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卷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源線巻收裝置,尤指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
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產業的發展,電子裝置已廣泛地被應用于日常生活或 工作中,例如筆記本電腦、電話、數碼相機等,所述的這些電子裝置均需以 纜線,例如信號線或是電源線,作為傳輸媒介而與其它電子裝置相連接,以 達到傳達數據信號或接收電源的目的。然而,這些纜線于不使用時常造成收 納方面的困擾,因此目前已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纜線巻收裝置被發展出來,以 便能快速且方便地收藏與使用纜線。
美國專利證號US No. 6,733,328公開了一種USB傳輸線的纜線巻收裝 置,請參閱圖l(a)及圖l(b),其分別為該纜線巻收裝置應用于通用串行總線 (USB)傳輸線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及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USB傳輸線 1主要由USB連接器10、信號連接器11及纜線巻收裝置12所構成,其中 USB連接器10與具有USB接口的電子裝置,例如電腦主機,相連接,而信 號連接器11則與具有信號連接接口的電子裝置相連接,例如數碼相機或充 電器等°
纜線巻收裝置12連接于USB連接器10及信號連接器11之間,主要包 含殼體121、巻線盤122、滾珠123、渦形巻簧124以及纜線125。其中殼體 121由第一外殼1211及第二外殼1212組合而成,且該第一外殼1211的內表 面凸設有一軸柱1213,用以供巻線盤122樞設,另外,軸柱1213設有剖槽 1214,用以與部分渦形巻簧124相卡合,使渦形巻簧124固定于第一外殼1211 與巻線盤122之間。另外,第二外殼1212的內表面則具有一限位槽1215, 用以供滾珠123可移動地容置于其內。
巻線盤122用來供纜線125繞設于其上,且巻線盤122的表面具有溝槽1221、斜向導槽1222以及弧形缺槽1223,其中斜向導槽1222與溝槽1221 相鄰設,用以供滾珠123卡掣定位,而弧形缺槽1223則鄰設于斜向導槽1222, 并與溝槽1221的末端相鄰接,用以限制滾珠123于巻線盤122上的滑動位置。
當使用者將USB連接器10及信號連接器11分別向兩側拉出而帶動巻 線盤122及渦形巻簧124逆時針轉動時,位于溝槽1221的滾珠123便沿著 弧形缺槽1223的方向滾動,當滾珠123移動至斜向導槽1222內形成卡合作 用時,則巻線盤122停止轉動而使纜線125產生一定位效果,若要繼續往兩 側拉動時,則只需再拉動一下纜線125的兩端,滾珠123便會由斜向導槽1222 再移動至溝槽1221內,如此一來再重復上述的動作即可。反之,當欲巻收 纜線125時,只要在滾珠123位于斜向導槽1222時,拉動一下纜線125再 放開,此時巻線盤122會因渦形巻簧124的彈性回復力作用而順時針轉動, 進而將纜線125巻回收納。
雖然現有的纜線巻收裝置12可達到收納纜線125的功用,但于拉出或 巻收纜線125時,巻繞于巻線盤122的上下層纜線之間、巻線盤122與殼體 121之間及/或巻線盤122與軸柱1213之間易因彼此相互摩擦而耗損,使其 實用性大幅降低且影響使用時的手感,另一方面,巻繞于巻線盤122的上下 層纜線之間亦容易造成纜線交錯纏繞而使纜線巻收裝置12損壞。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現有技術缺陷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 線巻收裝置,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 可解決現有的應用于信號線的纜線巻收裝置在拉出或巻收纜線時,巻繞于巻 線盤的上下層纜線之間、巻線盤與殼體之間及/或巻線盤與軸柱之間,易因彼 此相互摩擦而耗損,使其實用性大幅降低,以及當纜線巻收裝置應用在電源 線時,因電源線較為寬粗使其線與線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導致使用者需耗費 較大的力氣拉動電源線,使用時有安全的問題存在等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 可提升使用者于操作時的手感,且可避免內部纜線交錯纏繞而使纜線巻收裝
