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屬車輪動力傳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二輪、三輪電 動車動力傳動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目前的電動車,主要是上坡和載人上陡坡時,耗電量大或者在上坡時由于動力不 足無法使用。它上坡時負載大,容易引起電流急劇增大,燒毀控制器和電機同時還直接影響 了蓄電池的壽命。使電動車不易適用山地、丘陵等復雜地形行駛,從而限制了使用范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針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實現多級 機械變速的輪轂電機。其技術方案如下它包括主軸、輪轂筒以及鋼圈,輪轂筒兩端分別安裝左端蓋和右端蓋,主軸兩端分 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輪轂筒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機兩端分 別是電機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電機左右端蓋與電機轉子固連。其關鍵技術是主軸另一端 所在的輪轂筒內是變速機構,變速機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 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構成變速箱體,動力輸出總成是在電機右端蓋上固定安裝動力輸出軸 套,在動力輸出軸套的外表面安裝齒輪。在變速箱體內壁固定安裝內齒圈,在變速箱體內 的主軸上通過單向軸承安裝第一軸套,第一軸套的左端安裝第一支撐盤右端安裝第二支撐 盤。兩支撐盤之間安裝有襯管,螺栓穿過第一支撐盤、襯管、到第二支撐盤后固定。兩支撐 盤徑向處開有軸孔,在兩支撐盤之間通過軸承分別安裝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在第一轉軸 和第二轉軸上安裝齒輪,齒輪位于第一支撐盤和第二支撐盤之間且相互嚙合,第一轉軸上 的齒輪與內齒圈相互嚙合,第二轉軸的左端安裝另一齒輪與動力輸出軸套外表面的齒輪嚙 合。在第二支撐盤的右端安裝第二軸套,在第二軸套的內壁安裝單向軸承,在單向軸承的內 圓中安裝軸套盤,軸套盤位于第二軸套右側的主軸上,且與主軸有一定間隙,軸套盤的徑向 處開有凹孔。在主軸上位于軸套盤右側安裝有滑動套管,滑動套管上通過軸承安裝滑動盤, 滑動盤左側徑向處設有凸面嵌入軸套盤徑向處的凹孔內。滑動盤的上面設有卡槽,在輪轂 筒右端內壁設有凸塊,凸塊嵌入卡槽內。檔位控制總成是在主軸右端內部開有軸孔,軸孔內 依次裝入拉動件、彈簧、拉動小軸、行程調整空心螺釘。從拉動小軸左端穿過行程調整空心 螺釘、彈簧后緊固在拉動件內。主軸右端安裝有支撐管,支撐管上開有小孔,支撐管右端安 裝拉線導向管。拉線穿過拉線導向管、支撐管右側,至拉動小軸右端,被拉線壓緊螺釘固定。 拉動件通過連接螺栓連接,連接螺栓位于滑動套管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在原輪轂筒內安裝了由多個齒輪組成的齒輪變速機構,它在“旋轉 狹窄”的空間內合理科學地設計了不同坡度(平路、上坡、陡坡載重)的速度及扭力,也就是 在不增大額定電流或額定輸出功率的前提下,增大1 3倍以上動力,相當于增大電機3倍以上的功率。從根本上滿足了不同路面和不同坡度及負載的動力需要,不僅可以實現多級 機械變速,還解決了現有技術普通輪轂電機爬坡難,無法載人爬上陡坡,以及負載大引起電 流急劇增大,容易燒毀控制器和電機的問題,既節約了能源,又延長了蓄電池、電機、控制器 等部件的使用壽命。2、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和變速機構的主軸為同一根主軸,這樣既保證了同心度,又 使輸入輸出動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主軸分段組合,受力不均勻,摩擦 阻力大,耗能大的問題。