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電磁離合的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直流電機,普遍采用蝸輪蝸桿減速。不具有離合功能,如用在自動門 系統中,在緊急情況下,自動門不是無法開啟就是夾傷乘客。國內目前的做法是外加一套離 合機構通過手柄或拉索來控制自動門的緊急解鎖。如用手柄只能在車內緊急解鎖(不符合 車內車外都能解鎖的相關標準),如用拉索,車內車外并聯到解鎖機構,其結構復雜,故障率 高、未能廣泛推廣。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于手動滑門的局限性,商務 車采用電動滑門將成為趨勢,電動滑門的關鍵部件就是驅動電機,由于目前直流電機不具 有離合功能,需外加套離合機構,造成成本高、體積大、安裝不方便、不利于電動滑門的推廣 和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電磁離合功能的直流電機,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其特征在于它由電機主體、電機下蓋、蝸輪、墊 片、主動摩擦片、從動電機軸、從動摩擦片、電磁線圈、鐵芯、電機上蓋構成,所述電機主體與 所述蝸輪相連,所述蝸輪通過其上端的牙嵌與所述主動摩擦片相連,所述從動電機軸與所 述從動摩擦片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一起,所述電磁線圈與所述鐵芯固定在一起,所述鐵芯 與所述電機上蓋固定在一起。上述的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其進一步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墊片,所述墊片裝 在所述蝸輪與所述主動摩擦片中間;所述電機主體通過蝸桿與所述蝸輪相連;所述主動摩 擦片和從動摩擦片是工業純鐵和摩擦材料組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電磁離合功能的電機,有效的解決了其它離合機構,成 本高、體積大、安裝不方便,不方便集中控制和遠距離控制、不利于電動滑門的推廣和應用 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穎的帶電磁離合功能的直流電機、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 題,為電動滑門在中國大規模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結構爆炸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蝸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動摩擦片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機主體(帶蝸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描述。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帶電磁離合功能的直流電機,離合器在直流電機的 下蓋內,電機由含蝸桿的電機主體1、電機下蓋2、蝸輪3、墊片4、主動摩擦片5、從動電機軸 6、從動摩擦片7、電磁線圈8、鐵芯9、電機上蓋10構成。電機主體1通過蝸桿11與蝸輪3 相連,蝸輪3通過其上端的牙嵌與主動摩擦片5相連,從動電機軸6與從動摩擦片7通過過 盈配合固定在一起,電磁線圈8與鐵芯9固定在一起,鐵芯9與電機上蓋10固定在一起。墊 片4裝在蝸輪3與主動摩擦片5中間以防止油脂進入摩擦片和灰塵進入蝸輪。電機轉子轉 動時,在電磁線圈8通電后,鐵芯9產生電磁吸力,將主動摩擦片5、從動摩擦片7吸向鐵芯 9,依靠主動摩擦片5、從動摩擦片7之間的摩擦力,使從動電機軸6隨蝸輪3轉動。電磁線 圈8斷電時,鐵芯9消磁,沒有電磁吸力,主動摩擦片5在重力的作用下復原,離合器即失去 傳遞力矩的作用,從動電機軸6不隨蝸輪3轉動,達到離合功能。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它們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 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范圍內,自當可作各種變化或潤飾,但同樣屬于本發明 之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應當以本申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其特征在于它由電機主體、電機下蓋、蝸輪、墊片、主動摩擦片、從動電機軸、從動摩擦片、電磁線圈、鐵芯、電機上蓋構成,所述電機主體與所述蝸輪相連,所述蝸輪通過其上端的牙嵌與所述主動摩擦片相連,所述從動電機軸與所述從動摩擦片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一起,所述電磁線圈與所述鐵芯固定在一起,所述鐵芯與所述電機上蓋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墊片,所述 墊片裝在所述蝸輪與所述主動摩擦片中間;所述電機主體通過蝸桿與所述蝸輪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摩擦片和 從動摩擦片是工業純鐵和摩擦材料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電磁離合器的直流電機,包括電機主體1、電機下蓋2、蝸輪3、墊片4、主動摩擦片5、從動電機軸6、從動摩擦片7、線圈8、鐵芯9、電機上蓋10;電機主體1與蝸輪3相連,蝸輪3通過其上端的牙嵌與主動摩擦片5相連,從動電機軸6與從動摩擦片7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一起,電磁線圈8與鐵芯9固定在一起,鐵芯9與電機上蓋10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了電機離合的問題,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體積小、轉動慣量小、響應迅速、使用壽命長、可近距離手動操控,還可以實現集中控制和遠距離控制。適用于在商務汽車中推廣和使用。
文檔編號H02K7/108GK201656677SQ201020172018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7日
發明者林會明 申請人:林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