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動力電池包的布置是新能源電動車(含混合動力)的一大挑戰,主要是由于電池包體積大,質量重。傳統電池包在整車中的布置基本上是占用較大的、連續的、可利用的空間的,比如后備箱,底盤下部(減小了離地間隙),油箱,乘客座椅下方等。基本上沒有利用較難使用的空間,如車架縱梁內部、車身夾層內部等較小的空間。
[0003]電池包的布置是電動車的一大挑戰,主要是由于電池包體積大,質量重。傳統電池包在整車中的布置基本上是占用較大的、可利用的空間的,比如后備箱,底盤下部(減小了離地間隙),油箱,乘客座椅下方等。基本上沒有利用較難使用的空間,如車架梁內部、車身夾層內部等較小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及汽車,通過將電池包集成在汽車縱梁內部,來解決汽車電池占用汽車內部較大的、可用空間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電池模組,汽車車架縱梁;
[0008]所述電池模組分段式安裝在所述汽車車架縱梁內部。
[0009]可選地,所述電池模組分段式焊接在所述汽車車架縱梁內部。
[0010]可選地,所述電池模組由規格為直徑18mm,高65mm的電池組成。
[0011]可選地,所述電池模組組裝規格至少包括:由所述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由所述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由所述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
[0012]可選地,所述汽車車架左右縱梁內分別至少包括有43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6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13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
[0013]可選地,所述電池模組外部設置有絕緣層。
[0014]可選地,所述絕緣層厚度為2mm。
[0015]可選地,所述汽車車架縱梁上安裝有所述電池模組的部位的側面安裝有用于固定所述電池模組的定位螺釘。
[0016]可選地,組成所述汽車車架縱梁的組件為分段式點焊連接。
[0017]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實用新型的方案通過將需要在汽車上裝配的電池模組分段式安裝在汽車車架縱梁內部,解決了傳統電池包在整車布置中占用較大的可利用空間的問題,有效利用了比較難利用的狹小空間,節省出汽車內部的可利用空間容積,提高了汽車的空間使用效率及整體性能。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電池模組在汽車車架縱梁內的第一放置示意圖;
[0021]圖2為電池模組在汽車車架縱梁內的第二放置示意圖;
[0022]圖3為電池模組在汽車車架縱梁內的第三放置示意圖;
[0023]圖4為一類規格電池模組的正面示意圖;
[0024]圖5為圖4中A-A剖面示意圖;
[0025]圖6為二類規格電池模組的正面示意圖;
[0026]圖7為圖6中A-A剖面示意圖;
[0027]圖8為三類規格電池模組的正面示意圖;
[0028]圖9為圖8中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30]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包括:
[0031]電池模組1,汽車車架縱梁2,該電池模組I分段式安裝在該汽車車架縱梁2內部。
[0032]—般情況下,電池模組I與汽車梁架相結合進行布置的,通常是放置在汽車的縱梁與橫梁之間的空隙中,而本實用新型的核心內容是將汽車電池包分成小的電池模組1,直接將該電池模組I分布式布置安裝在車架縱梁的內部,車架縱梁內部一般具有空腔,將汽車電池模組I放置在車架縱梁內部的空腔中,這種設計主要用于混合動力、純電動的集成縱梁與電池包的整車布置設計,既節省了有用空間、又充分利用了車架的強度使汽車電池不易受損,分段式分布的設計增強了散熱效果,減輕了整體重量、有利于重量分配,且相對底盤電池包布置而言,可提高底盤間隙,這種布置尤其對混合動力高端越野車、高端客車非承載式車身具有強大吸引力。
[0033]其中,電池模組I為分段式焊接在汽車車架縱梁2內部。
[0034]在電池模組I放置在汽車縱梁內部的過程中,電池模組I與汽車車架縱梁2內部之間的安裝方式可以是焊接或其他種能夠使電池模組I與汽車車架縱梁2內部進行固定連接的方式,在焊接的時候需要在汽車縱梁內部留出主要焊接點,并繞開功能性的部位,以便于本結構的實施不對縱梁的原有功能結構造成影響。
[0035]具體地,該電池模組I由規格為直徑18mm,高65mm的電池組成,該規格的電池即為在本領域內常用的18650鋰電池。相應地,該電池模組I組裝規格至少包括:由該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由該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由該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改變了現有技術中整體式電池包的設計,將其通過設計成不同的較小的電池模組1,使其能夠實現在汽車縱梁內部較小空間內的放置與安裝。其中,電池模組I外部設置有絕緣層;該絕緣層厚度優選為2mm,電池模組1外包絕緣層,可以起到固定電池的作用。
