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大功率電力電容器的組件,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
【背景技術】
[0002]現在市場上的金屬薄膜電容器中,內部使用的電容芯子一般由扁芯子和圓芯子兩種。電容圓芯子易于生產,容量更容易控制,以及電容薄膜跟薄膜之間場強分布比較均勻,因此圓芯子電容器使用也越來越廣。實際應用中由于對電容器的體積,容量,以及電流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圓芯子電容器的芯子直徑也越來越大,比如,用于SVG或柔性直流輸變電中電容器使用的圓芯子直徑最大達12cm。單只電容芯子通過銅帶電氣連接來組成整臺電容器的芯組。銅帶通過焊錫焊接到電容芯子上,常見的銅帶在滿足過電流的能力前提下不方便焊接,方便焊接往往其載流能力很低,而且不能夠利用銅帶去給電容器散熱。
[0003]比如,本申請人在公開號為CN202977169U的專利中提出:在銅帶上設置向側壁凸起的導電片或稱之為彈性翅片,每一條彈性翅片的自由端與一個電容芯子噴金面焊接,既方便與電容芯子焊接,又可實現銅帶與電容芯子柔性連接,以避免因電容器受到外部振動而造成焊點松動或脫落現象。然而,由于彈性翅片設置在銅帶側壁,使得銅帶寬度受限,其載流能力較低,也不利于電容器散熱,使得電容器容量受限。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能夠提高引出銅帶的載流能力,增大電容器容量,還可提高電容器散熱性能。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引出銅帶,所述電容器芯組由一列或多列電容芯子組成,每列電容芯子由數個圓柱形電容芯子上下堆疊而成;所述引出銅帶包括用于覆蓋構成電容器芯組的各電容芯子一側噴金面的銅帶本體,以及位于銅帶本體上端用來與蓋板組件上的引出端子電連接的端子連接部;其特征是:銅帶本體上開有通向除底層電容芯子以外的每個電容芯子噴金面中部區域的通孔,通孔的底壁上有向上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上彈性翅片,通孔的上壁上有向下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下彈性翅片。
[0006]由于彈性翅片設置在通孔內,使得銅帶本體在寬度方向可進行最大化設置,因而銅帶寬度較常規電容器所用銅帶顯著地增加,使得過流截面成倍地增加。同時,除底層電容芯子以外的每個電容芯子分別與上、下彈性翅片自由端焊接,使得電容芯子與銅帶之間的過流能力成倍地增加,因而可以使用容量更大的大直徑電容芯子,使得電容器容量能夠顯著增加。同時,由于銅帶本體面積也成倍增加,其散熱面積同樣地成倍增加,使得電容器散熱性能顯著增強。銅帶通過上、下彈性翅片不僅與芯組的電容芯子實現柔性電連接,可以克服電容器受外力震動或沖擊時芯組借位而導致的焊點脫落現象,而且反向設置的上、下彈性翅片對同一電容芯子分別起到支撐和懸掛作用,使得電容芯子在電容器芯組上的位置穩定,使得焊點更牢固。
[0007]進一步的,上、下彈性翅片在垂直方向上呈平行布置。
[0008]進一步的,通孔的底壁位于電容芯子噴金面上部區域,通孔的上壁位于電容芯子噴金面下部區域,上、下彈性翅片的自由端分別在通孔內延伸至電容芯子噴金面的上、下部區域。這種布置使得上、下彈性翅片有足夠的長度,以保證上、下彈性翅片有足夠的彈性,以克服電容器受外力震動或沖擊時芯組借位對焊點造成的影響。
[0009]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銅帶上設置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連接的通孔及上、下彈性翅片,不僅使引出銅帶的寬度成倍地增加,同時也使電容芯子與銅帶之間的過流能力成倍地增加,因而電容器芯組可以采用直徑達12cm的大直徑大容量電容芯子,使得電容器容量能夠顯著增加。比如以厚度3um,寬度15cm的聚丙烯金屬化薄膜卷繞而成的直徑12cm的單個電容芯子為例,容量可達3300uF。并且由于引出銅帶面積也成倍增加,其散熱面積同樣地成倍增加,可以提高電容器的散熱性能。另外,引出銅帶通過反向設置的上、下彈性翅片與芯組的電容芯子實現柔性電連接,焊點牢固,可以克服電容器受外力震動或沖擊時芯組借位而導致的焊點脫落現象。而灌注在電容器內的聚氨酯或者植物油等填充物能夠充分地填充至芯棒內以及引出銅帶跟芯組之間,可以有效克服因散落在芯棒內部的噴金灰以及銅帶跟芯組之間的空氣空隙而導致的電容器正負極之間的爬電距離縮短、給電容器正常使用帶來安全隱患,可以提高電容器的絕緣性能。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2]圖3是采用本實用新型引出銅帶的電容器芯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標注符號的含義如下:
[0014]1-銅帶本體11-上彈性翅片12-下彈性翅片13-端子連接部14-銅帶本體底部2-通孔21-底壁22-上壁3-電容芯子31-芯棒3a_底層電容芯子41、42-焊點5-絕緣板61、62 —導電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如圖3所示,本例中電容器芯組由八個圓柱形電容芯子3分成兩列、每列四個上下堆疊而成。需要指出的是,電容器芯組可以采用一列或多列電容芯子。電容器的結構可參見公開號為CN202977169U的專利。
[0017]如圖1、2、3所示,引出銅帶的結構包括用于覆蓋構成電容器芯組的各電容芯子3一側噴金面的銅帶本體1,以及位于銅帶本體I上端用來與蓋板組件上的引出端子電連接的端子連接部13。
[0018]銅帶本體I上開有通向除底層電容芯子3a以外的每個電容芯子噴金面中部區域的通孔2,通孔的底壁21中間有向上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上彈性翅片11,通孔的上壁21中間有向下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下彈性翅片12。上、下彈性翅片11、12在垂直方向上呈平行布置,并分布在芯棒31兩側,以方便填充物注入芯棒31內并填滿芯棒內部。
[0019]考慮到通孔2內需要一定寬度來設置上、下彈性翅片11、12,銅帶本體寬度至少能覆蓋各電容芯子噴金面的大部分區域,最好是每個電容芯子直徑的四分之三以上。
[0020]為提高彈性翅片的彈性,通孔的底壁21位于電容芯子3噴金面下部區域,通孔的上壁22位于電容芯子3噴金面上部區域,上、下彈性翅片11、12的自由端分別在通孔2內延伸至電容芯子3噴金面的上、下部區域。這種布置使得上、下彈性翅片由電容芯子噴金面上部或下部經過中部區域延伸至下部或上部,從而獲得足夠的長度,以保證上、下彈性翅片有足夠的彈性,以克服電容器受外力震動對焊點造成的影響。
[0021]另外在圖3中,件號41、42為上、下彈性翅片11、12自由端與電容芯子3噴金面電連接的焊點。件號5為引出銅帶上端的端子連接部13與電容芯子之間的絕緣板。
[0022]需要指出的是,銅帶本體上不需要開設對應于底部電容芯子的通孔,不需設置上、下彈性翅片。銅帶本體底部14可設置在底層電容芯子3a的芯棒上部位置,使得芯棒下部暴露出來,以便于充填物進入芯棒內,可采用導電帶61、62按圖3方式將底層電容芯子3a噴金面與銅帶本體I通過焊接電連接。
[0023]采用本實用新型引出銅帶的電容器芯組所采用的電容芯子直徑可達12cm。以厚度3um、寬度15cm的聚丙稀金屬化薄膜卷繞而成的直徑12cm的單個電容芯子為例,容量可達3300uFo
【主權項】
1.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所述電容器芯組由一列或多列電容芯子組成,每列電容芯子由數個圓柱形電容芯子上下堆疊而成;所述引出銅帶包括用于覆蓋構成電容器芯組的各電容芯子一側噴金面的銅帶本體(I),以及位于銅帶本體(I)上端用來與蓋板組件上的引出端子電連接的端子連接部(13);其特征是:銅帶本體(I)上開有通向除底層電容芯子(3a)以外的每個電容芯子(3)噴金面中部區域的通孔(2),通孔的底壁(21)上有向上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3)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上彈性翅片(11),通孔的上壁(22)上有向下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3)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下彈性翅片(12) 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其特征是:上、下彈性翅片(11、12)在垂直方向上呈平行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其特征是:通孔的底壁(21)位于電容芯子噴金面上部區域,通孔的上壁(22)位于電容芯子噴金面下部區域,上、下彈性翅片(11、12)的自由端分別在通孔內延伸至電容芯子噴金面的上、下部區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電容器芯組的單孔式引出銅帶,包括用于覆蓋構成電容器芯組的各電容芯子一側噴金面的銅帶本體,以及與引出端子電連接的端子連接部;銅帶本體上開有通向除底層電容芯子以外的每個電容芯子噴金面中部區域的通孔,通孔的底壁上有向上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上彈性翅片,通孔的上壁上有向下凸起呈帶狀的、用來與電容芯子噴金面通過焊接電連接的下彈性翅片。銅帶上通過設置通孔及上、下彈性翅片,可增加引出銅帶過流能力,不僅能增加電容器容量,還能提高電容器的散熱性能和絕緣性能。
【IPC分類】H01G2-08, H01G4-232, H01G4-33
【公開號】CN204558263
【申請號】CN201520216058
【發明人】潘毓嫻, 張進, 朱自群, 齊青, 劉殿明
【申請人】安徽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