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和裝配調試容易。4、本實用新型保留了低速普通輪轂電機在平路行駛時比高速電機省電的優點。5、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以載人爬陡坡,而且省電。增加了電動車的正常行駛范圍 和行駛里程。使電動車既適合平原也適合山地、丘陵等復雜地形行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滑動盤與第二支撐盤鑲嵌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電機安裝位置另一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檔位控制轉把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主軸2、輪轂筒5以及鋼圈37,輪轂筒5兩端分別安裝左 端蓋4和右端蓋18,主軸2兩端分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左端蓋4 上安裝剎車盤3,鋼圈37安裝在輪轂筒5的中間。在輪轂筒5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機包 括定子8和轉子6,定子8固定在主軸2上,定子8上布設電機繞組9,在轉子6和電機繞組 9之間設有磁鋼片7,電機兩端分別是電機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10,電機右端蓋10與電機轉 子6固連。電機供電線1從主軸2的左端引出。其關鍵技術是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內 是變速機構,變速機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 轂筒構成變速箱體,動力輸出總成是在電機右端蓋10上固定安裝動力輸出軸套46,當主軸 2被固定,電流從電機供電線1輸入至電機繞組9,此時電機內產生旋轉磁場,轉子6開始按 順時針轉動。由于動力輸出軸套46與電機右端蓋10相連,電機右端蓋10又與轉子6相連, 所以電機動力由動力輸出軸套46輸出。在動力輸出軸套46的外表面安裝齒輪43。在變速 箱體內壁固定安裝內齒圈11,在變速箱體內的主軸2上通過單向軸承45安裝第一軸套42, 第一軸套42的左端安裝第一支撐盤40,右端安裝第二支撐盤41。兩支撐盤之間安裝有襯 管38,螺栓39穿過第一支撐盤40、襯管38,到第二支撐盤41后固定使兩支撐盤固定相連, 同時螺栓39、襯管38在快檔時還起到調節平衡的作用。兩支撐盤徑向處開有軸孔,在兩支 撐盤之間通過軸承分別安裝第一轉軸12和第二轉軸15,在第一轉軸12和第二轉軸15上安 裝齒輪13、14,兩齒輪位于第一支撐盤40和第二支撐盤41之間且相互嚙合,第一轉軸12上
5的齒輪13還與內齒圈11相互嚙合,第二轉軸15的左端安裝另一齒輪47與動力輸出軸套 46外表面的齒輪43嚙合。在第二支撐盤41的右端安裝第二軸套16,在第二軸套16的內 壁安裝單向軸承44,在單向軸承44的內圓中安裝軸套盤17,軸套盤17位于第二軸套16右 側的主軸2上,軸套盤17的徑向處開有凹孔34。在主軸2上位于軸套盤17右側安裝有滑 動套管19,滑動套管19上通過軸承安裝滑動盤32,滑動盤32左側徑向處設有凸面33嵌入 軸套盤17徑向處的凹孔34內。滑動盤32的上面設有卡槽36,在輪轂筒5右端內壁設有凸 塊35,凸塊35嵌入卡槽36內,滑動盤32相對輪轂筒5可以左右滑動和傳遞動力。檔位控 制總成是在主軸2右端內部開有軸孔30,軸孔30內依次裝入拉動件21、彈簧23、拉動小軸 22、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從拉動小軸22左端穿過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彈簧23后緊固 在拉動件21內。主軸2右端安裝有支撐管29,支撐管29上開有小孔24,支撐管29右端安 裝拉線導向管25。拉線26穿過拉線導向管25、支撐管29右側,至拉動小軸22右端,被拉 線壓緊螺釘27固定。