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減輕相鄰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并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的旋 轉電機的電樞繞組。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有一種圖33所示那種構造的電樞繞組。圖33是表示旋轉電機的電樞鐵芯的槽內所配置的電樞繞組的一例的剖面圖。在圖33中,12是將疊層鐵板疊層而成的電樞鐵芯,在該電樞鐵芯12的周圍部上所 設置的槽13內收納電樞繞組14。該電樞繞組14配置為靠近槽開口部的側的上線圈片15和槽底側的下線圈片16 的2層,其外周部由主絕緣層24覆蓋。還有,在槽底側配置絕緣板10a,并配置將上線圈片15和下線圈片16之間隔開的 絕緣板10b,再者在槽開口部側通過絕緣板IOc打入楔9。在大容量的旋轉電機中,通過將構成電樞繞組14的上線圈片15和下線圈片16串 聯連接,來提高發生電壓,增大了設備容量。另外,若電樞繞組14的電壓增高,則為了耐壓,電樞繞組的主絕緣層24厚度變厚, 其結果為,導體部分的截面面積減少,電流密度增加,招致損耗增加,所以一直通過將電樞 繞組分割為多個并聯電路,使設備的容量變為原狀態,降低電樞繞組的電壓,使主絕緣層24 的厚度變薄,謀求損耗降低及冷卻能力的提高。首先,說明以往的電樞繞組的第1例。圖34是2極3相66槽且具有2個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 圖35是和圖34中所示的器件相同的電樞繞組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對于圖34中未 示出的另外2相,是將圖示出的相的電樞繞組結構分別錯開120度及240度后的相。如圖34所示,有關電樞繞組14,每1相帶的上下單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是11。這里,所謂的相帶是指,將3相各相分割為多個所分配的、在疊層鐵芯(電樞鐵芯) 中具有的多個槽內分別把上線圈片及下線圈片收納為2層并將它們依次串聯連接來形成 同一相的繞組部分。如圖34所示,各相的電樞繞組14具有上線圈片15(15a、15b),收納于槽內的開 口部側;下線圈片16(16a、16b),收納于槽內的底側;并且在將這些上線圈片15、下線圈片 16的端部之間連接于繞組引出部上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和其軸向相反側且不連接于 繞組引出部上的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上,分別被串聯連接。再者,電樞繞組14具有第1相帶17,將上下線圈片15、16,收納于電樞鐵芯12 上所設置的11個(第1 11及第28 38)槽13內;第2相帶18,同樣將其收納于11個 (第34 44及第61 5)槽13內。各相的電樞繞組14分別具有2個并聯電路,分別用實線和虛線來表示。第1相帶17及第2相帶18通過將上線圈片15在連接側及逆連接側的線圈端部19a、19b上,與位于相距指定線圈節距的位置上的對應的下線圈片16進行連接,來構成2個 并聯電路,各并聯電路通過設置于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的引出導體21進行并聯連接, 形成了電樞繞組14。在附圖中,在逆連接側,連接著第1槽內所配置的上線圈片(第1上線圈片)和第 28槽內所配置的下線圈片(第28下線圈片),線圈節距是27。另一方面,在連接側,連接著 第11槽內所配置的上線圈片(第11上線圈片)和第37槽內所配置的下線圈片(第37線 圈片),線圈節距是26。還有,在圖34的電樞繞組中,繞組節距是指,例如第1相帶17的收納上線圈片15a 的槽13和收納下線圈片的槽13之間的節距,附圖中的繞組節距為27,也就是說,線圈節距 連接為,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上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在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上線 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在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小于等于極數時,例如還在專利文獻1(圖2)中所反映的 那樣,通常在相帶的端上設有引出部,連接相帶端部的線圈片和引出部導體。例如,在圖34 中,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21 連接于第1上線圈片15a上,另外,第38下線圈片16a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 性點端子23上。另外,在第2相帶18上,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 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5下線圈片16a上,另外,第34上線圈片15b和引出連接導體21 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還有,下面如圖34所示,確定磁極中心Pa、Pb,在第1相帶上,將第1上線圈片稱 為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上線圈片,將第11上線圈片稱為位于靠近磁極中心 側的相帶端上的上線圈片。另一方面,對于下線圈片,將第28下線圈片稱為位于靠近磁極 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下線圈片,將第38下線圈片稱為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 下線圈片。從而,在通常的連接中,連接作為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上線圈片的 第1上線圈片和作為位于靠近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下線圈片的第28下線圈片。電樞繞組14和第1上線圈片、第28下線圈片、第2上線圈片及第29下線圈片依 次從圖34的左側朝向右側進行卷繞,這種情況下,在下面稱為以上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 方式進行卷繞。對于第2相帶也相同的,在第2相帶上按照第5下線圈片、第44上線圈片、第4下 線圈片及第43上線圈片,以下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在下面的說明中,為了方便,將第1上線圈片到第11上線圈片構成的相稱為V相, 將第12上線圈片到第22上線圈片構成的相稱為U相,將第23上線圈片到第33上線圈片 構成的相稱為W相,并且在下面的線圈片中其進行重復。不言而喻,即便V相、U相、W相的 配置或順序發生變化也沒有關系。那么,下面對于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進行說明,這里假設用1相中相對于感應 電壓的比值,表示為P. U.。若著眼于圖35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配置于第23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 第23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PU],配置于相鄰的第22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22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0/11 [PU]。圖36是表示圖35的例子中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例的矢量圖,第23上線圈片和 第22上線圈片的電位差考慮相位差而達到1. 654[PU]。與之相對,因為配置于第12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2上線圈片)連接于中 性點端子23上,所以第12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0 [PU],配置于相鄰的第11槽內 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PU],如圖36的矢量圖所示,第12上 線圈片和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1/11 = 0. 091 [PU]。對此,在同相的線圈片間,哪個線圈片間的電位差都為1/11 = 0.091[PU]。圖37是對于上線圈片圖示出這樣所求取的相鄰線圈片間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電 位差的附圖。在附圖的說明中表示出相,其表示編號小的側線圈片的相。如附圖所示,在上述2極3相66槽且具有2個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 片間的最大電位差在相帶的邊界上為1. 654[PU]。下面,說明以往的電樞繞組的第2例。圖38是2極3相66槽且具有1個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 每1相帶的上下單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和圖34相同,是11。在圖38中,繞組節距是27,與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27相等,并且 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26比繞組節距小1個。在圖38中,也和圖34相同,連接著相帶端部的線圈片和引出部導體。例如在圖34 中,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1上線圈片15a與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 而連接于輸出端子22上,在第2相帶18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34上線圈片15b 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而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另外,第1相帶17的第38下線圈片16a和第2相帶18的第5下線圈片16b通過 連接側跳線20a進行連接。下面,對于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進行說明,例如若著眼于圖38相帶端的線圈 片,則例如第44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0/22 [PU],雖未圖示但相鄰的第45上線 圈片的電位為1[PU]。第44上線圈片和第45上線圈片的電位差考慮120度的相位差而達 到 1. 289 [PU]。在圖39中對于上線圈片圖示相鄰線圈片間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電位差,而在以 往第2例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在相帶的邊界上為1. 289[PU]。下面,對于以往的電樞繞組的第3例進行說明。在大容量的旋轉電機中,特別是間接冷卻方式的情況,因為一般要增多電樞鐵芯 的槽,增加電樞繞組的冷卻周長,所以需要具有3個并聯電路以上的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 如2極且并聯電路數為3的情況那樣,在并聯電路數超過極數時,因為無法使各并聯電路的 發生電壓完全相同,所以產生在并聯電路間發生循環電流,電樞繞組的損耗增加這樣的問題。為了降低因該循環電流導致的損耗,重要的是盡可能減小各并聯電路發生電壓的 不平衡,因此對各相帶中各并聯電路所屬的線圈配置需要特殊的考慮。圖40是專利文獻4所述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按2極3相電樞鐵 芯具有72個槽,每1相帶的上下單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是12。
電樞繞組由在圖40中用3種線所示的1 3的3個并聯電路構成,將作為第1相 帶17的12個上線圈片15a、下線圈片16a的并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 1、2、3、1、2、3、1、2、3、1、2、3,同樣將作為第2相帶的12個上線圈片15b、下線圈片16b的并 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3、2、1、3、2、1、3、2、1、3、2、1,并且每個并聯電路 的電壓大小的偏差(與平均相電壓的偏差的絕對值)及每個并聯電路的電壓相位差的偏差 (平均相電壓的相位角的偏差)變小。另外,為了實現這種連接,圖40的電樞繞組14通過弓丨出連接導體21,來連接與第 1相帶17和第2相帶18間對應的各并聯電路的引出端。對于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來說,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在相帶的邊界上, 例如在未圖示的第72上線圈片和第1上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為1. 231 [PU]。下面,說明以往的電樞繞組的第4例。在專利文獻5中表示出,使以往的第3例中所示的那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在結 構上變得簡單所需的改進。圖41是表示按照專利文獻5所述的方法實施以往第3例的改進后的旋轉電機的 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按2極3相電樞鐵芯具有72個槽,每1相帶的上下單 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是12。電樞繞組由圖40中用3種線所示的1 3的3個并聯電路構成,將作為第1相帶 17的12個上線圈片15a、下線圈片16a的并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1、2、 1、1、2、1、1、2、1、1、2、1,同樣將作為第2相帶的12個上線圈片15b、下線圈片16b的并聯電 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3、2、3、3、2、3、3、2、3、3、2、3,并且替換了電等效的第 1相帶的并聯電路3和第2相帶的并聯電路1,以便并聯電路1和3配置于同一相帶上。
為了實現這種連接,圖41的電樞繞組14通過2/相的跳線20a,增設連接側的線圈 端部19a,并且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來連接與第1相帶17和第2相帶18間對應的各并聯 電路的引出端。對于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來說,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在相帶的邊界上, 例如在未圖示的第72上線圈片和第1上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為1.625[PU]。若電樞繞組的電壓增高,則相鄰的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變大,特別是對于上述以 往例的電樞繞組,因為在相帶的邊界上線圈片間的電位差增大,所以有時運行中在相帶邊 界部的線圈端部上發生電暈放電。其中,在從主絕緣層的外側冷卻電樞繞組的那種間接冷卻方式的旋轉電機中,將 制冷劑設為未加壓的空氣時,因為與將制冷劑設為氫的情形相比易于發生電暈放電,損傷 絕緣,進而還存在無法穩定地運行旋轉電機的可能性,所以在實現旋轉電機的高電壓化、大 容量化的方面成為問題。雖然在理想狀態為常溫大氣壓的空氣中電暈放電的起始電場為3kV/mm左右,但 是實際上,根據帶電物的表面狀態等的不同,也有時在比其低的電場下發生電暈放電。這樣,為了防止相帶的邊界上線圈片間的電暈放電,根據專利文獻1,通過在線圈 端部的表面,也就是電暈防止層的更外側,卷繞包含云母的帶或薄片,使耐電暈性得到了提
尚ο另外,假使在線圈端部間發生了放電,通過卷繞耐電暈性優良的云母,也降低因放電導致的電暈防止或者絕緣的損傷。但是,專利文獻1所述的發明雖然不用變更線圈的形狀,就降低絕緣的損傷,但是 因為在線圈絕緣的外側還卷繞帶或薄片,所以絕緣部的熱傳導變壞,除了線圈的冷卻不佳 并成為局部過熱的原因之外,包括絕緣部在內的尺寸也增大,因此制作時、維護時的操作性 也變壞,還存在因誤操作而損傷電樞的危險。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說明了準備進行感應的磁束方向不同的2種線圈組并將它 們組合,來減小線圈間的電位差的技術。但是,采用專利文獻2所述的技術,在線圈端部的構造上形成限制,并且線圈組的 構造變得復雜,在大型的火力用渦輪發電機那種大容量的旋轉電機中無法使用。再者,在專利文獻3中,說明了一種在3相4極72槽且具有3個并聯電路的電樞 繞組中,示出把除相帶端部以外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的結構,減小并聯電路間電壓的 不平衡,并且將與在連接側相鄰的其他相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抑制得較低的技術。但是,專利文獻3是以減小并聯電路間電壓的不平衡為目的的,用來針對特定條 件下的繞線方式說明極數、槽及并聯電路數,并不用來在并聯電路間的電壓不平衡保持和 以往例相同的狀態的基礎上,降低和相鄰的其他相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此外,雖然考慮將線圈間設計得較大以便在線圈端部拉開相間的線圈片間的距 離,但是導致使旋轉電機超出所需而大型化,因過多需要使用材料或重量增加而在輸送或 設置上受到限制。另外,雖然組裝后使線圈端部產生變形來擴大線圈節距離的方法也作為 應對措施加以考慮,但是成為線圈變形時的絕緣損傷或不平衡的電磁力產生等涉及旋轉電 機可靠性的問題。為了謀求旋轉電機的大容量化,需要增加線電流或者端子電壓,但是有關線電流, 因為受到線圈導體的溫度上升或尺寸 重量的限制,所以需要增加端子電壓。為此,需要抑 制上述那種電樞繞組的電暈放電。專利文獻1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2007/0170804號公報專利文獻2 美國專利第4341970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第3578939號公報專利文獻4 美國專利第3152273號公報專利文獻5 美國專利第366070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因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不用增加線 圈端部的絕緣物尺寸,就可以減輕相鄰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3相2層纏繞的電樞繞 組,構成為繞組部的相帶具有η個并聯電路(η為1以上的整數),且將與輸出端子相連的 輸出端子引出線和與中性點端子相連的中性點端子引出線分別連接于上述各相帶的上述 連接側線圈末端部側的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的相帶構成為在電樞鐵芯上所設置的多個槽 內分別將上線圈片及下線圈片收納為2層,并把這些上線圈片和下線圈片依次串聯連接在 連接側線圈末端部及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來形成同一相;與上述輸出端子相連的引出線連 接于從上述各相帶的端部開始數至少比第1個更靠相帶內內側的線圈片上,通過跳線來連
