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發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液態金屬輸送熱量化學儲能 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能源短缺,低品位能源如工廠余熱、汽車尾氣余熱等,以及可再生能源 如太陽能、風能等的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然而,此方面還存在諸多技術障礙制約 其推向大規模實際應用,其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是必須發展效率高、使用方便、經濟、自給 自足的能源產生體系。當前的太陽能發電中,利用光電池產生電力是最為重要的模式之一。此種發電方 式依靠的基本結構是光電薄膜電池,但現有盛行的太陽能光電池還普遍存在轉換效率和功 率密度偏低等不理想之處;現有的熱發電技術大多只能在白天有陽光的前提下工作,在應 用上受到一定局限;為使太陽能發電系統實現全天候工作,必須引入儲能環節,以便在有陽 關的情況下儲存部分熱能,滿足夜晚無陽光時的發電需求。連續太陽能熱發電涉及發電、聚熱和蓄熱兩個關鍵環節。在顯熱、相變和化學反 應三種熱量儲存方法中,顯熱儲存已發展到商業開發水平,但由于儲能密度低,裝置體積龐 大,有一定局限性。而化學反應儲熱具有儲能密度高,可長期儲存,使用催化劑容易控制釋 放高溫熱能等優點,是一種有效的太陽能高溫儲熱方式,且成本相對較低。近年來,各國學 者對熱化學儲能體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關進展體現為如采用CaO、H2O和Ca(OH)2可 逆反應體系的儲熱方法,氨閉合回路熱化學過程儲熱方法,有機液態化合物儲氫儲熱技術, 以及利用其它可逆化學反應實現儲熱及放熱。其中一些方法已比較成熟并在工業上得到普 遍應用。在熱發電技術方面,國際上圍繞斯特林發電技術的研究已開展二十多年。當前,人 們已成功實現千瓦級電功輸出的太陽能斯特林發電機,并將熱源擴展到生物燃料等方面。 自由活塞式斯特林發電系統有著較高的熱電效率,但是目前大規模實用化仍然存在著成本 高、可靠性偏低等障礙,主要原因在于自由活塞式斯特林發動機在高溫端仍存在“排出器” 的運動部件。熱聲斯特林發動機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上述不足,它更注重太陽能發電技術 的實用化。與傳統的斯特林發動機通過控制兩個活塞或活塞與排出器間的運動來調節回熱 器所在位置的壓力波動與速度波動間合適的相位關系不同,熱聲斯特林發動機利用管道的 聲學特性來實現上述相位關系,從而徹底消除了高溫端(通常在500-650°C之間)的運動部 件,其可靠性得以提高,成本也大為降低。另一方面,熱聲發動機可在冷熱端溫差較小(約 IOO0C )的情形下工作,具有很好的熱源適應性,它可以利用太陽能、地熱等潔凈能源,也可 以利用各種形式的燃料與工業廢熱;此外,熱聲發動機通常采用氦氣、氮氣、液態金屬等作 為工質,安全環保。這些優點使得熱聲發動機能滿足現階段對能源及環境的要求,有著較好 的應用前景與經濟效益。總體上,熱聲斯特林發動機沒有機械運動部件,與傳統的斯特林發動機相比具有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的優點,同時又保持了傳統斯特林發動機高效率的優點,是熱發電方 面的理想方案之一。較為成熟的太陽熱發電技術有斯特林循環發電技術、蒸汽循環發電技 術等。太陽能驅動的塔式蒸汽循環發電技術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似,但以太陽能為熱源,適 合于大型集中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兆瓦級以上),不能滿足小型分布式發電的需要。另一方 面,由于到達地面的太陽能的晝夜間斷性和氣候造成的不穩定性,它在地球表面的能量密 度很低、通常每平方米不到一千瓦。為彌補太陽能不能穩定、持續地供應的缺陷,需要將太 陽能儲存起來,在其不足時再釋放出來,從而滿足生產和生活用能連續和穩定供給的需要。 因而在實現太陽能高效率熱發電的同時,儲能式太陽能熱發電具有十分顯著的應用價值, 亟待大力開發。此外,要將吸熱、儲熱及發電系統有機地聯系起來,必須依賴于某種熱量傳輸環 節,在現有的典型方法中,人們普遍采用液冷、熱管等實現各能量單元間熱量的分配、傳輸 和利用。但這些方法均存在可靠性不高、傳熱效率低等不足。與此相比,低熔點金屬由于引 入了熱導率遠高于常規流體的金屬流體,因而傳熱效率得以顯著提升,且易于采用無運動 部件的電磁泵驅動,由此可實現高效可靠的熱量傳輸。為實現太陽能的高效連續發電,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液態金屬傳熱,可儲存白天 太陽能,而到晚上再予以釋放利用的化學儲能式24小時不間斷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24小時不間斷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由于該 裝置在白天利用液態金屬將來自太陽能的熱量輸送到發電機和儲能器,晚上再將儲能器產 生的熱量輸送到發電裝置,從而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發電,并且是一種自維持型太陽能 發電裝置。