拉動件21通過連接螺栓20連接,連接螺栓20垂直于主軸2,縱向穿 過滑動套管19和拉動件21,讓動力輸出總成與檔位控制總成連接,使動力輸出總成受控于 檔位控制總成。在連接螺栓20所在位置的主軸2上設有一定寬度的縱向通孔,作為連接螺 栓20的橫向滑動軌道31,通過橫向滑動軌道31的寬度和拉線26的拉動距離的共同作用, 來控制連接螺栓20的行程,即控制了滑動盤32的橫向滑動行程,完成檔位切換。當需要快檔時,首先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然后拉動拉線26進入快檔后,定位拉 線,使其定位在快檔中。此時滑動盤32左端的凸面33嵌入軸套盤17徑向處的凹孔34內 相互嚙合,同時凸塊35繼續嵌入卡槽36內,所有齒輪自鎖。然后電機給出動力按順時針開 始轉動,此時電機動力由電機轉子6 —電機右端蓋10 —動力輸出軸套46 —齒輪43 —齒 輪47 —轉軸15 —齒輪14 —齒輪13 —內齒圈11 —輪轂筒5 —鋼圈37輸出,且鋼圈37的 轉速與電機轉速同步為1 1。此工作過程中齒輪43與電機轉速同步為順時針自轉,齒輪 47、14、13為順時針繞主軸2公轉且不自轉,單向軸承45內圓被固定在主軸2上所以不動, 其外圓連同第一軸套42、第一支撐盤40、第二支撐盤41順時針與電機同步轉動。而單向軸 承44連同第二軸套16、軸套盤17、滑動盤32、輪轂筒5同時順時針也與電機同步轉動。當 電機停止輸出動力時電機停止轉動,在慣性的作用下車輪繼續轉動,然后慢慢停下來。當需要慢檔時,首先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然后拉動拉線26進入慢檔后,定位拉 線,使其定位在慢檔中。此時滑動盤32左端的凸面33脫離軸套盤17徑向處的凹孔34,同 時凸塊35繼續嵌入卡槽36內。然后電機給出動力按順時針開始轉動,此時電機動力由電機 轉子6 —電機右端蓋10 —動力輸出軸套46 —齒輪43 —齒輪47 —轉軸15 —齒輪14 —齒 輪13—內齒圈11—輪轂筒5—鋼圈37輸出,且鋼圈37的轉速與電機轉速比為1 3(此 轉速可以任意設定)。此工作過程中齒輪43與電機轉速同步為順時針自轉,齒輪47、14為 逆時針自轉,齒輪13為順時針自轉,內齒圈11為順時針自轉,單向軸承45內圓被固定在主 軸2上所以不動,其外圓連同第一軸套42、第一支撐盤40、第二支撐盤41、單向軸承44連 同第二軸套16、軸套盤17相對主軸2也靜止不動,而滑動盤32、輪轂筒5同步順時針轉動。 當電機停止輸出動力時電機停止轉動,在慣性的作用下車輪繼續轉動,然后慢慢停下來。如車子在行駛當中,即使換檔前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但是車輪會在慣性的作用 下繼續轉動。車輪在慣性滑行這一時刻可以任意切換檔位,并且要求為逐一加減檔為最佳。如圖2所示,可以將圖1中的第二軸套16、單向軸承44、軸套盤17取掉,在第二支撐盤41的徑向處開設凹孔34,此凹孔34與滑動盤32左端的凸面33數量相等,凸面33嵌 入凹孔34內且相互嚙合。這樣可以縮短輪轂筒5的寬度,但是在退車的時候需要進入慢檔 后方可退車,在行駛過程中其工作原理與上述相同。實施例二 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主軸2、輪轂筒5以及鋼圈37,輪轂筒5兩端分別安裝 左端蓋4和右端蓋18,右端蓋18上設有平衡塊55,在車輪轉動時起調節平衡的作用。主軸 2兩端分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左端蓋4上安裝剎車盤3,鋼圈37 安裝在輪轂筒5的中間。在輪轂筒5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機包括定子8和轉子6,定子 8固定在主軸2上,定子8上布設電機繞組9,在轉子6和電機繞組9之間設有磁鋼片7,電 機兩端分別是電機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10,電機右端蓋10與電機轉子6固連。電機供電 線1從主軸2的左端引出。其關鍵技術是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內是變速機構,變速機 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構成變速箱體, 動力輸出總成是在電機右端蓋10上固定安裝動力輸出軸套46,當主軸2被固定,電流從電 機供電線1輸入至電機繞組9,此時電機內產生旋轉磁場,轉子6開始按順時針轉動。