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
【背景技術】
[0002]電線電纜行業是中國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產品品種滿足率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90 % ο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電線電纜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控制電纜國。伴隨著中國電線電纜行業高速發展,新增企業數量不斷上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0003]通信電纜生產廠分布全國各地。目前中國除生產長途型通信電纜和市內話纜外,光纖電纜和聚烯烴絕緣綜合護層全塑市內話纜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國內不少廠家和科研單位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開始生產。煤礦用的信號電纜需要較高的要求,一般的信號電纜使用壽命不長,穩定性差。
[0004]可用于作煤礦井下監測、控制系統中低頻信號傳輸線,結構性強,不會輕易磨損開 ,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結構簡單,不僅機械性能好,而且屏蔽性能好,適合在復雜要求比較高的煤礦井下環境工作。
[0006]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包括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第二彈性屏蔽套管套設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外,第一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內,第一導體組包括X根第一導體,X ^ 3,第一導體包括第一線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一線芯外的耐火云母帶繞包層、第一屏蔽層和第一絕緣層,任意相鄰的第一導體相抵且各個第一導體均與彈性屏蔽套管相抵;第二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之間,第二導體組包括Y根第二導體,Y ^ 6,第二導體包括第二線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二線芯外的阻燃包帶繞包層、第二屏蔽層和第二絕緣層;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之間設有Y個隔開任意相鄰兩個第二導體的彈性條,Y個彈性條首尾依次相連粘接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上,彈性條外側面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相抵,第二導體設置在任意相鄰兩個彈性條之間并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相抵,在第二彈性屏蔽套管外依次包覆纖維繩編織層和外護套層。
[0007]優選地,第一屏蔽層采用鍍錫軟銅帶繞包層,第二屏蔽層采用鍍錫銅絲編織層。
[0008]優選地,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內設有X根非屏蔽導體,非屏蔽導體設置在任意相鄰的兩個第一導體之間并與第一彈性屏蔽套管相抵。
[0009]優選地,從電纜的橫截面看,Y個彈性條中均設有沿電纜軸向設置的通孔。
[0010]優選地,從電纜的橫截面看,Y個彈性條外側面為開口朝向第一彈性屏蔽套管軸心的拋物線形。
[0011]優選地,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上均設有屏蔽涂層。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通過第一彈性屏蔽套管、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來分別隔開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上均設有屏蔽涂層,進一步提高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的屏蔽特性。從電纜的橫截面看,Y個彈性條外側面為開口朝向第一彈性屏蔽套管軸心的拋物線形,Y個彈性條首尾依次相連粘接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上,彈性條外側面為弧形并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相抵,Y個彈性條中均設有沿電纜軸向設置的通孔在電纜受壓、受擠或受扭時,Y個彈性條發生形變,在提高了電纜的機械強度同時,避免電纜受力時第二導體組發生錯位,滿足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5]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包括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套設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外,第一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內,第一導體組包括三根第一導體1,第一導體I包括第一線芯11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一線芯11外的耐火云母帶繞包層12、第一屏蔽層13和第一絕緣層14,任意相鄰的第一導體I相抵且各個第一導體I均與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相抵;第二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之間,第二導體組包括八根第二導體2,第二導體2包括第二線芯21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二線芯21外的阻燃包帶繞包層22、第二屏蔽層23和第二絕緣層24 ;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之間設有八個隔開任意相鄰兩個第二導體2的彈性條31,八個彈性條31首尾依次相連粘接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上,彈性條31外側面為弧形并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相抵,第二導體2設置在任意相鄰兩個彈性條31之間并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相抵,在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外依次包覆纖維繩編織層5和外護套層6。
[0016]本實用新型采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來分別隔開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上均設有屏蔽涂層,進一步提高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的屏蔽特性。從電纜的橫截面看,八個彈性條31外側面為開口朝向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軸心的拋物線形,八個彈性條31首尾依次相連粘接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上,彈性條31外側面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相抵,八個彈性條31中均設有沿電纜軸向設置的通孔,32在電纜受壓、受擠或受扭時,八個彈性條31發生形變,在提高了電纜的機械強度同時,避免電纜受力時第二導體組發生錯位,滿足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的使用要求。
[0017]在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內設有三根非屏蔽導體7,非屏蔽導體7設置在任意相鄰的兩個第一導體I之間并與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相抵,在提高電纜的緊湊性同時,提高了電纜的傳輸功能。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套設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外,第一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內,第一導體組包括X根第一導體(1),X彡3,第一導體(I)包括第一線芯(11)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一線芯(11)外的耐火云母帶繞包層(12)、第一屏蔽層(13)和第一絕緣層(14),任意相鄰的第一導體(I)相抵且各個第一導體(I)均與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相抵;第二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之間,第二導體組包括Y根第二導體(2),Y彡6,第二導體(2)包括第二線芯(21)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二線芯(21)外的阻燃包帶繞包層(22)、第二屏蔽層(23)和第二絕緣層(24);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⑷之間設有Y個隔開任意相鄰兩個第二導體(2)的彈性條(31),Υ個彈性條(31)首尾依次相連粘接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上,彈性條(31)外側面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相抵,第二導體(2)設置在任意相鄰兩個彈性條(31)之間并與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相抵,在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外依次包覆纖維繩編織層(5)和外護套層(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層(13)采用鍍錫軟銅帶繞包層,第二屏蔽層(23)采用鍍錫銅絲編織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⑶內設有X根非屏蔽導體(7),非屏蔽導體(7)設置在任意相鄰的兩個第一導體⑴之間并與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其特征在于,從電纜的橫截面看,Y個彈性條(31)中均設有沿電纜軸向設置的通孔(3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3)、第二彈性屏蔽套管(4)上均設有屏蔽涂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礦通訊用信號傳輸電纜,包括第一導體組、第二導體組、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第二彈性屏蔽套管套設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外,第一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內,第一導體組包括X根第一導體,任意相鄰的第一導體相抵且各個第一導體均與彈性屏蔽套管相抵;第二導體組設置在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之間,第二導體組包括Y根第二導體,第一彈性屏蔽套管和第二彈性屏蔽套管之間設有Y個隔開任意相鄰兩個第二導體的彈性條,在第二彈性屏蔽套管外依次包覆纖維繩編織層和外護套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僅機械性能好,而且屏蔽性能好,適合在復雜要求比較高的煤礦井下環境工作。
【IPC分類】H01B7-18, H01B7-17, H01B11-00
【公開號】CN204516466
【申請號】CN201520191195
【發明人】張勇, 周衛東, 周雙武
【申請人】安徽萬泰電纜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