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開采設備領域,涉及抽油泵,尤其是一種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所使用的抽油泵大多為柱塞式往復泵,上行做功而下行做無用功,能耗 較大,生產效率低下。雖然也有雙向做功的雙向抽油泵,但其采用的是電機雙頭帶泵的形 式,且其下抽油泵的出油管借用中空的電機動子軸,由于電機動子為永磁體,所以當石油液 體通過空心動子軸時,液體里的雜質特別是含鐵的物質非常容易形成凝結或磁吸附現象, 造成流道堵塞,影響正常的抽油生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采用圓筒形直線電機 單頭(上端)作動力,且能雙向吸排油的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包括圓筒形直線電機、抽油泵外管、下泵柱塞拉桿、下 泵泵筒、下泵柱塞、上泵泵筒、上泵柱塞、球閥組、公共出油口及上泵進油口、下泵進油口,圓 筒形直線電機外殼與抽油泵外管同軸安裝,下泵柱塞拉桿與圓筒形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 裝,其特征在于(1)圓筒形直線電機同軸固裝在雙向管式抽油泵下端,下泵柱塞拉桿的下端與圓 筒形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裝;(2)在下泵筒內的下泵柱塞拉桿的上端同軸固裝下泵柱塞,下泵柱塞拉桿與下泵 泵筒之間的間隙為下泵泵腔,下泵筒與抽油泵外管之間的間隙為下泵油路流道,該下泵油 路流道通過下泵進油凡爾堵頭的下過油孔連通下球閥組流道孔;(3)下泵柱塞的前端同軸嚙合連接上泵柱塞,上泵柱塞同軸外套上泵泵筒,上泵泵 筒內腔為上泵泵腔,該上泵泵腔通過上泵油路流道經由上泵進油凡爾堵頭上過油孔連通上 球閥組流道孔;(4)在上泵筒上端的抽油泵外管內依次安裝有下泵球閥組及上泵球閥組,下泵球 閥組偏心安裝在抽油泵外管內,由下泵進油球閥及下泵出油球閥構成,下泵進油球閥連通 下泵進油口,下泵出油球閥連通下泵出油管道,在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之間制有 一匯流腔,該匯流腔通過下過流孔連通下泵油道,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為同向設 置;(5)下泵球閥組的前端設置有上泵球閥組,上泵球閥組與泵筒同軸安裝并由上泵 進油球閥及上泵出油球閥構成,上泵進油球閥安裝在上泵進油堵頭上并連通上泵進油口, 上泵出油球閥與上泵進油球閥同向設置并連通出油口,在上泵進油球閥與上泵出油球閥之 間制有一匯流腔。[0011]而且,在上泵柱塞與上泵泵筒之間安裝有一短軟密封段。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采用圓筒形直線電機動子直接同軸安裝抽油泵柱塞,減少 了傳動抽油機采油工藝中很多機械傳動系統,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大大提高了系統機械效 率,節省了原油的產出成本。2、本抽油泵采用一個電機實現雙向吸排油,有效提高了采油效率,節約了電能消 耗,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政策。3、本抽油泵設計的上行、下行油路科學合理,運行通暢,雙沖程雙向采油,降低了 能耗并提高了采油效率,整個結構創新型性較高,是現有抽油泵的換代產品。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軸剖視示意圖,其中圖1-1為本實用新型左半部圖,圖1-2為 右半部圖;圖2為圖1的A-A向結構剖視放大圖;圖3為圖1的B-B向結構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敘述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一種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包括圓筒形直線電機22、抽油泵外管2、下泵柱塞拉桿 20、下泵泵筒21、下泵柱塞18、上泵泵筒15、上泵柱塞16、球閥組、公共出油口 1及上泵進油 口 7、下泵進油口 12。圓筒形直線電機外殼與抽油泵外管同軸安裝,下泵柱塞拉桿與圓筒形 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裝。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于(1)圓筒形直線電機同軸固裝在雙向管式抽油泵的下端,在泵筒的上端設置有公 共出油口 ;(2)下泵柱塞拉桿的下端與圓筒形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裝,在下泵筒內的下泵 柱塞拉桿的上端同軸固裝下泵柱塞,下泵柱塞拉桿與下泵泵筒之間的間隙為下泵泵腔,下 泵筒與抽油泵外管之間的間隙19為下泵油路流道,該下泵油路流道通過下泵進油凡爾堵 頭(參見圖幻下過油孔14連通下球閥組流道孔,隨泵的吸排、進出油凡爾的配合達到提吸 目的。(3)下泵柱塞的前端同軸嚙合連接上泵柱塞,上泵柱塞同軸外套上泵泵筒,在上泵 柱塞與上泵泵筒之間安裝有一短軟密封段17,上泵泵筒內腔為上泵泵腔,該上泵泵腔通過 上泵油路流道10經由上泵進油凡爾堵頭(參加圖2、上過油孔4連通上球閥組流道孔,隨 泵的吸排、進出油凡爾的配合達到提吸目的。