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馬達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全球能源危機不斷發生,影響經濟發展甚巨,因此,世界各國積極投入利用電能以取代燃油引擎的相關研究,造成電動車輛的研發再次受到重視,一些較知名的車廠也開始販賣電動車輛,然而電動車輛仍無法普遍,其主要原因除了價格居高不下外,還礙于一些關鍵技術尚未解決,如電動車輛的續航力不 足、效率不高、加速性不良及爬坡力欠佳等
坐寸ο目前電動車所使用的動力馬達,以永磁式無刷直流馬達(BrushlessDC motor,BLDCM)為主,因其具有較高的轉矩對轉動慣量比及無永磁直流馬達的缺點(例如電刷磨耗、換向火花及熱散路徑過長)。為了電動車輛具舒適性與實用性以及扭力與速度的操控考量,馬達一般經由機械式減速傳動系統減速以增加轉矩帶動車輪,然而,機械式減速機構的效率不到70%,勢將造成能量使用上的浪費。典型車輛的車速對轉矩動力特性如圖I所示,而涵蓋該曲線的典型永磁式無刷直流馬達的T-N特性曲線亦顯示于圖1,其中,圖I中的連續區為可長期運轉而不致毀損的工作區;間歇區為馬達僅可做短時間的操作,如啟動、煞車的特殊工作。但,具備圖I中的T-N特性曲線的無刷直流馬達為非常大瓦特數,換言之,即高價格。由圖I可知,馬達在低速區的車輪轉矩并不足以提供行車的車輪轉矩要求,如此會降低車輛加速性,而在高速區的車輪轉矩范圍又超過實際所需,因此無法充分發揮馬達性能;無刷直流馬達的轉矩常數與反電動勢常數會隨內部線圈連接的方式不同而有所變化,對于具有相同線圈的無刷直流馬達,Y型接線(簡稱Y接)和△型接線(簡稱△接)的T-N特性曲線如圖2所示。Y接結構與Λ接結構在相同的線電壓和線電流的條件下,Y接結構的相電壓為△接相電壓的58% ;即,以Y接啟動時,其啟動電流僅為△接法的1/3倍,換言之,Y型接線的馬達其轉矩常數比較大,而Λ接線的馬達反電動勢常數比較小,可得較高的速度。由此,遂有后續研發如圖3所示的具有三相獨立線圈的變結構馬達5,可利用多個的開關SI S6形成不同接法改變馬達線圈結構,如Y接(如圖4)和△接(如圖5),進而改變馬達的等效轉矩常數和反電動勢常數,產生電子式兩段變速效果法。即,低速利用Y接法,使相同的電流可產生大轉矩,而高速時采用△接法使最大轉速范圍增大。然而,當使用者透過同時切換該些開關SI S6使馬達5由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時,會有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如附件的參考圖Α),此時容易燒毀電子開關,并易造成馬達突然加速的不穩定狀況。同樣地,當使用者透過同時切換該些開關SI S6使馬達5由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時,也會有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如附件的參考圖B所示),而產生上述的缺點。為改善上述缺點發生,一般利用圖6所示的驅動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號時間Δ tl關掉Y接開關,并加入Δ t2保護時間,以確定無電流影響結構切換,最后再延遲時間At3啟動△接開關。然而,上述方式雖可避免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但卻會造成馬達不運轉的時間延續過長,進而造成馬達轉速下降。是以,現有的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仍未臻完善,且尚有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可避免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且更可避免馬達轉 速突升或突降。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該變結構馬達具有一第一相線圈、一第二相線圈、一第三相線圈、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第四開關、一第五開關以及一第六開關;所述相線圈分別具有一負端以及一正端,且各該開關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一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相線圈的正端與該第四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正端與第五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三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五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正端該第六開關的負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的第二端相互電性連接;再者,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導通,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斷接,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斷接,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導通,該變結構馬達呈△接結構;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A-I當該第三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三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六開關導通;Α-2當該第二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二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五開關導通;Α-3當該第一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一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四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Λ接結構。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B-I當該第二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二開關導通;Β-2當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三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一開關導通,并將該第四開關與該第六開關斷接;Β-3當該第三相線圈的線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五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三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利用上述依序切換的設計避免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且避免馬達轉速突升或突降的目的。
圖I為轉矩動力特性與無刷直流馬達的T-N特性曲線圖。
圖2為Y型接線和Λ型接線的T-N特性曲線圖。圖3為變結構馬達的結構圖。圖4為變結構馬達的Y型接線圖。圖5為變結構馬達的Λ型接線圖。圖6為現有Y接切換至Λ接時的延遲時間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變結構馬達與換流器的結構圖。圖8為本發明變結構馬達的Y型接線圖。
