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尤指一種利用交通工具(汽車、 機車、腳踏車等)的車輪進行輪外(OUtiheel)發電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生活與經濟依賴石化燃料作為發電與交通動力而快速 發展,但石化燃料也造成空氣污染,CO2等溫室氣排放產生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根據 IEA(2007)統計,人造溫室氣體排放源為發電廠46%,交通污染排放23% (其中陸路交通占 73% ),因此若能借助交通來產生電力即可大幅降低石化燃料使用量,因為傳統交通工具 的能源均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石化燃料,例如直接使用柴油、汽油、天然氣的內燃機(引擎) 車輛,因為內燃機無法完全將石化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驅動汽車的機械能,其中內燃機所 產生的能量,會因車體重量/乘載、摩擦損失,排吸損失、不當風油比、不完全燃燒及排氣熱 損失,引擎怠速空轉的熱損失,使石化燃料的能量僅有13% -20%效能應用在汽車驅動上, 而間接使用石化燃料的是氣動車、插電式電動車、充電電池驅動車輛,此類電動車均將CO2 排放轉嫁到發電廠,因為其電力源自火力發電等電廠,而電廠仍以石油、煤與天然氣產生電 力,因此,若電動車在離峰時間內充電,便可達到零排放或排放減量的效果,否則在尖峰時 間進行電動車充電,將會導致火力發電廠多排放CO2等溫室氣體,而且受限于電池的蓄電量 與蓄電時間,其續航力的不足與充電站設立等問題,均使電動車等效能較低。根據電磁學電磁感應的原理,只要具有磁性或導體的轉子、定子相互進行圓周線 性感應,即可產生電力,而車輛則具備轉子(車輪)、定子(車體)的基礎元件,因此,只要設 計一套簡易、輕巧安全且經濟的電磁感應元件,即可利用交通工具(腳踏車、摩托車、汽車、 巴士、聯結車等)的車輪作為發電裝置產生電力,而全球高達上億臺的車輛串并聯所形成 的交通電力網,其所產生的電力將可成為人類維持經濟發展與地球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然而,現有利用車輛本身發電的方式大概分為三類(1)腳踏車的磨電輪(Bottle Dynamo),是一種酒瓶狀的發電裝置,利用瓶頭上的 橡膠摩擦腳踏車胎或車框等,將摩擦的機械能帶動瓶身發電機的磁石轉子與線圈定子交互 感應,以產生6V3W的電力,供夜晚照明之用。(2)腳踏車的輪鼓發電(Hub Dynamo),為解決傳統磨電輪發電需與腳踏車車胎或 車框摩擦,產生阻力影響車速與機械摩擦造成輪胎損傷等缺點,廠商設計在腳踏車的花鼓、 或輪鼓、或車軸中裝上磁石與線圈,使車軸成為線圈定子,而花鼓則裝有磁石作為轉子,經 花鼓或輪鼓上的永磁轉子與車軸線圈定子的圓周運動而產生電磁感應,以產生6V3W電力。 該輪鼓發電方式因體積太小,固發電量較低。(3)汽、機車輪圈馬達與煞車再生發電,為解決上述腳踏車輪鼓體積小的問題,汽、機車廠商以直驅式(direct drive)的方式,在車輪胎或輪圈中加入馬達,而稱為輪內馬達 (in-wheel motor),供電后,車輪轉動驅使汽機車前進,但遇到煞車與下坡煞車減速時,則 將馬達轉變成發電模式,進行電池充電作業以增加30 %的續航力。[0007]現有的磨電輪、輪鼓、輪內馬達煞車再生發電的發電效率低,是因為這些發電方 式受到了空間、磁石尺寸、線圈直徑與圈數的限制,因為要在體積較小的輪圈或輪鼓中 放入大量的磁石或線圈就會有困難,而且煞車再生統的電力回收效能僅30%,因此輪內 (in-wheel)的基本技術構思有極大的改進空間。再者,現有的磨電輪、輪鼓與輪內馬達加煞車再生發電的發電效能較低的問題核 心是利用車輪的極小部分以取得極小電源,舉26時車輪的磨電輪與輪鼓發電裝置而言, 26時的可用電磁感應面積中,磨電輪輪鼓的面積僅不到兩時,而要在兩時大小的輪鼓中裝 設永磁體與線圈的空間有限,因此只能產生6V3W的電力,而汽機車的輪內馬達體積較大, 但是其電能會被車體重量消耗或轉換成摩擦熱損等能量而消耗,僅在煞車時將馬達的扭矩 轉成再生發電,因此,電力產生只有30%,例如美國Acpropulsion公司的EBOX車,即使用 120KW的交流電馬達驅動,經煞車再生電力方式,將20KW的電力回存到鋰電池中,能源使用 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上述的問題及需求,本設計人基于輪外(outiheel)的結構設計構思,希 望能將傳統內燃機的車輛、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氣動車等的車輪,均可用外掛式磁感應 的發電裝置,產生電力,因為無論何種形式的交通工具,均有2-4個以上的車輪,此基本配 備車輪的外部即可外掛永磁體與線圈定子供作電磁感應,通過車輪轉向與驅動的機械能、 以及慣性傳動能量等驅使產生電磁感應而發電。