17接位于上述相帶端部上的線圈片和從同相帶內的另一個端部開始至少位于第n(n為1以上 的整數)個以內的同并聯電路的線圈片。根據本發明,不用增加線圈端部的絕緣物尺寸,就能夠減輕相鄰的線圈片間的電 位差,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可以實現可靠性的提高。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開 模式圖。圖2是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矢量圖。圖4是同一實施方式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分布圖。圖5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變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6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中的電樞繞組變形例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7是同一變形例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分布圖。圖8是表示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中配置與旋轉電機的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的 槽位置和相帶間電位差的關系的附圖。圖9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2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開 模式圖。圖10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3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 開模式圖。圖11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4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2是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3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變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4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5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5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6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6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7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7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8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8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19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0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9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1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2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中的電樞繞組變形例1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3是表示同一變形例1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
圖24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中的電樞繞組變形例2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5是表示同一變形例2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6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中與旋轉電機的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配置的槽位置和 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的關系的附圖。圖27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中的電樞繞組變形例3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8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0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1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9是表示第10實施方式中的電樞繞組變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0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1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1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1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2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2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3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3是表示旋轉電機的電樞槽部的剖面圖。圖34是表示以往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5同樣是表示以往第1例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6同樣是表示以往第1例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矢量圖。圖37同樣是以往第1例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分布圖。圖38是表示以往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2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39同樣是以往第2例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的分布圖。圖40是表示以往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3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41是表示以往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4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第1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開 模式圖,圖2是同一實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針對圖1所示的1相部分的電樞繞 組的結構,添加使電角度分別錯開120度及240度所配置的2相,進行了表示。如圖1所示,旋轉電機的電樞11在由疊層鐵芯構成的電樞鐵芯12上設置66個槽 13,在這些槽內2極3相2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14被收納成2層。各相的電樞繞組14具 有上線圈片15(15a、15b),收納于槽內的開口部側;下線圈片16 (16a、16b),收納于槽內的 底側;并且在將這些上線圈片15、下線圈片16的端部彼此連接于繞組引出部上的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a和其軸向相反方且不與繞組引出部連接的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上,分別 被串聯連接。再者,電樞繞組14具有第1相帶17,將上下線圈片15、16,收納于電樞鐵芯12 上所設置的11個(第1 11及第28 38)槽13內;第2相帶18,同樣將其收納于11個 (第34 44及第61 5)槽13內。
各相的電樞繞組14分別具有2個并聯電路,并且分別用實線和虛線來表示。第1相帶17及第2相帶18通過上線圈片15在連接側及逆連接側的線圈端部19a、 19b上,與位于相距指定線圈節距的位置上的對應的下線圈片16進行連接,來構成2個并 聯電路,各并聯電路通過設置于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的引出導體21進行并聯連接,形 成電樞繞組14。在附圖中,在逆連接側,連接第1槽內所配置的上線圈片(第1上線圈片) 和第28槽內所配置的下線圈片(第28下線圈片),線圈節距是27。另一方面,在連接側, 連接第11上線圈片和第37下線圈片,線圈節距是26。還有,在圖1的電樞繞組中,繞組節距是27,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比繞組 節距小1個,并且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在第1實施方式中,為了減輕相帶的邊界部上線圈片間的電位差,將從相帶的端 部開始第2個的槽內所收納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也就是說,在圖1及圖2中,在第1 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 上線圈片15a上,從第2上線圈片,和第29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次 以上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第1相帶17遠離磁極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 即第38下線圈片通過跳線20a和遠離磁極側的上線圈片的相帶端部即第1上線圈片進行 連接。第1上線圈片連接于在離磁極近的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上的第28下線圈片 上,并且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在第2相帶18上,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 導體21連接于下線圈片16b上,從第4下線圈片,和第44上線圈片、第3下線圈片及第43 上線圈片依次以下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作為遠離磁極中心側的上線圈相 帶端的第34上線圈片和作為遠離磁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相帶端的第5下線圈片通過跳線20a 進行連接。第4下線圈片連接于第44上線圈片上,并且第44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 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和專利文獻3所述的結構相比,不同之處為,連接相帶內線圈 片間的跳線不在和連接引出部后的線圈片相同的相帶內,以及上述跳線連接除相帶的端部 以外的線圈片之間等。下面,對于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進行說明。表1對于第1相帶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上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電位,表 2對于第2相帶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上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電位。[表1]第1實施方式中上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線圈端部電位(第1相帶)
20 [表2]第1實施方式中上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線圈端部電位(第2相帶) 若著眼于圖2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配置于第23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23 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11[PU],配置于相鄰的第22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 第22上線圈片)的電位為0[PU]。圖3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中的相鄰線圈片間電位差例的矢量圖。如同從該矢量圖明確的那樣,第23上線圈片和第22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1/11 = 0. 091 [PU],并且判明,與圖34所示的以往例電樞繞組相比,在相帶端部上相鄰的線圈片間 的電位差得到大幅降低。另外,配置于第12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2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 位是1/11 [PU],配置于相鄰的第11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為 2/11 [PU],若在圖3的矢量圖中考慮到120度的相位差,則第12上線圈片和第11上線圈片 的電位差為0. 241[PU],在相帶的端部,相鄰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與以往例相比可以大幅減與之相對,因為在同相的線圈片間,例如同樣處于W相的第24上線圈片的電位 是1[PU],第23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PU],所以這些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10/11 = 0. 909[PU]。圖4是對于上線圈片圖示出這樣所求取的相鄰線圈片間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電 位差的附圖。如附圖所示,在第1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該 0. 909[PU],與以往例的1.654[PU]進行比較,可以大幅減小到約55%,能夠抑制電暈放電
