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利用電磁感因自發光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用 于自行車等車輪上的發光輪改進結構。
技術背景
我們知道,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叫電磁感應。電 磁感應現象是電磁學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顯示了電、磁現象之間 的相互聯系和轉化,對其本質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電、磁場之間的聯 系具有重大意義。電磁感應現象在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以及電磁測量 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電磁感應所的公式如下若閉合電路為一個n匝的線圈,則又可 表示為式中n為線圈匝數,A為磁通量變^量,單位Wb , At為 發生變化所用時間,單位為s. e為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單位為V. E=nAO/At。
根據上述原理,人們設計出各種電磁感應發電裝置,見專利號為 01218328.8的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其公開了一種聲光輪改良結構。 該實用新型包括一支撐輪體的叉架、 一磁性組件及多個燈組等構件單 元,其將多個燈組分別設在輪體的輪輻上,各燈組中設有一磁信號接 收組件,各磁信號接收組件分別與電容、發光組件相連接,且在輪體的輪緣兩外側設有一磁性組件,并且與叉架連接成一體,由此而形成 一在輪體旋轉時,即產生整圈發光的效果。
上述的技術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點首先磁性組件需要通過一個U 形架與叉架固定,并且磁性組件需設置兩組,這樣導致產品結構復雜, 并且由于U形架與自行車剎車組件安裝位置重疊,給安裝帶來一定 麻煩。其次,該技術方案中由于電磁感應設計存在一定缺陷,導致其 發光效果不是很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 一種結構簡單、便于安裝的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并且該改進結構可提 供更加良好的發光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其包 括-輪體、用于支撐輪體的叉架、設置在輪體上的發光件以及固定在 叉架上的磁性組件,其中,叉架具有兩支桿,輪體安裝在兩支桿之間, 于發光件中設置有電磁感應組件,通過該電磁感應組件產生的感應電 流供發光件發光,所述的磁性組件固定在其中一個支桿上,該磁性組 件包括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磁體。
所述磁性組件的固定架包括 一套體、 一連接件以及一擺動件, 其中套體為一個可套設在叉架支桿上的套圈,連接件一端通過螺釘連
接在套體的一側,其另一端通過螺釘與擺動件連接,該磁性組件中的 磁體固定在擺動件內。
所述的套體與連接件結合的端面設置有可相互咬合的棘齒,連接件與擺動件結合的端面設置有可相互咬合的棘齒。
所述的擺動件一側成型有一延伸板,該延伸板上開設有一個滑 槽,用于連接連接件和擺動件的螺釘穿過該滑槽。
固定在擺動件內的磁體被封裝在擺動件所成型的一盒體內,并且 位于該盒體內的磁體遠離輪體的一端面設置有一鐵片。
所述的發光件包括透光燈殼、設置有發光體和電容的電路板,以 及與電路板形成電連接的電磁感應組件,其中燈殼與輪體的輪輻固 定。
所述的電池感應組件包括線圈組和位于線圈組外圍的"L"形導 磁體。
電磁感應組件位于燈殼內成型的一凹槽內,且線圈組的兩引腳直 接焊接在電路板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改進結構后,首先,磁性組件可單邊設置在 叉架一側,其安裝位置不會與車體的其他零部件產生沖突,便于安裝、 維修,更換,操作非常方便。其次,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電磁感 應設計,可提高電磁感應效果,提高發光件的發光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磁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發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輪體1、用于支撐輪體1的
叉架2、設置在輪體1上的發光件3以及固定在叉架2上的磁性組件 4。叉架2具有兩支桿21,輪體1的中樞軸安裝在兩支桿21之間。 發光件3中設置有電磁感應組件31,通過該電磁感應組件3.1產生的 感應電流供發光件3發光。
磁性組件4固定在叉架2的其中一個支桿21上,該磁性組件4 包括固定架41以及固定在固定架41上的磁體40。所述磁性組件4 的固定架41包括 一套體411、 一連接件412以及一擺動件413,其 中套體411為一個可套設在叉架2支桿21上的套圈,連接件412 — 端通過螺釘連接在套體411的一側,其另一端通過螺釘與擺動件413 連接,該磁性組件4中的磁體40固定在擺動件413內。擺動件413 一側成型有一延伸板416,該延伸板416上開設有一個滑槽417,用 于連接連接件412和擺動件413的螺釘穿過該滑槽417。
套體411與連接件412采用螺釘結合,這樣通過調整螺釘的松緊 度,可以令套體411與連接件412之間擺動;同理,連接件412與擺 動件413之間同樣可以形成擺動。通過連接件412與擺動件413的角 度調整,可以調整磁體40的位置,以對應輪體1上的發光件3,使 之形成更好的電磁感應效果。
為了令套體411、連接件412、擺動件413之間連接穩固,在套 體411與連接件412結合的端面設置有可相互咬合的棘齒414,連接 件412與擺動件413結合的端面設置有可相互咬合的棘齒。這樣就可以防止各部件之間發生自行擺動的情況。