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提供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包括一太陽能聚光器;一位于所述太陽能聚光器正下方的太陽能吸熱器;一化學儲能裝置;一熱聲斯特林發電機;和一液體金屬傳熱系統;所述液體金屬傳熱系統包括一與所述太陽能吸熱器接觸相連的吸熱換熱器,所述吸熱換熱器由吸熱換熱器基 底及設于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一中空流道組成;一與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的高溫端接觸相連的發電機熱頭換熱器,所述發電機 熱頭換熱器由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二中空流 道組成;一與所述化學儲能裝置接觸相連的化學儲能換熱器,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由化學 儲能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三中空流道組成;和一電磁泵;所述電磁泵由泵體和設于所述泵體內的第四中空流道及安裝于第四中 空流道內的電磁閥組成;
5
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通過連接管道 依次相連通并形成循環流道,所述循環流道內裝有液體金屬流體10。所述的電磁閥包括一對分別鑲嵌于所述泵體的第四中空流道的一相對的壁面上的片狀電極片;分別嵌裝于所述泵體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片狀磁體;所述片狀磁體覆蓋所述第四 中空流道;所述片狀磁體大平面與所述片狀電極大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片狀電極片的電極弓丨線與一外電源電連接。所述化學儲能裝置為基于Ca0、H20和Ca (OH) 2儲能裝置,氨閉合回路熱化學反應儲 能(熱)裝置,有機液態化合物儲氫儲熱裝置等。均屬于現有儲能技術中的典型方案。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為帶諧振管的熱聲斯特林發電機。所述的太陽能聚光器為太陽灶。所述的太陽能吸熱器為太陽能集熱器。所述的液體金屬為鎵、鈉、鉀、水銀、鎵銦合金、鎵銦錫合金或鈉鉀合金。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和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及連接管道 的材質均為不銹鋼、金剛石、銅、塑料、有機玻璃或聚合物材質。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的縱截面形狀 均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圓形,其長度在1毫米到5000厘米之間。本發明使用的太陽能聚光器可采用現有的任何一種聚光器方式實現,技術相對成 熟,相應裝置可從市場購置或委托加工。本發明使用的太陽能吸熱器;用于吸收來自太陽能聚光器的熱量,也是目前太陽 能集熱器市場中比較成熟的技術,可以直接委托加工。本發明使用的化學儲能裝置;所述化學儲能裝置可采用現有的任何一種化學儲熱 方式實現,如采用基于Ca0、H20和Ca(0H)2儲能裝置,氨閉合回路熱化學反應儲能(熱)裝 置,有機液態化合物儲氫儲熱裝置等。均屬于現有儲能技術中的典型方案,可直接選用。本發明使用的熱聲斯特林發電機可為帶諧振管的熱聲斯特林發電機,其高溫端接 受來自液體金屬的熱量,低溫端則處于環境中,于是在兩端溫度處于特定溫差的情況下即 可輸出電力。本發明的液體金屬傳熱系統的循環流道上帶有多個換熱器,分別與太陽能吸熱 器、熱聲斯特林發電器及化學儲能器表面接觸,用于將來自高溫熱源如太陽能吸熱裝置或 儲能裝置的熱量釋放到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的高溫端,提供用以發電的熱能。迄今,國內外尚無通過集液體金屬傳熱、熱聲斯特林發電及化學儲能于一體的不 間斷太陽能發電方式,該裝置在太陽能發電領域有重要應用價值。本發明充分利用了熱聲斯特林發電、化學儲能的特點及液體金屬的高效傳熱的優 勢,突破了傳統太陽能發電器產電裝置存在間斷、熱管理系統復雜等不利,由此可確保實現 高效的低品位熱能的全天候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利用液態金屬傳熱的化學儲能式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的工作原 理是這樣實現的,在白天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采用太陽能聚光器獲得密度較高的熱流,由太 陽能吸熱器吸收熱量,再借助液體金屬優異的傳熱能力,將熱量持續不斷地傳輸到熱聲斯