21的發生。(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下面,使用圖5及圖6來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6是表示同一變形 例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在圖2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中,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的取出位置上,如同在 附圖中作為引出連接導體干涉部21x所示,與相鄰的3個上線圈片及3個下線圈片連接的 引出連接導體21被緊密配置。若連接導體彼此接近,則除了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 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成為問題之外,還存在在導體上卷繞絕 緣帶那樣的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引起絕緣不良的可能性。為了解決這類課題,在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中,將從相帶的端部開始第4個的 槽內所收納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也就是說,在圖5及圖6中,在第1相帶17的連接 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4上線圈片15a 上,另外,第30下線圈片16a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而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再者,位于第1相帶17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1上線圈片15a和位于第 1相帶17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38下線圈片16a通過跳線20a進行連接。在第2相帶18上,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 導體21連接于第2下線圈片16a上,另外,第42上線圈片15a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 于中性點端子23上。再者,位于第2相帶18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34上線圈片15a和位于 第2相帶18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5下線圈片16a通過跳線20a進行連接。上述電樞繞組14在第1相帶17上,依次以上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 繞,在第2相帶18上,依次以下線圈片接近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如果作為這種結構,則如圖6所示,與圖2的情形相比,可以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上增大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的連接部之間的距離。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6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配置于第23 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23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3/ll[PU],配置于相鄰 的第22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22上線圈片)的電位為2/11 [PU]。另外,配置于第12 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2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3/ll[PU],配置于相鄰的 第11槽內的上線圈片(下面為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為4/11 [PU],第12上線圈片和第 11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553[PU],在相帶的端部相鄰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雖然若與上述 第1實施方式相比則有所增大,但是若與以往例相比,則可以進一步大幅減小。另外,因為在同相的線圈片間,例如同樣處于W相的第2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1[PU],第25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 [PU],所以該2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是10/11 = 0. 909[PU],成為和上述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值。圖7是對于上線圈片,和圖4相同圖示出這樣所求取的相鄰線圈片間連接側線圈 末端部的電位差的附圖。在第1實施方式變形例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0.909[PU],和上述第1實施方式相同,與以往例的1.654[PU]進行比較,可以大幅減小到約55%,能夠 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這樣,在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中,就可以在與以往例相比進一步減小相鄰線圈 片間的電位差的基礎上,減輕因連接導體之間的接近導致的、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 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以及因在連接 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導致的絕緣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轉電機的電樞。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出,將從相帶的端部開始第2個及第4個的槽內所收納 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的例子。將除了相帶的端部以外第幾個的槽內所收納的線圈片連 接于引出部上可以適當決定,但是隨著使與輸出端子引出部連接的上線圈片配置的槽位置 接近極中心Pa,相帶間的電位差增大。圖8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的2極3相66槽的旋轉電機中,與引出部連接的線 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和相帶間電位差的關系的附圖,在附圖中用虛線表示出相帶內線圈片 間的最大電位差。如同附圖那樣,若是6,則該電樞繞組中的最大電位差與相帶內線圈 片間的電位差相等,是固定的,若是X >6,則相帶間的電位差超過相帶內線圈片間的最大 電位差,相帶間的電位差成為電樞繞組中的最大電位差。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旋 轉電機中,與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最好設為X < 6。一般來說,假設每1相帶的槽數為Nt,則相帶間的電位差不超過相帶內線圈片間的 最大電位差的條件如下相帶邊界的線圈片的電位用X/Nt[PU]及(X_l)/Nt[PU]來表達,所 以若整理相位以120度不同的這些電位的矢量差比相帶內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Nt-I)/ Nt小的關系式,則用3X (X-I) < Nt2-2Nt來表達,因此可以認為,通過設為滿足該條件的那種X,就可以不使線圈片間的最 大電位差增加,且抑制連接導體間的干擾。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距引出連接導體連接的線圈片的相帶端部的位置雖然對于 在第1相帶和第2相帶上相同的情形進行了表示,但是也可以使距引出連接導體連接的線 圈片的相帶端部的位置,在第1相帶和第2相帶上不同。例如,如果在第1相帶上,如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那樣(圖1),將從相帶端部開 始第4個的上線圈片連接于引出連接導體上,在第2相帶上,如第1實施方式那樣(圖5), 將從相帶端部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連接于引出連接導體上,則相鄰的引出連接導體上下 合計達到4個,如果與圖1的情形相比,則可以緩和引出連接導體的干擾,因此可以減輕因 連接導體之間的接近導致的、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 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以及因在連接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 導致的絕緣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還有,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雖然對于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與極數相等 的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是在該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比極數更小,例如2極1并聯或4極 2并聯時,或者在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為極數的1. 5倍,例如2極3并聯或4極6并聯時,也 可以和上面同樣地實施。(第2實施方式)圖9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2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開
23模式圖,對于剩余的2相,則按電角度錯開120度及240度來構成。有關和圖1相同的結構, 省略其說明。如圖9所示,旋轉電機的電樞11在由疊層鐵芯構成的電樞鐵芯12上設置66個槽 13,在這些槽13內2極3相2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14被收納成2層。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是28,比繞組節距大1個,逆 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在第2實施方式中,如圖9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 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10上線圈片15a上,從第10上線圈片,和第 37下線圈片、第9上線圈片及第36下線圈片依次以上線圈片遠離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 繞,第1相帶17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即第28下線圈片通過跳線20a與 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上線圈片的相帶端部即第11上線圈片進行連接。第11上線圈片連接于在遠離磁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上的第38下線圈 片上,并且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在第2相帶18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 21連接于第62下線圈片15a上,從第62下線圈片,和第35上線圈片、第63下線圈片及第 36上線圈片依次以下線圈片遠離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上線圈片的 相帶端部即第44上線圈片通過跳線20a與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即第61 下線圈片進行連接。第61下線圈片連接于在遠離磁極側的上線圈片的相帶端部上的第34上線圈片 上,并且與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片 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2/11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2/11 [PU],所以 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是0. 315[PU]。因為在同相的線圈片間,例如同樣處于W相的第3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PU],第 33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 [PU],所以該2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為10/11 = 0. 909[PU]。這樣,在第2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該 0. 909[PU],與以往例的1.654[PU]進行比較,可以大幅減小到約55%,能夠抑制電暈放電 的發生。(第3實施方式)圖10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3實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 開模式圖,為2極3相2并聯電路且電樞鐵芯的槽數為66。對于剩余的2相,則按電角度錯 開120度及240度來構成。有關和圖1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在附圖中,在連接側,連接第1上線圈片和第28下線圈片,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 節距相等。另一方面,在逆連接側,連接第2上線圈片和第28下線圈片,線圈節距是26,比 繞組節距小1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0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 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10上線圈片15a上,從第10上線圈片,和第 36下線圈片、第9上線圈片及第35下線圈片依次以上線圈片遠離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 繞,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1上線圈片15a和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38下線圈片16a通過逆連接側跳線20b進行連接。第38下線圈片和在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上線圈片的相帶端部上的第11上線圈片、 第37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并且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在第2相帶18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與輸出端子22所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 21連接于第62下線圈片16b上,從第62下線圈片,和第36上線圈片、第63下線圈片及第 37上線圈片依次以下線圈片遠離磁極中心的方式進行卷繞,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 上的第1上線圈片15a和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5下線圈片16a通過逆連接 側跳線20b,連接于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的第34上線圈片上。第34上線圈片和在靠近磁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片的相帶端部上的第61上線圈片、 第35上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并且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0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2/11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也是2/11 [PU], 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是0.315[PU]。因為在同相的線圈片間,例如同樣處于W相的第3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PU],第 33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 [PU],所以該2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為10/11 = 0. 909[PU]。這樣,在第3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該 0. 909[PU],與以往例的1.654[PU]進行比較,可以大幅減小到約55%,能夠抑制電暈放電 的發生。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可以將連接相帶內線圈片的跳線配置于逆連接側,所以能 夠緩和引出連接導體的干擾,因此可以減輕因連接導體之間的接近導致的、在導體中流動 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 以及因在連接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導致的絕緣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轉 電機的電樞繞組。(第4實施方式)圖11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4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6。對于剩余的2相,則按電角度錯 開120度及240度來構成。有關和圖1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是奇數,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 節距是25,比繞組節距小2個,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如圖11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9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31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7下線圈片16a通過連接側跳線20a連 接于第1上線圈片上。