6置損壞。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較廣義實施形式為提供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 的電源線巻收裝置,至少包括電源線;殼體,具有第一外殼及第二外殼, 其中第二外殼的內表面設有出線卡掣結構;巻線盤,設置于第一外殼與第二 外殼之間,用以供電源線繞設,且具有限位槽;巻簧,設置于第一外殼與巻 線盤上;滾珠,可移動地設置于巻線盤的限位槽內,當電源線出線一段距離 且滾珠與第二外殼的出線卡掣結構相卡合時,電源線的該段長度被固定以供 使用,當滾珠脫離出線卡掣結構時,使拉出殼體外的電源線巻回巻線盤上; 以及摩擦部件,設置于巻線盤,當出線或巻收電源線時,其可減少摩擦阻力。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通過本發明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 收裝置可使電源線巻收裝置于出線或巻收電源線時,減少巻線盤與殼體間及 /或巻線盤與軸柱間的摩擦力,且可解決因電源線較為寬粗使其線與線之間的 摩擦力較大所導致使用者需耗費較大的力氣拉動電源線等缺點。此外,本發 明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可使電源線巻收裝置具有實用性并 可提升使用者于操作時的手感,且可避免內部纜線交錯纏繞而使纜線巻收裝 置損壞。
圖l(a):其為現有的纜線巻收裝置應用于通用串行總線傳輸線時的組裝
結構示意圖。
圖l(b):其為圖l(a)所示的纜線巻收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a):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收裝置的
結構示意圖。
圖2(b):其為圖2(a)所示的電源線巻收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c):其為圖2(b)所示的巻線盤的背面及其與電源線間設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d):其為圖2(b)所示的電源線纏繞于巻線盤上的狀態示意圖。 圖3(a):其為圖2(b)所示的電源線向外拉伸延長的動作示意圖。
圖3(b):其為圖2(b)所示的電源線拉伸至一適當位置停止的示意圖。
圖3(c):其為圖2(b)所示的電源線繼圖3(b)的位置后繼續拉伸時的動作示意圖。
圖3(d):其為圖2(b)所示的電源線收回的動作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 USB傳輸線10: USB連接器
11:信號連接器12:纜線巻收裝置
121、 20:殼體1211、 201:第一外殼
1212、 202:第二外殼1213、 2011:軸柱
1214、 2012:剖槽1215、 232:限位槽
122、 23:巻線盤1221、 2022:溝槽
1222:斜向導槽1223、 2023:弧形缺槽
123、 24:滾珠124、 22:巻簧
125:纜線2:電源線巻收裝置
21:電源線211:連接器
2015:螺孔2013、 2024:擋板
2014、 2025:內凹部2021:出線卡掣結構
2026:貫穿孔洞203:凹陷部
231:頂部233:定位孔
234:第一卡線槽235:第二卡線槽
236:槽孔237:卡固凹槽
238:側壁239:夾持部
221、 2511:卡合端222:卡扣端
25:摩擦部件251:隔板
252:凸部253:套環
26:調整元件21a:第一繞線組
21b:第二繞線組2015:螺孔
2026:貫穿孔洞2016:套接部
2381:底端
具體實施例方式
體現本發明特征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后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形式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明 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附圖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圖2(a)及圖2(b),其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可減少摩擦阻力
的電源線巻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及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電
源線巻收裝置2主要包括殼體20、電源線21、巻簧22、巻線盤23、滾珠24 以及摩擦部件25,其中電源線21可為例如但不限于直流電源線,以及巻簧 22可為例如但不限于渦形巻簧。電源線21可收納于殼體20的內部,其兩端 分別設有連接器211 ,用以與具有相同連接接口的電子裝置連接。