由于 動力輸出軸套46與電機右端蓋10相連,電機右端蓋10又與轉子6相連,所以電機動力由 動力輸出軸套46輸出。在動力輸出軸套46的外表面安裝齒輪43。在變速箱體內的主軸2 上通過軸承安裝第三軸套58,第三軸套58的左端安裝第三支撐盤57,右端安裝第四支撐盤 56,同時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又被固定安裝在輪轂筒5右端所在的變速箱體的 內壁上,第四支撐盤56的徑向處開有凹孔34。兩支撐盤之間安裝有襯管38,螺栓39穿過 第三支撐盤57、襯管38、到第四支撐盤56后固定,使兩支撐盤固定相連,同時螺栓39、襯管 38還有起到調節平衡的作用。兩支撐盤徑向處開有軸孔,在兩支撐盤之間通過軸承分別安 裝第三轉軸51和第四轉軸52,在第三轉軸51和第四轉軸52上安裝齒輪48、50,兩齒輪位 于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之間且相互嚙合,第四轉軸52的左端安裝另一齒輪59 與動力輸出軸套46外表面的齒輪43嚙合,第三轉軸51右端安裝齒輪49。在主軸2上位 于第四支撐盤56右側安裝有滑動套管19,滑動套管19上固定安裝銷釘54,銷釘54縱向穿 過滑動套管19位于橫向滑動軌道31上,在換檔時銷釘54連同滑動套管19可以同時滑動, 在滑動套管19上通過銷釘54安裝單向軸承45,(單向軸承45的安裝方向為當其內圓固定 在主軸2上,主軸2被固定時,可以順時針轉動其外圓,逆時針不能轉動。)在單向軸承45 上安裝單向齒輪53,單向齒輪53與第三轉軸51右端的齒輪49嚙合,單向齒輪53的寬度 為齒輪49的1/2。單向齒輪53的徑向處設有凸面33,凸面33嵌入第四支撐盤56徑向處 的凹孔34內且相互嚙合。檔位控制總成是在主軸2右端內部開有軸孔30,軸孔30內依次 裝入拉動件21、彈簧23、拉動小軸22、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從拉動小軸22左端穿過行程 調整空心螺釘28、彈簧23后緊固在拉動件21內。主軸2右端安裝有支撐管29,支撐管29 上開有小孔24,支撐管29右端安裝拉線導向管25。拉線26穿過拉線導向管25、支撐管29 右側,至拉動小軸22右端,被拉線壓緊螺釘27固定。拉動件21通過連接螺栓20連接,連 接螺栓20垂直于主軸2,縱向穿過滑動套管19和拉動件21,讓動力輸出總成與檔位控制總 成連接,使動力輸出總成受控于檔位控制總成。在連接螺栓20所在位置的主軸2上設有一 定寬度的縱向通孔,作為連接螺栓20的橫向滑動軌道31,通過橫向滑動軌道31的寬度和拉 線26的拉動距離的共同作用,來控制連接螺栓20的行程,即控制了單向齒輪53的橫向滑動行程,完成檔位切換。當需要快檔時,首先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然后拉動拉線26進入快檔后,定位拉 線,使其定位在快檔中。此時單向齒輪53左端徑向處的凸面33嵌入第四支撐盤56徑向處 的凹孔34內且相互嚙合,所有齒輪自鎖。然后電機給出動力按順時針開始轉動,此時電機 動力由電機轉子6 —電機右端蓋10 —動力輸出軸套46 —齒輪43 —齒輪59 —第四轉軸 52 —齒輪50 —齒輪48 —第三轉軸51 —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 —輪轂筒5 —鋼 圈37輸出,且鋼圈37的轉速與電機轉速同步為1 1。此工作過程中齒輪43和單向齒輪 53相對于主軸2作順時針自轉運動且與電機轉速同步,而齒輪59、50、48、49同時自鎖相對 于主軸2作順時針公轉運動且不自轉。當電機停止輸出動力時電機停止轉動,在慣性的作 用下車輪繼續轉動,然后慢慢停下來。當需要慢檔時,首先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然后拉動拉線26進入慢檔后,定位拉 線,使其定位在慢檔中。此時單向齒輪53左端徑向處的凸面33脫離第四支撐盤56徑向處 的凹孔34。