第1上線圈片和第28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 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8下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 23上。在第2相帶18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線圈片16b和與輸出端子22 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43上線圈片、第2下線圈片及第41上線圈片 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5上線圈片16a通過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第5下線 圈片上。第5下線圈片和第44上線圈片、第3下線圈片及第42上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4上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這樣,對于相帶內的跳線來說,在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中連接相帶端的線 圈片之間,與之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相帶端的線圈片和從另一個相帶端開始第2個 的線圈片。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1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 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6/11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5/11 [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867[PU]。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和第3實施方式之前不同,例如 同樣處于W相的第31上線圈片的電位是2/11 [PU],第3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7/11 [PU], 另外第33上線圈片的電位為1/11 [PU],所以該3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依次為5/11 = 0. 455[PU]、6/11 = 0. 545[PU]。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處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上述電位差的某一個。這樣,在第4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 片間的0. 867[PU],不僅僅是以往例的1. 654[PU],還變得比第1至第3實施方式中所說明 的電樞繞組的任一個都小,可以認為抑制電暈放電發生的效果較大。在圖12中,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同附圖那樣,如果配置引出連接導體21及連接側跳線20a,連接繞線導體的數 量就可以由6列構成,與以往例相比只增加1列就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中 需要7列的情形相比,連接繞線的設置區域可以較少,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另外,因為 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節距比繞組節距小2個,所以可以縮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長度。(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圖13是作為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表示2極3相2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 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和圖11的第4實施方式進行比較,不同之處為槽數是60,并且該繞組的 每1相的串聯匝數成為10即偶數。有關和圖1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在本變形例中,繞組節距是25,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3,比繞組節距 小2個,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5,與繞組節距相等。如圖13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7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29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相帶端部上的第35下線圈片16a通過連接 側跳線20a連接于在另一個相帶端部上的第1上線圈片上。第1上線圈片和第26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28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 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4下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在第2相帶18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線圈片16b和與輸出端子22 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39上線圈片、第2下線圈片及第37上線圈片 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相帶端部上的第31上線圈片16a通過連接側跳線20a 連接于在另一個相帶端部上的第5下線圈片上。第5下線圈片和第40上線圈片、第3下線 圈片及第38上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1上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 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這樣,對于相帶內的跳線來說,與每1相的串聯卷繞數為奇數的第4實施方式(圖
2611)的情形相比,在本變形例中,每相的串聯卷繞數為偶數,將相帶端的線圈片和從另一個 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圈片連接。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3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 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10[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0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4/1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781 [PU]。另一方面,因為第10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6/10[PU],相鄰的未圖示的 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是5/1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0上線圈片和第11上線圈 片的電位差為0. 954 [PU]。在與本變形例相符的60槽的情況下,若對于和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中所 述的繞組相同的繞組同樣計算出相鄰間線圈片的最大電位差,則為0.9[PU],與之相比本變 形例變得更大。因為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例如同樣處于V相的第8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7/10 [PU],第9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10 [PU],另外第10上線圈片的電位是6/10 [PU],所以 該3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依次為6/10 = 0.6[PU],5/10 = 0.5[PU]。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處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上述電位差的某一個。這樣,在第4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 片間的 0. 954[PU]。就與本變形例相符的60槽時的以往例而言,根據同樣的計算,相鄰線圈片間的最 大電位差為1.646[PU],與之相比,采用本變形例可以認為抑制電暈放電發生的效果較大。 另外,因為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節距比繞組節距小2個,所以可以縮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長度。(第5實施方式)圖14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5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6。對于剩余的2相,則按電角度錯 開120度及240度來構成。有關和圖1相同的結構,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和第4實施方式相同,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5,比繞 組節距小2個,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如圖14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9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31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卷繞到第37下線圈片,第37下線圈片16a通過1個線 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11上線圈片上。第11上線圈片連接于第38下線圈 片上,作為相帶端部的第38下線圈片通過10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作為 另一個相帶端部的第1上線圈片上。第1上線圈片和第28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 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6下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對于第2相帶18,則成為和第4實施方式相同的連接。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1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 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11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5/11 [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787[PU]。
因為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例如同樣處于V相的第8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8/11 [PU],第9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11 [PU],另外第10上線圈片的電位為7/11 [PU],所以 該3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依次為7/11 = 0. 636 [PU],6/11 = 0. 545 [PU]。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處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上述電位差的某一個。這樣,在第5實施方式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 0.787 [PU],不僅僅是以往例的1. 654 [PU],還變得比第1至第4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電樞繞 組的任一個都小,可以認為抑制電暈放電發生的效果較大。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在第4實施方式的第1相帶上使用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連接側跳線,來改變相帶端部的線圈片電位,能夠降低相間的線圈片間電位差。(第6實施方式)圖15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6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并且和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相同,槽數是 60。在本實施方式中,和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相同,繞組節距是25,連接側線圈末端 部的線圈節距為23,比繞組節距小2個,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5,與繞組節距 相等。如圖15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7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29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但是在和其下面的第6上線圈片、第31下線 圈片連接之后,第31下線圈片16a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7上線 圈片上。第7上線圈片按和上面相同的線圈節距,連接于第32下線圈片上,并且和第9上 線圈片、第34下線圈片進行連接。第34下線圈片通過10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在相帶端部上的第 1上線圈片上。第1上線圈片和第26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第28下線圈片、第5上線圈 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但是第30下線圈片通過1個線圈節 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8上線圈片上。第8上線圈片按和上面相同的線圈節距, 連接于第33下線圈片上,并且和第10上線圈片、第35下線圈片進行連接,第35下線圈片 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對于第2相帶18來說,和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相同進行了連接。如上,對于相帶內的跳線來說,與每1相的串聯卷繞數為奇數的第4實施方式(圖 14)的情形相比,在本實施方式中不同之處為,使用2條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5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 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10[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0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4/1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781 [PU], 和第4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相同,但是另一方面,因為第10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 1/10[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是5/1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 10上線圈片和第11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557[PU]。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在60槽的情況下,變得比和 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繞組相同的繞組中的0. 9[PU]或第4實施方式變形例 1 的 0. 954 [PU]小。因為同相的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0. 