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回路換位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回路換位塔,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交流特高壓的雙回路換位塔。
背景技術:
換位塔通過改變三相導線間的位置關系(即換位),減小序間耦合系數是當前解決長距離超高壓輸電線路電力系統不平衡度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交流特高壓雙回輸電線路的換位塔的設計是輸電線路設計較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原因在于特高壓線的間隙要求較大,耐張絕緣子串、跳線絕緣子串較長,串間跳線長、弧垂大,鐵塔負荷大。目前在500Kv及750Kv線路設計中有雙回路同塔換位的設計方案。該換位塔的特占是·(1)利用雙跳串加強跳線支撐管的穩定;(2)上下橫擔頭加小橫擔使旁路跳線遠離上下橫擔引跳,以滿足跳線間距離和跳線與橫擔及與耐張串第一片絕緣子鐵帽間的距離;(3)增加絕緣拉線限制旁路跳線支撐管的扭擺;(4)使用T形線夾、控制弧垂等措施來保證跳線與耐張串第一片絕緣子的間隙要求。(5)帶電檢修不便,尤其是旁路跳線復雜,檢修相當不便;(6)耐張串下傾較大時引跳相當困難,間隙要求嚴格。(7)雙回線路可同向換位,也可反向換位。這種雙回路換位塔中,所采用的同塔雙回換位方案的缺點在于(1)受跳線及跳線串影響,起始呼稱高度需要36m,層間距離超過21m,橫擔平均長度超過20m,鐵塔全高為94m以上,塔身風荷載較為突出。(2)由于鐵塔高度高、導地線橫擔長,由導、地線引起的彎矩、扭矩隨高度和橫擔長度增加成倍甚至成指數增長,導致鐵塔受力復雜,節點構造及桿件規格均較復雜。(3)單塔重量較大,同塔雙回路換位塔重在300-380噸之間。(4)根開大,靈活性與適應性差。根開在22m以上,在丘陵、山地應用時,要求高低腿級差超過12m,塔位選擇受限,靈活性與適應性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任何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克服現有換位塔的上述至少一個缺陷,從而提供一種雙回路換位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包括分為三層的第一主塔、分為三層的第二主塔、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之間的、分為三層的副塔, 所述第一主塔和所述第二主塔的每一層的塔身上直接連接有用于連接所述雙回路中的導線的耐張串,所述副塔上連接有多個跳線串,所述跳線串用于把導線換位到該導線所在主塔的相鄰層,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還包括各自的跳線架,所述跳線架用于把該跳線架所在的主塔上的導線換位到該主塔的非相鄰層。優選地,按照水平方式布置連接到所述副塔的所述多個跳線串。優選地,所述雙回路換位塔還包括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導線和所述跳線串之間的跳線。優選地,所述第一主塔、第二主塔和副塔各自包括上層、中間層和下層,導線在上層和中間層之間的換位以及導線在中間層和下層之間的換位都通過連接到所述副塔的所述多個跳線串來實現,導線在下層和上層之間的換位則是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上的跳線架來實現。優選地,所述副塔的上層連接有第一跳線串和第二跳線串,所述副塔的中間層連接有第三跳線串和第四跳線串,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跳線串的一端都連接到所述副塔,所述第一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一主塔第一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一主塔第二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二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二主塔第一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二主塔第二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三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一主塔第二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一主塔第三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四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二主塔第二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二主塔第三層的輸出導線優選地,所述第一主塔上的跳線架包括設置在下層的第一跳線架和設置在上層的第二跳線架,所述第二主塔上的跳線架包括設置在下層的第三跳線架和設置在上層的第四跳線架。優選地,所述第一、第二跳線架設置在所述第一主塔的、與所述副塔相反的一側, 所述第三、第四跳線架設置在所述第二主塔的、與所述副塔相反的一側。優選地,所述第一主塔的下層的輸入導線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跳線架和所述第二跳線架之間的跳線連接到所述第一主塔的上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二主塔的上層的輸入導線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三跳線架和所述第四跳線架之間的跳線連接到所述第二主塔的下層的輸出導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包括下述至少一個三柱雙回路換位塔通過改變跳線布置方式、分塔、取消橫擔等為手段,成功解決了常規同塔雙回換位塔在跳線設計、塔高、塔重、靈活性與安全性等方面的諸多不足,在提高工程綜合經濟效益、降低塔高、提高靈活性、增加安全可靠度等方面效果顯著,可以用于交流特高壓(IOOOkV)。