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雷達天線座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該雷達天線座,包括環形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下方的回轉支撐,所述回轉支撐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雷達天線的轉盤,所述轉盤與所述內圈固定,所述雷達天線座還包括驅動所述內圈轉動的驅動系統。本實用新型與雷達電線之間采用內嚙合齒輪傳動方式,并將所述回轉支撐自下向上安裝于底座的底部,在對回轉支撐進行維護時,無需對雷達天線進行移動,可以直接對回轉支撐進行拆卸維修,維修時間短,尤其是需要更換回轉支撐時,不需要使用吊車拆卸雷達天線以及返廠修理,在工作現場就可實現回轉支撐的更換,節省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雷達天線座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
【背景技術】
[0002]雷達天線座做為支撐雷達天線的傳動裝置,其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雷達天線運行的效率。目前,國內外同類雷達天線座產品與雷達天線之間大多采用外嚙合齒輪傳動,雷達天線座相對尺寸較大,質量較重,在對雷達天線座中的回轉支撐進行維修時,多采用向上先舉升雷達天線,然后拆除回轉支撐進行維護,在高空中舉升雷達天線時存在安全隱患,維修時間較長,雷達天線重新安裝時需要對天線信號進行二次調校,給設備運行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該雷達天線座在維護回轉支撐時無需移動雷達天線,維修時間短,易于操作。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包括環形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下方的回轉支撐,所述回轉支撐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雷達天線的轉盤,所述轉盤與所述內圈固定,所述雷達天線座還包括驅動所述內圈轉動的驅動系統。
[000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系統包括電機、減速機、傳動軸,所述電機通過減速機輸出扭矩驅動傳動軸上與所述內圈齒輪嚙合的小齒輪轉動,所述傳動軸上還設有離合器;所述驅動系統有兩組并構成雙電機內齒輪傳動機構。
[000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下方設有環形槽結構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外側槽口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槽口與所述轉盤之間卡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驅動系統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殼體的槽底外側且套設在傳動軸上的第二殼體,所述傳動軸一端貫穿所述第一殼體并與位于第一殼體內的所述小齒輪配合。
[000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轉盤底部由外向內依次設有第一凸圈、第二凸圈、第三凸圈,所述第一凸圈與底座之間卡插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轉盤通過所述第二凸圈固定于所述內圈上,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槽口通過所述第三凸圈與所述轉盤插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第二凸圈、第三凸圈之間區域構成內腔體,所述第一凸圈、第二凸圈之間區域構成外腔體,所述第二凸圈上設有平衡內腔體、外腔體氣壓的通氣孔。
[000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上設有將回轉過程中吸入外腔體內的齒輪油導入第一殼體內的導流孔。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011](I)本實用新型與雷達電線之間采用內嚙合齒輪傳動方式,并將所述回轉支撐自下向上安裝于底座的底部,在對回轉支撐進行維護時,無需對雷達天線進行移動,可以直接對回轉支撐進行拆卸維修,維修時間短,易于操作,尤其是需要更換回轉支撐時,不需要使用吊車拆卸雷達天線以及返廠修理,在工作現場就可實現回轉支撐的更換,節省成本。
[0012](2)本實用新型采用小齒輪與回轉支撐的內圈齒輪進行嚙合的方式,傳動軸通過小齒輪進而驅動回轉支撐的內圈做回轉運動,進而驅動固定在回轉支撐內圈上的轉盤轉動。所述雙電機內齒輪傳動機構使得轉盤的回轉動作更為穩定,可靠。本實用新型結構更為合理。
[0013](3)本實用新型中轉盤的第二凸圈上開有3個通氣孔以用于平衡內腔體與外腔體氣壓;底座上開有導流孔,用于引導回轉過程中吸入外腔體上的齒輪油,防止發生溢油現象。
[0014](4)本實用新型專利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于維護,防溢油,成本相對較低。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6]圖2為圖1局部放大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中標記的含義如下:
[0019]10-環形底座11-導流孔20-回轉支撐30-轉盤31-第一凸圈
[0020]32-第二凸圈33-第三凸圈34-內腔體35-外腔體36-通氣孔
[0021]40-驅動系統41-電機42-減速機43-傳動軸44-小齒輪
[0022]45-離合器46-第二殼體50-第一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現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