所謂輪外(OUtiheel)是就三維排列的車輪作外部排列,因為車輪是一種三維的 立體物件,可以分成徑向與軸向的排列方式,用來排列永磁體與線圈,車輪由輪軸到輪框的 軸向部分與輪框的徑向部分可以用來裝載磁石與線圈,傳統輪內馬達與傳統馬達無異,均 有一柱狀或盤狀的殼體,因此磁能積與磁通量固定,使用者無法進行電力升級,因此輪外的 設計即以外掛式(可拆卸式)、以及磁石或線圈可升級作為設計重點,設計符合交通工具使 用要求的外掛元件。車輪為一種立體(χ、γ、ζ三維)的實體,因此要100%應用其三維的排列進行徑向 磁通與軸向磁通電磁感應以產生電力,車輪由輪軸、輪轂(花鼓),輪輻鋼絲(或輪圈蓋)輪 圈、輪胎等組成,所謂外掛式(輪外)是指以輪軸為中心,自輪轂(花鼓)向垂直方向/水 平方向外加裝可拆卸式雙環電磁感應機構,將其永磁轉子環連接到車輪上,線圈定子環連 接到車體(車架)轉向(前叉)等固定結構上,即可用車輪轉動可拆卸式永磁轉子環,再 與可拆卸式線圈定子環進行切線感應即可取得交流電力,經整流成直流電即用電池加以儲 存,若在完成交通旅行后,電池有多余的電力,即可經變壓成交流電供家庭負載使用,如照 明、冷氣、電視、電腦娛樂、電熱水器等使用,或是經由電力回售網路經電表回輸至電力公司 的公用電網中,以每部交通工具可以儲存IKW (腳踏車)5KW (摩托車)20KW (汽車)50KW (公 車巴士、掛車等)計算,每天可產生近百萬瓧(度)的電力,可以大幅降低石化燃料(石油、 煤、天然氣)發電廠的CO2排放。交通工具中以腳踏車的輪徑較大(26時),可以裝置永磁體的面積大,車體可裝設線圈定子的面積也大,根據車主的人力驅使,可以將人力機械能驅使驅動輪(后輪)由車輪 的圓周運動經地面摩擦改成直線運動,通過車體的連接帶動換向輪(前輪)作慣性前進,其驅動輪與換向輪的外掛式永磁體與輪鼓外的抗旋定子、或與前叉或后叉的線圈定子均可 進行交互電磁感應,以產生電力,此電力為交流電形式,再經整流為直流電以供腳踏車的照 明、喇叭、方向燈、煞車燈,小型MP3、手機充電等負載,也可經磷酸鋰鎂或釩電池、鉛酸電池、 鉛碳電池等加以儲存供較大的電壓電流負載應用。為了解決前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供于組設于一車輛, 該車輛的一輪圈轉動時,產生電力,其解決問題具體的技術方案包括有技術方案(一)一 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體;一定子座,固設于該車輛 的車體結構,且固設的位置鄰近于該輪圈外的該轉子座,該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該轉子座 上設置的各該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各該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 生電力。技術方案(二)一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 體;一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該定子座成型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中組設有一軸承,該定子 座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一固定軸,穿設過該定子座的該組設孔且其末端固定于該轉子座 或該車輛的輪圈;以及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 該各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電力。技術方案(三)一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的側部圓周面 具有數個永磁體;一呈罩體狀的定子座,其成型有一罩部,且由罩部延伸成型有一墻部,數 個線圈組設于該墻部,該數個線圈組連接有電性接線,且在該罩部的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 該罩部中心成型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中組設有一組軸承;一固定軸,穿設過組設孔且其末 端螺固組設于該轉子座或該車輛的輪圈,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 動并與該定子座的該各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電力。