使用三柱式雙回路換位塔,可以將副塔布置在兩個主塔之間,充分利用副塔進行跳線的上下交換,實現換位要簡單得多。用三柱式雙回路換位塔實現換位更加直觀、簡單, 跳線串使用較少,跳線架簡潔明了,總體上設計、施工、運行都比較方便。另外,由于單柱組合塔的耐張串直接掛于塔身,且單塔塔身寬度較小,又使用了副塔輔助跳接導線,因此換位塔基本上不受轉角度數、地形條件、鄰塔高度等條件限制,拓寬了換位塔塔位的選擇范圍。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0029]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連同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參照附圖,根據下面的詳細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其中圖1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雙回路換位塔的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雙回路換位塔的示圖。如圖所示,該雙回路換位塔由第一主塔301、第二主塔302和副塔303組成。并且第一回路的三相導線設置在第一主塔301上,第二回路的三相導線設置在第二主塔302上。其中,第一主塔包括三層(即上層、中間層和下層),每一層的塔身上都直接連接有用于連接導線的耐張串。所述副塔303上連接有多個跳線串,副塔303上的跳線串用于把主塔上的導線通過跳線換位到該導線所在主塔的相鄰層,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還包括各自的跳線架,所述跳線架用于把該跳線架所在的主塔上的導線換位到該主塔的非相鄰層。具體地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構造,對于第一主塔301 第一耐張串312的一端連接到第一相輸入導線311,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 301的塔身的上層;第二耐張串318的一端連接到第一相輸出導線317,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301的塔身的中間層。第三耐張串316的一端連接到第二相輸入導線315,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 301的塔身的中間層;第四耐張串322的一端連接到第二相輸出導線321,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301的塔身的下層。第五耐張串320的一端連接到第三相輸入導線319,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 301的塔身的下層;第六耐張串314的一端連接到第三相輸出導線313,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一主塔301的塔身的上層。第一主塔301上的各個導線之間的跳線連接方式為第一相輸入導線311和第一相輸出導線317分別通過第一跳線323和第二跳線 324連接到第一跳線串325的一端,第一跳線串325的另一端固定到副塔303的上層。第二相輸入導線315和第二相輸出導線321分別通過第三跳線326和第四跳線327連接到第二跳線串328的一端,第二跳線串328的另一端固定到副塔303的中間層。 第一主塔301的下層和上層還分別設置有第一跳線架331和第二跳線架332。第一回路的第三相輸入導線319借助第一跳線架331和第二跳線架332,通過第五跳線329和第六跳線330連接到第三相輸出導線313。更具體地說,作為一種優選方式,第三相輸入導線319與第三相輸出導線313的跳線采用雙跳線串的布置方式。第一跳線架331上連接有第三跳線串333和第四跳線串334, 第二跳線架332上連接有第五跳線串335和第六跳線串336,第四跳線串334通過導線364 與第六跳線串336連接,第三跳線串333通過導線363與第五跳線串335連接,并且導線 363與導線364之間還連接有導線365。第五跳線329連接到導線364,第六跳線330連接到導線363,從而實現了第一回路的第三相輸入導線與第三相輸出回路之間的連接。類似地,對于第一跳線串325和第二跳線串328也可以采用類似的雙跳線串設置。第二主塔302的設置與第一主塔301類似,具體地說第七耐張串339的一端連接到第二回路的第一相輸出導線337,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302的塔身的上層;第十耐張串342的一端連接到第一相輸入導線341,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302的塔身的中間層。第九耐張串344的一端連接到第二相輸出導線343,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 302的塔身的中間層;第十一耐張串346的一端連接到第二相輸入導線345,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302的塔身的下層。第十二耐張串348的一端連接到第三相輸出導線347,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302的塔身的下層;第八耐張串340的一端連接到第三相輸入導線338,另一端直接連接到第二主塔302的塔身的上層。第二主塔302上的各個導線之間的跳線連接方式為第一相輸入導線341和第一相輸出導線337分別通過第七跳線352和第八跳線 351連接到第七跳線串349的一端,第七跳線串349的另一端固定到副塔303的上層。第二相輸入導線345和第二相輸出導線343分別通過第九跳線354和第十跳線 353連接到第八跳線串350的一端,第八跳線串350的另一端固定到副塔303的中間層。第二主塔302的下層和上層還分別設置有第三跳線架355和第四跳線架356。第二回路的第三相輸入導線338借助第三跳線架355和第四跳線架356,通過第十一跳線357 和第十二跳線358連接到第三相輸出導線347。更具體地說,作為一種優選方式,第三相輸入導線340與第三相輸出導線347的跳線采用雙跳線串的布置方式。第三跳線架355上連接有第九跳線串359和第十跳線串360, 第四跳線架356上連接有第i^一跳線串361和第十二跳線串362,第九跳線串359通過導線 366與第十一跳線串361連接,第十跳線串360通過導線367與第十二跳線串362連接,并且導線366與導線367之間還連接有導線368。第^^一跳線357連接到導線366,第十二跳線358連接到導線367,從而實現了第二回路的第三相輸入導線與第三相輸出回路之間的連接。類似地,對于第七跳線串349和第八跳線串350也可以采用類似的雙跳線串設置。上述布置方式中,跳線不再是換位塔最低呼稱高度和導線層間距的制約因素。由于跳線和跳線串不再采用普通的垂直布置方式,因此能有效降低塔高和層間距離。最低呼稱高度僅由桿塔使用檔距以及與直線塔的配合決定,理想情況下最低可降為27. Om,與 500Kv及750Kv使用的同塔換位的塔型相比,呼高可降低9. Om,全高可降低12. Om以上。此外,本實用新型中的雙回路換位鋼管塔還取消了橫擔。取消橫擔后,導線和地線直接掛在塔身上,使得導、地線縱向荷載對塔身的扭矩大為減小,顯著提高了鐵塔的抗扭性能,同時避免了頭重腳輕,動力性能優良,其抗冰、抗風和抗震性能明顯優于同塔雙回換位
