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天線,尤其涉及一種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
【背景技術】
[0002]無線電發射機輸出的射頻信號功率,通過饋線(電纜)輸送到天線手機天線,由天線以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電磁波到達接收地點后,由天線接下來(僅僅接收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過饋線送到無線電接收機。可見,天線是發射和接收電磁波的一個重要的無線電設備,沒有天線也就沒有無線電通信。天線品種繁多,以供不同頻率、不同用途、不同場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況下使用,而手機天線則主要用于手機中。
[0003]隨著通信行業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早已普及,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一個機器上可能有七八個不同的天線,平均到每個天線上的面積就越來越小,再加上現在都是多模多頻手機,特別是4G LTE(Long Term Evolut1n,長期演進)時代,頻段要求低頻700MHZ-960MHZ,高頻1430MHZ-2690MHZ的超寬帶寬,這就要求我們在狹小的空間內要設計出超寬帶寬的天線,這個一直是困擾大家的重點難點問題。
[0004]現有的手機為了提高造型方面的美感,通常會將天線內置于手機內,而傳統的天線設計為了增加帶寬,主體天線和寄生都是分開走線的,這就需要占用更大的面積空間,且由于手機內部還需要安裝大量的電子器件,導致其內部空間不足,內置天線受空間的約束將出現帶寬不足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能夠縮小天線面積,提高了低頻部分天線效率。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頻諧振寄生臂和高頻諧振臂,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與高頻諧振臂耦合連接,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上設置有地饋點,所述高頻諧振臂上設有天線饋電點;所述高頻諧振臂與低頻諧振寄生臂交錯設置,且高頻諧振臂的長度小于低頻諧振寄生臂的長度,所述地饋點設置在低頻諧振寄生臂的一端,所述天線饋電點設置在高頻諧振臂的一端,所述地饋點與天線饋電點平行并排設置。
[0007]其中,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和高頻諧振臂都設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組合成U形;所述地饋點和天線饋電點設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比第二基板短,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形連接處形成一個楔形開口。
[0008]其中,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分為L形結構部和V形結構部,所述L形結構部橫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V形結構部位于楔形開口處。
[0009]其中,所述高頻諧振臂為U型結構,包圍低頻諧振寄生臂V形結構部,且一部分容置于低頻諧振寄生臂內。
[0010]其中,所述地饋點和天線饋電點呈矩形金手指結構,所述地饋點與天線饋電點平行并排設置在第一基板上。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寄生天線來實現低頻GPS天線頻段,大大縮小了天線面積,提高了低頻部分天線效率,略微減小低頻帶寬,使低頻部分功率輻射頻段更集中,對應GPS實際使用效果更好,具有使用面積小,空間小,價格低廉,且實際使用效果更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針對GPS寄生天線正常工作時對應的回波損耗圖。
[0014]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0015]1、低頻諧振寄生臂2、高頻諧振臂
[0016]3、天線饋電點4、地饋點
[0017]5、第一基板6、第二基板
[0018]7、楔形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0020]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包括低頻諧振寄生臂I和高頻諧振臂2,低頻諧振寄生臂I與高頻諧振臂2耦合連接,低頻諧振寄生臂I上設置有地饋點4,高頻諧振臂2上設有天線饋電點3;高頻諧振臂2與低頻諧振寄生臂I交錯設置,且高頻諧振臂2的長度小于低頻諧振寄生臂I的長度,地饋點4設置在低頻諧振寄生臂I的一端,天線饋電點3設置在高頻諧振臂2的一端,地饋點4與天線饋電點3平行并排設置。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寄生天線來實現低頻GPS天線頻段,大大縮小了天線面積,提高了低頻部分天線效率,略微減小低頻帶寬,使低頻部分功率輻射頻段更集中,對應GPS實際使用效果更好,具有使用面積小,空間小,價格低廉,且實際使用效果更好的優點。