然后電機給出動力按順時針開始轉動,此時電機動力由電機轉子6—電機右端 蓋10 —動力輸出軸套46 —齒輪43 —齒輪59 —第四轉軸52 —齒輪50 —齒輪48 —第三 轉軸51 —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 —輪轂筒5 —鋼圈37輸出,且鋼圈37的轉速與 電機轉速比為1 3(此轉速可以任意設定)。此工作過程中齒輪43相對于主軸2作順時 針自轉運動且與電機轉速同步,齒輪59、50、48、49相對于主軸2作順時針公轉運動且相對 自轉,而單向齒輪53相對于主軸2靜止不動,讓齒輪49以單向齒輪53為軌道,使齒輪49 繞單向齒輪53做順時針自轉和公轉運動。當電機停止輸出動力時電機停止轉動,在慣性的 作用下車輪繼續轉動,然后慢慢停下來。由于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被固定安裝在輪轂筒5右端所在的變速箱體 的內壁上,所以不論是快檔或是慢檔,只要車輪轉動它都與車輪同步等速轉動。如車子在行駛當中,即使換檔前讓電機停止輸出動力,但是車輪會在慣性的作用 下繼續轉動。車輪在慣性滑行這一時刻可以任意切換檔位,并且要求為逐一加減檔為最佳。可以將圖3中第三軸套58和其中的軸承取掉,讓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 固定安裝在輪轂筒5右端所在的變速箱體的內壁上,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選擇。如圖4所示,電機座63被固定安裝在主軸2左端,電機殼60左右兩端分別為電機 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10,此電機為內轉子式電機。其定子8被固定安裝在電機殼60內,在 定子8上布設電機繞組9,轉子6安裝在定子8內,在轉子6和電機繞組9之間設有磁鋼片 7。電機轉軸61固定安裝在轉子6中心孔內,其兩端位于電機左右兩端蓋的軸承孔內。在 電機轉軸61上安裝齒輪64,在主軸2上位于齒輪64的的下方通過軸承安裝齒輪62、43,齒 輪43位于齒輪62的右側,齒輪43與齒輪59嚙合。其后的結構與實施例二完全相同,圖4 的電機安裝位置也可以用于實施例一中。圖5,圖6是檔位控制轉把結構示意圖。檔位控制轉把包括車把72,車把膠套65 位于車把72的左端,在車把72上位于車把膠套65的右端安裝轉動管67,在轉動管67上 安裝轉動管膠套66。位于轉動管67右端安裝支撐殼70,支撐殼70上設有小孔80,在小孔 80內安裝拉線管71,支撐殼70被緊固螺釘69固定在車把72上。其關鍵技術在于在轉動 管67右端上設有拉線卡頭76。拉線26卡在拉線卡頭76上并穿出支撐殼70和拉線管71。 在支撐殼70上開有另一小孔79,在其孔內依次裝入斜塊75、彈簧73、檔位控制桿68、空心螺釘74。檔位控制桿68另一端安裝在支撐殼70上的另一小孔78內,檔位控制桿68的末 端安裝按鍵77。當需要調節慢檔時,逆時針轉動轉動管膠套66,此時帶動轉動管67逆時針 轉動,同時拉線卡頭76又固定安裝在轉動管67上,所以拉線26被拉動。此過程中拉線卡 頭76接觸斜塊75時,斜塊75首先完全縮回小孔79內,同時彈簧73收縮,然后由于彈簧73 的存在,當拉線卡頭76轉過斜塊75后,此時斜塊75被彈簧73彈出小孔79,使拉線卡頭76 被限位在斜塊75上。當需要快檔時只需按動按鍵77,然后帶動檔位控制桿68,此時彈簧73 瞬間收縮,斜塊75完全回到小孔79內,同時轉動管67和拉線卡頭76迅速回位,完成快檔 切換工作。
權利要求一種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包括主軸(2)、輪轂筒(5)以及鋼圈(37),輪轂筒(5)兩端分別安裝左端蓋(4)和右端蓋(18),主軸(2)兩端分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輪轂筒(5)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機包括定子(8)和轉子(6),定子(8)固定在主軸(2)上,定子(8)上布設電機繞組(9),在轉子(6)和電機繞組(9)之間設有磁鋼片(7),電機兩端分別是電機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10),電機右端蓋(10)與電機轉子(6)固連,其特征是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