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架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空電機設計技術,涉及對航空三級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結構的改
進。
背景技術:
航空三級交流發電機(三級電機的轉子安裝在同一空心軸上)為滿足用戶要求 電機外經只有220毫米,通風散熱成為電機的關鍵問題,尤其是電機勵磁機轉子的設計即 要考慮通風性又要兼顧旋轉整流器安裝安全性。現有的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架 組件由轉子支架、3個整流組件和2個集電環組成。轉子支架是一個雙層同軸圓筒,在內圓 筒和外圓筒之間有3個沿圓周均布的徑向連接筋,將內圓筒和外圓筒連接為整體。在內圓 筒的前后端面上通過螺釘各同軸地固定一個集電環,位于內圓筒前端面的集電環為正極集 電環,位于內圓筒后端面的集電環為負極集電環。整流組件由兩個整流二極管和固定整流 二極管的整流管支架組成,3個整流組件分別位于相鄰兩個徑向連接筋之間的3個扇形空 腔內。每個整流組件上的第一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頭連接,第一整流二極管 的負極與負極集電環連接,每個整流組件上的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尾連 接,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正極集電環連接。整流管支架為圓弧板,兩個整流二極管在整 流管支架沿圓周排列。其缺點是整流組件的體積大,加上固定連接件,占據了扇形空腔的 大部分空間,使氣流通道變小,增大了流阻,降低了散熱效率,迫使轉子支架的體積增大,從 而增加了勵磁機轉子的體積和重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體積小、散熱效率高的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 架組件,以改善其通風性,縮小勵磁機轉子的體積和重量。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架組件,它由轉子支架、3個 整流組件和2個集電環組成;轉子支架是一個雙層同軸圓筒,在內圓筒和外圓筒之間有3 個沿圓周均布的徑向連接筋,將內圓筒和外圓筒連接為整體,在內圓筒的前后端面上通過 螺釘各同軸地固定一個集電環,位于內圓筒前端面的集電環為正極集電環,位于內圓筒后 端面的集電環為負極集電環,整流組件由兩個整流二極管和固定整流二極管的整流管支架 組成,3個整流組件分別位于相鄰兩個徑向連接筋之間的3個扇形空腔內,每個整流組件 上的第一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頭連接,第一整流二極管的負極與負極集電環 連接,每個整流組件上的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尾連接,第二整流二極管 的正極與正極集電環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整流管支架由兩塊絕緣材料制造的、尺寸 相等的矩形底板和壓板組成,在底板的板面上有兩個底板安裝孔和至少一個引線孔,兩個 底板安裝孔沿底板的長度方向排列,整流二極管的螺紋端穿過底板安裝孔后通過螺母固定 在底板上,壓板上也有與底板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臺階形的壓板安裝孔,壓板安裝孔的大直 徑孔位于壓板朝向底板的板面上,壓板安裝孔的大直徑孔容納整流二極管的本體部分,整流二極管的焊接端從壓板安裝孔的小直徑孔穿出;底板和壓板通過鉚釘或者螺釘連接為整體;整流管支架的長度大于扇形空腔的徑向寬度、并小于從內圓筒的外圓柱面到外圓筒外 圓柱面的徑向距離,在整流管支架的底板和/或壓板長度方向的兩端有螺紋盲孔;整流管 支架沿徑向放置在扇形空腔內,在外圓筒的內圓柱面上、與整流管支架的外端對應的位置 有一個軸向延伸的外圓筒內凹槽,整流管支架的外端嵌入外圓筒內凹槽中,在外圓筒內凹 槽的槽底有外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外固定螺釘穿過上述外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 外端的螺紋盲孔內;在內圓筒的外圓柱面上、與整流管支架的內端對應的位置有一個軸向 延伸的內圓筒外凹槽,整流管支架的內端嵌入內圓筒外凹槽中,在內圓筒外凹槽的槽底有 內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內固定螺釘穿過上述內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內端的螺紋 盲孔內。本發明的優點是支架組件的體積小、散熱效率高,整流管支架不僅是固定整流二 極管的載體,還起到軸流風扇的作用,改善了支架組件的通風性,提高了散熱效率,從而縮 小了勵磁機轉子的體積和重量。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旋本發明中整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2,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架 組件,它由轉子支架1、3個整流組件2和2個集電環3組成;轉子支架1是一個雙層同軸圓 筒,在內圓筒Ia和外圓筒Ib之間有3個沿圓周均布的徑向連接筋lc,將內圓筒Ia和外圓 筒Ib連接為整體,在內圓筒Ia的前后端面上通過螺釘各同軸地固定一個集電環3,位于內 圓筒Ia前端面的集電環3為正極集電環,位于內圓筒Ia后端面的集電環3為負極集電環, 整流組件2由兩個整流二極管2a和固定整流二極管的整流管支架2b組成,3個整流組件2 分別位于相鄰兩個徑向連接筋Ic之間的3個扇形空腔Id內,每個整流組件2上的第一整 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頭連接,第一整流二極管的負極與負極集電環連接,每個 