圖9為本發明變結構馬達的Λ型接線圖。圖10為本發明Y型接線的六步方波驅動波型圖。圖11為本發明Λ型接線的六步方波驅動波型圖。圖12為本發明由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的流程圖。圖13為本發明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步驟A-I接線圖。圖14為本發明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步驟Α-2接線圖。圖15為本發明由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的流程圖。圖16為本發明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步驟B-I接線圖。圖17為本發明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步驟Β-2接線圖。圖18為本發明雙責任周期配合變線圈示意圖。圖19為本發明結構切換的遲滯區示意圖。附件圖A所示是現有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Ch 2)示意圖,Ch I為工作結構狀態信號(O :Υ接,I : △接)。圖B所示是現有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示意圖。圖C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示意圖。圖D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Λ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變結構馬達U第一相線圈 V第二相線圈 W第三相線圈SI第一開關 S2第二開關 S3第三開關S4第四開關 S5第五開關 S6第六開關2換流器UT第一上臂開關UB第一下臂開關VT第二上臂開關VB第二下臂開關WT第三上臂開關WB第三下臂開關I第一區間II第二區間III第三區間 IV第四區間V第五區間VI第六區間VII第七區間 VIII第八區間IX第九區間X第十區間XI第^^一區間 XII第十二區間
Su、Sv、Sw 霍爾信號VR可變電阻5變結構馬達U第一相線圈 V第二相線圈W第三相線圈SI第一開關 S2第二開關S3第三開關S4第四開關 S5第五開關S6第六開關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請參閱圖7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該變結構馬達I是一直流無刷馬達(Brushless DC motor, BLDCM),且與一換流器2 (Inverter)連接,該變結構馬達I包含有一第一相線圈U、一第二相線圈V、一第三相線圈W、一第一開關SI、一第二開關S2、一第三開關S3、一第四開關S4、一第五開關S5以及一第六開關S6。其中所述相線圈U、V、W分別具有一負端以及一正端,且各該開關SI S6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相線圈U的負端與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S6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相線圈U的正端與該第四開關S4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V的負端與第二開關S2的第一端以及第四開關S4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V的正端與第五開關S5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W的負端與第三開關S3的第一端以及第五開關S5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W的正端該第六開關S6的負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以及第三開關S3的第二端相互電性連接。當該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以及第三開關S3導通,且該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以及第六開關S6斷接時,該變結構馬達I呈Y接結構(如圖8)。當該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以及第三開關S3斷接,且該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以及第六開關S6導通時,該變結構馬達I呈Λ接結構(如圖9)。該換流器2包含有一第一上臂開關UT、一第一下臂開關UB、一第二上臂開關VT、一第二下臂開關VB、一第三上臂開關WT以及一第三下臂開關WB。該第一上臂開關UT —端與該第一下臂開關UB —端電性連接后,再與該第一相線圈U的正端電性連接。該第二上臂開關VT —端與該第二下臂開關VB —端電性連接后,再與該第二相線圈V的正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二上臂開關VT的另一端與該第一上臂開關UT另一端電性連接,而該第二下臂開關VB的另一端與該第一下臂開關UB的另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上臂開關WT —端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 —端電性連接后,再與該第三相線圈W的正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三上臂開關WT的另一端與該第一上臂開關UT另一端電性連接,而該第三下臂開關WB的另一端與該第一下臂開關UB的另一端電性連接。由此,本發明是以三相霍爾信號相差60度的六部方波驅動方式透過該換流器供應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1,請參閱圖10及圖11,上述的六部方波驅動方式是依據霍爾信號Su、Sv、Sw以及變換信號(Commutation signal)將馬達進行一次轉動循環的360度電氣角區分為一第一區間I、第二區間II、第三區間III、第四區間IV、第五區間V、第六區間VI、第七區間VII、第八區間VIII、第九區間IX、第十區間X、第十一區間XI及第十二區間XII,并依據所述區間I XII決定第一相線圈U、第二相線圈V、第三相線圈W及第一、第二及第三上、下臂開關(UT、UB、VT、VB、WT、WB)的導通或斷接,用以依需求供應該變結構馬達I在Y接時結構供應Y接用電源(如圖10)、或是在△接時供應領先30度電氣角的△接用電源(如圖11)予該變結構馬達I。請參閱圖12,當該變結構馬達 I為Y接結構,并在Y接用電源的第十二區間接收到結構變換的指令,而由Y接結構變換至△接結構時,包含有下列轉換步驟A-I由圖10可知,在Y接用電源的第一區間I或第二區間II時,該第一上臂開關UT與該第二下臂開關VB導通。此時,該第三相線圈W并不導通而呈斷路狀態,因此,利用此現象在第一區間I或第二區間II時將第三開關S3斷接并將第六開關S6導通(如圖13)。A-2由圖10及圖11可知,在Y接用電源與Λ接用電源的第三區間III時,該第一上臂開關UT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導通。此時,該第二相線圈V并不導通而呈斷路狀態,因此,利用此現象在第三區間III時將第二開關S2斷接并將第五開關S5導通(如圖14),并由此步驟后開始供應Λ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I。Α-3由圖11可知,在Λ接用電源的第四區間IV時,該第二上臂開關VT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導通,此時,該第一相線圈U并不導通而呈斷路狀態,因此,利用此現象在第四區間IV時將第一開關SI斷接,并將第四開關S4導通,而使得該變結構馬達I呈Λ接結構(如圖9)。另外,請參閱圖15,當該變結構馬達I為Λ接結構,并在Λ接用電源的第二區間
II接收到結構變換的指令,而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時,包含有下列變換步驟B-I由圖11可知,在Λ接用電源的第三區間III時,該第一上臂開關UT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導通。此時,第二相線圈V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一相線圈U的相電流,將該第二開關S2導通(如圖16)。Β-2由圖11可知,在Λ接用電源的第四區間IV或第五區間V時,該第二上臂開關VT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導通。此時,主要電流路徑通過第五開關S5與第三相線圈W,使得該第一相線圈U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三相線圈W的相電流,將該第一開關SI導通,且將該第四開關S4及該第六開關S6斷接(如圖17),避免造成送電錯誤。Β-3由圖11可知,在Λ接用電源的第六區間VI時,該第二上臂開關VT與該第一下臂開關UB導通。此時,該第三相線圈W并不導通而呈斷路狀態,因此,利用此現象在第六區間VI時,將該第三開關S3導通,并將第五開關S5斷接而使該變結構馬達I呈Y接結構(如圖8)。