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射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包括一插頭結構及一插座結構;為在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中設置一阻抗組件,在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未插合前,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導電性的連接,使該阻抗組件作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插合后,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專利說明】
改良式射頻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式射頻連接器的創新設計,尤指一種在插座結構或插頭結構中設置一阻抗組件以消除電磁波噪聲干擾。
【背景技術】
[0002]在通訊技術領域中,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被定義為,任何可能引起裝置、設備或為統性能降低或者對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產生損害作用的電磁現象。電磁干擾可能是電磁噪音、無用訊號或傳播媒介自身的變化。從傳輸媒介中泄露出的輻射,主要成因是由于使用了高頻波能量和訊號調制。可采用適當的屏蔽來降抵電磁干擾。
[0003]而通訊設備中常必需以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將具有訊號的同軸纜線連接至電子設備的電路板上,或者與另一同軸纜線連接。而改良式射頻連接器為由一個插座結構及一個插頭結構所組成。在插座結構未與插頭結構插接時,插座結構會被外界的電磁波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有必要予以阻絕。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良式射頻連接器。
[0005]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包括一插頭結構及一插座結構;在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中設置一阻抗組件,在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未插合前,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導電性的連接,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插合后,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阻抗組件可選擇為桿狀或片狀。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插座結構為包括:
[0008]—外殼結構,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該前開口供該插頭結構插入;
[0009]一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
[0010]—中心針結構,設置于該外殼結構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該內絕緣部;其前端與插入的該插頭結構的中心針結構導電性連接;
[0011 ] 一前絕緣部,可移動地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且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于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被推動位移;
[0012]—阻抗組件,被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具有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
[0013]—接觸套筒,導電性地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且可與該前絕緣部一同位移;及
[0014]一彈性組件,提供該前絕緣部位移后的回復力;
[0015]該插頭結構未插入時,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分別與該外殼結構及該接觸套筒導電性接觸,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頭結構插入時,移動該前絕緣部及該接觸套筒以產生位移,使得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插座結構的該外殼結構為長筒狀,外部車有螺紋,且中間具有一螺帽,以形成F型連接器;而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并于該后開口內設置一后絕緣部,使該中心針結構跨接于該內絕緣部與該后絕緣部之間。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中心針結構上設有一凸環,該凸環抵擋于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而該彈性組件的另一端則抵擋于該接觸套筒端面形成的一擴大面,其中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以一銅環封閉,而該前絕緣部前方具有一凸出部,突出于該銅環夕卜,其中該阻抗組件埋設于該內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且其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導電性接觸,而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接觸,其中該前絕緣部穿過該內絕緣部中心,且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擴大面分離;其中該前絕緣部與該內絕緣部一體成型,且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及該內絕緣部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分離,其中該外殼結構后端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而該中心針結構后方為彎曲狀,以形成板端F型連接器,或其中該外殼結構后端形成一同軸纜線導引裝置,以形成同軸纜線F型連接器。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外殼結構具有一垂直插入內部的T型組件,以形成一微型同軸型插座結構;該阻抗組件水平埋設于該前絕緣部內,使該第一端部與該T型組件導電性連接,也形成與該外殼結構導電性連接;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一擴大面接觸;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后開口內;該彈性組件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并被設置于該內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當一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在該中心針結構上位移,以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而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T型組件分離,而與該外殼結構切斷不導通。