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電裝置及充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電裝置及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實現充電電池快速充電的充電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充電電池的充電過程必須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在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下進行充電都可能對電池及充電器造成損害。目前,用于給充電電池充電的充電器大多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例如,在溫度過高時自動停止充電以保護電池及充電器,從而避免充電過程中溫度升高時損害充電電池或發生爆炸事故。然而,當充電電池需要快速充電時,往往需要提高充電電流,從而快速給充電電池充電,但充電電池的溫度也會因為充電電流的提高而升高。當溫度升高到某一上限時,充電器即自動停止充電,從而無法實現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地給充電電池充電。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現實充電電池快速充電的充電裝置。該充電裝置,用于給充電電池充電。該充電裝置包括溫度感測單元、散熱單元、充電控制單元及處理單元。溫度感測單元用于感測充電過程中充電電池的溫度。散熱單元用于為充電裝置散熱。充電控制單元用于為充電電池提供充電電流。處理單元用于當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溫度達到該特定溫度值時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充電方法。該充電方法包括步驟感測充電電池的溫度;比較感測到的溫度與特定溫度值的大小;及當感測到的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時,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借助于上述充電裝置及充電方法,在對充電電池充電時,既可提高充電電流從而加快充電速度,又可避免充電電池因溫度太高而受到損害。
圖1是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充電裝置的模塊圖。圖2是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充電方法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充電裝置10存儲單元110溫度感測單元120充電控制單元130散熱單元140
散熱控制單元150處理單元160比較模塊162控制模塊164外接電源20充電電池30充電方法S210 幻60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看圖1,充電裝置10用于接收外接電源20提供的電流并產生充電電流以提供給充電電池30,從而實現為充電電池30充電。充電裝置10包括存儲單元110、溫度感測單元120、充電控制單元130、散熱控制單元150、散熱單元140及處理單元160。存儲單元 110、溫度感測單元120、充電控制單元130及散熱控制單元150均電連接于處理單元160。存儲單元110用于存儲特定溫度值Ctl,其中,該特定溫度值Ctl為充電電池30充電過程中所能接受的最高溫度值。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達到或超過該特定溫度值Ctl時,充電電池30就可能受到損害。溫度感測單元120用于在充電過程中實時感測充電電池30的溫度,并將感測到的溫度轉化為處理單元160可接收的電流信號輸出。在本實施例中,溫度感測單元120設置在充電電池30中,并按一定的時間時隔(例如,每隔0. 1秒)感測充電電池30的溫度。充電控制單元130用于產生充電電流并提供給充電電池30。散熱單元140用于為充電電池30散熱。散熱控制單元150用于控制散熱單元140的開啟與關閉。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單元140為一散熱風扇,散熱控制單元150為一馬達驅動器。 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較高時,馬達驅動器開啟散熱風扇,從而帶走充電電池30表面的熱量,進而降低充電電池30的溫度。可以理解地,散熱控制單元150還可控制散熱風扇的轉速,從而根據充電電池30的溫度實時改變散熱風扇的轉速。例如,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較高時,散熱控制單元150控制散熱風扇以較快的轉速轉動以更快的帶走充電電池30表面的溫度,從而更快的降低充電電池30的溫度。反之,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較低時,則散熱控制單元150控制散熱風扇以相對較慢的轉速轉動。處理單元160包括比較模塊162和控制模塊164。比較模塊162用于接收溫度感測單元120產生的電流信號,并根據接收到的電流信號與特定溫度值Ctl比較并產生一比較結果。控制模塊164用于根據比較模塊162產生的比較結果控制充電控制單元130為充電電池30提供充電電流,以及控制散熱控制單元150開啟或關閉散熱單元140。具體為,當溫度感測單元120感測到的溫度小于特定溫度值Ctl時,控制模塊164控制充電控制單元130 提高為充電電池30充電的充電電流。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模塊164控制充電控制單元 130以逐步遞增的方式(例如,每次遞增0. 5V)逐漸提高充電電流,從而避免因充電電流增加過快而受到損害。當溫度感測單元120感測到充電電池的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Ctl時,此時,充電電流升高到了一極限電流值,控制模塊164控制充電控制單元130停止增大充電電流并保持極限電流值為充電電池30充電,同時,控制模塊164控制散熱控制單元150開啟散熱單元140為充電電池30散熱,從而降低充電電池30的溫度。請參閱圖2,其為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充電方法流程圖。該充電方法應用于充電裝置 10,在對充電電池30進行快速充電的同時又可以避免充電電池30的溫度太高而受到損害。 所述充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210,充電裝置10接收外接電源20提供的電流,并產生一初始充電電流為充電電池30充電。