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脹扣式超級電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
【背景技術】
[0002]扣式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具有良好的大功率充放電性能、能量轉換效率高、溫度特性好、循環使用壽命長和綠色環保等優點,使得其在工業電子、交通運輸、智能“三表”、UPS、電動玩具、稅控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的扣式超級電容過充或者在高溫條件下使用時,內部會發生化學反應而膨脹,影響了電容的使用,造成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扣式超級電容易膨脹,影響電容的使用,造成安全隱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包括正極殼、副極殼、正電極片、副電極片、隔膜、電解液和密封圈,正極殼與副極殼連接成殼體,隔膜位于殼體的中央,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位于隔膜的兩側,電解液位于殼體的兩端,密封圈位于殼體的邊緣,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內都設有泄壓塊,泄壓塊上設有吸壓坑。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泄壓塊呈十字形,均勻分布在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內。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泄壓塊為空心結構,外壁為彈性金屬材質。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吸壓坑均勻分布在泄壓塊的外壁上。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內均勻分布十字形的空心泄壓塊,并在彈性的外壁上設置吸壓坑,形成壓力緩沖機構。電容工作時,內部高溫產生化學變化形成壓力,通過吸壓坑向泄壓塊傳遞,泄壓塊受壓發生彈性形變,將壓力吸收化解,從而有效避免電容膨脹,確保電容的正常使用,消除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正極殼,2.副極殼,3.正電極片,4.副電極片,5.隔膜,6.電解液,7.密封圈,8.殼體,9.泄壓塊,10.吸壓坑。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包括正極殼1、副極殼2、正電極片3、副電極片4、隔膜5、電解液6和密封圈7,正極殼I與副極殼2連接成殼體8,隔膜5位于殼體8的中央,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位于隔膜5的兩側,電解液6位于殼體8的兩端,密封圈7位于殼體8的邊緣,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內都設有泄壓塊9,泄壓塊9上設有吸壓坑10。泄壓塊9呈十字形,均勻分布在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內。泄壓塊9為空心結構,外壁為彈性金屬材質。吸壓坑10均勻分布在泄壓塊9的外壁上。
[0013]在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內均勻分布十字形的空心泄壓塊9,并在彈性的外壁上設置吸壓坑10,形成壓力緩沖機構。電容工作時,內部高溫產生化學變化形成壓力,通過吸壓坑10全方位向十字形的泄壓塊9均勻傳遞,泄壓塊9受壓發生彈性形變,將壓力吸收化解,從而有效避免電容膨脹,確保電容的正常使用,消除了安全隱患。
【主權項】
1.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包括正極殼(I)、副極殼(2)、正電極片(3)、副電極片(4)、隔膜(5)、電解液(6)和密封圈(7),正極殼(I)與副極殼(2)連接成殼體(8),隔膜(5)位于殼體(8)的中央,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位于隔膜(5)的兩側,電解液(6)位于殼體(8)的兩端,密封圈(7)位于殼體(8)的邊緣,其特征是: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內都設有泄壓塊(9 ),泄壓塊(9 )上設有吸壓坑(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其特征是:泄壓塊(9)呈十字形,均勻分布在正電極片(3)和副電極片(4)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其特征是:泄壓塊(9)為空心結構,外壁為彈性金屬材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其特征是:吸壓坑(10)均勻分布在泄壓塊(9)的外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防脹扣式超級電容。其包括正極殼、副極殼、正電極片、副電極片、隔膜、電解液和密封圈,正極殼與副極殼連接成殼體,隔膜位于殼體的中央,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位于隔膜的兩側,電解液位于殼體的兩端,密封圈位于殼體的邊緣,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內都設有泄壓塊,泄壓塊上設有吸壓坑。在正電極片和副電極片內均勻分布十字形的空心泄壓塊,并在彈性的外壁上設置吸壓坑,形成壓力緩沖機構。電容工作時,內部高溫產生化學變化形成壓力,通過吸壓坑向泄壓塊傳遞,泄壓塊受壓發生彈性形變,將壓力吸收化解,從而有效避免電容膨脹,確保電容的正常使用,消除安全隱患。
【IPC分類】H01G11/78, H01G11/14
【公開號】CN204720319
【申請號】CN201520431972
【發明人】鄭洋, 吳華林
【申請人】江蘇韻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