固定在擺動件413內的磁體40被封裝在擺動件413所成型的一 盒體415內,并且位于該盒體415內的磁體40遠離輪體1的一端面 設置有一鐵片401。采用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電磁感應效果,令發光件 3發光效果更加良好。
發光件3包括透光燈殼32、設置有發光體33和電容34的電路 板35,以及與電路板35形成點連接的電磁感應組件31,其中燈殼 32與輪體1的輪輻11固定。所述的電池感應組件31包括線圈組311 和位于線圈組311外圍的"L"形導磁體312。該導磁體312的功效 也是增加電磁感應效果。
電磁感應組件31位于燈殼32內成型的一凹槽321內,且線圈組 311的兩引腳直接焊接在電路板35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改進結構后,首先,磁性組件4可單邊設置 在叉架2—側,其安裝位置不會與車體的其他零部件產生沖突,便于 安裝、維修,更換,操作非常方便。其次,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 電磁感應設計,可提高電磁感應效果,提高發光件的發光效果。
當然,以上所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 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 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 內。
權利要求1、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包括輪體(1)、用于支撐輪體(1)的叉架(2)、設置在輪體(1)上的發光件(3)以及固定在叉架(2)上的磁性組件(4),其中,叉架(2)具有兩支桿(21),輪體(1)安裝在兩支桿(21)之間,于發光件(3)中設置有電磁感應組件(31),通過該電磁感應組件(31)產生的感應電流供發光件(3)發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組件(4)固定在其中一個支桿(21)上,該磁性組件(4)包括固定架(41)以及固定在固定架(41)上的磁體(40)。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所述磁性組件(4)的固定架(41)包括 一套體(411)、 一 連接件(412)以及一擺動件(413),其中套體(411)為一個可套設 在叉架(2)支桿(21)上的套圈,連接件(412) —端通過螺釘連接 在套體(411)的一側,其另一端通過螺釘與擺動件(413)連接,該 磁性組件(4)中的磁體(40)固定在擺動件(413)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套體(411)與連接件(412)結合的端面設置有可相互 咬合的棘齒(414),連接件(412)與擺動件(413)結合的端面設置 有可相互咬合的棘齒。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擺動件(413) —側成型有一延伸板(416),該延伸板(416)上開設有一個滑槽(417),用于連接連接件(412)和擺動件(413)的螺釘穿過該滑槽(417)。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固定在擺動件(413)內的磁體(40)被封裝在擺動件(413) 所成型的一盒體內,并且位于該盒體內的磁體(40)遠離輪體(1) 的一端面設置有一鐵片(401)。
6、 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條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 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光件(3)包括透光燈殼(32)、設置有 發光體(33)和電容(34)的電路板(35),以及與電路板(35)形成 點連接的電磁感應組件(31),其中燈殼(32)與輪體(1)的輪輻(11) 固定。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電池感應組件(31)包括線圈組(311)和位于線圈組(311)外圍的"L"形導磁體(312)。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發光輪的改進結構,其特征 在于電磁感應組件(31)位于燈殼(32)內成型的一凹槽內,且線 圈組(311)的兩引腳直接焊接在電路板(3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利用電磁感因自發光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用于自行車等車輪上的發光輪改進結構。其包括輪體、用于支撐輪體的叉架、設置在輪體上的發光件以及固定在叉架上的磁性組件,其叉架具有兩支桿,輪體安裝在兩支桿之間,于發光件中設置有電磁感應組件,通過該電磁感應組件產生的感應電流供發光件發光,所述的磁性組件固定在其中一個支桿上,該磁性組件包括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磁體。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改進結構后,首先,磁性組件可單邊設置在叉架一側,其安裝位置不會與車體的其他零部件產生沖突,便于安裝、維修,更換,操作非常方便。其次,本實用新型采用新型的電磁感應設計,可提高電磁感應效果,提高發光件的發光效果。
文檔編號H02K7/18GK201224449SQ20082004627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1日
發明者戴人豪 申請人:戴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