內是變速機構,變速機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構成變速箱體,動力輸出總成是在電機右端蓋(10)上固定安裝動力輸出軸套(46),在動力輸出軸套(46)的外表面安裝齒輪(43),在變速箱體內壁固定安裝內齒圈(11),在變速箱體內的主軸(2)上通過單向軸承(45)安裝第一軸套(42),第一軸套(42)的左端安裝第一支撐盤(40),右端安裝第二支撐盤(41),兩支撐盤之間安裝有襯管(38),螺栓(39)穿過第一支撐盤(40)、襯管(38),到第二支撐盤(41)后固定,兩支撐盤徑向處開有軸孔,在兩支撐盤之間分別安裝第一轉軸(12)和第二轉軸(15),在第一轉軸(12)和第二轉軸(15)上安裝齒輪(13、14),兩齒輪位于第一支撐盤(40)和第二支撐盤(41)之間且相互嚙合,第一轉軸(12)上的齒輪(13)與內齒圈(11)相互嚙合,第二轉軸(15)的左端安裝另一齒輪(47)與動力輸出軸套(46)外表面的齒輪(43)嚙合,在第二支撐盤(41)的右端安裝第二軸套(16),在第二軸套(16)的內壁安裝單向軸承(44),在單向軸承(44)的內圓中安裝軸套盤(17),軸套盤(17)位于第二軸套(16)右側的主軸(2)上,且與主軸(2)有一定間隙,軸套盤(17)的徑向處開有凹孔(34),在主軸(2)上位于軸套盤(17)右側安裝有滑動套管(19),滑動套管(19)上通過軸承安裝滑動盤(32),滑動盤(32)左側徑向處設有凸面(33)嵌入軸套盤(17)徑向處的凹孔(34)內,滑動盤(32)的上面設有卡槽(36),在輪轂筒(5)右端內壁設有凸塊(35),凸塊(35)嵌入卡槽(36)內;檔位控制總成是在主軸(2)右端內部開有軸孔(30),軸孔(30)內依次裝入拉動件(21)、彈簧(23)、拉動小軸(22)、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從拉動小軸(22)左端穿過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彈簧(23)后緊固在拉動件(21)內,主軸(2)右端安裝有支撐管(29),支撐管(29)上開有小孔(24),支撐管(29)右端安裝拉線導向管(25),拉線(26)穿過拉線導向管(25)、支撐管(29)右側,至拉動小軸(22)右端,被拉線壓緊螺釘(27)固定,拉動件(21)通過連接螺栓(20)連接,連接螺栓(20)位于滑動套管(19)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其特征是在第二支撐盤(41)的徑向 處開設凹孔(34),滑動盤(32)左側徑向處的凸面(33)嵌入凹孔(34)內且相互嚙合。
3.一種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包括主軸(2)、輪轂筒(5)以及鋼圈(37),輪轂筒 (5)兩端分別安裝左端蓋(4)和右端蓋(18),右端蓋(18)上設有平衡塊(55),主軸(2)兩 端分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輪轂筒(5)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 機包括定子(8)和轉子(6),定子(8)固定在主軸(2)上,定子(8)上布設電機繞組(9),在 轉子(6)和電機繞組(9)之間設有磁鋼片(7),電機兩端分別是電機左端蓋和電機右端蓋 (10),電機右端蓋(10)與電機轉子(6)固連,其特征是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內是變速 機構,變速機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構 成變速箱體,動力輸出總成是在電機端蓋(10)上固定安裝動力輸出軸套(46),在動力輸出 軸套(46)的外表面安裝齒輪(43),在變速箱體內的主軸(2)通過軸承安裝第三軸套(58), 第三軸套(58)的左端安裝第三支撐盤(57)右端安裝第四支撐盤(56),同時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又被固定安裝在輪轂筒(5)右端所在的變速箱體的內壁上,第四支 