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線維修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 具。 ' 背景技術目前,為防止高壓線在風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對高壓線造成損傷, 人們在高壓線上安裝防振錘,但是,防振錘安裝一段時后,由于高壓線長時間在外 力的作用下輕微顫動,因此, 一段時間后防振錘會偏離正常的安裝位置。人們為了 使防振錘起到應有的作用,需定期對防振錘的位置進行調整,而高壓線從安全角度 考慮,均是高空架設,人們調整防振錘時,需進行高空作業,且需移動到靠近防振 錘的位置,人工將防振錘收回,危險性較高,易發生事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它能夠代替工作人 員將偏離正確位置的防振錘放回原位,無需工作人員在高空中親身接近偏離位置的防 振錘,從而能達到降低工作危險程度,減少事故發生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包括 殼體,殼體內開設內腔,殼體的正面開設線槽,線槽由殼體的正面傾斜向上開設至殼 體左右兩側的中部,內腔內安裝主動輪和行走電機,行走電機與主動輪連接,內腔內 安裝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伸出殼體外,轉軸的一端安裝掛鉤,轉軸的外周安裝大齒 輪,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小齒輪與旋轉電機連接,轉軸的外周安裝安裝套,安裝套 上分別安裝第一動觸頭和第二動觸頭,內腔內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行程開關和 第一行程開關,內腔內安裝電源和控制器,電源與控制器電連接,控制器分別與旋電機、行走電機、第二行程開關和第一行程開關電連接,控制器上安裝接收器。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殼體的左右 兩側分別安裝第一防脫擋板和第二防脫擋板,第一防脫擋板和第二防脫擋板的上端 分別與殼體鉸連。內腔內分別安裝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 動輪分別位于主動輪的兩側。殼體的上部安裝把手。殼體的下部安裝下拉環。轉軸 的另一端安裝水平拉環。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它能夠在人們遙控下,沿高壓線移動到防振錘附近, 并將其帶回原位,可有效地降低高空作業的難度,大幅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能減小事 故的發生機率。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的優點。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新 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明了線槽的位置和掛鉤與轉軸間的連接關系。附圖標號說明1-把手、2-電機罩、3-殼體、4-第一防脫擋板、5-轉軸、6-安裝 孔、7-掛鉤、8-下拉環、9-水平拉環、10-高壓線、11.-線槽、12-第二防脫擋板、13-第二輪軸、14-第二從動輪、15-行走電機輸出軸、16-主動輪、17-第一從動輪、18-第一輪軸、19-大齒輪、20-旋轉電機輸出軸、21-小齒輪、22-旋轉電機、23-固定架、 24-電源、25-控制器、26-第一行程開關、27-支架、28-接收器、29-第一套、30-第 二套、31-第二動觸頭、32-第一動觸頭、33-第二行程開關、34-內腔、35-行走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包括殼體3,殼體3內開設內腔34, 殼體3的正面開設線槽11,如圖l、圖2所示,線槽11與內腔34相通,線槽ll由 殼體3的正面傾斜向上開設至殼體3左右兩側的中部,即線槽11同時開設在殼體3的正面和左右側面上,以便工作時可將高壓線10由線槽11卡入內腔34內。內腔 34內安裝主動輪16和行走電機35,行走電機35與主動輪16連接,可以如圖1所 示,行走電機輸出軸15上直接安裝主動輪16。為保護行走電機35,行走電機35外 可安裝電機罩2,電機罩2與殼體3制成一體。內腔34內安裝轉軸5,轉軸5的兩 端分別伸出殼體3夕卜,轉軸5的一端安裝掛鉤7,如圖3所示,轉軸5的一端設置 安裝孔6,安裝孔6與掛鉤7螺紋連接,掛鉤7用來勾掛防振錘。當掛鉤7勾住防 振錘時,為便于將本實用新型和防振錘一起收回,在轉軸5的另一端也可安裝水平 拉環9,工作人員只需將拉繩安裝在水平拉環9上便可將本實用新型拉回。本實用新型內部安裝掛鉤旋轉裝置,具體結構是轉軸5的外周安裝大齒輪19, 大齒輪19與小齒輪21嚙合,小齒輪21與旋轉電機22連接,如圖1所示,旋轉電 機輸出軸20與小齒輪21連接。旋轉電機22安裝在固定架23上,固定架23與殼體 3連接。轉軸5的外周安裝安裝套,安裝套上分別安裝第一動觸頭32和第二動觸頭 31,如圖1所示,安裝套由第一套29和第二套29連接構成,內腔34內安裝支架 27,支架27上安裝第二行程開關33和第一行程開關26,第二行程開關33和第一 行程開關26分別位于轉軸5的上下兩側,當轉軸5向下轉動使第一動觸頭32觸動 第一行程開關26時,第一行程開關26控制旋轉電機22停轉,當轉軸5向上轉動使 第二動觸頭31觸動第二行程開關33時,第二行程開關33控制旋轉電機22停轉。內腔34內安裝電源24和控制器25,電源24與控制器25電連接,控制器25 分別與旋轉電機22、行走電機35、第二行程開關33和第一行程開關26電連接,電 源24為整個裝置提供電能,控制器25通過電路控制旋轉電機22和行走電機35的 動作情況。控制器25上安裝接收器28,工作人員可通過遙控器對接收器28發出指 令,由接收器28通過控制器25控制旋轉電機22和行走電機35做出相應的動作。