技術方案(四)一蓋體,成型有一罩部,該罩部延伸成型有一墻部,借助復數支固 定螺絲穿設過該蓋體,使該蓋體受螺固于該輪圈外部;一轉子座,組設于該蓋體的該罩體的 內平面,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體;一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該線圈連接有一電性接線,該 定子座成型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中組設有一軸承,該定子座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一固定 軸,穿設過組設孔且其末端螺固組設于該轉子座,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 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該各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電力。當本實用新型用于騎乘式車輛時,該騎乘式車輛具有一個以上的輪框,該輪框內 周圓組設有數支輻射鋼絲,借助該騎乘式車輛的輪框轉動產生電力,較佳采用技術方案 (五)一定子座,組設于該騎乘式車輛的一組叉桿,該定子座具有多圈的同心定子環,該定 子環中組設有一線圈;一轉子座,組設于該輪框內的各輻射鋼絲,該轉子座具有多圈的轉子 環,該轉子環中組設有一永磁體;該些轉子環中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框同步轉動,并與 該各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電力。本實用新型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有益技術效果在于借助一個以上的轉子座及一個以上的定子座,組成一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使其可被應用于一輪式車輛中, 借助輪式車輛的輪圈及輪胎的轉動,使轉子座可隨其同步產生轉動,并與定子座產生磁感 應,進而產生電力;又,將上述所產生的電力蓄存于一電力儲存裝置中,可供作家庭用電,甚 或可進一步回售于電力公司;借此,本實用新型據以實施后,確實可以達到提供一種組裝容 易且可產生電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的目的。[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特征、實施過程及其功效能被進一步了解,特搭配附 圖說明如下,請參閱。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組成示意圖。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一。圖3 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二。圖4 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三。圖5 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四。圖6 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五。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4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11轉子座 12、12’永磁體13定子座131組設孔132軸承 14線圈15配重物16固定軸17電性接線 2輪圈21輪胎3車體31殼體部 41轉子座411側部圓周面 42、42,永磁體43定子座 431罩部4311組設孔432墻部433軸承 44固定軸45線圈46配重物47電性接線 51蓋體511罩部512墻部5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513固定螺52轉子座521、521,永磁體 53定子座531線圈532組設孔533軸承 54固定軸55電性接線56配重物6叉桿 61輪框611輻射鋼612車轂(花鼓)62輪胎 63轉子座631轉子環632永磁體64定子座 641同心定子環 642線圈65電性轉接線66線圈定子組 661線圈662配重物67軸承68電性接線 70汽車71機車72腳踏車73電力儲存裝置 74家庭用電75電力公司
具體實施方式