[0024]本實用新型包括環形底座10,以及位于底座10下方的回轉支撐20,所述回轉支撐20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與所述底座10固定,所述底座10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雷達天線的轉盤30,所述轉盤30與所述內圈固定,所述雷達天線座還包括驅動所述內圈轉動的驅動系統40。本實用新型與雷達電線之間采用內嚙合齒輪傳動方式,并將所述回轉支撐20自下向上安裝于底座10的底部,在對回轉支撐20進行維護時,無需對雷達天線進行移動,可以直接對回轉支撐20進行拆卸維修,維修時間短,易于操作,尤其是需要更換回轉支撐時,不需要使用吊車拆卸雷達天線以及返廠修理,在工作現場就可實現回轉支撐的更換,節省成本。
[0025]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驅動系統40包括電機41、減速機42、傳動軸43,所述電機41通過減速機42輸出扭矩驅動傳動軸43上與所述內圈齒輪嚙合的小齒輪44轉動,所述傳動軸43上還設有離合器45;所述驅動系統有兩組并構成雙電機內齒輪傳動機構。即本實用新型采用小齒輪44與回轉支撐20的內圈齒輪進行嚙合的方式,傳動軸43通過小齒輪44進而驅動回轉支撐20的內圈做回轉運動,進而驅動固定在回轉支撐20內圈上的轉盤30轉動。所述雙電機內齒輪傳動機構使得轉盤30的回轉動作更為穩定、可靠。本實用新型結構更為合理。
[0026]所述底座10下方設有環形槽結構的第一殼體50,所述第一殼體50的外側槽口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槽口與所述轉盤30之間卡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驅動系統40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殼體50的槽底外側且套設在傳動軸43上的第二殼體46,所述傳動軸43—端貫穿所述第一殼體50并與位于第一殼體50內的所述小齒輪44配合。第一殼體50可以增加雷達天線座的整體強度,并構成相應齒輪機構的保護罩,有效防止齒輪油外泄。
[0027]所述轉盤30底部由外向內依次設有第一凸圈31、第二凸圈32、第三凸圈33,所述第一凸圈31與底座10之間卡插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轉盤30通過所述第二凸圈32固定于所述內圈上,所述第一殼體50的內側槽口通過所述第三凸圈33與所述轉盤30插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第二凸圈32、第三凸圈33之間區域構成內腔體34,所述第一凸圈31、第二凸圈32之間區域構成外腔體35,所述第二凸圈32上設有平衡內腔體34、外腔體35氣壓的3個通氣孔36 ο
[0028]另外,所述底座10上設有將回轉過程中吸入外腔體35內的齒輪油導入第一殼體50內的導流孔11,防止發生溢油現象。
【主權項】
1.一種輕型內齒式易維護雷達天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環形底座(10),以及位于底座(10)下方的回轉支撐(20),所述回轉支撐(20)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與所述底座(10)固定,所述底座(10)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雷達天線的轉盤(30),所述轉盤(30)與所述內圈固定,所述雷達天線座還包括驅動所述內圈轉動的驅動系統(4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達天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40)包括電機(41)、減速機(42)、傳動軸(43),所述電機(41)通過減速機(42)輸出扭矩驅動傳動軸(43)上與所述內圈齒輪嚙合的小齒輪(44)轉動,所述傳動軸(43)上還設有離合器(45);所述驅動系統有兩組并構成雙電機內齒輪傳動機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雷達天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下方設有環形槽結構的第一殼體(50),所述第一殼體(50)的外側槽口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槽口與所述轉盤(30)之間卡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驅動系統(40)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殼體(50)的槽底外側且套設在傳動軸(43)上的第二殼體(46),所述傳動軸(43) —端貫穿所述第一殼體(50)并與位于第一殼體(50)內的所述小齒輪(44)配合。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雷達天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30)底部由外向內依次設有第一凸圈(31)、第二凸圈(32)、第三凸圈(33),所述第一凸圈(31)與底座(10)之間卡插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轉盤(30)通過所述第二凸圈(32)固定于所述內圈上,所述第一殼體(50)的內側槽口通過所述第三凸圈(33)與所述轉盤(30)插接并構成滑軌配合,所述第二凸圈(32)、第三凸圈(33)之間區域構成內腔體(34),所述第一凸圈(31)、第二凸圈(32)之間區域構成外腔體(35),所述第二凸圈(32)上設有平衡內腔體(34)、外腔體(35)氣壓的3個通氣孔(36)。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雷達天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設有將回轉過程中吸入外腔體(35)內的齒輪油導入第一殼體(50)內的導流孔(11)。
【文檔編號】H01Q1/12GK205543185SQ201620099617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8日
【發明人】丁飛, 方傳寶, 張戎斌, 李成, 周雷, 牛忠文, 張偉
【申請人】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