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外殼結構外表車有螺紋,中間形成一具有一內溝的螺帽,以及一凹溝,以形成一N型連接器;該阻抗組件垂直埋設于該外殼結構內,使該第一端部與該外殼結構導電性連接;該前絕緣部自外表向中心形成一切口,以供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設置于其內,且該切口向該前絕緣部內端面延伸出一通孔;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自該擴大面延伸出一凸片,以伸入該通孔內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后開口內;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內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凸片分咼。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外殼結構外表前方車有螺紋,末間形成一螺帽,并在該螺帽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而該前開口內部形成一內凸環以止擋該前絕緣部,中心針結構為彎折形狀,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板端連接裝置的末端開口內,以形成一板端微型版本A型板端連接器;該前絕緣部具有一凸出部突出該內凸環,且該阻抗組件水平設置于該前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使該第一端部與該內凸環導電性連接;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該擴大面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彎折的中心針結構水平段上,且抵擋于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外殼結構的內凸環分離。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該外殼結構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該板端連接裝置內設置一后絕緣部,而該前開口內部后端設置一銅環以止擋該內絕緣部,該中心針結構為彎折狀,且水平段的前方為爪片狀,后方則跨接于該后絕緣部與內絕緣部之間,以形成一板端相交替線型連接器;該前絕緣部為T型,前方形成一凸出部間隔位于該銅環前;該阻抗組件水平穿設于該內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使該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導電性連接;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該擴大面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后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分離。
[002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插頭結構為包括:
[0023]—外殼結構,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該前開口供該插座結構插入;
[0024]一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
[0025]一中心針結構,設置于該外殼結構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該內絕緣部;其前端插入的該插座結構的中心針結構內以作導電性連接;
[0026]—前絕緣部,可移動地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且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于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被推動位移;
[0027]—阻抗組件,被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具有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
[0028]—接觸套筒,導電性地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且可與該前絕緣部一同位移;及
[0029]一彈性組件,提供該前絕緣部位移后的回復力;
[0030]在未插入該插座結構時,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分別與該外殼結構及該接觸套筒導電性接觸,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座結構插入時,移動該前絕緣部及該接觸套筒以產生位移,使得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003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創作所提供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實屬創新的結構設計,且可達到未插合時消除電磁波干擾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32]圖1代表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應用在F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分解圖,
[0033]圖2代表圖1的組合圖,
[0034]圖3代表圖2的剖面視圖,
[0035]圖4與圖3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36]圖5代表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應用在F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但前絕緣部與內絕緣部一體成型,
[0037]圖6與圖5相同為剖面視圖,但表示插頭結構插入后的組件相關位置,
[0038]圖7代表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應用在板端F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39]圖8與圖7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40]圖9代表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應用在同軸纜線F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41 ]圖10與圖9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42]圖11代表本創作第二種實施例應用在微型同軸(microcoaxia, MCX)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43]圖12與圖11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44]圖13代表本創作第三種實施例應用在N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45]圖14與圖13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46]圖15代表本創作第四種實施例應用在板端微型版本A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47]圖16與圖15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48]圖17代表本創作第五種實施例應用在相交替線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的剖面視圖,