步驟S220,溫度感測單元120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感測充電電池30的溫度,并將感測到的溫度轉化為處理單元160可接收的電流信號輸出。步驟S230,比較模塊162接收溫度感測單元120產生的電流信號,并根據該電流信號與特定溫度值Ctl進行比較,若感測到的充電電池30的溫度小于特定溫度值Ctl,流程轉至步驟S250,若感測到的充電電池30的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Ctl,流程返回至步驟S220。步驟SM0,當感測到的充電電池30的溫度小于特定溫度值Ctl時,控制模塊164控制充電控制單元130按逐步遞增的方式提高充電電流,且每次提高充電電流后,流程返回至步驟S220,直到充電電流提高到一極限電流值。其中,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C1達到特定溫度值Ctl時,當前的充電電流值即為充電電流的極限電流值,流程轉至步驟S250。步驟S250,控制模塊164控制充電控制單元130保持極限電流值為充電電池30充電,并控制散熱控制單元150開啟散熱單元140以帶走充電電池30表面的熱量,從而降低充電電池30的溫度。另外,控制模塊164還可根據充電電池30的實時溫度通過散熱控制單元150改變散熱單元140的轉速。例如,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較高時,散熱控制單元150 控制散熱單元140以較快的轉速轉動以更快的帶走充電電池30表面的溫度,從而更快的降低充電電池30的溫度。反之,當充電電池30的溫度較低時(稍大于特定溫度值Ctl),則散熱控制單元150控制散熱風扇以相對較慢的轉速轉動。步驟S260,處理單元160進一步判斷充電電池30是否完成充電,若是,流程結束; 若否,步驟返回至S250。借助于上述充電裝置10及充電方法,在對充電電池30充電時,既可提高充電電流從而加快充電速度,又可避免充電電池30因溫度太高而受到損害。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方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 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之內,對以上實施方式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充電裝置,用于給充電電池充電,其特征在于該充電裝置包括溫度感測單元,用于感測充電過程中充電電池的溫度;散熱單元用于為充電裝置散熱;充電控制單元,用于為充電電池提供充電電流;及處理單元,用于當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溫度達到該特定溫度值時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2.如權利要求1述的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單元包括比較模塊和控制模塊,該比較模塊用于比較溫度感測單元所感測到的溫度與特定溫度值的大小并產生一比較結果, 該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比較結果控制充電控制單元提供充電電流及控制散熱單元的開啟與關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塊在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的溫度小于特定溫度值時,控制充電控制單元按逐步遞增的方式逐漸提高充電電流,并當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充電電池的溫度達到該特定溫度值時,控制模塊控制充電單元停止提高充電電流并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4.如權利要求3述的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充電裝置還包括散熱控制單元,該散熱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散熱單元的開啟與關閉,該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時,控制該散熱控制單元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5.如權利要求4述的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充電裝置還包括存儲單元,該存儲單元用于存儲特定溫度值。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溫度感測單元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感測充電電池的溫度。
7.一種充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感測充電電池的溫度;比較感測到的溫度與特定溫度值的大小;及當感測到的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時,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感測到的溫度小于特定溫度時,按逐步遞增的方式逐步提高充電電流。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充電電池的溫度達到特定溫度值,此時,充電電流升高至一極限電流值,保持極限電流值為充電電池充電并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感測充電電池的溫度的步驟為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感測充電電池的溫度。
全文摘要
一種充電裝置,用于給充電電池充電。該充電裝置包括溫度感測單元、散熱單元、充電控制單元及處理單元。溫度感測單元用于感測充電過程中充電電池的溫度。散熱單元用于為充電裝置散熱。充電控制單元用于為充電電池提供充電電流。處理單元用于當溫度感測單元感測到溫度達到該特定溫度值時開啟散熱單元為充電電池散熱。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充電方法。
文檔編號H02H7/18GK102315653SQ20101021197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德華, 林世權, 鐘光輝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