于本實施例中,殼體20由例如第一外殼201及第二外殼202所組成。 該第一外殼201的內表面上凸設有軸柱2011 ,用以供巻簧22及巻線盤23套 設。另外,軸柱2011的上端具有一套接部2016,其呈現向內凹陷的結構, 即其直徑小于軸柱2011與第一外殼201連接部分的直徑。此外,軸柱2011 還設有沿軸向延伸的剖槽2012。第二外殼202的內表面則設有出線卡掣結構 2021、溝槽2022以及弧形缺槽2023,其中出線卡掣結構2021與溝槽2022 相鄰設,用以供滾珠24卡掣定位,而弧形缺槽2023則鄰設于出線卡掣結構 2021,并與溝槽2022的末端相鄰接,用以限制滾珠24于第二外殼202上的 滑動位置。
于本實施例中,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的接合方式可利用例如超 聲波熔接,但不以此為限,亦可采用鎖固的方式相連接。于一些實施例中, 第一外殼201的側壁的相對位置可分別向內延伸設置擋板2013,而第二外殼 202的側壁的相對位置亦可分別向內延伸設置擋板2024,且擋板2024的位 置與第一外殼201的擋板2013相對應,當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組 合成殼體20時,便可通過第一外殼201的多個擋板2013與第二外殼202的 多個擋板2024相搭配,并與連接器211的部分相抵頂而使電源線21兩端的 連接器211可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殼體20內(如圖2(a)所示)。
另外,于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外殼201還具有多個內凹部2014,設置于 第一外殼201的相對側壁且與多個擋板2013相鄰設,而第二外殼202的相 對側壁則同樣具有分別與多個擋板2024相鄰設的多個內凹部2025,且第一 外殼201的多個內凹部2014與第二外殼202的多個內凹部2025相對應設置, 用以于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組合成殼體20時,相互搭配以在殼體20上形成多個凹陷部203(如圖2(a)所示),以方便使用者將設置于電源線21 兩端的連接器211拉離殼體20。
于其它實施例中,為了控制電源線21于出線與巻收時的松緊度,電源 線巻收裝置2還可包含調整元件26,例如螺絲,且在第一外殼201的軸柱 2011的剖槽2012設置螺孔2015,另外,第二外殼202還設有與螺孔2015 相對應的貫穿孔洞2026,因此當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利用超聲波相 熔接而組合成殼體20時,便可將調整元件26穿過第二外殼202的貫穿孔洞 2026而鎖固于軸柱2011上的螺孔2015內,使用者便可依據需求來進一步調 整該調整元件26鎖固時的松緊度,以達到調整電源線21于出線與巻收時的 緊松程度。
請參閱圖2(c)及圖2(d),并配合圖2(a)及圖2(b),其中圖2(c)為圖2(b) 所示的巻線盤背面及其與電源線間設置的結構示意圖,而圖2(d)則為圖2(b) 所示的電源線纏繞于巻線盤上的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于本實施例中,巻 線盤23設置于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之間,用以供電源線21纏繞。 巻線盤23具有容置部,使巻簧22可容置于其中。另外,巻線盤23的頂部 231設有限位槽232,用以供滾珠24可移動地容置于其內。
請再參閱圖2(b)及圖2(c),于一些實施例中,巻線盤23還具有定位孔 233、第一卡線槽234、第二卡線槽235、槽孔236及多個卡固凹槽237,其 中定位孔233與第一外殼201的軸柱2011相對應設置且與限位槽232相鄰, 可用以使巻線盤23套設于軸柱2011上,并使巻線盤23定位于該第一外殼 201上。多個卡固凹槽237則相鄰設于巻線盤23的側壁238上。第一卡線槽 234與第二卡線槽235則相對設置于巻線盤23的側壁238上,用以使部分電 源線21可通過置入第一卡線槽234與第二卡線槽235而容置于巻線盤23內, 其中第一卡線槽234的槽孔深度由側壁238的底端2381延伸至鄰近中間區 域位置(如圖2(c)所示),因此電源線21在置入第一卡線槽234時,電源線21 將與第一卡線槽234內部的側壁238相抵觸,而第二卡線槽235的槽孔深度 則由側壁238的底端2381延伸至巻線盤23的頂部231,且呈現底窄頂寬的 凸形結構,因此電源線21在置入第二卡線槽235時,便可通過第二卡線槽 235的凸部結構而定位于鄰近巻線盤23的頂部231的位置,如此一來,在巻 線盤23外的電源線21便可通過第一卡線槽234與第二卡線槽235的搭配而纏繞成上下兩部分的第一繞線組21a與第二繞線組21b。至于槽孔236,其 可設置于巻線盤23的側壁238上且位于第一卡線槽234與第二卡線槽235 之間。