6[PU],所以結果為,在第4實施方式 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781 [PU],在該繞組的每 1相的串聯匝數為偶數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之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變得最小,可 以進一步有效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還有,對于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的2處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部跳線設置位置來說, 不限定為圖15的位置,但是從防止干擾的觀點來看,最好離開引出部連接導體21進行設置。(第7實施方式)圖16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7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0。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6,比繞組節距小1個,逆連接 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8,比繞組節距大1個。如圖16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30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32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卷繞到第10上線圈片,從相帶的端部開始第2個的第 10上線圈片15a通過10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相帶另一個端部的第28 下線圈片上。第28下線圈片在連接側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1上線 圈片上。第1上線圈片連接于第29下線圈片上,和第3上線圈片、第31下線圈片依次按上 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8下線圈片在逆連接側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 20d,連接于第11上線圈片上,之后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對于第2相帶18,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線圈片16b和與輸出端子22 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在連接側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 于第43上線圈片上。接著,和第3下線圈片、第41上線圈片、第1下線圈片及第39上線圈 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卷繞到第61下線圈片,通過相帶端部的第61下線圈片16b和11 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相帶另一個端部的第44上線圈片上。第44上線圈片在連接側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5下線 圈片上,第5下線圈片在逆連接側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d連接于第42上 線圈片上,和第2下線圈片、第40上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第34上線圈 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1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6/11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5/11 [PU],所 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867[PU]。因為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例如同樣處于V相的第8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2/ll[PU],第9上線圈片的電位是7/ll[PU],另外第10上線圈片的電為1/11[PU],所以該 3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依次為6/11 = 0. 545 [PU] ,5/11 = 0. 455 [PU]。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處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上述電位差的某一個。這樣,根據第7實施方式,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867 [PU],變得比以往例的1.654[PU]更小,可以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能夠提供可靠的 旋轉電機的電樞。圖17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同附圖那樣,如果配置引出連接導體21及連接側跳線20a,連接繞線導體的數 量就可以在連接側由5列構成,能夠由和以往例相同的列數來構成。雖然在逆連接側也需要1列繞線,但是至少對于連接側來說,與上述的實施方式 相比,連接繞線的設置區域可以較少,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第8實施方式)圖18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8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2 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0。還有,因為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 聯匝數成為10即偶數,所以雖然和第7實施方式存在一部分方式不同的部分,但是基本的 結構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4,比繞組節距小1個,逆連接 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6,比繞組節距大1個。如圖18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8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帶端的第10上線圈片上之后,通 過10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第26下線圈片上。第26下線圈片通過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1上線圈片上,下 面按和上面相同的線圈節距,和第27下線圈片還有第3上線圈片、第29下線圈片依次進行 連接,第35下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對于第2相帶18也相同,使用1條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c和1條10 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連接。如上,對于相帶內的跳線來說,與每1相的串聯卷繞數為奇數的第7實施方式(圖 16)的情形相比,在本實施方式中,跳線的條數減小。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8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10[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0上線圈片的電位是5/10[PU],所 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0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866[PU]。因為同相的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0.6[PU],所以在第8實施方式的電樞 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866 [PU],與以往例的最大電位 差1.646[PU]相比可以減小,能夠進一步有效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圖1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同附圖那樣,如果配置引出連接導體21及連接側跳線20c,連接繞線導體的數 量就可以在連接側由5列構成,能夠由和以往例相同的列數來構成。雖然在逆連接側也需要1列繞線,但是至少對于連接側來說,與上述實施方式相 比,連接繞線的設置區域可以較少,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第9實施方式)圖20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9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1 并聯電路(無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6。
30
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6,比繞組節距小1個,逆連接 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如圖20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9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 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帶端的第38下線圈片上之后,通 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第1線圈片上。然后,第28 下線圈片通過相帶間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18的第4下線圈片上。對于第2相帶18,和第1相帶17相對于極中心對稱地進行卷繞,并和第4下線圈 片、第43上線圈片及第3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34上線圈片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第5下線圈片上,從第44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 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18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2/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0[PU],所以 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546[PU]。另外,因為第1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 1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1上線圈片和第12上線圈片 的電位差為0. 615[PU]。因為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例如同樣處于V相的第1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12/22 [PU],第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 [PU],另外第3上線圈片的電位為21/22 [PU],所以該 3個線圈片之間的電位差依次為10/22 = 0. 455[PU]、l/22 = 0. 045[PU]。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處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上述電位差的某一個。這樣,根據第9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 片間的0.615[PU],變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可以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能夠提供 可靠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圖2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同附圖那樣,在從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取出位置上,如同附圖中表示為引 出連接導體干涉部21x那樣,與相鄰的3個上線圈片及3個下線圈片連接的引出連接導體 21被緊密配置。因為若連接導體之間接近,則除了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 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成為問題之外,還存在在導體上卷 繞絕緣帶那樣的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引起絕緣不良的可能性,所以在引出連接導體 21形狀的決定及組裝中需要注意。(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圖22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變形例1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3 是同樣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附圖所示,在本變形例中,雖然第1相帶如圖20及圖21所示的第9實施方式那 樣,將從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但是第2相帶將圖38所示的那種以 往例的相帶端線圈片連接在引出部上。如果作為這種結構,則在圖21中,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線圈片和引出連接
31導體21之間的連接部變得緊密的部分內,相鄰的線圈片是上線圈片3個、下線圈片3個,但 是在圖23中變成上線圈片2個、下線圈片2個,與圖21的情形相比可以緩和線圈片和引出 連接導體21的連接部之間的干擾。另一方面,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2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 第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2/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10/22 [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867 [PU]。另外,因為第1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 1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1上線圈片和第12上線圈片的電 位差為 0. 591 [PU]。由于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最大值為0. 455[PU],因而在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 例1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867 [PU],與第9實施方式的 0.615[PU]相比有所增加。但是,沒有變化的是,若與以往例的1.289[PU]相比則得到較大 改進。因為作為本變形例的那種結構,所以可以抑制因相帶間線圈片的電位差引起的電 暈放電發生,并且減輕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 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在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或由其導致的絕緣 不良等的危險,提供良好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圖24是表示第9實施方式變形例2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圖25 是同樣的3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如附圖所示,在本變形例2中,雖然在圖20及圖21所示的第9實施方式中將從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部上,但是在圖24及圖25中將從相帶端開始第4個 的線圈片連接在引出部上。如果作為這種結構,雖然在圖21中,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線圈片和引出連 接導體21之間的連接部變得緊密,但采用本變形例2,可以緩和該部分連接部之間的干擾。另一方面,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2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 第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4/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2/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686[PU]。 另外,因為第1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5/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12上線圈 片的電位是3/22 [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 0. 759[PU]。由于成為同相的線圈片間電位差最大值0. 455 [PU],因而在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 例2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759[PU],雖然與第9實施方 式的0. 615[PU]相比有所增加,但是若與以往例的1. 289[PU]或第9實施方式變形例1的 0. 867[PU]相比,則得到改進。如上,通過設為本變形例2的那種結構,可以抑制因相帶間線圈片的電位差引起 的電暈放電發生,并且減輕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電 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在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壞或由其導致的 絕緣不良等的危險,提供良好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