撐盤(56)的徑向處開有凹孔(34),兩支撐盤之間安裝有襯管(38),螺栓(39)穿過第三支 撐盤(57)、襯管(38)到四支撐盤(56)后固定,支撐盤徑向處開有軸孔,在兩支撐盤之間通 過軸承分別安裝第三轉軸(51)和第四轉軸(52),在第三轉軸(51)和第四轉軸(52)上安裝 齒輪(48、50),兩齒輪位于第三支撐盤(57)和第四支撐盤(56)之間且相互嚙合,第四轉軸 (52)的左端安裝另一齒輪(59)與動力輸出軸套(46)外表面的齒輪(43)嚙合,第三轉軸 (51)右端安裝齒輪(49),在主軸(2)上位于第四支撐盤(56)右側安裝有滑動套管(19), 滑動套管(19)上固定安裝銷釘(54),銷釘(54)縱向穿過滑動套管(19)位于橫向滑動軌 道(31)上,在滑動套管(19)上通過銷釘(54)安裝單向軸承(45),在單向軸承(45)上安裝 單向齒輪(53),單向齒輪(53)與第三轉軸(51)右端的齒輪(49)嚙合,單向齒輪(53)的 徑向處設有凸面(33),凸面(33)嵌入第四支撐盤(56)徑向處的凹孔(34)內且相互嚙合; 檔位控制總成是在主軸(2)右端內部開有軸孔(30),軸孔(30)內依次裝入拉動件(21)、彈 簧(23)、拉動小軸(22)、行程調整空心螺釘(28),主軸(2)右端安裝有支撐管(29),支撐管 (29)上開有小孔(24),支撐管(29)右端安裝拉線導向管(25),拉線(26)穿過拉線導向管 (25)、支撐管(29)右側,至拉動小軸(22)右端,被拉線壓緊螺釘(27)固定,拉動件(21)通 過連接螺栓(20)連接,連接螺栓(20)位于滑動套管(19)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其特征是在主軸(2)左端固定安裝 電機座(63),定子(8)被固定在電機殼(60)內,轉子(6)安裝在定子(8)內,在轉子(6)中 心孔內安裝固定電機轉軸(61),在電機轉軸(61)上安裝齒輪(64),在主軸(2)上位于齒輪 (64)的下方安裝齒輪(62、43),齒輪(62)與齒輪(64)相互嚙合,齒輪(43)位于齒輪(62) 的右側,齒輪(43)與齒輪(59)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其特征是拉線(26)連接檔位控 制轉把,檔位控制轉把包括車把(72),車把(72)的左端有車把膠套(65),車把膠套(65)的 右端安裝轉動管(67),在轉動管(67)上安裝轉動管膠套(66),轉動管(67)右端安裝支撐 殼(70),支撐殼(70)上設有小孔(80),在小孔(80)內安裝拉線管(71),在轉動管(67)右 端設有拉線卡頭(76),拉線(26)卡在拉線卡頭(76)上并穿出支撐殼(70)和拉線管(71), 在支撐殼(70)上開有另一小孔(79),在其孔內依次裝入斜塊(75)、彈簧(73)、檔位控制桿 (68)和空心螺釘(74),檔位控制桿(68)另一端安裝在支撐殼(70)上的另一小孔(78)內, 檔位控制桿(68)的末端安裝按鍵(77)。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車機械變檔輪轂馬達,屬車輪動力傳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二輪、三輪電動車動力傳動技術領域。它包括主軸、輪轂筒以及鋼圈,輪轂筒兩端分別安裝左端蓋和右端蓋,主軸兩端分別安裝在輪轂筒的兩個端蓋的中心軸承孔內,在輪轂筒內的主軸一端為電機,電機端部為電機端蓋,電機端蓋與電機轉子固連。其關鍵技術是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內是變速機構,變速機構包括變速箱、動力輸出總成以及檔位控制總成,主軸另一端所在的輪轂筒構成變速箱體。本實用新型不僅適合平路行駛,還能滿足不同程度的上坡和載人上坡行駛,適應丘陵、山區等復雜地形行駛,還解決了電動車浪費電能和蓄電池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文檔編號H02K7/116GK201623583SQ20102014789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日
發明者李林, 李綿軍 申請人: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