士X在張力與使用檔距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取消了橫擔,使作用在塔身部的彎矩、扭矩也大為減小,與普通鼓型塔相比,同呼稱高下的單基塔重量比同塔雙回換位塔降低15%左右,如下表所示。表1三柱式雙回路換位塔與同塔雙回換位塔塔重對比表
權利要求1.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為三層的第一主塔、分為三層的第二主塔、 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之間的、分為三層的副塔,所述第一主塔和所述第二主塔的每一層的塔身上直接連接有用于連接所述雙回路中的導線的耐張串,所述副塔上連接有多個跳線串,所述跳線串用于把導線換位到該導線所在主塔的相鄰層,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還包括各自的跳線架,所述跳線架用于把該跳線架所在的主塔上的導線換位到該主塔的非相鄰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按照水平方式布置連接到所述副塔的所述多個跳線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導線和所述跳線串之間的跳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塔、第二主塔和副塔各自包括上層、中間層和下層,導線在上層和中間層之間的換位以及導線在中間層和下層之間的換位都通過連接到所述副塔的所述多個跳線串來實現,導線在下層和上層之間的換位則是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上的跳線架來實現。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塔的上層連接有第一跳線串和第二跳線串,所述副塔的中間層連接有第三跳線串和第四跳線串,所述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跳線串的一端都連接到所述副塔,所述第一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一主塔第一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一主塔第二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二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二主塔第一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二主塔第二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三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一主塔第二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一主塔第三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四跳線串的另一端通過跳線分別連接到第二主塔第二層的輸入導線和第二主塔第三層的輸出導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塔上的跳線架包括設置在下層的第一跳線架和設置在上層的第二跳線架,所述第二主塔上的跳線架包括設置在下層的第三跳線架和設置在上層的第四跳線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跳線架設置在所述第一主塔的、與所述副塔相反的一側,所述第三、第四跳線架設置在所述第二主塔的、與所述副塔相反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塔的下層的輸入導線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跳線架和所述第二跳線架之間的跳線連接到所述第一主塔的上層的輸出導線;所述第二主塔的上層的輸入導線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三跳線架和所述第四跳線架之間的跳線連接到所述第二主塔的下層的輸出導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為三層的第一主塔、分為三層的第二主塔、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之間的、分為三層的副塔,所述第一主塔和所述第二主塔的每一層的塔身上直接連接有用于連接所述雙回路中的導線的耐張串,所述副塔上連接有多個跳線串,所述跳線串用于把導線換位到該導線所在主塔的相鄰層,所述第一主塔和第二主塔還包括各自的跳線架,所述跳線架用于把該跳線架所在的主塔上的導線換位到該主塔的非相鄰層。本實用新型成功解決了常規同塔雙回換位塔在跳線設計、塔高、塔重、靈活性與安全性等方面的諸多不足,在提高工程綜合經濟效益、降低塔高、提高靈活性、增加安全可靠度等方面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H02G7/20GK202094570SQ2010206903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劉仲全, 劉勇, 李澄宇, 楊洋, 肖宇, 肖洪偉, 蘇啟陽, 許泳, 謝玉潔, 鄭勇, 鄭旺, 郭躍明, 陳海波, 韓大剛, 馬海云, 黃興 申請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