另外,圖26是在第9實施方式所述的2極3相66槽且1并聯電路的旋轉電機中, 表示與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和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的關系的附圖,空白的 柱體是只在第1相帶上將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到除相帶端部以外的線圈片上后的電位差,施 劃陰影后的柱體是第1、第2相帶全都將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到除相帶端部以外的線圈片上 后的電位差。X= 1表示出以往例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若是附圖的X>2,則X越是增 加,該電樞繞組中的最大電位差越是增大。在第9實施方式中,因為每1相帶的串聯匝數是11,所以X = 6相當于相帶的中 央。從而,為了緩和相帶端部上線圈片和引出連接導體之間的干擾,同時抑制線圈片間的電 位差,可以認為最好設為3 < X < 6。(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圖27作為第9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是2極3相1并聯電路且槽數66的電樞繞組 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在變形例3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8,比繞組節距大1個,逆連接側 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在第9實施方式及變形例1、2中,在第1相帶上以圈片編號依次增大的方式進行 了連接,但是在變形例3中,在第1相帶上以便線圈片編號依次減小的方式進行連接。如圖27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從相帶中心側的端開始 第2個的第10上線圈片15a和與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 37下線圈片、第9上線圈片及第36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 帶端的第28下線圈片上之后,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另一個相帶 端的第11上線圈片上。接著,連接于第38下線圈片上,第38下線圈片通過相帶間的引出 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18的第62下線圈片上。對于第2相帶18,和第1相帶17相對于極中心對稱地進行卷繞,并和第62下線圈 片、第35上線圈片及第63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44上線圈片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第61下線圈片上,從第34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 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7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1/22[PU], 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615[PU]。另外,因為第1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2/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 1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0[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1上線圈片和第12上線圈片的電 位差為 0. 546 [PU]。在變形例3中的繞組中,因為第5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2/22 [PU],相鄰 的未圖示的第6下線圈片的電位是13/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 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641 [PU]。同相的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0. 455 [PU]和0. 045 [PU]的某一個,結果為,在本變形 例的電樞繞組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0. 641 [PU],變得比以往 例的1.289[PU]更小,可以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提供可靠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在本變形例中,可以認為其特征在于,在下線圈片間出現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
(第10實施方式)圖28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0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1并聯電路(無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6。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逆連接側 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6,比繞組節距小1個。如圖28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從相帶中心側的端開始 第2個的第10上線圈片15a和與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 36下線圈片、第9上線圈片及第35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 帶端的第1上線圈片上之后,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另一個相帶 端的第38下線圈片上。接著,和第11上線圈片、第37下線圈片進行連接,第37下線圈片通過相帶間的引 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18的第62下線圈片上。對于第2相帶18,和第1相帶17相對于極中心對稱地進行卷繞,并和第62下線圈 片、第36上線圈片及第63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5下線圈片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第34上線圈片上,和第61下線圈片、第35上線圈片進行連接,第 35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8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2/22[PU], 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642[PU]。另外,因為第5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2/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下 線圈片的電位是13/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5下線圈片和第6下線圈片的電位 差也同樣為0. 642[PU],這成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這樣,在第10實施方式的電樞繞組中,因為除了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 間的線圈片間的0. 642[PU],變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之外,還可以將連接相帶內線 圈片間的跳線配置于逆連接側,所以可以按該情況降低連接部的連接繞線數,并且緩和引 出部連接導體的干擾,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并且減輕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 磁力或因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在導體上實施絕緣時 的操作性變壞或由其導致的絕緣不良等的危險,提供良好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第10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圖29作為第10實施方式的變形例,是2極3相1并聯電路且槽數66的電樞繞組 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在本變形例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8,比繞組節距大1個。如圖29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從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 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9下線圈 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帶端的第 11上線圈片上之后,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第 28下線圈片上。接著,和第1上線圈片、第29下線圈片進行連接,第29下線圈片通過相帶 間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18的第4下線圈片上。
對于第2相帶18,和第1相帶17相對于極中心對稱地進行卷繞,并和第4下線圈 片、第42上線圈片及第3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61下線圈片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逆連接側跳線20b連接于第44上線圈片上,和第5下線圈片、第43上線圈片進行連接,第 43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29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1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1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2/22[PU], 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642[PU]。另外,因 為第38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3/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39下線圈片的電 位是2/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5下線圈片和第6下線圈片的電位差也同樣為 0. 642[PU],這成為本變形例中的線圈片間最大電位差。這樣,在本變形例的繞組中,因為除了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線圈片 間的0. 642 [PU],變得比以往例的1. 289 [PU]更小之外,還可以將連接相帶內線圈片間的跳 線配置于逆連接側,所以可以按該情況降低連接部的連接繞線數,并且緩和引出部連接導 體的干擾,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并且減輕在導體中流動的電流間起作用的電磁力或因在 導體中流動的電流而產生的相鄰導體內渦流損耗的增加、在導體上實施絕緣時的操作性變 壞或由其導致的絕緣不良等的危險,提供良好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第11實施方式)圖30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1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1并聯電路(無并聯電路)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66。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5,比繞組節距小2個,逆連接 側線圈末端部的線圈節距是27,與繞組節距相等。如圖30所示,在第1相帶17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線圈片15a和與 輸出端子22所相連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進行連接,并和第29下線圈片、第4上線圈片及第 31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節距進行卷繞,在連接到相帶端的第37下線圈片上之后,通 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連接側跳線20a連接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第1上線圈片上。接著,連接 于第28下線圈片上,和第28下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及第30下線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線圈 節距進行卷繞,第38下線圈片通過相帶間的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18的第4下 線圈片上。對于第2相帶18,和第1相帶17相對于極中心對稱地進行卷繞,并和第4下線圈 片、第43上線圈片及第2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35上線圈片通過11個線圈節距量的 連接側跳線20c連接于第5下線圈片上,和第44上線圈片、第3下線圈片、第42上線圈片 及第1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從第34上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 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30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 1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17/22[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是 5/22[PU],所以若考慮到相位差,則第1上線圈片和第66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908[PU], 成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線圈片最大電位差。同相線圈片間的電位差為0. 273[PU]、0. 227[PU]的某一個,若與同相線圈片間電 位差大多為1/22 = 0. 045 [PU]的第9實施方式及第10實施方式相比,則有所增大,但是因
35為達不到更大的電位差,所以在同相線圈片間電位差的最大值這樣的觀點上,可以認為與 上述例子相比能夠降低。這樣,在第11實施方式中,相鄰線圈片間的最大電位差為相間的線圈片間的
0.908[PU],與以往例的1.289[PU]相比變小,可以抑制電暈放電的發生,提供可靠的旋轉 電機的電樞繞組。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至第11實施方式中,作為連接導體間的干擾緩和方法,在將 相帶每1個的槽數設為Nt,將Nt2設為不小于Nt/2的最小整數,并且設為與引出部連接的線 圈片是從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開始數第X個時,X滿足3 < X < Nt2即可。(第12實施方式)圖31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2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72并且具有3個并聯電路,每1相帶的上下 單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是12,改進了以往例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在圖31中,電樞繞組由用3種線所示的1 3的3個并聯電路構成,將作為第1 相帶17的12個上線圈片15a、下線圈片16a的并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