為防止卡入內腔34內的高壓線10滑脫,可在殼體3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第一 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第一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的上端分別與 殼體3鉸連。如圖2所示,第一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向下轉動,可分別擋 住線槽11在殼體3左右兩側的出口,從而可防止高壓線10由殼體3內滑出。內腔34內分別安裝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動輪'14,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 動輪14分別位于主動輪16的兩側。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動輪14可使本實用新 型在高壓線10上移動更加平穩。為使本實用新型便于攜帶,殼體3的上部安裝把手 1。殼體3的下部安裝下拉環8,在下拉環8上安裝拉繩,該拉繩與固定在水平拉環 9上的拉繩配合用力,可將本實用新型和防振錘輕松收回。本實用新型制作時,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并組裝。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 將高壓線10由線槽11處卡入內腔34內,使主動輪16、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 動輪14均與高壓線10接觸,將第一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旋下確保高壓 線10無法滑脫;再用遙控器向接收器28發出指令,接收器28控制行走電機35工 作,主動輪16轉動帶動本實用新型向防振錘靠;當掛鉤7超過防振錘時,利用遙 控器對接收器28發出指令,接收器28控制旋轉電機22工作,使轉軸5帶動掛鉤 7向上旋轉;然后,可以用遙控器向接收器28發出信號令行走電機35反轉將本實 用新型和防振錘收回,也可以利用與水平拉環9和下拉環8連接的拉繩將本實用新 型拉回。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 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3),殼體(3)內開設內腔(34),殼體(3)的正面開設線槽(11),線槽(11)由殼體(3)的正面傾斜向上開設至殼體(3)左右兩側的中部,內腔(34)內安裝主動輪(16)和行走電機(35),行走電機(35)與主動輪(16)連接,內腔(34)內安裝轉軸(5),轉軸(5)的兩端分別伸出殼體(3)外,轉軸(5)的一端安裝掛鉤(7),轉軸(5)的外周安裝大齒輪(19),大齒輪(19)與小齒輪(21)嚙合,小齒輪(21)與旋轉電機(22)連接,轉軸(5)的外周安裝安裝套,安裝套上分別安裝第一動觸頭(32)和第二動觸頭(31),內腔(34)內安裝支架(27),支架(27)上安裝第二行程開關(33)和第一行程開關(26),內腔(34)內安裝電源(24)和控制器(25),電源(24)與控制器(25)電連接,控制器(25)分別與旋轉電機(22)、行走電機(35)、第二行程開關(33)和第一行程開關(26)電連接,控制器(25)上安裝接收器(2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殼體 (3)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第一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第一防脫擋板(4)和第二防脫擋板(12)的上端分別與殼體(3)鉸連。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內腔(34)內分別安裝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動輪(14),第一從動輪(17) 和第二從動輪(14)分別位于主動輪(16)的兩側。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殼體 (3)的上部安裝把手(1)。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殼體 (3)的下部安裝下拉環(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線防振錘檢修專吊工具,其特征在于轉軸(5)的另一端安裝水平拉環(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線防振錘檢修專用工具,它包括殼體,殼體內開設內腔,殼體的正面開設線槽,內腔內安裝主動輪和行走電機,行走電機與主動輪連接,內腔內安裝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伸出殼體外,轉軸的一端安裝掛鉤,轉軸的外周安裝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小齒輪與旋轉電機連接,轉軸的外周安裝安裝套,安裝套上分別安裝第一動觸頭和第二動觸頭,內腔內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第二行程開關和第一行程開關,內腔內安裝電源和控制器,控制器上安裝接收器。它能夠代替工作人員將偏離正確位置的防振錘放回原位,無需工作人員在高空中親身接近偏離位置的防振錘,從而能達到降低工作危險程度,減少事故發生的目的。
文檔編號H02G1/00GK201113298SQ200720028608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8日
發明者矞 劉, 劉洪正, 寧 呂, 軍 張, 張天河, 濤 朱, 蘇建軍, 袁廣宏, 森 高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