于一些實施例中,巻線盤23還可具有一夾持部239,該夾持部239設置 于巻線盤23的容置部內,且其一端與巻線盤23的頂部231相連接并鄰近側 壁238,用以將設置于巻線盤23內的電源線21夾持固定于側壁238與夾持 部239之間。
于本實施例中,巻簧22容置于巻線盤23的容置部內,以提供巻線盤23 一巻收力,且該巻簧22具有卡合端221與卡扣端222,其中卡合端221與第 一外殼201的軸柱2011的剖槽2012相卡合,而卡扣端222套設于巻線盤23 的槽孔236與第一卡線槽234或是與第二卡線槽235間的側壁238上,并使 巻簧22可通過卡合端221和卡扣端222而固設于第一外殼201與巻線盤23 上。
請再參閱圖2(b) 圖2(d),于本實施例中,滾珠24可移動地設置于巻線 盤23的限位槽232上,且當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結合時,滾珠24 位于巻線盤23的限位槽232與第二外殼202的溝槽2022之間。
于本實施例中,摩擦部件25設置于殼體20內且設置于巻線盤23上, 用來減少電源線巻收裝置2于出線或巻收電源線21時所產生的摩擦阻力。 摩擦部件25可為隔板251、多個凸部252、套環253或其組合,且不以此為 限。
于一些實施例中,摩擦部件25可為隔板251,該隔板251為中空結構, 用以套設于巻線盤23上且位于電源線21在巻線盤23的側壁238上所繞設 形成的第一繞線組21a與第二繞線組21b之間,進而將第一繞線組21a及第 二繞線組21b隔離(如圖2(d)所示),用以避免第一繞線組21a與第二繞線組 21b中的電源線21在出線或巻收時相互摩擦,并可以避免第一繞線組21a與 第二繞線組21b彼此交錯纏繞而造成電源線巻收裝置2損壞。隔板251固設 于巻線盤23的方式可通過于隔板251的中空部分凸設有多個卡合端2511, 該卡合端與巻線盤23的多個卡合凹槽237相對應,當隔板251套設于巻線 盤23上時,將卡合端2511與卡合凹槽237相卡合,而將隔板251固定于巻 線盤23上。于一些實施例中,摩擦部件25可為多個凸部252,所述多個凸部252設 置于巻線盤23的頂部231上,且凸部252可為嵌設于頂部231的圓珠,但 不以此為限,其用以于巻線盤23轉動時,與第二外殼202相抵觸,以減少 巻線盤23的頂部231與第二外殼202的接觸面積,進而降低巻線盤23于轉 動時與第二外殼202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當然,凸部252設置的數量亦可 依需求改變,例如在巻線盤23的頂部231上只設置一個凸部252,使巻線盤 23與第二外殼202間以點接觸的方式進行動作,并減少摩擦阻力以利于拉出 或巻收電源線21。另外,于其它實施例中,凸部252亦可設置于側壁238的 底端,減少巻線盤23于轉動時與第一外殼201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當然, 于另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凸部252亦可為一體成形的凸塊。此外,凸部252 的數量以例如三個為較佳。
于一些實施例中,摩擦部件25可為套環253,該套環253可為中空柱體, 例如金屬套環,其當巻線盤23設置于第一外殼201上時,套設于第一外殼 201的軸柱2011的套接部2016上并與巻線盤23的定位孔233相接觸,由于 金屬材質的表面較為光滑,因此當巻線盤23轉動時,套環253便可減少與 巻線盤23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當然,上述套環253的材質并不局限于金 屬,只要可于巻線盤23轉動時,減少與巻線盤23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的材 質,皆在請求保護的范圍內。此外,套環253亦可為已先成形或嵌設于巻線 盤23的定位孔233內。
當然,于一些實施例中,摩擦部件25亦可使用隔板251、多個凸部252 以及套環253中的至少兩種以上的任意組合。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電源線巻收裝置2的組合方式。請再參閱圖 2(a) 圖2(d),首先,利用巻簧22的卡扣端222套設于巻線盤23的槽孔236 與第一卡線槽234或是與第二卡線槽235間的側壁238上,而使巻簧22固 設于巻線盤23的容置部內。接下來,將中段部分的電源線21的一端穿設入 第二卡線槽235,并通過第二卡線槽235為凸形的結構而置入鄰近巻線盤23 的頂部231的區域,且利用巻線盤23內的夾持部239與側壁238的搭配而 將部分電源線21固定于巻線盤23的容置部內。然后,利用隔板251的多個 卡合端2511與巻線盤23的多個卡合凹槽237相卡合而將隔板251套設于巻 線盤23外環的中間位置,并將電源線21的另一端穿過第一卡線槽234,此時,于巻線盤23外部的電源線21便可通過于第一卡線槽234與第二卡線槽 235內的搭配及隔板251的設置位置,而在巻線盤23上繞設成第一繞線組 21a與第二繞線組21b。
