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分別通過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連接至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包括:PCB板組,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一PCB板設有正極接口,第二PCB板設有負極接口;至少一組電源線,分別與一個正極接口、一個負極接口連接,正極電源線、負極電源線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電池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本實用新型根據連接的直流電源的負載能力、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在測試時所需的負載能力,將一個直流電源同時接入多個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成本低、適于大規模生產和投入使用的優點。
【專利說明】
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流電源轉換裝置。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當今社會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為了保證電子產品出廠的性能以及組裝時的生產良率,其生產廠家都會在電子產品的主板貼片完成對其主板進行一系列的板級功能和性能測試,而在測試過程中,幾乎每一個測試工站都需要在主板測試時采用直流電源對其進行供電。
[0003]目前常用的做法是,每一個測試工站在測試過程中,一臺直流電源只對一塊主板或者一個輔助主板測試的測試夾具進行供電,為了提高產線的生產效率,產線上往往會好多主板或者測試夾具同時測試,這樣產線就勢必要準備較多數量的直流電源用來主板測試時的供電需求,隨著測試過程中直流電源數量的增加,也帶來了電子產品的生產成本的增加。而直流電源的輸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在測試時的耗電都小于2.5A,除了個別測試工站需要測試電子產品的耗電流外,大部分的測試工站的直流電源只是單純的用作供電來使用,不需要實時觀察試產過程中主板的電流變化,從而沒有充分利用直流電源的負載輸出能力。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能夠在電子產品的測試過程中,充分利用直流電源的負載輸出能力,把一個直流電源當做多個直流電源來使用的直流電源轉換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0006]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根據連接的直流電源的負載能力、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在測試時所需的負載能力,將一個直流電源同時接入多個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成本低、適于大規模生產和投入使用的優點。
[0007]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分別通過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連接至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包括:
[0008]PCB板組,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第一 PCB板和第二 PCB板,所述第一 PCB板的一端設有正極觸點,所述正極觸點通過所述正極引線與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PCB板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正極接口,所述正極觸點與所述正極接口通過走線分別連接,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設有負極觸點,所述負極觸點通過所述負極引線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PCB板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負極接口,所述負極觸點與所述負極接口通過走線分別連接;
[0009]至少一組電源線,所述一組電源線包括一個正極電源線和一個負極電源線,一個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與一個所述正極接口連接,一個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與一個所述負極接口連接,所述正極電源線的另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電池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
[0010]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數量均相等。
[0011]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2?10。
[0012]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3。
[0013]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3根所述走線通過鋪銅連接,其寬度和為0.5?Icm0
[0014]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為
3.5mm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的3.5mm的插頭。
[0015]優選的是,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為
2.5mm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的2.5mm的插頭。
[0016]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本實用新型將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通過正極引線、第一PCB板的正極觸點、第一PCB板的正極接口、正極電源線連接,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電池的正極,將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通過負極引線、第二PCB板的負極觸點、第二PCB板的負極接口、負極電源線連接,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電池的負極,形成多個并聯的多個電路,多個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即可共享左端連接的直流電源的負載能力,并且可以根據其連接的直流電源的負載能力和待測試的電子產品在測試時所需的負載能力來選擇設置接入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數量;
[0018]第二、正極接口、負極接口、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相等,即可實現一個正極接口、一個負極接口分別與一組電源線分別連接,用于測試一個電子產品的性能;直流電源的輸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在測試時的耗電都小于2.5A,可接入2個電子產品,對于有些電子產品在測試時的耗電很小(0.5A左右)時,那么可接入1個電子產品,充分利用直流電源的輸出,而不造成超負荷;正極接口、負極接口、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3時,符合測試工作中的一般耗電量的電子產品的測量有序性,便于大規模生產;
[0019]第三、3根走線通過鋪銅連接在一起后,其寬度和為0.5?lcm,采用的走線較粗,為了通過較大的電流;采用3.5mm規格的正極接口、負極接口,便于走線和正/負極電源線的充分接觸和導通,國家行業標準規格便于大規模生產和推廣應用;采用2.5mm規格的正極接口、負極接口,便于走線和正/負極電源線的充分接觸和導通,內徑較小便于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體積減小、提高便攜性能。
[0020]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0023]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分別通過正極引線21和負極引線22連接至直流電源I的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包括:
[0025]PCB板組,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第一 PCB板31和第二 PCB板32,所述第一 PCB板31的一端設有正極觸點311,所述正極觸點311通過所述正極引線21與所述直流電源I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PCB板31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正極接口 312,所述正極觸點311與所述正極接口 312通過走線4分別連接,所述第二 PCB板32的一端設有負極觸點321,所述負極觸點321通過所述負極引線22與所述直流電源I的負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 PCB板32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負極接口 322,所述負極觸點321與所述負極接口 322通過走線4分別連接;
[0026]至少一組電源線,所述一組電源線包括一個正極電源線51和一個負極電源線52,一個所述正極電源線51的一端與一個所述正極接口 312連接,一個所述負極電源線52的一端與一個所述負極接口 322連接,所述正極電源線51的另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52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的電池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
[002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將直流電源I的正極輸出端通過正極引線21、第一PCB板31的正極觸點311、第一PCB板31的正極接口 312、正極電源線51連接,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的電池的正極輸入端,將直流電源I的負極輸出端通過負極引線22、第二 PCB板32的負極觸點321、第二 PCB板32的負極接口 322、負極電源線52連接,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的電池的負極輸入端,形成多個并聯的多個電路,多個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即可共享左端連接的直流電源I的負載能力,并且可以根據其連接的直流電源I的負載能力和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在測試時所需的負載能力來選擇設置接入待測試的電子產品6的數量。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可簡化本實用新型,以縮小體積降低生產成本,例如將正極接口 312、負極接口 322做成通孔形式,正極電源線51、負極電源線52做成金屬掛鉤形式,掛鉤掛設在通孔上,也可形成閉合電路。
[0028]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312、所述負極接口 3 2 2、所述電源線的數量均相等。正極接口 312、負極接口 3 2 2、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相等,即可實現一個正極接口 312、一個負極接口 322分別與一組電源線分別連接,用于測試一個電子產品6的性能。
[0029]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312、所述負極接口 322、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2?10。直流電源I的輸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電子產品6在測試時的耗電都小于2.5A,可接入2個電子產品6,對于部分電子產品6在測試時的耗電很小(0.5A左右)時,那么可接入10個電子產品6,充分利用直流電源I的輸出,而不造成超負荷。
[0030]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312、所述負極接口 3 2 2、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3。正極接口 312、負極接口 3 2 2、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3時,符合測試工作中的一般耗電量的電子產品6的測量有序性,便于大規模生產。
[0031]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3根所述走線4通過鋪銅連接,其寬度和為0.5?Icm^根走線4通過鋪銅連接在一起后,其寬度和為0.5?lcm,采用的走線4較粗,為了通過較大的電流。
[0032]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312、所述負極接口322為3.5mm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51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52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 312、所述負極接口 322的3.5mm的插頭。采用3.5mm規格的正極接口312、負極接口 322,便于走線4和正極電源線51、負極電源線52的充分接觸和導通,國家行業標準規格便于大規模生產和推廣應用。
[0033]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所述正極接口312、所述負極接口322為2.5mm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51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52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 312、所述負極接口 322的2.5mm的插頭。采用2.5mm規格的正極接口312、負極接口322,便于走線4和正/負極電源線52的充分接觸和導通,內徑較小便于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體積減小、提高便攜性能。
[0034]這里說明的設備數量和處理規模是用來簡化本實用新型的說明的。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0035]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主權項】
1.一種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分別通過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連接至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組,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第一 PCB板和第二 PCB板,所述第一 PCB板的一端設有正極觸點,所述正極觸點通過所述正極引線與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PCB板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正極接口,所述正極觸點與所述正極接口通過走線分別連接,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設有負極觸點,所述負極觸點通過所述負極引線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PCB板的另一端設有至少一個負極接口,所述負極觸點與所述負極接口通過走線分別連接; 至少一組電源線,所述一組電源線包括一個正極電源線和一個負極電源線,一個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與一個所述正極接口連接,一個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與一個所述負極接口連接,所述正極電源線的另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待測試的電子產品的電池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數量均相等。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2?10。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所述電源線的組的數量均為3。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3根所述走線通過鋪銅連接,其寬度和為0.5?Icm0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為3.5_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的3.5mm的插頭。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頭的直流電源轉接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為2.5_規格,所述正極電源線的一端、所述負極電源線的一端為可分別插入所述正極接口、所述負極接口的2.5mm的插頭。
【文檔編號】H01R25/00GK205429373SQ201620201288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6日
【發明人】劉飛
【申請人】重慶藍岸通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