1、2、3、1、2、3、1、2、3、1、2、3,同樣將作為第2相帶的12個上線圈片15b、下線圈片16b的并 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3、2、1、3、2、1、3、2、1、3、2、1,并且每個并聯電路 的電壓大小的偏差(與平均相電壓的偏差的絕對值)及每個并聯電路的電壓相位差的偏差 (平均相電壓的相位角的偏差)變小。在本實施方式的第1相帶上,引出連接導體21對于電路2、3,分別連接到在相帶端 部側的第2上線圈片、第3上線圈片上,但是對于電路1,則將第4上線圈片連接在引出連接 導體21上。第4上線圈片和第34下線圈片、第7上線圈片、第37下線圈片、第10上線圈片及 第40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40下線圈片通過連接側跳線20a和第1上線圈片進行連 接,并且與第31下線圈片所連接的相帶間連接導體21連接于第2相帶的第3下線圈片上。在第2相帶18上,對于電路1,和第3下線圈片、第45上線圈片、第72下線圈片、 第42上線圈片、第69下線圈片及第39上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39上線圈片通過連接側 跳線20a和第6下線圈片進行連接,并且與第36下線圈片所連接的相帶間連接導體21連 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31所示的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 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8[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72上線圈片的電位是0[PU], 所以第1上線圈片和第72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5/8 = 0. 625[PU]。另外,因為第12上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0[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13 上線圈片的電位是5/8[PU],所以第1上線圈片和第72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和5/8 = 0. 625 [PU]相同的值。這些成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線圈片最大電位差,與以往例3的最大電位差 1.231[PU]相比,將近降低了一半。(第13實施方式)圖32是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第13實施方式,表示2極3相 的電樞繞組的1相部分的展開模式圖,槽數是72并且具有3個并聯電路,每1相帶的上下單側的線圈片所占的槽數是12,改進了以往例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在圖32中,電樞繞組由用3種線所示的1 3的3個并聯電路構成,將作為第1 相帶17的12個上線圈片15a、下線圈片16a的并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 1、2、1、1、2、1、1、2、1、1、2、1,同樣將作為第2相帶的12個上線圈片15b、下線圈片16b的并 聯電路編號分別從附圖的左側按順序設為3、2、3、3、2、3、3、2、3、3、2、3,并且每個并聯電路 的電壓大小的偏差(與平均相電壓的偏差的絕對值)及每個并聯電路的電壓相位差的偏差 (平均相電壓的相位角的偏差)變小。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于電路2和以往例4同樣連接,通過引出連接導體21來連接 第1相帶17和第2相帶18的引出端。在本實施方式的第1相帶上,對于電路1將第3上線圈片連接到引出連接導體21 上。第3上線圈片和第33下線圈片、第6上線圈片、第36下線圈片、第9上線圈片、第39 下線圈片及第12上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42下線圈片通過連接側跳線20a和第1上線 圈片進行連接,并且連接于第31下線圈片上,再和第4上線圈片、第34下線圈片、第7上線 圈片、第37下線圈片、第10上線圈片及第40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40下線圈片通過 相帶間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在第2相帶18上,對于電路3同樣地進行連接,將第4下線圈片連接在引出連接 導體21上。第4下線圈片和第46上線圈片、第1下線圈片、第43上線圈片、第70下線圈 片、第40上線圈片及第67下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37上線圈片通過連接側跳線20a和 第6下線圈片進行連接,并且連接于第48上線圈片上,再和第3下線圈片、第45上線圈片、 第72下線圈片、第42上線圈片、第69下線圈片及第39上線圈片依次進行連接,第39上線 圈片通過相帶間連接導體21連接于中性點端子23上。有關相鄰線圈片間的電位差,若著眼于圖32相帶端的線圈片,則例如第12上線圈 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5/8[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13上線圈片的電位是4/8[PU],所以 第12上線圈片和第13上線圈片的電位差為0. 976[PU]。另外,因為第42下線圈片的連接側端上的電位是4/8 [PU],相鄰的未圖示的第 43下線圈片的電位是5/8[PU],所以第42下線圈片和第43下線圈片的電位差同樣為和 0. 976 [PU]相同的值。它們成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線圈片最大電位差,與以往例4的最大電位差 1.625[PU]相比,得到大幅降低。還有,本發明并不限定為上述且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而能夠在不脫離其宗旨的 范圍內進行各種變通。另外,各實施方式也可以盡量地適當組合加以實施,那種情況下,能 獲得組合后的效果。再者,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包括各個階段的發明,能夠利用被公開的多 個結構要件中的適當組合導出各種發明。例如,在通過從實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結構要件省 略數個結構要件來導出發明的情況下,在實施其導出的發明時采用眾所周知常用的技術適 當補充省略部分。另外,如果將上述各實施方式的任一個電樞繞組使用于空氣冷卻方式的旋轉電 機,則可以對繞組及電樞鐵芯有效地進行空氣冷卻。
3權利要求
一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3相2層纏繞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構成為通過在設于電樞鐵芯(12)上的多個槽(13)內分別將上線圈片(15a、15b)及下線圈片(16a、16b)收納為2層,并將這些上線圈片和下線圈片通過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及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依次串聯連接來形成同一相,由此構成繞組部的相帶,該繞組部的相帶具有n個并聯電路,其中n為1以上的整數,而且,將與輸出端子(22)相連的輸出端子引出線(21)以及與中性點端子(23)相連的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分別連接在上述各相帶的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側的線圈片上;與上述輸出端子(22)相連的引出線(21)連接在上述各相帶的從端部開始數至少比第1個更靠相帶內內側的線圈片上,通過跳線(20a、20b、20c或20d),連接位于上述相帶的端部的線圈片和位于從同相帶內的另一個端部開始至少第n個以內的同并聯電路的線圈片,其中n為1以上的整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為極數以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等于極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比極數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各相帶的并聯電路數是極數的1. 5倍。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將每1個上述相帶的槽數設為Nt,并且設與上述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是從磁極中心 側的相帶端部開始數的第X個時,X滿足3X (X-I) <Nt2-2Nt。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圈 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2個,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奇數,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 于從另一個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圈片。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偶數,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 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奇數,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 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在1相之中的至少1個相帶上,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設置1處1個線圈節 距量的跳線。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偶數;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從另一個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 圈片;在1相之中的至少1個相帶上,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設置2處1個線圈節 距量的跳線。
1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
15.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奇數;在1相之中的1個相帶上,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從另一個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 圈片,而且,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和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分別設置1 處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 在上述相的另一個相帶上,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而且,在 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設置1處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 部(19b)設置2處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
16.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該繞組的每1相的串聯匝數為偶數;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對各相帶設置1處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
1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
1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
1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圈 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
2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另一個相帶端的線圈片; 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圈 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
21.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相帶內的上述跳線連接位于相帶端的線圈片和位于從另一個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線 圈片;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2個,并使上述逆連接側線 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
22.如權利要求1至4、6至21中某一項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在將每1個上述相帶的槽數設為Nt,將Nt2設為不小于Nt/2的最小整數,并設為與引出部連接的線圈片是從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開始數的第X個時,X滿足 3 ^ X ^ Nt20
23.如權利要求1至22中某一項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將相帶內的上述跳線設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
24.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以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且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 節距相等,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與該跳線連接的上述上線圈片和按照上述線圈節距連接的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 下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以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1個,且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 節距相等,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與該跳線連接的上述下線圈片和按照上述線圈節距連接的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 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
25.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以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且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 節距相等,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與該跳線連接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與下線圈片、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 并且該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以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大1個,且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與繞組 節距相等,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與該跳線連接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與下線圈片、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 該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
26.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除了各相帶兩端 以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以使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 (19a)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且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的線圈節距比繞組 節距小1個,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與該跳線連接的下線圈片開始,與上線圈片、下線圈片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 并且該下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與該跳線連接的上線圈片開始,與下線圈片、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 并且該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