接著,將巻簧22的卡合端221設置于軸柱2011的剖槽2012內,再將 套環253設置于軸柱2011的套接部2016上,此后把巻線盤23的定位孔233 與套環253相套設,以使巻線盤23、巻簧22以及套環253設置于第一外殼 201的軸柱2011上。接下來,將滾珠24置入巻線盤23上的限位槽232。最 后將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202相連接,并使滾珠24恰好位于第二外殼 202的溝槽2022中,再利用超聲波熔接方式接合第一外殼201與第二外殼 202,然后將調整元件26穿過第二外殼202的貫穿孔洞2026而鎖固于剖槽 2012上的螺孔2015內,即完成本發明的電源線巻收裝置2的組裝(如圖2(a) 所示)。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電源線巻收裝置的運作方式。請參閱圖3(a) 圖3(d),其分別簡略地表示本發明的電源線巻收裝置的動作示意圖。如圖 2(a) 圖2(d)以及圖3(a) 圖3(d)所示,當使用者將電源線21兩端的連接器211 分別向兩側拉出而帶動巻線盤23及巻簧22以例如逆時針轉動時,位于溝槽 2022的滾珠24便沿著弧形缺槽2023的方向滾動(如圖3(a)所示),當電源線 21出線一段距離后,滾珠24便移動至出線卡掣結構2021內而形成卡合作用 (如圖3(b)所示),此時巻線盤23停止轉動并使電源線21的該段長度被固定 以供使用,若要繼續往兩側拉動時,則只需再拉動一下電源線21的兩端, 滾珠24便會由出線卡掣結構2021再移動至溝槽2022內(如圖3(c)所示),如 此一來再重復上述的動作即可。
反之,當欲巻收電源線21時,只要在滾珠24位于出線卡掣結構2021 時,拉動一下電源線21再進行放開,此時滾珠24會脫離出線卡掣結構而回 到溝槽2022,且巻線盤23會因巻簧22的彈性回復力作用而以例如順時針轉 動(如圖3(d)所示),進而將電源線21巻回收納于巻線盤23上,因此依照上 述動作,電源線巻收裝置2便能夠伸長或收回電源線21。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利用設置于巻線 盤的摩擦部件,例如隔板、多個凸部、套環或其組合,使電源線巻收裝置于 出線或巻收電源線時,減少巻線盤與殼體間及/或巻線盤與軸柱間的摩擦力,且可解決因電源線較為寬粗使其線與線之間的摩擦力較大所導致使用者需 耗費較大的力氣拉動電源線等缺點。此外,本發明的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 線巻收裝置可使電源線巻收裝置具有實用性并可提升使用者于操作時的手 感,且可避免內部纜線交錯纏繞而使纜線巻收裝置損壞。
本發明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上述構思作修改或增加,但都不脫離所 附權利要求書所欲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卷收裝置,至少包括一電源線;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外殼及一第二外殼,其中該第二外殼的內表面設有一出線卡掣結構;一卷線盤,設置于該第一外殼與該第二外殼之間,用以供該電源線繞設,且具有一限位槽;一卷簧,設置于該第一外殼與該卷線盤上;一滾珠,可移動地設置于該卷線盤的該限位槽內,當該電源線出線一段距離且該滾珠與該第二外殼的該出線卡掣結構相卡合時,該電源線的該段長度被固定以供使用,當該滾珠脫離該出線卡掣結構時,被拉出該殼體外的該電源線可卷回該卷線盤上;以及一摩擦部件,設置于該卷線盤,當出線或卷收該電源線時,用于減少摩擦阻力。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電源線的兩端分別設置 一連接器,該第一外殼與該第二外殼分別設置多個相對應的擋板,用以使該 連接器通過與該第一外殼的所述多個擋板及該第二外殼的所述多個擋板相 抵頂而至少部分地容收于該殼體內。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殼體具有多個凹陷部, 所述的多個凹陷部分別由該第一外殼的多個內凹部與該第二外殼的多個內 凹部組裝而形成,且其中該第一外殼與該第二外殼利用超聲波熔接進行組 裝。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第二外殼具有一溝槽以 及與該溝槽相鄰設的該出線卡掣結構,用以供該滾珠卡掣定位。