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桿式箱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桿式箱變。
背景技術:
一般用戶配電變壓器就只是一臺僅有降壓功能的電氣設備,沒有裝設低壓出線保護和無功補償裝置。近年來,國內的各生產廠家和研究單位也在此方面進行了一些開發探索,先后開發了一些配置在變壓器出線端的保護及控制裝置。如桿上配電控制箱、桿上就地補償柜及控制與補償合為一體的戶外配變多功能保護檢測裝置。但以上設備均為分體式結構。其存在以下不足1.連接件較多,并都是暴露在空氣當中,使得連接件直接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風吹、雨淋、日曬、高溫、污染、跌落物)引發各種故障。2.施工作業周期相對較長,延長了停電時間。3.整個桿上配電變壓器裝設控制補償柜后外觀不整潔、不美觀,變壓器的臺架上有二、三個箱子,并安裝的零亂無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整體性強、緊湊、美觀、散熱好、壽命長、安裝簡便、快捷、運行安全可靠、搬運方便的新型桿式箱變。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由變壓器單元、配電單元構成,變壓器單元及配電單元安裝在同一基座上,使之成為一個獨立整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單元三個側面均設置散熱片,另一接近配電單元的側面為平面,低壓線出線為側面出線,并在低壓側出線瓷瓶四周焊接連接法蘭,用以連接配電單元。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單元低壓側輸出與配電單元主斷路器用銅排直接連接,以加大端頭接觸面積,增加端頭載流量,減小端頭發熱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單元、配電單元間設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在配電單元頂部加有隔熱層,并裝有自動控溫風機,以降低箱內溫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單元包括控制與補償合為一體的配變多功能保護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一個整體的變配電設備也就沒有象原配變那樣有裸露在大氣中的的連線及接頭,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因連線及接頭引起的各種故障,從而延長了使用壽命,且外型整潔、緊湊、美觀,同時各連接均在工廠已調試完備,減少了現場的校驗安裝時間,因此在現場施工安裝時就更加簡便快捷;本產用新型使變壓器與出線配電單元形成氣隙,有利于隔熱,使變壓器的溫升不影響出線配電單元,防止了變壓器溫升造成側板形變、低壓瓷瓶滲油現象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體積小、造型美觀、安裝簡便、快捷、運行安全可靠并搬運方便,可深入負荷中心,減少浪費,建設周期短,適應我國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改造及臨時施工用電需要。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由安裝在同一基座6上的變壓器單元1、配電單元2構成,兩者間設有間隙,配電單元2包括控制與補償合為一體的配變多功能保護檢測裝置8。變壓器單元1三個側面均設置散熱片7,另一接近配電單元2的側面為平面,變壓器單元1的低壓線出線為側面出線,并在低壓側出線瓷瓶四周焊接連接法蘭3,用以連接配電單元2。變壓器單元1低壓側輸出與配電單元2的主斷路器5用銅排4直接連接。變壓器單元1、配電單元2間設有間隙。在配電單元2頂部加有隔熱層9,并裝有自動控溫風機10,以降低箱內溫度。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桿式箱變,由變壓器單元(1)、配電單元(2)構成,其特征在于變壓器單元(1)、配電單元(2)安裝在同一基座(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桿式箱變,其特征在于變壓器單元(1)三個側面均設置散熱片(7),另一接近配電單元(2)的側面為平面,變壓器單元(1)的低壓線出線為側面出線,并在低壓側出線瓷瓶四周焊接連接法蘭(3),用以連接配電單元(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桿式箱變,其特征在于變壓器單元(1)低壓側輸出與配電單元(2)的主斷路器(5)用銅排(4)直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桿式箱變,其特征在于在配電單元(2)頂部加有隔熱層(9),并裝有自動控溫風機(10),以降低箱內溫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桿式箱變,其特征在于變壓器單元(1)、配電單元(2)間設有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桿式箱變,其特征在于配電單元(2)包括控制與補償合為一體的配變多功能保護檢測裝置(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桿式箱變,它由變壓器單元、配電單元構成,變壓器單元及配電單元安裝在同一基座上,變壓器單元三個側面均設置散熱片,另一接近配電單元的側面為平面,低壓線出線為側面出線,并在低壓側出線瓷瓶四周焊接連接法蘭。變壓器單元低壓側輸出與配電單元主斷路器用銅排直接連接。變壓器單元、配電單元間設有間隙。配電單元頂部加有隔熱層,并裝有自動控溫風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體積小、造型美觀、安裝簡便、快捷、運行安全可靠并搬運方便,防止了變壓器溫升造成側板形變、低壓瓷瓶滲油現象的發生,延長了使用壽命可深入負荷中心,減少浪費,建設周期短,適應我國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改造及臨時施工用電需要。
文檔編號H02B5/00GK2759028SQ20042008169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8日
發明者熊曉生 申請人:熊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