[0049]圖18與圖17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頭結構,
[0050]圖19代表本創作應用于改良式射頻連接器的插頭結構中的剖面視圖,
[0051 ]圖20與圖9相同為剖面視圖,但插入插座結構。
[0052]圖中標示:1、3、4、5、6、8-插座結構;11、31、41、51、61、81-外殼結構;111、511、611、811-前開口;112、312、412、812-后開口;113、413-螺紋;114、514、414-螺帽;12、32、42、52、62、82_內絕緣部;13、21、33、53、63、83、91_中心針結構;131-凸環;132-爪片筒;133-抓持結構;14、34、44、54、64、84-前絕緣部;141、541、641-凸出部;15、35、45、55、65、85-阻抗組件;151、351、451、551、651、851-第一端部;152、352、452、552、652、852-第二端部;16、36、46、56、66、86_ 接觸套筒;161、361、461、561、661-擴大面;17、37、47、57、67、87-彈性組件;18、68-后絕緣部;19、69-銅環;2、9_插頭結構;101、501、601-板端連接裝置;102、602電路板;103-導引裝置;315-T型組件;415-凹溝;441-切口 ; 442-通孔;462-凸片;51-內凸環;531-前端;631-爪片狀;831-前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53]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54]請參見圖1及圖2,為為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應用在F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I中,該插座結構I主要為以一外殼結構11、一內絕緣部12、一中心針結構13、一前絕緣部14、一阻抗組件15、一接觸套筒16及一彈性組件17所構成。
[0055]外殼結構11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111及一后開口 112,前開口 111供插頭結構2(參見圖4所示)插入。外殼結構11為長筒狀,外部車有螺紋113,且中間具有一螺帽114,以形成F型連接器。
[0056]參見圖3,內絕緣部12設置于該外殼結構11內。中心針結構13設置于外殼結構11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內絕緣部12。中心針結構13前端與插入的插頭結構2的中心針結構21導電性連接,如圖4所示。
[0057]前絕緣部14可移動地設置于外殼結構11的前開口111內且套接于中心針結構13上,于插頭結構2插入時,會被推動位移。
[0058]阻抗組件15被設置于外殼結構11內,具有一第一端部151與一第二端部152。而接觸套筒16導電性地套接于中心針結構13上,且可與前絕緣部14一同位移。另,彈性組件17,如一彈簧,提供該前絕緣部14位移后的回復力。
[0059]比較圖3及圖4,在插頭結構2未插入時(如圖3),阻抗組件15的第一端部151與第二端部152分別與外殼結構11及接觸套筒16導電性接觸,使阻抗組件15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插頭結構2插入時(如圖4所示),移動前絕緣部14及接觸套筒16以產生位移,使得阻抗組件15的第一端部151或第二端部152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0060]在圖1至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內絕緣部12設置于外殼結構11的前開口111內,并于后開口 112內設置一后絕緣部18,使中心針結構13跨接于內絕緣部12與后絕緣部18之間。而阻抗組件15為桿狀。
[0061]中心針結構13上設有一凸環131,該凸環131抵擋于彈性組件17的一端,而彈性組件17的另一端則抵擋于接觸套筒16端面形成的一擴大面161。另,中心針結構13兩端分別套入一爪片筒132,而可抓緊插入的插頭結構2的中心針結構21。
[0062]外殼結構11的前開口 111內以一銅環19封閉,而前絕緣部14前方具有一凸出部14I,突出于該銅環19外。阻抗組件15埋設于內絕緣部12的偏心位置內,且其第一端部151與銅環19導電性接觸,而第二端部152與接觸套筒16的擴大面161接觸。
[0063]在此實施例中前絕緣部14穿過該內絕緣部12中心,且插頭結構2插入時,前絕緣部14位移推動接觸套筒16的擴大面161位移以壓迫彈性組件17,且使阻抗組件15的第二端部I52與擴大面161分離。
[0064]在圖5及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阻抗組件15為片狀,前絕緣部14與內絕緣部12—體成型,且插頭結構插入時(如圖6所示),前絕緣部12位移推動接觸套筒16的擴大面161及內絕緣部12—同位移以壓迫彈性組件17,且使阻抗組件15的第一端部151與銅環19分離。
[0065]參見圖7及圖8所示的實施例與圖6類似,但外殼結構11后端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I01,而中心針結構13后方為彎曲狀,以形成板端F型連接器,以安裝于一電路板102上。參見圖8,當插頭結構2插入時,推動前絕緣部14使阻抗組件15的第一端部151與銅環19分離。
[0066]參見圖9及圖10所示的實施例與圖6類似,但外殼結構11后端形成一同軸纜線導引裝置103,以形成同軸纜線F型連接器,而中心針結構13末端形成一抓持結構133,而可夾持一同軸纜線(圖未示)的中心線。參見圖10,當插頭結構2插入時,推動前絕緣部14使阻抗組件15的第一端部151與銅環19分離。
[0067]參見圖11及圖12所示的實施例,為為本創作第二種實施例,應用在微型同軸(micro coaxia, MCX)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3中,夕卜殼結構31具有一垂直插入內部的T型組件 315。
[0068]阻抗組件35水平埋設于前絕緣部34內,使第一端部351與T型組件315導電性連接,也形成與外殼結構31導電性連接。阻抗組件35的第二端部352與接觸套筒36的一擴大面361與前絕緣部34的內端面接觸,且自擴大面361接觸。
[0069]內絕緣部32設置于該外殼結構31的后開口312內。彈性組件37套接于中心針結構33上,并被設置于內絕緣部32與接觸套筒36的擴大面361之間。
[°07°] 如圖12所示,當微型同軸(micro coaxia, MCX)型插頭結構2插入時,前絕緣部34在中心針結構33上位移,以推動接觸套筒36的擴大面361而壓迫彈性組件37,且使阻抗組件35的第一端部351與T型組件315分離,而與外殼結構31切斷不導通。
[0071 ]參見圖13及圖14所示的實施例,為為本創作第三種實施例,應用在N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4中,其中外殼結構41外表車有螺紋413,中間形成一具有一內溝的螺帽414,以及一凹溝415,以形成一 N型連接器。
[0072]阻抗組件45垂直埋設于外殼結構41內,使第一端部451與外殼結構41導電性連接。前絕緣部44自外表向中心形成一切口441,以供阻抗組件45的第二端部452設置于其內,且該切口 441向前絕緣部44內端面延伸出一通孔442。接觸套筒46具有一擴大面461與前絕緣部44的內端面接觸,且自擴大面461延伸出一凸片462,以伸入通孔442內與阻抗組件45的第二端部452接觸。
