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卡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有第一絕緣本體、第二絕緣本體及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第一絕緣本體與第二絕緣本體之間形成第三端子收容槽用于容納第三導電端子,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包括第三彈性接觸部,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一側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連接有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彼此分離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兩端而令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三固定部連接成U字狀。
【專利說明】電子卡連接器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尤指一種防止端子因抽插卡頓且反向彎折焊 腳增加點焊良率縮小端子結構的電子卡連接器。
[0003] 【【背景技術】】
[0004] 如今電子卡連接器應用廣泛,卡連接器內的端子常常因為反復抽插而造成卡頓的 現象,且端子結構通常較大,不利于卡連接器小型化的趨勢。
[0005] 所以,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改進的電子卡連接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0006] 【【實用新型內容】】
[0007]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端子卡頓且縮小端子結構增加點焊良率的 電子卡連接器。
[0008] 為達成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包 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有第一絕緣本體、第二絕緣本體及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第一絕緣本體 與第二絕緣本體之間形成第三端子收容槽用于容納第三導電端子,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包括 第三彈性接觸部,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一側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連 接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連接有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 彼此分離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兩端而令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三固定部連 接成U字狀。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自另一側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 接部連接有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二連接部、第四固定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三固定部及第 三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導電端子的第三彈性接觸部自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端及第二 連接部的一端側向彎折延伸而令其在第三端子收容槽內的投影呈v字狀。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并排排列于所述第三端子收容槽內,所述第三固定 部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四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三彈性接 觸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及第三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三端子收容槽中。
[0012]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包括第一端子收容槽及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導電 端子包括第一彈性接觸部、第一焊接部及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接觸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 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彈性接觸部呈三角形狀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一導 電端子呈兩列對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內,此時所述第一固定部 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一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中。
[0013]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包括第二端子收容槽及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導電 端子包括第二彈性接觸部、第二焊接部及連接所述第二彈性接觸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的第 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彈性接觸部呈三角形狀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二導 電端子呈兩列對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內,此時所述第二固定部 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二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中。
[001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電子 卡連接器內的端子設計成V字狀從而防止發生卡頓的現象,且其焊腳與端子的連接部及固 定部成U字狀焊接至殼體上時可縮小卡連接器的尺寸且增強點焊良率,達到不卡頓且實現 小型化卡連接器的優勢。
[0015]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0017]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0018]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進一步的立體分解圖。
[0019]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去除絕緣本體后的底盤背面立體圖。
[0020]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22]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3]【【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以下,將結合圖1至圖4介紹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100的【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 書中所涉及方向皆以圖1為參考,定義插進端為前端。
[0025]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卡連接器100,包括底盤1、蓋設在 所述底盤1上的殼體2及退卡機構3。
[0026] 請參照圖3至圖4所示,所述底盤1上設有第一絕緣本體11、與第一絕緣本體11分開 設置的第二絕緣本體12、第一導電端子13、第二導電端子14、第三導電端子15、容置面16及 凹槽17。所述容置面16設有第一卡持部161且其一側固持有偵測端子162。
[0027] 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1包括一對第一端子收容槽111及位于所述一對第一端子收容 槽111之間的第一收容孔112。所述第二絕緣本體12包括一對第二端子收容槽121及位于所 述一對第二端子收容槽121之間的第二收容孔122。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1與第二絕緣本體12 分開設置,之間形成第三端子收容槽157。
[0028] 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3包括第一彈性接觸部131、第一焊接部132及連接所述第一彈 性接觸部131和所述第一焊接部132的第一固定部133。所述第一彈性接觸部131呈三角形狀 自所述第一固定部133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3呈兩列對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 設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11內,此時所述第一固定部133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1, 所述第一焊接部132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112中。所述第一彈性接觸部131的頂點定義有 用與電子卡電性接觸的觸點。
[0029] 所述第二導電端子14包括第二彈性接觸部141、第二焊接部142及連接所述第二彈 性接觸部14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142的第二固定部143。所述第二彈性接觸部141呈三角形狀 自所述第二固定部143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二導電端子14呈兩列對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 設置于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21內,此時所述第二固定部143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12, 所述第二焊接部142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122中。所述第二彈性接觸部141的頂點定義有 用與電子卡電性接觸的觸點。
[0030] 所述第三導電端子15包括第三彈性接觸部151,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151-側向外 延伸形成第一連接部152,所述第一連接部152連接有第三固定部153,所述第三固定部153 連接有第三焊接部154,所述第三焊接部154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52彼此分離設置于所述第 三固定部153的兩端而令所述第一連接部152、第三焊接部154及第三固定部153連接成U字 狀。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151自另一側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連接部155,所述第二連接部155連 接有第四固定部156,所述第二連接部155、第四固定部156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52、第三固定 部153及第三焊接部154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導電端子15的第三彈性接觸部151自所述 第一連接部的一端及第二連接部的一端側向彎折延伸而令其在第三端子收容槽157內的投 影呈V字形。所述第三導電端子15并排排列于所述第三端子收容槽157內,所述第三固定部 153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1,所述第四固定部156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12,所述第 三彈性接觸部151、第一連接部152、第二連接部155及第三焊接部154收容于所述第三端子 收容槽157中。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151的頂點定義有用與電子卡電性接觸的觸點。
[0031] 所述殼體2的后端沖壓成型有一開關端子21,所述開關端子21與所述偵測端子162 配合,用以檢測是否完全進卡。所述殼體2的兩側還對稱設置有一對配合鎖卡的鎖片22。
[0032] 所述退卡機構3包括樞轉片31及與樞轉片31配合作動的推桿32。所述樞轉片31設 有連動臂311、第二卡持部312及與卡托配合的頂推臂313。所述推桿32設有凹口 321。所述樞 轉片31設于所述底盤1的容置面16,所述推桿32設于所述底盤1的凹槽17內,此時所述第一 卡持部161與所述第二卡持部312相互卡持,所述連動臂311搭接于凹口321內,使得樞轉片 31與推桿32產生穩定的連動從而配合作用。
[0033]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 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 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有第一絕緣本體、第二絕緣本體及若干 導電端子,所述若干導電端子包括第三導電端子,所述第一絕緣本體與第二絕緣本體之間 形成第三端子收容槽用于容納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包括第 三彈性接觸部,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一側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 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連接有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彼 此分離設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兩端而令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三固定部連接 成U字狀。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自另一側向外 延伸形成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有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二連接部、第四固定部與 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三固定部及第三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端子的第三彈性接觸 部自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端及第二連接部的一端側向彎折延伸而令其在第三端子收容槽 內的投影呈V字狀。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端子并排排列于所述 第三端子收容槽內,所述第三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四固定部固持于所 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三彈性接觸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及第三焊接部收容于所述 第三端子收容槽中。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導電端子包括第一導電端 子,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包括第一端子收容槽及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第一彈 性接觸部、第一焊接部及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接觸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固定部,所述 第一彈性接觸部呈三角形狀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呈兩列對 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內,此時所述第一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 絕緣本體,所述第一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中。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導電端子包括第二導電端 子,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包括第二端子收容槽及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第二彈 性接觸部、第二焊接部及連接所述第二彈性接觸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的第二固定部,所述 第二彈性接觸部呈三角形狀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上彎折延伸,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呈兩列對 稱且沿橫斷方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內,此時所述第二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 絕緣本體,所述第二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中。
【文檔編號】H01R13/40GK205646225SQ20162009010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發明人】胡剛, 仇金國, 李路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