無論是雙輪到多輪的交通工具,均利用車輪經旋轉產生直線前進的驅動力,以及 通過轉向機構所帶動的轉向及慣性動力,因此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必需同時符合轉向 輪與驅動輪的需求。請參閱圖1,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組成示意圖,如圖,本實用新型所稱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1,其主要是由一轉子座11以及一定子座13所組構而成;其中轉子座 11可供組設于一車輪21的輪圈2,組設完成后,轉子座11可同步隨輪圈2產生轉動,又,轉 子座11組設有數個永磁體(12、12’),且各相鄰的永磁體(12、12’ )的磁性呈相異方向排 列,例如其面向定子座的磁極的排列方式可為N極、S極、N極、S極排列;請再參閱圖中所 示,定子座13與轉子座11的相對應面,組設有數組線圈14,且定子座13的一端固設于一 車體3上,其利用車體3本身的實體部份,例如車體3近輪胎21外側的殼體部31,使定子座13在固設完成后,與轉子座11之間呈適當的距離;承上,根據電磁學電磁感應的原理,只 要有導體進行磁感線切割,即可產生電力,而借助本圖中所示的裝置,當輪圈2轉動后,即 可同步帶動轉子座11產生轉動,且由于轉子座11與定子座13的相對面,分別組設有具磁 性的永磁體(12、12’ )以及線圈14,故可在輪圈2轉動的同時,產生電力;再請參閱圖中所 示,線圈14可組設一組電性接線17,以使產生的電力被輸出,例如,輸出至一電力儲存裝置 中(本圖中尚未繪示);再者,本實用新型所稱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1可經組設后, 外掛于一交通工具的輪圈上,無需另行拆解輪圈或車體的部份,充份達到簡易組裝的效果。請參閱圖2,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一,如圖,本實用新型的外掛式 磁感應的發電裝置1,其主要是由一轉子座11以及一定子座13所組構而成;其中定子座13 中心進一步成型有一組設孔131,且組設孔131中組設有一個軸承132,又,一固定軸16,穿 設過該組設孔131后,其末端螺固組設于轉子座11,或螺固組設于輪圈2,使固定軸16可隨 輪圈2產生同步轉動,請再參閱圖中所示,定子座13與轉子座11的相對應面組設有數組線 圈14,且在定子座13的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15,如此,當固定軸16隨輪圈2產生同步轉動 時,定子座13則會因配重物15的作用,保持不動,即利用軸承132與配重物15之間產生勢 能的抗旋作用(類似不倒翁原理),因此,即使輪圈2在轉動時,線圈14也因抗旋作用而穩 定的形成不動的狀態;而借助本圖中所示的裝置,當輪圈2轉動后,即可同步帶動轉子座11 產生轉動,且由于轉子座11與定子座13的相對面,分別組設有具磁性的永磁體(12、12’ ) 以及線圈14,故可在輪圈2轉動的同時產生電力,且產生的電力也可由電性接線17輸出至 一電力儲存裝置中。請參閱圖3,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二,如圖,本實用新型外掛式磁 感應的發電裝置4,其主要是由一轉子座41以及一定子座43所組構而成;其中,轉子座41 可供組設于一輪胎21的輪圈2,組設完成后,轉子座41可同步隨輪圈2產生轉動,又,轉子 座41的側部圓周面411,組設有數個永磁體(42、42’),且各相鄰的永磁體(42、42’ )的磁 性呈相異方向排列;請再參閱圖中所示,定子座43呈罩體狀,其成型有一罩部431,且由罩 部431延伸成型有一墻部432,其中罩部431中心成型有一組設孔4311,且組設孔中4311 組設有一個軸承433,又,一固定軸44,穿設過組設孔4311后,其末端螺固組設于轉子座41, 或螺固組設于輪圈2,使固定軸44可隨輪圈2產生同步轉動,請再參閱圖中所示,定子座43 的墻部432,組設有數組線圈45,且在定子座43的罩部431的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46,如 此,當固定軸44隨輪圈2產生同步轉動時,定子座43則會因配重物46的作用,保持不動, 也即利用軸承433與配重物46之間產生勢能的抗旋作用(類似不倒翁原理),因此,即使輪 圈2在轉動時,線圈45也因抗旋作用而穩定的形成不動的狀態;而借助本圖中所示的裝置, 當輪圈2轉動后,即可同步帶動轉子座41產生轉動,且由于轉子座41與定子座43,分別組 設有具磁性的永磁體(42、42’)以及線圈45,故可在輪圈2轉動的同時產生電力,且產生的 電力可由一電性接線47輸出至一電力儲存裝置中。請參閱圖4,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三,如圖,本實用新型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5,其主要是由一蓋體51、一轉子座52以及一定子座53所組構而成,其 中蓋體51可供組設于一交通工具的輪圈2,所述的輪圈2則組設有輪胎21 ;其中,蓋體51 成型有一罩部511,并由罩部511延伸成型有一墻部512,其可借助數支固定螺絲513,使蓋 體51受螺固于輪圈2,如此,當輪圈2轉動時,蓋體51可同步隨輪圈2轉動;又,轉子座52組設于蓋體51的罩部511的內部平面,并有數個永磁體(521、521’ )組設于轉子座52,且 各相鄰排的永磁體(521、521’ )呈相異方向排列;請再參照圖中所示,定子座53與轉子座 52相對應的面,組設有數個線圈531,且定子座53的中心位置成型有一組設孔532,所述的 