[0073]內絕緣部42設置于該外殼結構41的后開口412內。彈性組件47設置于內絕緣部42與接觸套筒46的擴大面461之間。
[0074]參見圖14,插頭結構2插入時,前絕緣部44位移推動接觸套筒46的擴大面461位移以壓迫彈性組件47,且使阻抗組件45的第二端部452與接觸套筒46的凸片462分離。
[0075]在圖15及圖16所不所不的實施例為微型版本A (SubMiniature vers1n A, SMA)型連接器類似,外殼結構51螺帽514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501,而前開口 511內部形成一內凸環515以止擋前絕緣部54,中心針結構53為彎折形狀,內絕緣部52設置于板端連接裝置501的末端開口內,以形成一板端微型版本A (SubMiniature vers1n A, SMA)型連接器。
[0076]前絕緣部54具有一凸出部541突出內凸環515,且阻抗組件55水平設置于前絕緣部54的偏心位置,使第一端部551與內凸環515導電性連接。接觸套筒56具有一擴大面561與前絕緣部54的內端面接觸,且擴大面561與阻抗組件55的第二端部552接觸。彈性組件57設置于彎折的中心針結構53水平段上,且抵擋于接觸套筒56的擴大面561之間。
[0077]中心針結構53前端531呈爪片狀,當插頭結構2插入時,插頭結構2中心針結構21的針狀前端插入,參見圖16所示,同時,前絕緣部54位移推動接觸套筒56的擴大面561位移以壓迫彈性組件57,且使阻抗組件55的第一端部551與外殼結構51的內凸環515分離。
[0078]參見圖17及圖18所示所示的實施例,為相交替線(Phase Alternate Line, PAL)型連接器,外殼結構61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6Q1,該板端連接裝置6Q1內設置一后絕緣部68,而前開口 611內部后端設置一銅環69以止擋內絕緣部62,中心針結構63為彎折狀,且水平段的前方為爪片狀631,后方則跨接于后絕緣部68與內絕緣部62之間,以形成一板端相交替線(Phase Alternate Line, PAL)型連接器的插座結構6,以便組裝于一電路板602上。
[0079]前絕緣部64為T型,前方形成一凸出部641間隔位于銅環69前。阻抗組件65水平穿設于內絕緣部62的偏心位置,使第一端部651與銅環69導電性連接。接觸套筒66具有一擴大面661與前絕緣部64的內端面接觸,且擴大面661與阻抗組件65的第二端部652接觸。彈性組件67設置于后絕緣部68與接觸套筒66的擴大面661之間。
[0080]參見圖18,當插頭結構2插入時,前絕緣部64位移推動接觸套筒66的擴大面661位移以壓迫彈性組件67,且使阻抗組件65的第二端部652與接觸套筒66的擴大面661分離。
[0081]進者,本創作也可應用于改良式射頻連接器的插頭結構中,參見圖19及圖20,插頭結構8為以一外殼結構81、一內絕緣部82、一中心針結構83、一前絕緣部84、一阻抗組件85、一接觸套筒86及一彈性組件87所構成。
[0082]外殼結構81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 811及一后開口 812,其前端插入一插座結構9內。內絕緣部82置于外殼結構81內。中心針結構83設置于外殼結構81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內絕緣部82;其前端831形成針狀,插入插座結構9的中心針結構91內以作導電性連接,如圖20所示。
[0083]前絕緣部84可移動地設置于外殼結構81的前開口811內且套接于中心針結構83上,于插頭結構9插入時,被推動位移。阻抗組件85被設置于外殼結構81內,具有一第一端部851與一第二端部852。接觸套筒86導電性地套接于中心針結構83上,且可與前絕緣部84—同位移。彈性組件87提供前絕緣部84位移后的回復力。
[0084]在未插入插座結構9時,阻抗組件85的第一端部851與第二端部852分別與外殼結構81及接觸套筒86導電性接觸,使阻抗組件85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
[0085]參見圖20所示,當插入插座結構9時,移動前絕緣部84及接觸套筒86以產生位移,使得阻抗組件85的第一端部851或第二端部852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如圖中所不,為第一端部851與外殼結構81分離。
[0086]綜上所陳,本創作所提供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實屬創新的結構設計,且可達到未插合時消除電磁波干擾的問題,完全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主權項】
1.一種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插頭結構及一插座結構;在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中設置一阻抗組件,在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未插合前,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導電性的連接,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頭結構及插座結構插合后,該阻抗組件與該插頭結構或插座結構的外殼結構及中心針結構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阻抗組件可選擇為桿狀或片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插座結構為包括: 一外殼結構,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該前開口供該插頭結構插入; 一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 一中心針結構,設置于該外殼結構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該內絕緣部;其前端與插入的該插頭結構的中心針結構導電性連接; 一前絕緣部,可移動地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且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于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被推動位移; 一阻抗組件,被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具有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 一接觸套筒,導電性地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且可與該前絕緣部一同位移;及 一彈性組件,提供該前絕緣部位移后的回復力; 