2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2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2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 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 對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進行連接,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該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 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3個的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0.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相帶內部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連接在下線圈片與上 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 近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連接側線圈末端,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2 個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 近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相帶內部的連接側線圈末端,連接在下線圈片與上 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 近的方式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 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1.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從靠近極中心側的 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于在相帶內部 連接了該跳線的上述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連接了該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的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 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連接在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部的上線圈片與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的下線圈片之間, 連接上述相帶端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上, 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從遠離極 中心側的相帶端部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與從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開始第2個的上線 圈片之間,從該第2個的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 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靠近極中心 側的相帶端部的上線圈片與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的下線圈片之間,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上述下線 圈片與從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部開始第3個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該第3個的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 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2.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該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 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述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該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依次卷繞,連接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上, 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該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相帶內的1個線圈節距量的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 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述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連接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3.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 上述上線圈片和下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連接,位于靠近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述下線圈片與另1個相帶的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 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通過引出連接導體進行連接,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連接位于遠離磁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各相的連接了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的相帶的各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 與連接在另一個相帶上的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從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 該下線圈片和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連接, 并且連接該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5.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遠離極中心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該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下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連接,該下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在另1個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上,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該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連接, 連接該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6.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 從該下線圈片開始,與上線圈片、下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連接, 該下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在另1個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上, 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從極中心離開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該上線圈片開始,與下線圈片、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依次連接, 連接該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7.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該下線圈片開始,與上線圈片、下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依次連接,該下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在另1個相帶的兩端以外的下線圈片上,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連接在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從該上線圈片開始,與下線圈片、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節距依次連接, 連接該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8.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中,上述輸出端子引出線(21)連接在各相帶的兩端以 外的上線圈片上,上述繞組部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 帶端開始第2個的下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之間, 該上線圈片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 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通過引出連接導體連接在另1個相帶的兩端 以外的下線圈片上,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相帶內的上述跳線在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連接在位于從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開始第2個的上線圈片與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之間,從該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并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繞,連接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
3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3相2層纏繞的電樞繞組,構成為在電樞鐵芯(12)上每1極 設有36個槽(13),且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按每個相并聯連接第1 3繞組電路,上 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3個,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 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在形成各相的第1相帶的繞組部中,作為上線圈片(15a、15b)及下線圈片(16a、16b), 上線圈從遠離極中心的方向,下線圈從靠近極中心的方向,分別將并聯電路編號設為 1、2、 3、1、2、3、1、2、3、1、2、3,在形成另一個相帶即第2相帶的繞組部中,作為上線圈片(15a、 15b)及下線圈片(16a、16b),上線圈從遠離極中心的方向,下線圈從靠近極中心的方向,分 別將并聯電路編號設為3、2、1、3、2、1、3、2、1、3、2、1 ;在第1相帶中,在電路1中連接從遠離相帶的極中心側開始數第4個的上線圈片和引 出連接導體,從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 距卷繞,通過跳線,連接從遠離極中心側開始數第3個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上線圈片,將連接了上述上線圈片的、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下線圈片,與第2相帶的從遠離極 中心側開始數第4個的下線圈片連接,從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 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通過跳線,連接從遠離極中心側開始數第3個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 端的下線圈片,將連接了上述下線圈片的、靠近極中心側的相帶端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 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
4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其特征在于,該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3相2層纏繞的電樞繞組,構成為在電樞鐵芯(12)上每1極 設有36個槽(13),且形成各相的1個相帶的繞組部按每個相并聯連接第1 3繞組電路,上 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的線圈節距比繞組節距小3個,上述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 的線圈節距與繞組節距相等;在形成各相的第1相帶的繞組部中,作為上線圈片(15a、15b)及下線圈片(16a、16b), 上線圈從遠離極中心的方向,下線圈從靠近極中心的方向,分別將并聯電路編號設為1、2、 1、1、2、1、1、2、1、1、2、1,在另一個相帶即第2相帶中,作為上線圈片(15aU5b)及下線圈片 (16a、16b),上線圈從遠離極中心的方向,下線圈從靠近極中心的方向,分別將并聯電路編 號設為 3、2、3、3、2、3、3、2、3、3、2、3 ;在第1相帶中,在電路1中連接從遠離相帶的極中心側開始數第4個的上線圈片和引 出連接導體,從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 距卷繞,通過跳線,連接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下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從上述上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將從遠離極中心側開始數第3 個的下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在第2相帶中,在電路3中連接從遠離相帶的極中心側開始數第4個的下線圈片和引 出連接導體,從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下線圈片向極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線圈節 距卷繞,通過跳線,連接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的上線圈片和位于遠離極中心側的相帶端 的下線圈片,從上述下線圈片開始按照上述線圈節距卷繞,將從遠離極中心側開始數第3 個的上線圈片連接在上述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上。
41. 一種旋轉電機,具備權利要求1至40中某一項所述的電樞繞組。
全文摘要
一種3相2層纏繞的電樞繞組,構成為通過在設于電樞鐵芯(12)上的多個槽(13)內分別將上線圈片(15a、15b)及下線圈片(16a、16b)收納為2層,并將這些上線圈片和下線圈片通過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及逆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b)依次串聯連接來形成同一相,由此構成繞組部的相帶,該繞組部的相帶具有n個并聯電路(n為1以上的整數),而且,將與輸出端子(22)相連的輸出端子引出線(21)以及與中性點端子(23)相連的中性點端子引出線(21)分別連接在上述各相帶的上述連接側線圈末端部(19a)側的線圈片上;與上述輸出端子(22)相連的引出線(21)連接在從上述各相帶的端部開始數至少比第1個更靠相帶內內側的線圈片上,通過跳線(20),連接位于上述相帶的端部的線圈片和位于從同相帶內的另一個端部開始至少第n(n為1以上的整數)個以內的同并聯電路的線圈片。
文檔編號H02K3/28GK101911435SQ20098010210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3日
發明者上田隆司, 垣內干雄, 幡野浩, 德增正, 藤田真史, 長倉謙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