,使得沖壓刀具繼續往下運動,沖壓刀具對預制件沖壓動作,直至預制件呈90度折彎即完成沖壓動作;
(3)松開保護開關,在氣缸的驅動下,刀架沿著導向柱遠離預制件往上運動,同時彈簧復位帶動保護板復位;
(4)取下沖壓完畢的樣品,并準備重復上述操作。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所述的預制件為平板彈片和端子通過濕蝕刻工藝一體成型的集合體長條,每條預制件有十個平板彈片和端子一體成型的單體。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所述的樣品為沖壓后平板彈片與端子件呈90度彎折的單體集合長條,將經過沖壓治具沖壓處理的樣品與鏡頭載體旋接后與下蓋連接,通過點膠或點焊固定,然后套設于線圈內部安裝在固定底座內一體成型且折彎過后的端子裸露在外端形成中間部分。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所述的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 將上框架、上平板彈片、上蓋、磁鐵順序安裝在金屬外殼內部,并將中間部分安裝在共軛磁鐵內部,最后安裝固定底座,即可完成音圈馬達的組裝。
圖1為本發明的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3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的下平板彈片未沖壓整排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的下平板彈片未沖壓單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的下平板彈片完成沖壓整排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金屬外殼2、上框架3、平板彈片組4、上蓋5、磁鐵 6、鏡頭載體 7、線圈 8、底蓋9、固定底座10、支撐架11、底座12、控制裝置13、動力裝置14、沖壓機構 15、導向柱16、預制件31、上平板彈片 32、下平板彈片 321、第一彈片 322、第二彈片 323、連接塊 324、內框 325、外框 326、彈力部 327、突出部 328、圓形孔 121、 連接開關122、保護開關131、氣缸132、頂壓器141、刀架142、工作臺143、模具 144、沖壓刀具 145、保護板146、導向桿 147、彈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詳細說明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5所示,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所述音圈馬達整體包括金屬外殼1、上框架2、平板彈片組3、上蓋4、磁鐵5、鏡頭6、線圈7、底蓋8、固定底座 9,所述平板彈片組3包括上平板彈片31和下平板彈片32 ;所述的上平板彈片31和下平板彈片32形狀配合相同,其中上平板彈片31設計為一體式結構,下平板彈片32設計為分體式結構分為第一彈片321和第二 322彈片并與端子320為一體成型,所述第一彈片321與第二彈片322通過連接塊323連接,連接塊323與第一彈片321、第二彈片322的連接處設置有預壓痕,所述的上,下彈片平板彈片(31、32)均包括內框324、外框325和彈力部326, 所述內框324為帶圓形通孔328的邊框,在邊框邊緣內部延伸有均勻分布于邊框的突出部 327,所述彈力部3 為等弦波浪形彈性弦體,彈力部3 —端與外框325邊緣內側連結,另外一端與內框3M邊緣外側連接。所述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包括支撐架10、底座11、控制裝置12、動力裝置13、沖壓機構14,所述支撐架10固定安裝在底座11上,所述控制裝置12、動力裝置13安裝在底座 11或支撐架10上,動力裝置13包括氣缸131和頂壓器132,頂壓器132安裝在支撐架10橫桿上方,所述的沖壓機構14通過支撐架10橫桿安裝在支撐架10和底座11之間,控制裝置 12、動力裝置13和沖壓機構14電性相連,所述沖壓機構14包括刀架141、工作臺142和模具143,工作臺142為帶階梯塊狀安裝在底座11上與刀架141相對應;刀架141與支撐架 10橫桿平行通過頂桿與頂壓器132固定連接,刀架141 一側安裝有沖壓刀具144,刀架141 通過導向柱15與工作臺142連接,刀架141能沿著導向柱15在工作臺與支撐架10橫桿之間上下運動;沖壓刀具144下方設置有保護板145,保護板145上設置有能與工作臺142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的孔,保護板145通過導向桿146與刀架141連接,導向桿146上套設有彈簧147,彈簧147 —端抵住刀架141下表面,另外一端抵保護板145上表面,保護板145能壓縮彈簧147沿著導向桿146上下運動;所述的模具143為長條塊狀安裝在工作臺142上, 模具143上設置有安裝孔與工作臺142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連接;所述模具143與工作臺 142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凹孔,工作臺142與模具143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凸塊與模具 143上的凹孔相互吸引配合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12包括連接開關121和保護開關122,連接開關121安裝在支撐架10上,保護開關122數量為兩個安裝在底座11 一側,當保護開關 122同時按壓時沖壓治具才會啟動沖壓運動。所述的沖壓工藝步驟包括
首先將模具143通過與定位柱配合安裝在工作臺142上,然后將預制件16安裝在模具 143 上;
然后啟動連接開關121,然后兩手同時按壓保護開關122,在氣缸131的驅動下頂壓器 132通過頂桿推動刀架141沿著導向柱15往下運動;當保護板145運動至與定位柱配合抵到模具143上表面時,模具143上表面通過保護板145壓縮彈簧147,使得沖壓刀具144繼續往下運動,沖壓刀具144對預制件16沖壓動作,直至預制件16呈90度折彎即完成沖壓動作;
然后松開保護開關122,在氣缸131的驅動下,刀架141沿著導向柱15遠離預制件16 往上運動,同時彈簧147復位帶動保護板145復位;