該插頭結構未插入時,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分別與該外殼結構及該接觸套筒導電性接觸,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頭結構插入時,移動該前絕緣部及該接觸套筒以產生位移,使得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插座結構的該外殼結構為長筒狀,外部車有螺紋,且中間具有一螺帽,以形成F型連接器;而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并于該后開口內設置一后絕緣部,使該中心針結構跨接于該內絕緣部與該后絕緣部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中心針結構上設有一凸環,該凸環抵擋于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而該彈性組件的另一端則抵擋于該接觸套筒端面形成的一擴大面,其中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以一銅環封閉,而該前絕緣部前方具有一凸出部,突出于該銅環外,其中該阻抗組件埋設于該內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且其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導電性接觸,而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接觸,其中該前絕緣部穿過該內絕緣部中心,且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擴大面分離;其中該前絕緣部與該內絕緣部一體成型,且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及該內絕緣部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分離,其中該外殼結構后端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而該中心針結構后方為彎曲狀,以形成板端F型連接器,或其中該外殼結構后端形成一同軸纜線導引裝置,以形成同軸纜線F型連接器。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外殼結構具有一垂直插入內部的T型組件,以形成一微型同軸型插座結構;該阻抗組件水平埋設于該前絕緣部內,使該第一端部與該T型組件導電性連接,也形成與該外殼結構導電性連接;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一擴大面接觸;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后開口內;該彈性組件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并被設置于該內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當一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在該中心針結構上位移,以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而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T型組件分離,而與該外殼結構切斷不導通。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外殼結構外表車有螺紋,中間形成一具有一內溝的螺帽,以及一凹溝,以形成一N型連接器;該阻抗組件垂直埋設于該外殼結構內,使該第一端部與該外殼結構導電性連接;該前絕緣部自外表向中心形成一切口,以供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設置于其內,且該切口向該前絕緣部內端面延伸出一通孔;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自該擴大面延伸出一凸片,以伸入該通孔內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后開口內;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內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凸片分尚。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外殼結構外表前方車有螺紋,末間形成一螺帽,并在該螺帽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而該前開口內部形成一內凸環以止擋該前絕緣部,中心針結構為彎折形狀,該內絕緣部設置于該板端連接裝置的末端開口內,以形成一板端微型版本A型板端連接器;該前絕緣部具有一凸出部突出該內凸環,且該阻抗組件水平設置于該前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使該第一端部與該內凸環導電性連接;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該擴大面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彎折的中心針結構水平段上,且抵擋于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該外殼結構的內凸環分離。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外殼結構后方連接一板端連接裝置,該板端連接裝置內設置一后絕緣部,而該前開口內部后端設置一銅環以止擋該內絕緣部,該中心針結構為彎折狀,且水平段的前方為爪片狀,后方則跨接于該后絕緣部與內絕緣部之間,以形成一板端相交替線型連接器;該前絕緣部為T型,前方形成一凸出部間隔位于該銅環前;該阻抗組件水平穿設于該內絕緣部的偏心位置,使該第一端部與該銅環導電性連接;該接觸套筒具有一擴大面與該前絕緣部的內端面接觸,且該擴大面與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接觸;該彈性組件設置于該后絕緣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之間;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該前絕緣部位移推動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位移以壓迫該彈性組件,且使該阻抗組件的第二端部與該接觸套筒的擴大面分離。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射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插頭結構為包括: 一外殼結構,內部呈中空筒狀,具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該前開口供該插座結構插入; 一內絕緣部,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 一中心針結構,設置于該外殼結構中空筒狀的中心軸在線,穿過該內絕緣部;其前端插入的該插座結構的中心針結構內以作導電性連接; 一前絕緣部,可移動地設置于該外殼結構的前開口內且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于該插頭結構插入時,被推動位移; 一阻抗組件,被設置于該外殼結構內,具有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 一接觸套筒,導電性地套接于該中心針結構上,且可與該前絕緣部一同位移;及 一彈性組件,提供該前絕緣部位移后的回復力; 在未插入該插座結構時,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分別與該外殼結構及該接觸套筒導電性接觸,使該阻抗組件形成終端作用以阻絕外界電磁波干擾;當該插座結構插入時,移動該前絕緣部及該接觸套筒以產生位移,使得該阻抗組件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導電性接觸分離,不具有終端作用。
【文檔編號】H01R24/44GK205680895SQ20162042233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公開號201620422331.9, CN 201620422331, CN 205680895 U, CN 205680895U, CN-U-205680895, CN201620422331, CN201620422331.9, CN205680895 U, CN205680895U
【發明人】錢紹誠
【申請人】昆山史密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