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艦船及小型飛行器的動力牽引裝置,主要涉及車輛、艦船及小型飛行器的無外力驅動技術。
迄今為止,除火箭推動的車輛、艦船及航空航天系統,都通過系統內部動力與運動環境介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反作用力,驅動運動系統。例如傳統車輛輪式驅動都要依靠主動車輪與路面磨擦,產生前進動力,車輛獲得的動能越大,車輪與路面的磨擦能耗也越大,當磨擦總能耗等于車輛的最大輸出功率時,車輛達到極限速度。輪式驅動在冰雪路面上,車輪與路面的磨擦力減小,車輛獲得的動能同時減小,驅動效率降低;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主動輪與路面的正壓力劇烈變化,能耗增大的同時,車輛發生劇烈顛頗,性能變差;對車輪和路面的磨損,縮短了車輛與公路的使用壽命。艦船和空氣動力飛行器依靠螺旋槳反向推動海水和空氣,產生反作用力,通過系統能量在運動介質中的耗散獲得動能,存在能量轉換環節多,能效低,傳動控制過程復雜和系統內外封閉性差的弱點;對運動道路、水域、機場及發射場等輔助設施的承載能力要求高,對運動環境介質密度變化敏感。
依據《物質內部空間勢能》原理,研制的空間波引擎,通過系統內部物體與它所在空間的慣性作用,使系統內部能量直接轉化為空間勢能,驅動運動系統。運動過程沒有外力參與,不產生動力磨擦和介質運動能量耗散,系統內部機械能守恒,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系統能量轉化效率,簡化了能量傳動設施設備,降低了系統對運動環境介質和運動輔助設施的依懶性。在汽車、造船、飛機制造工業和空間飛行器研制領域,具有很高的技術經濟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運動系統與它所在空間的內部作用,產生空間勢能,并直接轉化為系統的平動動能;替代現有動力技術中,通過環境介質的反作用力,產生前進動力的技術現狀。在動力原理上獲得了突破性進展,使運動系統的能量轉化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通過大功率永磁直線振動電機,提高了原有空間波引擎的功率,使空間波引擎從實驗階段,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空間波引擎是在系統內力作用下,系統內部振子的直線振動與旋轉復合,引起振子內部慣性力波動,轉化為系統內部空間勢能,驅動運動系統的裝置。當振子質量為m,振子的直線振動頻率f與轉動角速度ω=2πf線性復合時,振子中的振動慣性力F1=mω2X=K1X與轉動慣性離心力F0=mω2X=K0X,相位差為π弧度,在振幅最大點,慣性力互相疊加,在振動原點或轉動圓心,慣性力則互相抵消,從而在振子中合成單向傳播的慣性空間波。當振子處于旋轉共振狀態時,振子振動與轉動能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產生的內部空間勢場強度K1=K0=mω2,振子的振幅A等于振子的最大轉動半徑,振動勢能E1=K1A2/2與轉動勢能E0=K0A2/2之和等于慣性空間波的能量E=E1+E0=KA2=mω2A2=mgA(其中g=v2/A=Aω2)由于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機械能守恒,單位時間內空間波對系統功率為P=mv2=mgA,空間作用力F=mv2/A=mg,當系統總質量為M時,系統加速度a=F/M=mv2/MA=mg/M,如果不計空間介質阻力,引擎持續地獲得能量,系統將不斷加速,不存在速度極限。
本發明的設計結構是,沿一空心飛輪的直徑,固定一個圓筒型直線振動電機,在飛輪轉軸上裝置振動電機的電流換向器,并外接直流電源;當飛輪轉動時,電源及換向器為振動電機輸入方波交變電流,驅動電機振子沿飛輪直徑旋轉共振。飛輪額定轉速由直線振動電機的最大響應頻率決定,引擎的輸出功率等于振動電機功率的2倍。因此,研制大功率引擎,必須提高直線振動電機的功率;為此,采用剩磁密度和效頑力高,磁體質量小的圓柱形稀土永磁振子,以抗磁耐磨的管形絕緣陶瓷為振子滑筒,滑筒內部抽成真空狀態,以減小空氣阻尼力,外表面螺旋形繞制初級線圈,當線圈中通以方波交變電流時,永磁振子在真空瓷管內部往復振動,瓷管兩端以強度較大的彈簧緩沖,制成圓筒型直線振動電機。這種電機具有工藝簡單,結構緊湊,能量密度高的特點;如振子質量為3.0kg,振幅為0.2m,額定頻率為65Hz的直線振動電機,總重量不超過15kg,飛輪直徑≤0.5m,輸出功率達20kw,這種直線振動電機和一個20kw的旋轉電機,裝配的單引擎功率可達40kw,加之驅動能效成倍提高,完全可滿足車輛、艦船和小型飛行器的動力需求。
傳統的外力反作用動力裝置,產生的有效動能僅為系統輸出能量的一半左右,另一半的能量消耗在環境介質中;空間波引擎產生的內勢能直接轉化為系統動能,轉化過程沒有外力參與,使系統輸出能量100%的轉化為系統動能,比傳統引擎的平均能量轉化效率提高了一倍。在能量轉化過程中,也省去了系統內外動力傳遞過程中的能耗和設施設備,簡化了能量轉換體系,提高了系統內外封閉性能,方便了動力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同時,也縮小了操縱控制范圍,全方位提高了動力系統的安全性能。此外,動力裝置對公路不產生磨擦擠壓,不傷害水域生物,也不產生噪音污染。慣性空間波僅限于振子內部空間,對系統內部及外界生物不產生危害。