另外,因為在Y接用電源的第六區間VI,該第二上臂開關VT與該第三下臂開關WB呈導通,而會引響第三相線圈W切換,所以才在此步驟仍維持供應Λ接用電源,如此一來透過類似于Y接弱磁控制方法供應,而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再者,當此步驟完成后,該變結構馬達I便呈Y接結構,此時便停止供應該Λ接用電源,并開始供應Y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I。另外,請參閱圖18,在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的責任周期(duty)相同的情況下,對應到Y接結構與Λ接結構馬達的轉速不同,(如責任周期50%對應到Y接結構為220rpm而對應到Λ接結構則為370rpm),而容易在結構改變時產生轉速突升或突降的情況。為避免該變結構馬達I在結構變換后在切換點產生轉速突升或突降的情況,是透過設計雙責任周期控制在結構切換點必須調控到Y接結構與Λ接結構轉速差不多的情況。于本實施例中,是透過一可變電阻VR將前半段調配給Y接結構的責任周期變換,而將后半段調控給△接結構的責任周期變換。換言之,當該變結構馬達I在加速時,透過該可變電阻將Y接結構責任周期90% (約370rpm)時進行結構變換,并在變換到△接結構后使得Λ接結構的責任周期為50% (約400rpm)。如此一來,在變換結構時便不會有明顯的加速狀況。反之,當該變結構馬達I在減速時也是一樣的原理,當在減速的時候,透過該可變電阻在Λ接結構責任周期降到45% (約350rpm)時進行結構變換,并在變換到Y接結構后,使得Y接結構的責任周期為75% (約322rpm),如此一來便不會有明顯減速的狀況發生。再者,請參閱圖19,可透過設計在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的轉速、以及在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轉速之間設置一遲滯區,以防止在切換點附近造成開關不斷切換。換言之,當該變結構馬達I的轉速高于一第一預定轉速時,該變結構馬達I由Y接結構變換 至Λ接結構;當該變結構馬達I的轉速低于一第二預定轉速時,將該變結構馬達I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且上述的第一預定轉速大于該第二預定轉速。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預定轉速為370rpm,而該第二預定轉速為350rpm,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依使用者需求或使用環境更改。是以,由上述說明并配合附件的參考圖C及參考圖D可得知,由Y接結構切換至Λ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以及由△接結構切換至Y接結構時的電流波形均未出現大振幅的突波電流,且透過雙責任周期控制更可避免馬達轉速產生突升或突降的情形發生。必須說明的是,本發明供應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I的方式并不以上述六部方波驅動方式為限,只要是能配合所述開關依序切換來達到變結構的其它驅動方式,亦應屬本發明另外的實施態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所為之等效結構及制作方法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變結構馬達具有一第一相線圈、一第二相線圈、一第三相線圈、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第四開關、一第五開關以及一第六開關;所述相線圈分別具有一負端以及一正端,且各該開關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一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相線圈的正端與該第四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正端與第五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三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五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正端該第六開關的負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的第二端相互電性連接;再者,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導通,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斷接,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斷接,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導通,該變結構馬達呈Λ接結構; 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A-I當該第三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三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六開關導通; Α-2當該第二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二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五開關導通; Α-3當該第一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一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四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Λ接結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I之前開始供應一 Y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并在步驟Α-2后停止供應該Y接用電源,并開始供應一 △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
3.如權利要求I所述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于Y接結構時,其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的Y接責任周期(Duty)為85% 95%,則將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并在變換至Δ接結構后,該變結構馬達的脈波寬度調變的Λ接責任周期為45% 55%。
4.如權利要求I所述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的轉速高于一預定轉速時,將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
5.一種變結構馬達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變結構馬達具有一第一相線圈、一第二相線圈、一第三相線圈、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第四開關、一第五開關以及一第六開關;所述相線圈分別具有一負端以及一正端,且各該開關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一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相線圈的正端與該第四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正端與第五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三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五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正端該第六開關的負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的第二端相互電性連接;再者,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導通,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斷接,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斷接,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導通,該變結構馬達呈△接結構; 