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去毛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導體去毛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電纜廠生產導體時候,普遍采用土毛巾包裹在導體表面,以達到去除毛刺的功能。從現有的用戶反饋來說,因導體毛刺導致絕緣擊穿的現象比較多,造成生產線中斷或重新計劃排產。
[0003]目前的導體去毛刺的方法一般如下:導體單絲穿過壓輪模具,絞線過了牽引輪之后,用土毛巾包裹在導體上,開動機器,生產出來的導體前進時與土毛巾摩擦。
[0004]該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原有的操作方式能除去部分銅肩和鋁肩,但是對于黏在導體上的硬毛刺和硬金屬肩,無法去除,且只有一道攔截,無法完全去除導體毛刺。2.開機后,綁在導體上的土毛巾隨著導體的抖動會慢慢松動,導致土毛巾無有效攔截,使得金屬肩和硬毛刺穿過土毛巾,后續絕緣出現擊穿現象
[0005]本實用技術方式采取二道去毛刺方式,即在生產導體時候安裝此去毛刺裝置,擠塑時候也安裝此去毛刺裝置,對毛刺從正向和反向上兩個方面徹底去除。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穩定性好,不易松動,對導體的去毛刺效果好,能夠有效提高低導體的毛刺去除率。
[0007]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包括支架和設于所述支架上的去毛刺機構,所述去毛刺機構包括定位環、轉動軸承環、皮帶。
[0008]所述定位環包括固定半環和活動半環,所述活動半環的固定端和固定半環通過轉軸連接,活動半環的自由端與固定半環通過定位銷固定。
[0009]所述轉動軸承環包括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所述活動外環夾于固定內環上,且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上均設有缺口 ;固定內環的底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同軸。
[0010]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設有皮帶固定螺栓孔,皮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的皮帶固定螺栓孔上。
[0011]本實用新型工作時,轉動定位環的轉軸,從而打開定位銷,將導體放入定位環內;接著轉動轉動軸承環的活動外環,使活動外環與固定內環的缺口重合,將導體放入轉動軸承環內,然后關閉定位環,轉動轉動軸承環的活動外環,活動外環與固定內環的缺口不重合,此時導體處于定位環和轉動軸承環的軸心線上。繼續轉動轉動軸承環的活動外環,活動外環帶動皮帶旋轉,皮帶被逐漸扭緊,皮帶的扭緊點包裹在導體外表面上。最后帶動導體牽引設備,使導體從定位環向轉動軸承環方向牽引,皮帶與導體發生摩擦,導體表面的毛刺被去除。
[0012]在本裝置中,通過調整轉動軸承環,能偶調節皮帶包裹導體的松緊度,適用于不同規格的導體。
[0013]作為優選,所述定位環底部設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滑塊軸承,支架上對應所述滑塊軸承位置設有導軌,所述導軌方向與定位環的軸心線方向一致且導軌與滑塊軸承適配。
[0014]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之間設有彈簧支撐機構,所述彈簧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以及與支撐桿連接的彈簧,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固定于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上,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環上,所述支撐桿和彈簧處于同一直線上且方向與導軌方向一致。
[0015]當皮帶長時間運行后容易被拉長,導致皮帶松動。滑塊軸承、導軌和彈簧支撐機構的設置,由于皮帶被拉長,彈簧將定位環向導體運動相反方向推,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之間的距離增加,皮帶重新恢復繃緊狀態,從而增加與導體的摩擦力。本實用型方法改變了過去去毛刺方式,避免因土毛巾松動導致導體毛刺以及硬毛刺、硬金屬肩去不掉的情況,此去毛刺裝置可以對硬毛刺、硬金屬肩進行去除,有效降低因導體毛刺導致絕緣擊穿等質量事故的發生。
[0016]作為優選,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之間設有2對彈簧支撐機構。
[0017]作為優選,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之間固定有3根皮帶。
[0018]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穩定性好,不易松動,對導體的去毛刺效果好,能夠有效提高低導體的毛刺去除率。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正視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視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定位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定位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轉動軸承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本實用新型轉動軸承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本實用新型活動外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7]圖8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內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為:支架1、定位環2、轉動軸承環3、皮帶4、彈簧支撐機構5、固定半環21、活動半環22,轉軸23、定位銷24、底板25、滑塊軸承26、導軌27、固定內環31、活動外環32、缺口 33、底座34、皮帶固定螺栓孔35、支撐桿51、彈簧52。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30]實施例1
[0031]如圖1、圖2所示: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包括支架I和設于所述支架上的去毛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機構包括定位環2、轉動軸承環3、三根皮帶4。
[0032]如圖3、圖4所示:所述定位環包括固定半環21和活動半環22,所述活動半環的固定端和固定半環通過轉軸23連接,活動半環的自由端與固定半環通過定位銷24固定。