(4)上泵筒上端通過密封13與下過油孔隔絕。在上泵筒上端的抽油泵外管內依次 安裝有下泵球閥組及上泵球閥組,其中下泵球閥組偏心安裝在抽油泵外管內,由下泵進油 球閥11及下泵出油球閥9構成,下泵進油球閥連通下泵進油口,下泵出油球閥連通下泵出 油管道6,在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之間制有一匯流腔(沒有標號),該匯流腔通過下過流孔連通下泵油道(參見圖幻,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為同向設置。(5)下泵球閥組的前端設置有上泵球閥組,該上泵球閥組與泵筒同軸安裝,上泵出 油球閥組由上泵進油球閥5及上泵出油球閥3構成,上泵進油球閥安裝在上泵進油堵頭8 上,并連通上泵進油口,上泵出油球閥與上泵進油球閥同向設置并連通出油口,在上泵進油 球閥與上泵出油球閥之間制有一匯流腔(標號與過油孔同號均為4)。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敘述部分為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沖程圓筒形直線電機帶動柱塞上行,上泵油道腔室的體積減小壓力增大,上泵進油球 閥關閉,上泵出油球閥打開,油液排出;此時,下泵油道腔室體積增大壓力減小,下泵出油球 閥關閉,下泵進油球閥打開,油液由下泵進油口吸入。下沖程圓筒形直線電機帶動柱塞下行,下泵油道腔室體積減小壓力增大,下泵進油球閥 關閉,下泵出油球閥打開,油液排出;此時,上泵油道腔室體積增大壓力減小,上泵出油球閥 關閉,上泵進油球閥打開,油液由上泵進油道吸入。如此,循環往復,油液源源不斷被舉升至地面。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泵油路流道設計獨特新穎、科學合理、運行暢通,上下泵進出油 凡爾總成的進油凡爾球閥與出油凡爾球閥中間設有凡爾流道孔,流道孔分別通過流道與自 己的泵腔相連接。它最大特征是;凡爾流道孔至泵腔之間的流道為吸排公用流道。雙向管 式抽油泵進出油凡爾總成結構合理獨特,上下泵都固裝在上泵上端并在同一管徑內。在上 泵上端的泵外管內依次安裝有下泵球閥組及上泵球閥組,其中下泵球閥組偏心安裝在泵外 管內,由下泵進油球閥及下泵出油球閥組成,下泵進油球閥連通下泵進油口,下泵出油球閥 連通下泵出油流道匯于兩泵公共出油口。
權利要求1.一種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包括圓筒形直線電機、抽油泵外管、下泵柱塞拉桿、下泵 泵筒、下泵柱塞、上泵泵筒、上泵柱塞、球閥組、公共出油口及上泵進油口、下泵進油口,圓筒 形直線電機外殼與抽油泵外管同軸安裝,下泵柱塞拉桿與圓筒形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 裝,其特征在于(1)圓筒形直線電機同軸固裝在雙向管式抽油泵下端,下泵柱塞拉桿的下端與圓筒形 直線電機的動子同軸固裝;(2)在下泵筒內的下泵柱塞拉桿的上端同軸固裝下泵柱塞,下泵柱塞拉桿與下泵泵筒 之間的間隙為下泵泵腔,下泵筒與抽油泵外管之間的間隙為下泵油路流道,該下泵油路流 道通過下泵進油凡爾堵頭的下過油孔連通下球閥組流道孔;(3)下泵柱塞的前端同軸嚙合連接上泵柱塞,上泵柱塞同軸外套上泵泵筒,上泵泵筒內 腔為上泵泵腔,該上泵泵腔通過上泵油路流道經由上泵進油凡爾堵頭上過油孔連通上球閥 組流道孔;(4)在上泵筒上端的抽油泵外管內依次安裝有下泵球閥組及上泵球閥組,下泵球閥組 偏心安裝在抽油泵外管內,由下泵進油球閥及下泵出油球閥構成,下泵進油球閥連通下泵 進油口,下泵出油球閥連通下泵出油管道,在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之間制有一匯 流腔,該匯流腔通過下過流孔連通下泵油道,下泵進油球閥與下泵出油球閥為同向設置;(5)下泵球閥組的前端設置有上泵球閥組,上泵球閥組與泵筒同軸安裝并由上泵進油 球閥及上泵出油球閥構成,上泵進油球閥安裝在上泵進油堵頭上并連通上泵進油口,上泵 出油球閥與上泵進油球閥同向設置并連通出油口,在上泵進油球閥與上泵出油球閥之間制 有一匯流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在上泵柱塞與上泵泵筒 之間安裝有一短軟密封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潛雙向管式抽油泵,包括圓筒形直線電機、抽油泵外管、上下泵筒,上下泵柱塞、上下泵進出球閥、出油口及進油口,圓筒形直線電機同軸固裝在雙向管式抽油泵的下端,設計的上下泵油路流道獨特新穎、科學合理、運行暢通,最大特征是凡爾流道至泵腔之間的流道為吸排公用流道,雙向管式抽油泵進出油凡爾總成結構合理獨特,上下泵都固裝在上泵上端并在同一管徑內,在上泵上端的泵外管內依次安裝有下泵球閥組及上泵球閥組。本實用新型可實現雙沖程雙向采油,降低了能耗并提高了采油效率,整個結構創新性較高,是現有抽油泵的換代產品。
文檔編號H02K7/10GK201851321SQ201020239649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8日
發明者張建軍, 張立平, 鄭化成 申請人:天津大港區興宏達石油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