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B-I當該第二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二開關導通; B-2當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三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一開關導通,并將該第四開關與該第六開關斷接; B-3當該第三相線圈的線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五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三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變結構馬達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I之前開始供應一 Λ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并在步驟Β-3后停止供應該Λ接用電源,并開始供應一 Y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變結構馬達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于Λ接結構時,其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的Λ接責 任周期(Duty)為40% 50%,則將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并在變換至Y接結構后,該變結構馬達的脈波寬度調變的Y接責任周期為
8.如權利要求5所述變結構馬達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的轉速低于一預定轉速時,將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
9.一種變結構馬達的變換結構方法,該變結構馬達具有一第一相線圈、一第二相線圈、一第三相線圈、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第四開關、一第五開關以及一第六開關;所述相線圈分別具有一負端以及一正端,且各該開關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一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相線圈的正端與該第四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相線圈的正端與第五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負端與第三開關的第一端以及第五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相線圈的正端該第六開關的負端電性連接;另外,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的第二端相互電性連接;再者,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導通,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斷接,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當該第一開關、第二開關以及第三開關斷接,且該第四開關、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導通,該變結構馬達呈Λ接結構; 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A-I當該第三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三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六開關導通;Α-2當該第二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二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五開關導通;Α-3當該第一相線圈的電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一開關斷接,且將該第四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Λ接結構; 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的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B-I當該第二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二開關導通; Β-2當該第一相線圈的相電流小于該第三相線圈的相電流時,將該第一開關導通,并將該第四開關與該第六開關斷接; Β-3當該第三相線圈的線路呈斷路狀態時,將第五開關斷接,且將該第三開關導通,而使該變結構馬達呈Y接結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變結構馬達的變換結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I之前開始供應一 Y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并在步驟Α-2后停止供應該Y接用電源,并開始供應一 Δ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另,在步驟B-I之前開始供應該△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并在步驟Β-3后停止供應該Λ接用電源,并開始供應該Y接用電源予該變結構馬達。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變結構馬達的變換結構方法,當該變結構馬達于Y接結構時的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的Y接責任周期(Duty)為85% 95%時,將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Λ接結構,并在變換至Λ接結構后,該變結構馬達的脈波寬度調變的Λ接責任周期為45% 55%。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變結構馬達的變換結構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于Δ接結構時的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的Λ接責任周期(Duty)為40% 50%時,將該變結構馬達由Λ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并在變換至Y接結構后,該變結構馬達的脈波寬度調變的Y接責任周期為70% 80%。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變結構馬達的變換結構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變結構馬達的轉速高于一第一預定轉速時,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Δ接結構;當該變結構馬達的轉速低于一第二預定轉速時,將該變結構馬達由△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另,上述的第一預定轉速大于該第二預定轉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變結構馬達的結構變換方法,是透過依序切換該變結構馬達上的多個開關,使該變結構馬達由Y接結構變換至Δ接結構,或是由Δ接結構變換至Y接結構,并在變換過程可避免大振幅的突波電流產生,以及避免馬達轉速產生突升或突降的情形。
文檔編號H02P6/00GK102739002SQ20111009652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3日
發明者江政毅, 王士豪, 王明賢, 蔡明祺, 邵子昌, 鄭銘揚 申請人:蔡明祺,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