6特林發電裝置高溫端,繼而產生電力;與此同時,由液體金屬攜帶的部分熱量將被化學儲能 裝置吸收并存儲起來。夜間無太陽光時,化學儲能裝置開始借助化學反應放熱,于是同樣基 于液態金屬的高效傳熱能力,再將化學儲能器釋放的熱量通過流體循環的方式傳送到熱聲 斯特林發電高溫端,同樣可以產生電力;當然,為實現晝夜高溫系統熱量的高效利用,液體 金屬在傳熱系統循環通路中的流動方向可根據需要予以切換,以減少熱量向環境的散失。 可見,通過本發明提供的三位一體的高效儲熱、吸熱及傳熱過程,可以實現太陽能24小時 不間斷發電。本發明提供的發電系統中,所有的能量來源均來自太陽能(當然也可用于工 廠余熱回收等場合),而且是一種自維持、自適應型裝置;本發明中的能量傳輸介質為液體 金屬,易于采用電磁驅動,功耗低。本發明的關鍵之處在于首次引入了化學儲能、熱聲發電以及超強液體金屬熱管理 的集成思想,從而使得可方便地實現太陽能連續發電;所需能源全部來自熱能,在太陽能乃 至更多余熱利用場合中具有獨特價值。迄今,類似方案在各種專利文獻及論著中均未見報道。本發明所提供的利用液態金屬傳熱的化學儲能式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優點在于 集聚熱、儲熱及熱發電于一體,實現連續發電(是一種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 林發電裝置);采用液態金屬傳熱,效率高,功耗低;結構緊湊。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電磁泵91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附圖2為電磁泵91的結 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本發明提供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包 括一太陽能聚光器1 ;一位于所述太陽能聚光器1正下方的太陽能吸熱器2 ;一化學儲能裝置3;一熱聲斯特林發電機4 ;和一液體金屬傳熱系統5 ;所述液體金屬傳熱系統5包括一與所述太陽能吸熱器2接觸相連的吸熱換熱器6,所述吸熱換熱器6由吸熱換熱 器基底及設于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一中空流道組成;一與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4的高溫端接觸相連的發電機熱頭換熱器7,所述發 電機熱頭換熱器7由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二 中空流道組成;—與所述化學儲能裝置3接觸相連的化學儲能換熱器8,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8由 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三中空流道組成;和
7
一電磁泵9;所述電磁泵9由泵體91和設于所述泵體91內的第四中空流道及安 裝于第四中空流道內的電磁閥組成;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通過連接管道 依次相連通并形成循環流道,所述循環流道內裝有液體金屬流體10。。所述的電磁閥包括一泵體 91;一對分別鑲嵌于所述第四中空流道的一相對的壁面上的片狀電極片92 ;分別嵌裝于所述泵體91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片狀磁體93 ;所述片狀磁體93覆蓋 所述第四中空流道;所述片狀磁體93大平面與所述片狀電極92大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片狀電極片92的電極引線31與一外電源電連接。所述化學儲能裝置3為基于Ca0、H20和Ca (OH) 2儲能裝置,氨閉合回路熱化學反應 儲能(熱)裝置,有機液態化合物儲氫儲熱裝置等。均屬于現有儲能技術中的典型方案。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4為帶諧振管的熱聲斯特林發電機。所述的太陽能聚光器1為太陽灶。所述的太陽能吸熱器2為太陽能集熱器。所述的液體金屬10為鎵、鈉、鉀、水銀、鎵銦合金、鎵銦錫合金或鈉鉀合金。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和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及連接管道 的材質均為不銹鋼、金剛石、銅、塑料、有機玻璃或聚合物材質。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的縱截面形狀 均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圓形,其長度在1毫米到5000厘米之間。本發明的電磁閥也可選用下述結構的電磁閥,即其包括一對分別鑲嵌于所述泵 體91內的第四中空流道的一相對的壁面上的片狀電極片92 ;分別嵌裝于所述泵體91上表 面和下表面上的片狀磁體93 ;所述片狀磁體93覆蓋所述第四中空流道;所述片狀磁體93 大平面與所述片狀電極92大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片狀電極片92的電極引線與一外電源電 連接(此種結構已披露在本申請人申請號為200810118028. X的專利申請中)。