[0022]在本實施例中,低頻諧振寄生臂I設置在外圍端,并圍繞高頻諧振臂2。地饋點4設置在低頻諧振寄生臂I的一端,天線饋電點3設置在高頻諧振臂2的另一端,地饋點4與天線饋電點3并排設置。
[0023]在本實施例中,低頻諧振寄生臂I和高頻諧振臂2都設置在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上,第一基板5與第二基板6組合成U形;地饋點4和天線饋電點3設置在第一基板5上,第一基板5比第二基板6短,第一基板5與第二基板6形連接處形成一個楔形開口 7。低頻諧振寄生臂I分為L形結構部和V形結構部,L形結構部橫穿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V形結構部位于楔形開口 7處;高頻諧振臂2為U型結構,包圍低頻諧振寄生臂I的V形結構部,且一部分容置于低頻諧振寄生臂I內。地饋點4和天線饋電點3呈矩形金手指結構,地饋點4與天線饋電點3平行并排設置在第一基板5上。
[0024]本實用新型通過高頻諧振臂2與低頻諧振寄生臂I交錯設置,大大縮小了天線的面積,節約了成本,使得布線更加靈活,具有占用的區域面積小、帶寬大、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作為本實用新型較優的一種實施例,天線可設置在手機后殼,顯然也可以設置在手機的前殼或其它區域。在本實施例中,低頻諧振寄生臂I的長度大于高頻諧振臂2,,通過較長的寄生天線走線,與高頻諧振走線親合,實現低頻諧振。
[0025]請參閱圖2,為針對GPS寄生天線正常工作時對應的回波損耗圖,圖中I點對應GPS諧振,為1575mhz,而2點和3點對應BT/WIFI天線諧振頻點,為2400-2500mhz,4點和5點,對應5GwiFi天線諧振頻點,為5150-5850mhz,可知,在I點處對應的GPS諧振回波損耗最小,通過結合實際,利用寄生天線帶寬相對較窄的特點,GPS對應點頻1575MHZ實現能量輻射更集中。
[0026]本實用新型可廣泛運用于手機中。
[0027]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0028]I)本實用新型通過寄生天線來實現低頻GPS天線頻段,大大縮小了天線面積,提高了低頻部分天線效率,略微減小低頻帶寬,使低頻部分功率輻射頻段更集中,對應GPS實際使用效果更好;
[0029]2)具有使用面積小,空間小,價格低廉,且實際使用效果更好。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頻諧振寄生臂和高頻諧振臂,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與高頻諧振臂耦合連接,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上設置有地饋點,所述高頻諧振臂上設有天線饋電點;所述高頻諧振臂與低頻諧振寄生臂交錯設置,且高頻諧振臂的長度小于低頻諧振寄生臂的長度;所述地饋點設置在低頻諧振寄生臂的一端,所述天線饋電點設置在高頻諧振臂的一端,所述地饋點與天線饋電點平行并排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和高頻諧振臂都設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組合成U形;所述地饋點和天線饋電點設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比第二基板短,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形連接處形成一個楔形開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頻諧振寄生臂分為L形結構部和V形結構部,所述L形結構部橫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V形結構部位于楔形開口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諧振臂為U型結構,包圍低頻諧振寄生臂V形結構部,且一部分容置于低頻諧振寄生臂內。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饋點和天線饋電點呈矩形金手指結構,所述地饋點與天線饋電點平行并排設置在第一基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針對GPS寄生天線的手機天線,包括低頻諧振寄生臂和高頻諧振臂,低頻諧振寄生臂與高頻諧振臂耦合連接,低頻諧振寄生臂上設置有地饋點,高頻諧振臂上設有天線饋電點,高頻諧振臂與低頻諧振寄生臂交錯設置,且高頻諧振臂的長度小于低頻諧振寄生臂的長度;地饋點設置在低頻諧振寄生臂的一端,天線饋電點設置在高頻諧振臂的一端,地饋點與天線饋電點平行并排設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寄生天線來實現低頻GPS天線頻段,大大縮小了天線面積,提高了低頻部分天線效率,略微減小低頻帶寬,使低頻部分功率輻射頻段更集中,對應GPS實際使用效果更好,具有使用面積小,空間小,價格低廉,且實際使用效果更好的優點。
【IPC分類】H01Q5/378, H01Q5/10, H01Q1/48, H01Q1/38, H01Q1/50, H01Q5/28
【公開號】CN205376771
【申請號】CN201521117801
【發明人】周云峰
【申請人】上海守遠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