組設孔532中組設有一個軸承533,又,定子座53的單邊組設有一配重物56 ; —固定軸54, 穿設過定子座53的組設孔532,其末端固設于轉子座52或蓋體51,當蓋體51轉動時,固定 軸54可隨蓋體51產生同步轉動;請再參閱圖中所示,當輪圈2產生轉動后,同步使蓋體51 及固定軸54產生轉動,定子座53則會因配重物56的作用,保持不動,也即利用軸承533與 配重物56之間產生勢能的抗旋作用(類似不倒翁原理),因此,即使輪圈2在轉動時,線圈 531也因抗旋作用而穩定的形成不動的狀態;而借助本圖中所示的裝置,當輪圈2轉動后, 即可同步帶動轉子座52產生轉動,且由于轉子座52與定子座53的相對面,分別組設有具 磁性的永磁體(521、521’)以及線圈531,故可在輪圈2轉動的同時產生電力,且產生的電 力可由一連接于線圈531的電性接線55,輸出至一電力儲存裝置中。請參閱圖5,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四,如圖,本實用新型也可應用 于騎乘式的車輛,如圖所示,為一腳踏車的一對叉桿6 (前叉桿或后叉桿均可),其中間組設 有一輪框61及一輪胎62,輪框61組設有數支輻射鋼絲611,應用本實用新型時,是可于其 各輻射鋼絲611上分別組設有一轉子座63,所述的轉子座63具有多圈的轉子環631,各轉 子環631中則組設有一永磁體632 ;另,于叉桿6的相對內緣處組設有一定子座64,所述的 定子座64,具有一個以上多圈的同心定子環641,同心定子環641中則組設有一線圈642,利 用輪框61轉動時,同步帶動各永磁體632轉動,以使其與線圈642之間因電磁感應而產生 電力,且電力可由一電性轉接線65輸出至一電力儲存裝置中;再請參閱圖中所示,本實施 例可進一步于輪框61中心的車轂(花鼓)612,組設另一線圈定子組66,其由數個線圈661 所組構而成,此線圈定子組66與車轂(花鼓)612之間,借助一軸承67,使兩者之間呈可相 互轉動的軸設狀,再者,此線圈定子組66的下端,組設有一配重物662 ;當輪框61轉動時, 同步帶動各永磁轉子63轉動,以使其與線圈定子組66之間因電磁感應而產生電力,且電力 可由一電性接線68輸出至一電力儲存裝置中;且當輪框61轉動時,線圈定子組66因配重 物662及軸承67的作用,使線圈定子組66維持不動狀態。請參閱圖6,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五,如圖,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 可如圖中所示,將本實用新型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應用如汽車70、機車71或腳踏車 72,通過前述的各種裝置發電后,可將電力儲存于一電力儲存裝置73,而電力儲存裝置73 所蓄存的電力,則可進一步供作家庭用電74,例如照明、冷氣、電視、電腦娛樂、電熱水器 等負載應用;另,若蓄存的電力足夠,則可進一步將所蓄存的電力回售給電力供應者,例如 電力公司75,且其供應的電量可通過一電表76計算。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是一個以上的轉子座及一個以上的定子座,組成一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使其可被應用于一輪式車輛中,借助輪式車輛的輪圈及輪胎的轉 動,使轉子座可隨其同步產生轉動,并與定子座產生磁感應,進而產生電力;又,將上述所產 生的電力蓄存于一電力儲存裝置中,可供作家庭用電,甚或可進一步回售于電力公司;借 此,本實用新型據以實施后,確實可以達到提供一種組裝容易,且可產生電力的外掛式磁感 應的發電裝置的目的。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申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與精神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供組設于車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借助該車輛的輪圈轉動產生電力,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體;定子座,固設于該車輛的車體結構,且鄰近組設于該輪圈外部的該轉子座,該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以及該轉子座上設置的各該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各該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電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子座的該線圈連 接有電性接線,該電性接線將產生的電力輸出至一個電力儲存裝置。