[0036]即如圖4、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電池模組1規格優選分為三類:一類由4塊電池組成,電池分布方式為2*2,電池組規格為:40*40*69 ;二類由6塊電池組成,電池分布方式為2*3,電池組規格為:40*58*69 ;三類由12塊電池組成,電池分布方式為2*6,電池組規格為:40*112*69 ;其中電池模組1的規格與內部電池的排列組合可以根據不同的車架縱梁的內尺寸,進行不同的設計。
[0037]其中,汽車車架左右縱梁內分別至少包括有43組由該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的電池模組1,6組由該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的電池模組1,13組由該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的電池模組1,即根據汽車供電的實際需求,汽車車架縱梁2內部布置的電池模組1數量優選為左縱梁布置43組一類電池組,6組二類電池組,13組三類電池組,計364塊電池。右縱梁與之基本對稱,故共可布置728塊電池,而電池模組1在汽車車架縱梁2內的具體放置位置及各種規格的電池模組之間的組合與排列方式可根據汽車車架縱梁2的尺寸及具體位置進行橫放、豎放及組合放置,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設置。
[0038]其中,汽車車架縱梁2上安裝有電池模組1的部位的側面安裝有用于固定電池模組1的定位螺釘。因為電池模組1為分段式布置在汽車縱梁內部,為了更好的固定電池模組1,可以在汽車車架縱梁2上安裝有電池模組1的段位上,在縱梁的側面安裝定位螺釘,起到緊固電池模組1、防躥動的作用,還可以使用沉頭焊工藝將螺釘焊在縱梁側面用于定位電池模組1。
[0039]進一步地,組成汽車車架縱梁2的組件為分段式點焊連接。為了使電池模組1可以更好地放置進縱梁內部的狹小空間內,可以在對組成汽車車架縱梁2各組件進行組合裝配時,同步將電池模組1安裝進去。
[0040]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首先將電池模組1分段放入縱梁內部并配合螺釘或者其他緊固組件對其進行緊固。接著將不同的縱梁組件分段固定,點焊定位。縱梁采用分段式及跳躍式激光焊接方式以減低熱源,還可加入擋板用于隔熱并在焊接完成時分段抽出,必要時可采用局部降溫方式控制溫度以保證電池模組1不受損壞。
[0041]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汽車,該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
[0042]以上所述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池模組,汽車車架縱梁; 所述電池模組分段式安裝在所述汽車車架縱梁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模組分段式焊接在所述汽車車架縱梁內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池模組由規格為直徑18mm,高65mm的電池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池模組組裝規格至少包括:由所述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由所述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由所述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車車架左右縱梁內分別至少包括有43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2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6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3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13組由所述電池以2行6排方式排列的所述電池模組。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模組外部設置有絕緣層。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厚度為2mm。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車架縱梁上安裝有所述電池模組的部位的側面安裝有用于固定所述電池模組的定位螺釘。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其特征在于,組成所述汽車車架縱梁的組件為分段式點焊連接。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包括如1?9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及汽車,涉及一種安裝結構,其中,汽車電池包安裝總成包括:電池模組,汽車車架縱梁,所述電池模組分段式安裝在所述汽車車架縱梁內部,該結構可節省汽車內部的可利用空間容積,提高了汽車的空間使用效率及整體性能。
【IPC分類】H01M2/10, B60K1/04
【公開號】CN205028954
【申請號】CN201520793778
【發明人】李原, 劉勇, 王祥振
【申請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