圖一,永磁直線振動電機構造二,飛輪與直線振動電機構造三,空間波引擎與發動機的一體化裝配構造圖1、為圓柱形釹鐵硼永磁振子;2、為真空陶瓷滑筒;3、為繞在滑筒上的螺旋線圈;4、為振子與飛輪邊緣的緩沖彈簧;5、為電機電流換向器;6、為空心圓餅形飛輪;7、為飛輪轉軸(由于直線振動電機沿飛輪直徑裝配,轉軸通過軸端的加固盤,固定在飛輪兩側);8、為飛輪傳動輪(皮帶輪或齒輪);9、為引擎與系統的裝配軸承;10、為飛輪與轉軸加固盤。11、為旋轉電機或發動機;12、為旋轉電機轉軸;13、為電機皮帶輪或齒輪;14、傳動皮帶或傳動軸;15、為發動機與引擎的一體化固定方梁;16、為直線電機的輸電線;17、為直線電機控制器;18、為旋轉電機控制器,19、為系統總電源。
如圖三所示,本發明與發動機(電動機)一體化裝配,可用于驅動四輪均為被動輪的車輛,以及沒有螺旋槳的艦船和飛行器。
以電動轎車驅動為例,直徑為0.4m的引擎飛輪,永磁振子質量為1.8kg,振幅為0.15m,振動頻率為55Hz時,直線振動電機額定功率為5kw,與一臺額定功率5kw的旋轉電機(或內燃動力發電機)一體化裝配,合理設定皮帶輪的變速比,使旋轉電機在額定轉速下,帶動飛輪以55轉/秒轉動,引擎輸出功率為10kw,替代了傳統輪式驅動的全部動力裝置,在10秒內可以將1噸重的轎車從零加速到50公里/小時,并不斷加速,當外界空氣阻力等于引擎的空間作用力時,達到恒速運動;同時,采用空間波引擎,還能使車輛在水平路面產生滑行效果,提高了車輛的防滑和搞震性能。
空間波引擎用于艦船的驅動,代替發動機與螺旋槳的作用,使艦船動力由船尾部推進,轉變為船首牽引,動力效率比傳統的螺旋槳推進提高出50%以上;同時,提高了艦船的密封性和操縱控制性能。
空間波引擎驅動總質量為M的直升機,系統的垂直爬升動能等于系統內部空間勢能減去地球(或其他星體)對飛行器的引力勢能,即W=(mg-Mg0)A=MV2/2(其中g0=9.8米/秒,為地表引力強度);總重為1噸的直升機,采用功率分別為20kw的兩臺反向旋轉的空間波引擎驅動,總功率為40kw,轉動力矩相互平衡,不計空氣阻力,垂直爬升速度可達9米/秒,當系統的輸出功率等于引力勢能時,系統可處于空間旋停狀態。
空間波引擎用于空間飛行器時,與火箭發動機都具有不依靠外力作用產生動力的特點。火箭發動機通常為一次利用,產生空間拉圾和浪費箭體材料,操縱控制性能相對較差;空間波引擎則具有可多次重復利用,系統密封性和操縱控制性能好的優點。空間波波源不斷從發動機獲得能量,在真空沒有速度極限,可用于航天飛機、飛船、外星飛行器以及衛星空間狀態調整和變軌動力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由一臺旋轉電機、一臺永磁直線振動電機和飛輪三部分組成,其特征是,直線振動電機沿飛輪直徑固定,電機驅動電流由直流電源和裝配在飛輪轉軸上電流換向器供給,當飛輪在旋轉電機帶動下,以角速度ω轉動時,直線振動電機永磁振子m以振幅A和頻率f=ω/2π,沿飛輪直徑旋轉共振,振子內部慣性力波動,對系統所作的功W=mA2ω2=mAg等于系統的內部空間勢能,系統內部空間勢能直接轉化為運動系統M的動能,驅動系統以速度V=2mAg/M]]>直線運動的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其特征是無路面磨擦力和介質運動反作用力等外力參與,通過系統內力作用,使運動系統內部能量,直接轉化為運動系統自身的平動動能。
3.如權利要求書1、2所述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其特征是永磁振子在系統內力的作用下,沿飛輪直徑振動與旋轉,產生特定的旋轉共振運動,引起永磁振子慣性力波動,連續單向輸出內部空間勢能,形成空間動力作用,驅動運動系統。
全文摘要
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是車輛、艦船和飛行器的新型動力牽引裝置。是依據《物質內部空間勢能》原理,通過轉動飛輪內部機械振子的徑向旋轉共振,將系統內力轉化為慣性空間波,具有無外力參與,連續單向輸出空間勢能,直接驅動運動系統的特點;它比傳統主動輪依靠路面磨擦力,螺旋槳依靠海水和空氣等環境介質運動的反作用力,間接驅動運動系統的能效高出10-100%;并且簡化了傳動和控制體系,提高了系統的防滑、抗震和封閉性能。適用于陸上、水中、大氣層和外太空多種運動環境。永磁大功率空間波引擎采用了結構緊湊、能量密度高的永磁直線振動電機,引擎的輸出功率達數十千瓦,比原有的空間波引擎(離心陀引擎)輸出功率高出1000多倍,達到車船動力的實際應用水平。
文檔編號H02K33/18GK1641982SQ20051000600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6日
發明者馬衛斌 申請人:馬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