本發明的太陽能聚光器1可采用現有的任何一種聚光器方式實現,本實施例選用 傳統的太陽灶(其較高較佳),技術比較成熟,相應裝置可從市場購置或委托加工;也可直 接從市場購買基本元件后,組合成聚光器。本發明的太陽能吸熱器2 (本實施例選用太陽能集熱器)用于吸收來自太陽能聚 光器1的熱量,相應系統可采用目前太陽能集熱器市場中比較成熟的技術實現,也可直接 委托加工;也可直接從市場購買基本元件后,組合成吸熱器。本發明的化學儲能裝置3可采用現有的任何一種化學儲熱方式實現,如采用基于 Ca0、H20和Ca(0H)2儲能裝置,氨閉合回路熱化學反應儲能(熱)裝置,有機液態化合物儲 氫儲熱裝置等。均屬于現有儲能技術中的典型方案,可直接選用。本發明的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4可為行波熱聲發電機、變截面聚能型熱聲斯特林 發電機或者帶諧振管的熱聲斯特林發電裝,是領域內近期已實現的技術,可基于現有技術 委托加工或自行制作,其高溫端接受來自液體金屬的熱量,低溫端則處于環境中,于是在兩 端溫度處于特定溫差的情況下即輸出電力;
8
本發明的液體金屬傳熱系統5的循環流道上依次串有多個換熱器(吸熱換熱器6、 發電機熱頭換熱器7和化學儲能換熱器8)它們分別與太陽能吸熱器2、熱聲斯特林發電裝 置4及化學儲能裝置3表面接觸,用于將來自高溫熱源如太陽能吸熱器或儲能裝置的熱量 釋放到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4的高溫端,提供發電的熱能。本發明為一種結合了化學儲能、熱聲斯特林發電及引入超強液體金屬冷卻的熱發 電裝置。在白天陽關充足的情況下,來自太陽能聚光器1的高密度熱流,被太陽能吸熱器2 吸收并儲存,再借助液體金屬10優異的傳熱能力,將熱量持續不斷地傳輸到熱聲斯特林發 電裝置4高溫端,繼而產生電力;與此同時,由液體金屬10攜帶的部分熱量將被化學儲能 裝置3吸收并存儲起來。夜間無太陽光時,此時化學儲能裝置3開始放熱,于是同樣基于液 態金屬10的高效傳熱能力,再將化學儲能裝置3釋放的熱量通過流體循環的方式傳送到熱 聲斯特林發電裝置4高溫端,同樣可以產生電力;當然,為實現晝夜高溫系統熱量的高效利 用,液體金屬在傳熱系統循環通路中的流動方向可根據需要予以切換,以減少熱量向環境 的散失。可見,通過本發明提供的三位一體的儲熱、吸熱及傳熱過程,可以實現太陽能24小 時不間斷發電。本發明提供的發電系統中,所有的能量來源均來自太陽能(當然也可用于 工廠余熱回收等場合),而且是一種自維持型裝置;本發明中的能量傳輸介質為液體金屬 10,易于采用無運動部件的電磁泵9驅動,體積小,功耗低。本發明中對于毫、微米級的管道內微孔或槽可通過現有技術加工出。目前的進展 已使得加工由多個水力學直徑在lOnm到10 u m3之間的微管道成為可能。這些槽道可制作 在硅、金屬或其它合適材料的薄片上。這些技術保證了本傳熱裝置的加工。比如,制作散熱 器的流道時,若所要求的管道尺寸較小(如在數十微米量級),則需采用一些微/納米加工 技術如LIGA技術、激光打孔等在散熱器基底1,2 (可為金屬如鋁或半導體硅等)上按一定 管道方式加工出一系列微型槽或孔道。若管道尺寸很大(如毫米到厘米量級),則采用常規 方法如機加工或電加工即可做出。整個制造工藝并不復雜。為達到較好的散熱效果,一般用作本發明的液體金屬10或其合金應滿足如下要 求無毒,對所接觸材料不起腐蝕及化學作用,在高溫下不發生化學反應;便于獲取;具有 一定的熱穩定性;比熱、熱導率和熱擴散率要高,因而在傳遞一定的熱量時,可使流量小,傳 熱迅速。工質應與結構材料相容,所選工質應不能造成對換熱器系統部件產生腐蝕和銹化 等影響使用壽命的不利因素,此外,工質還應具有較大的熔化潛熱和較小的粘性系數。本發明具有很多優點,首先,首次結合了化學儲能、熱聲斯特林發電及引入超強的 液體金屬冷卻,從而將可于24小時內隨時確保發電裝置始終處于最佳工作高溫,由此實現 了太陽能高效連續的電能輸出;該方案一改傳統熱發電技術中熱能利用存在不連續性,而 熱量傳輸效率低及管理系統比較復雜的不利,且所有能源全部來自熱能,因而整套結構是 一種自維持、自適應型高效發電裝置。這種集成方式,使得太陽能熱發電成為比較現實的技 術。整個散熱器內液體金屬的循環過程是封閉的,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而具有明顯的環 保性。這種裝置在節能、發展清潔能源乃至建立分布式發電等方面有重要意義。本發明提供的發電裝置內,機械運動部件極少,因而較之現有的風能發電、太陽熱 蒸汽能發電,整套裝置的結構更簡單,可靠性更高,維護方便,且噪音較低,太陽能總體利用 效率高。本發明的發電系統可方便地實現高效的熱能發電。以實施例1為例,使用本發明專利的方式如下使用時,只需將該發電系統置于陽關充足的地方甚至是工廠余熱排除口、 汽車尾噴管等溫度較高的地方,即可實現電力輸出,從而滿足各方面的電力需求。當然,在 長期缺乏陽光的情況下,也可通過在吸熱模塊中心設置燃料如各種常規燃料(石油、天然 氣、生物質等)提供熱源,同樣可連續地提供電能輸出,所以本發明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一 般有陽光的情況下,根據用戶使用當地的太陽能特點,調整好太陽能聚焦器1的相對位置; 于是,隨著太陽能的作用,發電裝置4的熱端溫度開始上升當其兩端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工 作溫度水平和溫差,于是整套裝置即可持續穩定地輸出電能。