[0033]如圖5、圖6、圖7、圖8所示:所述轉動軸承環包括固定內環31和活動外環32,所述活動外環夾于固定內環上,且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上均設有缺口 33 ;固定內環的底部設有底座34,所述底座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同軸。
[0034]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設有皮帶固定螺栓孔35,皮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的皮帶固定螺栓孔上。
[0035]所述定位環底部設有底板25,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滑塊軸承26,支架上對應所述滑塊軸承位置設有導軌27,所述導軌方向與定位環的軸心線方向一致且導軌與滑塊軸承適配。
[0036]所述的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之間設有彈簧支撐機構5,所述彈簧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51以及與支撐桿連接的彈簧52,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固定于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上,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環上,所述支撐桿和彈簧處于同一直線上且方向與導軌方向一致。
[0037]實施例2
[0038]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包括支架I和設于所述支架上的去毛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機構包括定位環2、轉動軸承環3、三根皮帶4。
[0039]如圖3、圖4所示:所述定位環包括固定半環21和活動半環22,所述活動半環的固定端和固定半環通過轉軸23連接,活動半環的自由端與固定半環通過定位銷24固定。
[0040]如圖5、圖6、圖7、圖8所示:所述轉動軸承環包括固定內環31和活動外環32,所述活動外環夾于固定內環上,且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上均設有缺口 33 ;固定內環的底部設有底座34,所述底座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同軸。
[0041]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設有皮帶固定螺栓孔35,皮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的皮帶固定螺栓孔上。
[004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包括支架(I)和設于所述支架上的去毛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機構包括定位環(2)、轉動軸承環(3)、皮帶(4); 所述定位環包括固定半環(21)和活動半環(22),所述活動半環的固定端和固定半環通過轉軸(23)連接,活動半環的自由端與固定半環通過定位銷(24)固定; 所述轉動軸承環包括固定內環(31)和活動外環(32),所述活動外環夾于固定內環上,且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上均設有缺口(33);固定內環的底部設有底座(34),所述底座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同軸; 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設有皮帶固定螺栓孔(35),皮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的皮帶固定螺栓孔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體去毛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環底部設有底板(25),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滑塊軸承(26),支架上對應所述滑塊軸承位置設有導軌(27),所述導軌方向與定位環的軸心線方向一致且導軌與滑塊軸承適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體去毛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之間設有彈簧支撐機構(5),所述彈簧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51)以及與支撐桿連接的彈簧(52),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固定于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上,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環上,所述支撐桿和彈簧處于同一直線上且方向與導軌方向一致。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體去毛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的底座之間設有2對彈簧支撐機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體去毛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之間固定有3根皮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導體去毛刺裝置,包括支架和去毛刺機構,去毛刺機構包括定位環、轉動軸承環、皮帶;定位環包括固定半環和活動半環,活動半環的固定端和固定半環通過轉軸連接,活動半環的自由端與固定半環通過定位銷固定;轉動軸承環包括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活動外環夾于固定內環上,且固定內環和活動外環上均設有缺口;固定內環的底部設有底座,底座固定于支架上;定位環與轉動軸承環同軸;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設有皮帶固定螺栓孔,皮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定位環和活動外環上的皮帶固定螺栓孔上。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穩定性好,不易松動,對導體的去毛刺效果好,能夠有效提高低導體的毛刺去除率。
【IPC分類】H01B13/00
【公開號】CN204668014
【申請號】CN201520353395
【發明人】洪超, 陳振
【申請人】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