最后取下沖壓完畢的樣品,并準備重復上述操作。所述的預制件16為下平板彈片32和端子320通過濕蝕刻工藝一體成型的集合體長條,每條預制件有十個下平板彈片32和端子320 —體成型的單體。所述的樣品為沖壓后下平板彈片32與端子320件呈90度彎折的單體集合長條, 將經過沖壓治具沖壓處理的樣品與鏡頭載體6旋接后與底蓋8連接,通過點膠或點焊固定, 然后套設于線圈7內部安裝在固定底座9內一體成型且折彎過后的端子320裸露在外端形成中間部分。所述的音圈馬達的組裝工藝整體是按上框架2、上平板彈片3、上蓋4、磁鐵5的順序安裝在金屬外殼1內部,并將中間部分安裝在共軛磁鐵內部,最后安裝固定底座9,即可完成音圈馬達的組裝。所述的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結合性較高易于音圈馬達組裝,提高組裝、生產的效率,達到良好應用效果,更加符合了現代微機電技術的發展要求。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以做出一些變形與修改,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所述的音圈馬達包括金屬外殼、上框架、平板彈片組、上蓋、磁鐵、鏡頭載體、線圈、底蓋、固定底座,所述的平板彈片組包括上平板彈片和下平板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平板彈片和下平板彈片形狀配合相同, 其中上平板彈片設計為一體式結構,下平板彈片設計為分體式結構分為第一彈片和第二彈片并與端子為一體成型,所述第一彈片與第二彈片通過連接塊連接,連接塊與第一彈片、第二彈片的連接處設置有預壓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平板彈片均包括內框、 外框和彈力部,所述內框為帶圓形通孔的邊框,在邊框邊緣內部延伸有均勻分布于邊框的突出部,所述彈力部為等弦波浪形彈性弦體,彈力部一端與外框邊緣內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內框邊緣外側連接。
3.—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所述的沖壓治具包括支撐架、 底座、控制裝置、動力裝置、沖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安裝在底座或支撐架上,動力裝置包括氣缸和頂壓器,頂壓器安裝在支撐架橫桿上方,所述的沖壓機構通過支撐架橫桿安裝在支撐架和底座之間,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和沖壓機構電性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壓機構包括刀架、工作臺和模具,工作臺為帶階梯塊狀安裝在底座上與刀架相對應;刀架與支撐架橫桿平行通過頂桿與頂壓器固定連接,刀架一側安裝有沖壓刀具,刀架通過導向柱與工作臺連接,刀架能沿著導向柱在工作臺與支撐架橫桿之間上下運動;沖壓刀具下方設置有保護板,保護板上設置有能與工作臺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的孔,保護板通過導向桿與刀架連接,導向桿上套設有彈簧,彈簧一端抵住刀架下表面,另外一端抵保護板上表面,保護板能壓縮彈簧沿著導向桿上下運動;所述的模具為長條塊狀安裝在工作臺上,模具上設置有安裝孔與工作臺上設置的定位柱配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與工作臺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凹孔;工作臺與模具配合面設置有帶磁性的凸塊與模具上的凹孔相互吸引配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連接開關和保護開關,連接開關安裝在支撐架上,保護開關數量為兩個安裝在底座一側,當保護開關同時按壓時沖壓治具才會啟動沖壓運動。
6.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所述的沖壓工藝步驟包括(1)將模具通過與定位柱配合安裝在工作臺上,然后將預制件安裝在模具上;(2)啟動連接開關,然后兩手同時按壓保護開關,在氣缸的驅動下頂壓器通過頂桿推動刀架沿著導向柱往下運動;當保護板運動至與定位柱配合抵到模具上表面時,模具上表面通過保護板壓縮彈簧,使得沖壓刀具繼續往下運動,沖壓刀具對預制件沖壓動作,直至預制件呈90度折彎即完成沖壓動作;(3)松開保護開關,在氣缸的驅動下,刀架沿著導向柱遠離預制件往上運動,同時彈簧復位帶動保護板復位;(4)取下沖壓完畢的樣品,并準備重復上述操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沖壓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制件為平板彈片和端子通過濕蝕刻工藝一體成型的集合體長條,每條預制件有十個平板彈片和端子一體成型的單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沖壓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樣品為沖壓后平板彈片與端子件呈90度彎折的單體集合長條。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將經過沖壓治具沖壓處理的樣品與鏡頭載體旋接后與底蓋連接,通過點膠或點焊固定,然后套設于線圈內部安裝在固定底座內一體成型且折彎過后的端子裸露在外端形成中間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組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將上框架、上平板彈片、上蓋、磁鐵順序安裝在金屬外殼內部,并將中間部分安裝在共軛磁鐵內部,最后安裝固定底座,即可完成音圈馬達的組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音圈馬達及其平板彈片的制造方法,尤指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所述的音圈馬達整體包括金屬外殼、上框架、平板彈片組、上蓋、磁鐵、鏡頭載體、線圈、底蓋、固定底座,所述的平板彈片沖壓治具包括支撐架、底座、控制裝置、動力裝置、沖壓機構,沖壓工藝步驟包括首先將模具安裝在工作臺上,將預制件安裝在模具上;然后啟動連接開關,兩手同時按壓保護開關,刀架沿著導向柱往下運動;當保護板抵到模具上表面時,壓縮彈簧,沖壓刀具繼續往下完成沖壓動作;然后松開保護開關,同時彈簧復位帶動保護板復位;最后取下沖壓完畢的樣品,重復上述步驟,所述一種音圈馬達和平板彈片的沖壓治具及其沖壓工藝結合性較高易于音圈馬達組裝,提高組裝、生產的效率,減低了組裝的難度,且達到良好應用效果的。
文檔編號H02K33/00GK102420502SQ20111041374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0日
發明者宋孝杰, 李壽春 申請人:東莞市旭業光電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