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線電物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
【背景技術】
[0002]微帶天線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天線,是一種帶有導體接地板的截止基片上貼加導體薄片而形成的天線。微帶天線通過微帶線或者同軸線等饋線饋電,在導體貼片與接地板之間激勵起射頻電磁場,并通過貼片四周與接地板間的縫隙向外輻射。
[0003]微帶天線由于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低剖面,易于加工以及與有源器件及電路集成等諸多優點,在通信,雷達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另外,頻譜資源日益緊張現代衛星通信領域迫切需要天線具有雙極化功能,因為雙極化可使它的通信容量增加一倍。隨著微波集成技術的發展和空間技術對低剖面天線要求的提高,和無線通信技術對收發設備要求可以同時在兩個或者多個頻段工作。在這種背景下,微帶雙頻帶天線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0004]然而,在雙極化技術的應用時通常要求低交叉極化電平和高隔離度,以保證微帶天線的正常運行。因此,有必要針對雙極化技術應用時產生的交叉極化電平和頻段干擾,設計出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為工作16.6GHz-17.4 GHz的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采用不同層饋電的方式來提高天線的隔離度,并采用雙層反射地板的方法增加了天線的前后比,有效降低天線的后瓣。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所述的微帶天線包括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輻射貼片、微帶饋電線、第一反射地板、H型槽、帶狀饋電線、匹配枝節、第二反射地板;其中,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從上到下依次對應排列,輻射貼片設置在第一介質板上,微帶饋電線設置在第二介質板上與輻射貼片對應的位置上,第三介質板的上表面為第一反射地板,其上設有H型槽,第四介質板底層為第二反射地板,第四介質板上層設有帶狀饋電線和匹配枝節。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采用介電常數為2.2 的Rogers RT/duroid 5880材料。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的厚度為0.381mm,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的厚度為0.254 mm。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微帶饋電線采用50歐姆微帶開路線。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H型槽的寬度為0.42mm,帶狀饋電線的寬度與H型槽的寬度一致。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輻射貼片蝕刻在第一介質板的頂部中央位置。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益處: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為工作16.6GHz-17.4 GHz的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采用不同層饋電的方式來提高天線的隔離度,并采用雙層反射地板的方法增加了天線的前后比,有效降低天線的后瓣。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增益方向比較圖;
[0017]圖中:1_輻射貼片、2-第一介質板、3-微帶饋電線、4-第二介質板、5-H型槽、6-第一反射地板、7-第三介質板、8-帶狀饋電線、9-匹配枝節、10-第二反射地板、11-第四介質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圖1所示,所述的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由4層介質板組成,分別為第一介質板2、第二介質板4、第三介質板7、第四介質板11,四層介質板都采用介電常數為2.2的Rogers RT/duroid 5880(tm)材料,第一介質板2、第二介質板4厚度為0.381 mm,第三介質板7、第四介質板11厚度為0.254 mm,不同層饋電可以明顯的增加隔離度。
[0020]輻射貼片I蝕刻在第一介質板2的頂部,鄰近耦合饋電微帶線3在第二介質板4的上面,第層介質板4和第三介質板7之間放置第一反射地板6,H型槽5開在第一反射地板6上面,第三介質板7的下側為通過H槽耦合饋電的微帶線,可以對H槽的尺寸進行調節,改善輸入端口的阻抗特性。
[0021]由于H槽開在第一反射地板6上,會產生比較強的后向輻射,因此,增加
[0022]第四介質板11和第二反射地板10,以此來減少后向輻射來降低天線的后瓣,使
[0023]H槽耦合饋電線和帶狀線饋電8對應一致,其寬度變為0.42 mm,并在帶狀線饋電8上加了一個匹配枝節9來達到端口的匹配,匹配枝節9的寬度和帶狀線饋電8—致,可調節它的長度來達到匹配。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為工作16.6GHz-17.4 GHz的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采用不同層饋電的方式來提高天線的隔離度,并采用雙層反射地板的方法增加了天線的前后比,有效降低天線的后瓣。
[0025]最終,以上實施例和附圖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包括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輻射貼片、微帶饋電線、第一反射地板、H型槽、帶狀饋電線、匹配枝節、第二反射地板;其中,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從上到下依次對應排列,輻射貼片設置在第一介質板上,微帶饋電線設置在第二介質板上與輻射貼片對應的位置上,第三介質板的上表面為第一反射地板,其上設有H型槽,第四介質板底層為第二反射地板,第四介質板上層設有帶狀饋電線和匹配枝-K-T O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采用介電常數為2.2的Rogers RT/duroid 5880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的厚度為0.381 mm,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的厚度為0.254 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帶饋電線采用50歐姆微帶開路線。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型槽的寬度為0.42 mm,帶狀饋電線的寬度與H型槽的寬度一致。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輻射貼片蝕刻在第一介質板的頂部中央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頻帶高隔離度微帶天線,屬于無線電物理技術領域,其包括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輻射貼片、微帶饋電線、第一反射地板、H型槽、帶狀饋電線、匹配枝節、第二反射地板;其中,所述的第一介質板、第二介質板、第三介質板、第四介質板從上到下依次對應排列,輻射貼片設置在第一介質板上,微帶饋電線設置在第二介質板上與輻射貼片對應的位置上,第三介質板的上表面為第一反射地板,其上設有H型槽,第四介質板底層為第二反射地板,第四介質板上層設有帶狀饋電線和匹配枝節,本實用新型采用不同層饋電的方式來提高天線的隔離度,并采用雙層反射地板的方法增加了天線的前后比,有效降低天線的后瓣。
【IPC分類】H01Q1/52, H01Q1/38, H01Q5/20, H01Q13/08
【公開號】CN205231250
【申請號】CN201521103352
【發明人】李琳, 葉澤, 唐金堯, 段劍金, 溫元斌, 王莉, 方達
【申請人】云南師范大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