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電池吸盤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片電池吸盤裝置。所述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包括非接觸吸盤和導流護板,所述非接觸吸盤包括吸盤體,所述吸盤體的底端形成有氣體導流槽;所述導流護板上設置有頂端大而底端小的錐形通孔,所述錐形通孔的小端直徑大于所述吸盤體的底端直徑,所述吸盤體的底端伸入所述錐形通孔內,且所述導流護板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盤體的底端面;所述導流護板與所述吸盤體之間形成有與所述氣體導流槽相連通的氣體導流間隙。本實用新型能夠安全、穩定地吸起硅片電池,能夠有效降低硅片電池取放過程中的碎片率。
【專利說明】
娃片電池吸盤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片電池吸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家生產的電池片多為單晶或多晶5”(125X125X0.18毫米)或8”(I56X156X0.18毫米)規格。在硅片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電池片在設備與設備、夾具與設備或夾具與夾具之間進行轉移。因其材料為非常薄的單晶硅或多晶硅,在生產過程的移動中,很容易出現破碎或隱裂等損壞電池片的現象。各生產廠家對這些轉移操作普遍采用自動化設備進行,其中硅片電池的取放通過吸盤來實現。
[0003]目前的吸盤主要由以下兩種:一種是真空吸杯,通過真空直接吸住硅片的表面,進行硅片取放操作,這樣的吸盤通容易在硅片表面留下痕跡,影響電池的外觀以及電池性能,另外由于真空吸杯局部作用力較大,很容易造成硅片電池的破碎或隱裂;另一種是伯努利吸盤(非接觸吸盤),通過壓縮空氣由中心向圓周外形吹送,使中心部分產生負壓從而吸取硅片。目前這種吸盤在硅片電池生產中應用較為廣泛,但壓縮空氣從圓周向外吹出,容易造成吸附的硅片電池受氣流影響而上下擾動,亦會使硅片出現破裂或隱裂。
[0004]隨著硅片電池的工藝不斷拓展,現有的吸盤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如一種單晶硅片放置在平板玻璃夾具上進行工藝處理,由于單晶硅片表面以及玻璃夾具的表面都非常光滑,加上工藝處理時硅片與玻璃夾具間有潮濕氣體的存在,硅片會黏在玻璃夾具上,此時以上兩種吸盤都無法穩定、可靠地吸起硅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安全、穩定地吸起硅片電池,能夠有效降低碎片率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
[0006]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7]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包括:
[0008]非接觸吸盤,所述非接觸吸盤包括吸盤體,所述吸盤體的底端形成有氣體導流槽;
[0009]導流護板,所述導流護板上設置有頂端大而底端小的錐形通孔,所述錐形通孔的小端直徑大于所述吸盤體的底端直徑,所述吸盤體的底端伸入所述錐形通孔內,且所述導流護板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盤體的底端面;所述導流護板與所述吸盤體之間形成有與所述氣體導流槽相連通的氣體導流間隙。
[0010]作為優選,所述硅片電池吸盤裝置還包括兩對稱設置于硅片電池兩側的風刀;
[0011]其中,所述風刀包括沿硅片電池側邊布置的輸風殼體,所述輸風殼體設有進風孔以及連通所述進風孔的輸風道,所述輸風殼體底端內側傾斜設置有朝向硅片電池的出風面,所述出風面上開設有若干連通所述輸風道的出風孔。
[0012]作為優選,所述導流護板與所述吸盤體之間的氣體導流間隙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0013]作為優選,所述輸風殼體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所述進風孔,兩端所述進風孔分別連通有輸風道,兩條所述輸風道分別由外向內延伸靠近。
[0014]作為優選,所述出風孔的軸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a,且0°〈a〈90°。
[0015]作為優選,所述進風孔處安裝有風量調節裝置。
[0016]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硅片電池吸盤裝置還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分別通過連接柱固定連接所述吸盤體、導流護板和輸風殼體。
[0017]本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0018](I)當壓縮空氣從非接觸吸盤(伯努利吸盤)底部的氣體導流槽吹出,氣流碰到導流護板,便會沿導流護板的錐形通孔的斜面向上排出,從而可以避免氣流對硅片造成擾動,使娃片能夠被吸盤安全穩定吸取;
[0019](2)通過兩組所述風刀,從出風孔輸出的風吹在硅片電池外側的玻璃夾具上,再沖擊硅片電池與玻璃夾具的接縫處,可以使硅片電池與玻璃夾具有效分離,從而輔助實現吸盤對硅片電池的吸取,解決了硅片電池在平板夾具上不易被吸起的問題,能夠有效降低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碎片率。
【附圖說明】
[0020]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吸取硅片電池時的氣流流動狀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不意圖;
[0024]圖4是風刀和風量調節裝置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風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風刀的作用狀態示意圖;
[0027]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非接觸吸盤;11-吸盤體;12-氣體導流槽;2-導流護板;21-錐形通孔;22-氣體導流間隙;3-硅片電池;4-風刀;41-輸風殼體;42-進風孔;43-輸風道;44-出風面;45-出風孔;5-玻璃夾具;6-安裝板;7-連接柱;8-風量調節裝置;81-節流閥;82-進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30]如圖1至圖7所示,娃片電池吸盤裝置,包括:
[0031]非接觸吸盤I,所述非接觸吸盤I包括吸盤體11,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形成有氣體導流槽12,其結構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伯努利吸盤,其原理為利用壓縮空氣向氣體導流槽12圓周曲面流動,在其中心區域形成負壓,吸取其下方不遠處的物體;
[0032]導流護板2,所述導流護板2上設置有頂端大而底端小的錐形通孔21,所述錐形通孔21的小端直徑Dl略大于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直徑D2,直徑差2?6mm左右;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伸入所述錐形通孔21內,且所述導流護板2的底表面略低于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面,導流護板2設置在吸盤體11外周,所述導流護板2與所述吸盤體11之間形成有與所述氣體導流槽12相連通的氣體導流間隙22,兩者之間的間隙沿圓周最好均勻分布;參考圖2,當氣流從吸盤體11吹出,碰到導流護板2,氣流便沿導流護板2的錐形通孔21斜面向上排出,從而避免了氣流對硅片電池3的擾動。
[0033 ]參考圖1和圖3,為了解決硅片電池3在平板(如玻璃)夾具上不易被吸起的問題,進一步降低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碎片率,所述硅片電池吸盤裝置還包括兩對稱設置于硅片電池3兩側的風刀4,其用于吹開粘結在玻璃夾具5上的硅片電池3;
[0034]參考圖3至圖6,所述風刀4的具體結構如下:包括沿娃片電池3側邊布置的輸風殼體41,所述輸風殼體41設有進風孔42以及連通所述進風孔42的輸風道43,所述輸風殼體41底端內側傾斜設置有朝向硅片電池3的出風面44,所述出風面44上開設有若干連通所述輸風道43的出風孔45。其中,出風孔45的軸線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a,且0°〈a〈90°,相鄰出風孔45之間的排列距離為t(l?10毫米),孔徑為利0.1?1.0毫米),這樣,如圖6所示,從出風孔45吹出來的風吹在硅片電池3外側的玻璃夾具5面上再沖擊硅片電池3與玻璃夾具5的接縫處,從而使硅片電池3與玻璃夾具5有效分離。
[0035]參考圖4,所述輸風殼體41的兩端部最好分別設置所述進風孔42,且兩端所述進風孔42分別連通有輸風道43,兩條所述輸風道43分別由外向內延伸靠近但不連通,以保證吹風均勻、穩定。另外,所述進風孔42處安裝有風量調節裝置8,其包括節流閥81,節流閥81連接進風管82,通過節流閥81可以方便對送風風量及壓力進行控制,從而控制風刀4的作用力。
[0036]參考圖7,為了保證以上部件的組合工作性能,本吸盤裝置還包括安裝板6,所述安裝板6分別通過連接柱7固定連接所述吸盤體11、導流護板2和輸風殼體41,從而使各部件的相對位置固定并形成一體。
[0037]本實用新型替代普通真空吸盤或伯努利吸盤吸取放置在平板(如玻璃)夾具上的硅片電池,通過風刀、導流護板,能夠保證硅片電池安全吸起并有效降低碎片率,適于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廣泛應用。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接觸吸盤(I ),所述非接觸吸盤(I)包括吸盤體(11 ),所述吸盤體(I I)的底端形成有氣體導流槽(12); 導流護板(2),所述導流護板(2)上設置有頂端大而底端小的錐形通孔(21),所述錐形通孔(21)的小端直徑大于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直徑,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伸入所述錐形通孔(21)內,且所述導流護板(2)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盤體(11)的底端面;所述導流護板(2)與所述吸盤體(11)之間形成有與所述氣體導流槽(12)相連通的氣體導流間隙(2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對稱設置于硅片電池兩側的風刀(4)。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刀(4)包括沿硅片電池(3)側邊布置的輸風殼體(41),所述輸風殼體(41)設有進風孔(42)以及連通所述進風孔(42)的輸風道(43),所述輸風殼體(41)底端內側傾斜設置有朝向硅片電池(3)的出風面(44),所述出風面(44)上開設有若干連通所述輸風道(43)的出風孔(45)。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護板(2)與所述吸盤體(11)之間的氣體導流間隙(22)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風殼體(41)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所述進風孔(42),兩端所述進風孔(42)分別連通有輸風道(43),兩條所述輸風道(43)分別由外向內延伸靠近。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孔(45)的軸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a,且0°〈a〈90°。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孔(42)處安裝有風量調節裝置(8)。8.如權利要求3至7任一項所述的硅片電池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板(6),所述安裝板(6)分別通過連接柱(7)固定連接所述吸盤體(11)、導流護板(2)和輸風殼體(41)。
【文檔編號】H01L21/683GK205564726SQ201620130152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9日
【發明人】李伯平, 陳位
【申請人】南京華伯儀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