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 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明的技術方 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 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一種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包括一太陽能聚光器;一位于所述太陽能聚光器正下方的太陽能吸熱器;一化學儲能裝置;一熱聲斯特林發電機;和一液體金屬傳熱系統;所述液體金屬傳熱系統包括一與所述太陽能吸熱器接觸相連的吸熱換熱器,所述吸熱換熱器由吸熱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一中空流道組成;一與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的高溫端接觸相連的發電機熱頭換熱器,所述發電機熱頭換熱器由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二中空流道組成;一與所述化學儲能裝置接觸相連的化學儲能換熱器,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由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及設于所述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內的第三中空流道組成;和一電磁泵;所述電磁泵由泵體和設于所述泵體內的第四中空流道及安裝于第四中空流道內的電磁閥組成;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通過連接管道依次相連通并形成循環流道,所述循環流道內裝有液體金屬流體。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電磁閥包括一對分別鑲嵌于所述泵體的第四中空流道的一相對的壁面上的片狀電極片; 分別嵌裝于所述泵體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片狀磁體;所述片狀磁體覆蓋所述第四中空 流道;所述片狀磁體大平面與所述片狀電極大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片狀電極片的電極弓丨線與一外電源電連接。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學儲能裝置為基于Ca0、H20和Ca (OH) 2儲能裝置,氨閉合回路熱 化學反應儲能裝置或 有機液態化合物儲氫儲熱裝置等。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聲斯特林發電機為帶諧振管的熱聲斯特林發電機。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太陽能聚光器為太陽灶。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太陽能吸熱器為太陽能集熱器。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體金屬為鎵、鈉、鉀、水銀、鎵銦合金、鎵銦錫合金或鈉鉀合金。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熱換熱器基底、發電機熱頭換熱器基底和化學儲能換熱器基底及連接管道的材質均 為不銹鋼、金剛石、銅、塑料、有機玻璃或聚合物。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空流道、第二中空流道、第三中空流道和第四中空流道的縱截面形狀均為矩形、 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圓形,其長度為1毫米 5000厘米。
全文摘要
一種晝夜不間斷發電的太陽能熱聲斯特林發電裝置包括太陽能聚光器、太陽能吸熱器、化學儲能裝置、熱聲斯特林發電機和液體金屬傳熱系統;傳熱系統包括由基底及設于基底內的第一中空流道組成的吸熱換熱器位于太陽能聚光器下方;由基底及設于基底內的第二中空流道組成的發電機熱頭換熱器與熱聲斯特林發電機高溫端接觸;由基底及設于基底內的第三中空流道組成的化學儲能換熱器與化學儲能裝置接觸;由泵體和設于泵體內的第四中空流道及裝于該流道內的電磁閥組成的電磁泵;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流道通過管道依次連通并形成循環流道,流道內裝液體金屬流體;能確保24小時不間斷供電,是一種自維持、自適應型高效低品位熱發電裝置,且節能環保。
文檔編號H02N11/00GK101867331SQ200910082398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5日
發明者傅文甫, 劉靜, 羅二倉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