整流組件2上的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尾連接,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 正極集電環連接;其特征在于參見圖2,所說的整流管支架2b由兩塊絕緣材料制造的、尺 寸相等的矩形底板和壓板組成,在底板的板面上有兩個底板安裝孔和至少一個引線孔,兩 個底板安裝孔沿底板的長度方向排列,整流二極管2a的螺紋端穿過底板安裝孔后通過螺 母固定在底板上,壓板上也有與底板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臺階形的壓板安裝孔,壓板安裝孔 的大直徑孔位于壓板朝向底板的板面上,壓板安裝孔的大直徑孔容納整流二極管2a的本 體部分,整流二極管2a的焊接端從壓板安裝孔的小直徑孔穿出;底板和壓板通過鉚釘或者 螺釘連接為整體;整流管支架2b的長度大于扇形空腔Id的徑向寬度、并小于從內圓筒Ia 的外圓柱面到外圓筒Ib外圓柱面的徑向距離,在整流管支架2b的底板和/或壓板長度方 向的兩端有螺紋盲孔;整流管支架2b沿徑向放置在扇形空腔Id內,在外圓筒Ib的內圓柱 面上、與整流管支架2b的外端對應的位置有一個軸向延伸的外圓筒內凹槽,整流管支架2b 的外端嵌入外圓筒內凹槽中,在外圓筒內凹槽的槽底有外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外固定螺釘穿過上述外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2b外端的螺紋盲孔內;在內圓筒Ia的外圓柱 面上、與整流管支架2b的內端對應的位置有一個軸向延伸的內圓筒外凹槽,整流管支架2b 的內端嵌入內圓筒外凹槽中,在內圓筒外凹槽的槽底有內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內固定 螺釘穿過上述內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2b內端的螺紋盲孔內。
本發明的整流管支架不僅是固定整流二極管的載體,還起到軸流風扇的作用,使 轉子支架的體積小,散熱效率高,從而縮小了勵磁機轉子的體積和重量。
權利要求
航空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支架組件,它由轉子支架[1]、3個整流組件[2]和2個集電環[3]組成;轉子支架[1]是一個雙層同軸圓筒,在內圓筒[1a]和外圓筒[1b]之間有3個沿圓周均布的徑向連接筋[1c],將內圓筒[1a]和外圓筒[1b]連接為整體,在內圓筒[1a]的前后端面上通過螺釘各同軸地固定一個集電環[3],位于內圓筒[1a]前端面的集電環[3]為正極集電環,位于內圓筒[1a]后端面的集電環[3]為負極集電環,整流組件[2]由兩個整流二極管[2a]和固定整流二極管的整流管支架[2b]組成,3個整流組件[2]分別位于相鄰兩個徑向連接筋[1c]之間的3個扇形空腔[1d]內,每個整流組件[2]上的第一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頭連接,第一整流二極管的負極與負極集電環連接,每個整流組件[2]上的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相應繞組的線尾連接,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正極集電環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整流管支架[2b]由兩塊絕緣材料制造的、尺寸相等的矩形底板和壓板組成,在底板的板面上有兩個底板安裝孔和至少一個引線孔,兩個底板安裝孔沿底板的長度方向排列,整流二極管[2a]的螺紋端穿過底板安裝孔后通過螺母固定在底板上,壓板上也有與底板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臺階形的壓板安裝孔,壓板安裝孔的大直徑孔位于壓板朝向底板的板面上,壓板安裝孔的大直徑孔容納整流二極管[2a]的本體部分,整流二極管[2a]的焊接端從壓板安裝孔的小直徑孔穿出;底板和壓板通過鉚釘或者螺釘連接為整體;整流管支架[2b]的長度大于扇形空腔[1d]的徑向寬度、并小于從內圓筒[1a]的外圓柱面到外圓筒[1b]外圓柱面的徑向距離,在整流管支架[2b]的底板和/或壓板長度方向的兩端有螺紋盲孔;整流管支架[2b]沿徑向放置在扇形空腔[1d]內,在外圓筒[1b]的內圓柱面上、與整流管支架[2b]的外端對應的位置有一個軸向延伸的外圓筒內凹槽,整流管支架[2b]的外端嵌入外圓筒內凹槽中,在外圓筒內凹槽的槽底有外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外固定螺釘穿過上述外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2b]外端的螺紋盲孔內;在內圓筒[1a]的外圓柱面上、與整流管支架[2b]的內端對應的位置有一個軸向延伸的內圓筒外凹槽,整流管支架[2b]的內端嵌入內圓筒外凹槽中,在內圓筒外凹槽的槽底有內圓筒螺釘孔,整流管支架內固定螺釘穿過上述內圓筒螺釘孔擰進整流管支架[2b]內端的螺紋盲孔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航空電機設計技術,涉及對航空三級交流發電機勵磁機轉子結構的改進。它由轉子支架[1]、3個整流組件[2]和2個集電環[3]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整流管支架[2b]由兩塊絕緣材料制造的、尺寸相等的矩形底板和壓板組成,底板和壓板通過鉚釘或者螺釘連接為整體;整流管支架[2b]的上端嵌入外圓筒內凹槽中并通過螺釘固定,整流管支架[2b]的下端嵌入內圓筒外凹槽中并通過螺釘固定。本發明的支架組件的體積小、散熱效率高,整流管支架不僅是固定整流二極管的載體,還起到軸流風扇的作用,改善了支架組件的通風性,提高了散熱效率,從而縮小了勵磁機轉子的體積和重量。
文檔編號H02K11/00GK101951076SQ20101028092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4日
發明者婁麗芬, 張凌 申請人:國營北京曙光電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