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馬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馬達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避免構件磨損與失效,以延長壽命的微馬達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l所示,微馬達包含有
一輪轂IO、 一肋骨結構20、 一內環30、 一外環40以及至少二個以上的微致動器50;
再如圖2所示,其使用LPCVD (低壓化學氣相沉積)在一基質60上沉積低應力(250MPa)氮化硅薄膜(Si3N4)作為絕緣層61。
其中,輪轂10為一固定在絕緣層61上的不可動構件,其呈中空的U形盤狀體,且其頂緣朝向外突伸有上蓋IOI。
肋骨結構20與內環30均為中空環狀,內環30位于上蓋ll外周,且內環30的內孔徑必須略大于上蓋101的最大外徑,肋骨結構20固定于內環30底部,位于上蓋101的下方位置,用于支撐內環30旋轉,且肋骨結構20的內孔徑必須大于輪轂外徑10,但小于內環30的內孔徑與上蓋101的最大外徑,使上蓋101可擋止于肋骨結構20上方,以防止其旋轉脫出。
外環40也呈中空環狀,且外環40的內孔徑必須遠大于內環30的最大外徑,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具有多個微致動器50,各微致動器50以其支撐懸臂梁51連結于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且各支撐懸臂梁51上又各自設有軸襯52與致動平板53。
絕緣層61上另設有上、下電極62、 63,當給定驅動電壓的情況下,致動平板53因受靜電力吸引而彎曲,移除給定電壓后,儲存于致動平板53的張應力能量即推使微致動器50移動完成一次步進運動(微致動器的動作原理為習知技術,故本文中僅簡單敘述)。
習用的微馬達,其上蓋101呈圓環狀的突出型態,故當微致動器50帶動肋骨結構20、內環30與外環40旋轉時,可能因為些許的偏移量而導致內環30的內孔碰撞上蓋101,造成內環30內孔與上蓋11之間發生嚴重的面接觸磨擦,特別是微致動器馬達的尺寸往往小于2X2 (mm)時,內環30內孔與上蓋101之間的面接觸磨擦更容易造成構件的磨損與失效。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馬達結構,其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突出型態,且其與內環內孔呈點接觸,可避免構件磨損與失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輪轂,為不可動構件并呈圓柱體,其頂緣向外突伸有上蓋,所述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突出型態; 一內環,呈中空環狀并位于所述上蓋外周,其內孔徑略大于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并與所述上蓋呈點接觸; 一肋骨結構,呈中空環狀并固定于所述內環底部,使其位于所述上蓋下方,且其內孔徑大于所述輪轂外徑,小于所述內環的內孔徑與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使所述上蓋被擋止于所述肋骨結構上方;一外環,呈中空環狀,且其內孔徑遠大于所述內環的最大外徑;至少二微致動器,連結于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
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上蓋為矩齒形突出型態。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上蓋為三角形突出型態。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上蓋為弧形突出型態。
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輪轂為中空的U形盤狀體。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微致動器以一支撐懸臂梁連結于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且各所述支撐懸臂梁上又各自設有軸襯與致動平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在微致動器帶動肋骨結構、內環與外環旋轉時,即使因為些許的偏移量而導致內環的內孔碰撞上蓋,由于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矩齒形、三角形或弧形突出型態,故與內環內孔之間為點接觸,可減少構件之間的相互磨損,以延長其壽命。
圖l是習用結構的外觀示意圖2是習用結構的剖面示意圖3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型態的外觀示意圖4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型態的平面示意圖5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型態的外觀示意圖6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型態的平面示意圖7是本發明第三種實施型態的外觀示意圖8是本發明第三種實施型態的平面示意圖9是本發明第四種實施型態的外觀示意圖;圖IO是本發明第四種實施型態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為一種微馬達結構,其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突出型態,且其與內環內孔呈點接觸,以避免構件磨損與失效。現舉以下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3、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一種實施型態所提供的微馬達結構,其包含有
一輪轂IO、 一肋骨結構20、 一內環30、 一外環40以及至少二個以上的微致動器50。
其中,輪轂10為不可動構件,其呈中空的LJ形盤狀體,且其頂緣向外突伸有上蓋ll,上蓋ll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矩齒狀突出型態。