3.一種供組設于車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借助該車輛的輪圈轉動產生電力, 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體; 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該定子座成型有一個組設孔,該組設孔中組設有一個軸承,該 定子座單邊組設有一個配重物;固定軸,該固定軸穿過該定子座的該組設孔且其末端固定于該轉子座或該車輛的輪 圈;以及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該各線圈產生磁 感應并產生電力。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子座的該線圈連 接有電性接線,該電性接線將產生的電力輸出至一個電力儲存裝置。
5.一種供組設于車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借助該車輛的輪圈轉動產生電力, 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座,組設于該車輛的該輪圈外部,該轉子座的側部圓周面具有數個永磁體; 呈罩體狀的定子座,其成型有一個罩部,且由該罩部延伸成型有一個墻部,數個線圈組 設于該墻部,該數個線圈組連接有電性接線;在該罩部的單邊,組設有一個配重物,該罩部 中心成型有一個組設孔,該組設孔中組設有一組軸承;固定軸,該固定軸穿過該組設孔且其末端螺固設于該轉子座該車輛的輪圈;以及 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該各線圈產生磁 感應并產生電力。
6.一種供組設于車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借助該車輛的輪圈轉動產生電力, 其特征在于包括蓋體,成型有一個罩部,該罩部延伸成型有一個墻部,該蓋體螺固于該輪圈外部; 轉子座,組設于該蓋體的該罩部的內平面,該轉子座具有數個永磁體; 定子座,具有數個線圈,該線圈連接有電性接線,該定子座成型有一個組設孔,該組設 孔中組設有一個軸承,該定子座單邊組設有一個配重物;固定軸,該固定軸穿過該組設孔且其末端螺固組設于該轉子座;以及 該轉子座上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圈呈同步轉動并與該定子座的該各線圈產生磁 感應并產生電力。
7.一種供組設于車輛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該騎乘式車輛具有一個以上的輪框,該輪框內周圓組設有數支輻射鋼絲,借助該騎乘式車輛的輪框轉動產生電力,其特征在 于包括定子座,組設于該騎乘式車輛的一組叉桿,該定子座具有多圈的同心定子環,該定子環 中組設有線圈;轉子座,組設于該輪框內的各輻射鋼絲,該轉子座具有多圈的轉子環,該些轉子環中組 設有永磁體;以及該些轉子環中的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框同步轉動,并與該各線圈產生磁感應并產生 電力。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線圈連接有電性接 線,該電性接線將產生的電力輸出至一個電力儲存裝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輪框中心組設有一 個車轂,另一個定子組組設于該車轂,該定子組由數個線圈構成,各該線圈與該車轂之間, 組設有一個軸承,該定子組的下端,組設有一個配重物,該各永磁體能夠隨該輪框同步轉動 并與該定子組之間產生磁感應產生電力。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另設的定子組的該 數個線圈連接有電性接線,該電性接線將產生的電力輸出至一個電力儲存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外掛式磁感應的發電裝置,是利用交通工具(汽車、機車、腳踏車等)的車輪進行輪外(out-wheel)發電,其主要以車輪及車體作為可拆卸式電磁感應的轉子與定子元件,將車輪的換向輪與驅動輪的旋轉機械能,通過永磁轉子與車輪聯動產生永磁的機械性圓周運動,而線圈定子,則以固定的方式與車體產生定子功能,使外掛式可拆卸的永磁轉子與線圈定子產生電磁感應,進而產生交流電能,而此交流電能經電子電路單元轉成直流電后,可儲存至電池中,待交通運行完成后,電磁的電力經變壓轉成交流電,則可進一步供家庭負載使用,或可通過電表回流到電力公司的電網。
文檔編號H02K21/12GK201590739SQ20092017043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5日
發明者彭慶東, 紀大任, 紀瑞麟 申請人:碧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