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第二外殼還具有一弧形 缺槽,該弧形缺槽與該出線卡掣結構相鄰設,并與該溝槽的末端相鄰接,用 以限制該滾珠于該第二外殼上的滑動位置。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第一外殼設置一軸柱, 且該軸柱具有一剖槽及一套接部,用以供該巻簧及該巻線盤套設。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簧為渦形巻簧,且具 有一卡合端,該卡合端用以與該巻線盤的該軸柱的該剖槽相卡合。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軸柱設有一螺孔,該第二外殼具有與該螺孔相對應的一貫穿孔洞,且該電源線巻收裝置還具有一調 整元件,用以穿過該貫穿孔洞而鎖固于該軸柱的該螺孔上,并通過調整該調 整元件鎖固的松緊,以控制該電源線于出線與巻收時的松緊度。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線盤還具有一定位孔, 該定位孔與該第一外殼的該軸柱相對應設置,用以使該巻線盤套設于該軸柱上。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摩擦部件為一套環,其 套設于該軸柱的該套接部并位于該巻線盤的該定位孔內,用以與該巻線盤相 抵觸,減少該巻線盤轉動時與該軸柱間的摩擦力,且該套環為一金屬套環。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線盤具有一側壁及一 頂部。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線盤還具有 一夾持部,設置于該巻線盤的該頂部的內表面并鄰近該側壁,用以將該電源線部分地夾持固定于該巻線盤內;以及一第一卡線槽與一第二卡線槽,其相對設置于該側壁上,用以供該電源 線置入而容置于該巻線盤內,使該電源線于該巻線盤上纏繞成一第一繞線組 與一第二繞線組。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線盤具有多個卡固 凹槽,所述多個卡固凹槽設置于該巻線盤的該側壁上。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摩擦部件為一隔板, 該隔板為中空結構,并具有多個卡合端,該卡合端與該巻線盤的該卡固凹槽 相卡合,用以使該隔板套設于該巻線盤上,且該隔板設置于該第一繞線組與 該第二繞線組之間,用以將該第一繞線組及該第二繞線組相隔離。
15.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巻線盤具有一槽孔, 該槽孔設置于該巻線盤的該側壁上且位于該第一卡線槽與該第二卡線槽之 間,且該巻簧具有一卡扣端,該卡扣端套設于該巻線盤的該槽孔與該第一卡 線槽或是與該第二卡線槽間的該側壁上,用以使該巻簧固設于該巻線盤上。
16.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摩擦部件為至少一個 凸部,其設置于該巻線盤的該頂部上,且與該第二外殼相抵觸,用以于該巻 線盤轉動時,減少該巻線盤與該第二外殼之間的摩擦力,其中所述多個凸部 為嵌設于該頂部的三個圓珠。
17.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源線巻收裝置,其中該摩擦部件為至少一個 凸部,其設置于該巻線盤的該側壁的底端,且與該第一外殼相抵觸,用以于 該巻線盤轉動時,減少該巻線盤與該第一外殼之間的摩擦力。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減少摩擦阻力的電源線卷收裝置,至少包括電源線;殼體,具有第一外殼及第二外殼,其中第二外殼設有出線卡掣結構;卷線盤,設置于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之間,用以供電源線繞設,且具有限位槽;卷簧,設置于第一外殼與卷線盤上;滾珠,可移動地設置于卷線盤的限位槽內,當電源線出線一段距離且滾珠與第二外殼的出線卡掣結構相卡合時,電源線的一段長度被固定以供使用,以及當滾珠脫離出線卡掣結構時,使拉出殼體外的電源線卷回卷線盤上;以及摩擦部件,設置于卷線盤,可在出線或卷收電源線時,減少摩擦阻力。其可解決因電源線較為寬粗使其線與線之間的摩擦力較大所導致使用者需耗費較大的力氣拉動電源線等缺點。
文檔編號H02G11/00GK101459328SQ20071019899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1日
發明者吳文慶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