肋骨結構20與內環30均為中空環狀,內環30位于上蓋11外周,且內環30的內孔徑必須略大于上蓋ll的最大外徑,肋骨結構20固定于內環30底部,位于上蓋ll的下方位置,用于支撐內環30旋轉,且肋骨結構20的內孔徑必須大于輪轂外徑10,但小于內環30的內孔徑與上蓋11的最大外徑,使上蓋11可被擋止于肋骨結構20上方,以防止其旋轉脫出。
外環40也呈中空環狀,且外環40的內孔徑必須遠大于內環30的最大外徑,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具有多個微致動器50,各微致動器50以其支撐懸臂梁51連結于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且各支撐懸臂梁51上又各自設有軸襯52與致動平板53。
所以當微致動器50帶動肋骨結構20、內環30與外環40旋轉時,即使因為些許的偏移量而導致內環30的內孔碰撞上蓋11,由于上蓋11為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矩齒形突出型態,故與內環30內孔之間為點接觸,可減少構件之間的相互磨損,以延長其壽命。
如圖5、圖6所示,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型態所提供的微馬達結構,其包含有一輪轂IO、 一肋骨結構20、 一內環30、 一外環40以及至少二個以上的微致動器50。
其中,輪轂10頂緣朝突伸有上蓋12,上蓋12呈至少二個以上的三角形突出型態(圖5、圖6所示的第二種實施型態為三個三角形突出設計,圖7、圖8所示的第三種實施型態則為四個三角形突出設計)。
肋骨結構20與內環30均為中空環狀,內環30位于上蓋12外周,且內環30的內孔徑必須略大于上蓋12的最大外徑,肋骨結構20固定于內環30底部,位于上蓋12的下方位置,用于支撐內環30旋轉,且肋骨結構20的內孔徑必須大于輪轂外徑10,但小于內環30的內孔徑與上蓋12的最大外徑,使上蓋12可被擋止于肋骨結構20上方,以防止其旋轉脫出。
外環40也呈中空環狀,且外環40的內孔徑必須遠大于內環30的最大外徑,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具有多個微致動器50,各微致動器50以其支撐懸臂梁51連結于內環30與外環40之間,且各支撐懸臂梁51上又各自設有軸襯52與致動平板53。
所以當微致動器50帶動肋骨結構20、內環30與外環40旋轉時,即使因為些許的偏移量而導致內環30的內孔碰撞上蓋12,由于上蓋12為呈至少二個以上的三角突出型態,故與內環30內孔之間為點接觸,可減少構件之間的相互磨損,以延長其壽命。
如圖9、圖10所示,為本發明第四種實施型態所提供的微馬達結構,其也包含有一輪轂IO、 一肋骨結構20、 一內環30、 一外環40以及至少二個以上的微致動器50。
其中,輪轂10頂緣朝向外突的上蓋13呈至少二個以上的弧形突出型態(圖中所示為四個),所以當微致動器50帶動肋骨結構20、內環30與外環40旋轉時,即使因為些許的偏移量而導致內環30的內孔碰撞上蓋13,由于上蓋13為呈至少二個以上的弧形突出型態,故與內環30內孔之間為點接觸,可減少構件之間的相互磨損,以延長其壽命。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的諸多特點在同類產品當中實屬首創。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型態,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或附圖所做的等效結構變換,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輪轂,為不可動構件并呈圓柱體,其頂緣向外突伸有上蓋,所述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突出型態;一內環,呈中空環狀并位于所述上蓋外周,其內孔徑略大于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并與所述上蓋呈點接觸;一肋骨結構,呈中空環狀并固定于所述內環底部,使其位于所述上蓋下方,且其內孔徑大于所述輪轂外徑,小于所述內環的內孔徑與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使所述上蓋被擋止于所述肋骨結構上方;一外環,呈中空環狀,且其內孔徑遠大于所述內環的最大外徑;至少二微致動器,連結于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為矩齒形突出型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為三角形突出型態。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為弧形突出型態。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為中空的U形盤 狀體。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微馬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致動器以一支撐懸 臂梁連結于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且各所述支撐懸臂梁上又各自設有軸襯與 致動平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馬達結構,其包括一輪轂,為不可動構件并呈圓柱體,其頂緣向外突伸有上蓋,所述上蓋呈至少二個以上的突出型態;一內環,呈中空環狀并位于所述上蓋外周,其內孔徑略大于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并與所述上蓋呈點接觸;一肋骨結構,呈中空環狀并固定于所述內環底部,使其位于所述上蓋下方,且其內孔徑大于所述輪轂外徑,小于所述內環的內孔徑與所述上蓋的最大外徑,使所述上蓋被擋止于所述肋骨結構上方;一外環,呈中空環狀,且其內孔徑遠大于所述內環的最大外徑;至少二微致動器,連結于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因此當微致動器帶動肋骨結構、內環與外環旋轉時,即使內環內孔碰撞上蓋,由于其間為點接觸,可減少二構件之間的相互磨損,延長其壽命。
文檔編號H02K5/04GK101514706SQ20081000830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2日
發明者洪銀樹, 黃義佑 申請人:建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