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能夠防止連接器插拔過程中的外殼的突壁以及外壁雙方的損傷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外殼具有:與電路基板的安裝面對置的底壁(11)、從該底壁的對置邊緣部立起而成對的外壁(15)、在該成對外壁之間從底壁立起的突壁,在上述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中,加強金屬配件具有:沿著與突壁(12)的立起面對置的外壁的立起面延伸并被該外壁保持的外壁立起面加強部(31)、沿著與該外壁立起面加強部對置的突壁(12)的立起面延伸并被該突壁保持的突壁立起面加強部(35)、以及沿著底壁延伸并將外壁立起面加強部以及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底壁側端部彼此連接的連接底部(38)。
【專利說明】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配置在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上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 ]作為這樣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例如公知有專利文獻I的插座連接器。對專利文獻I的插座連接器而言,將與電路基板的安裝面平行的一方向作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多個端子以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圍的外側位置配置的加強金屬配件通過與樹脂制的外殼一體模具成形而被保持。該外殼具有:與上述安裝面平行的底壁、從該底壁立起并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突壁、以及從該底壁立起包圍上述突壁的周壁。該周壁具有:朝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作為外壁的一對側壁、以及沿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并將一對側壁的端部彼此連結的作為外壁的一對端壁。上述突壁與上述周壁之間的環狀空間形成為從該環狀空間的開口側接收插頭連接器的框狀的嵌合部的接收部。
[0003]加強金屬配件通過對金屬板部件進行彎曲加工而制成,具有:沿著外殼的底壁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底板部、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中央域從底板部的內側緣(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內側的側緣)朝上方立起的內板部、以及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域從上述底板部的外側緣(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側的側緣)朝上方立起的兩個外板部。上述內板部具有具備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板面的立起板部。該立起板部沿著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突壁的端部的端面(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延伸,其板面在上述端面露出。另外,兩個上述外板部從上方觀察以L字狀彎曲,不會在端壁的內表面露出,而是埋設于該端壁的內部。
[0004]在這樣的結構的插座連接器中,加強金屬配件的立起板部的板面在突壁的端面露出,在連接器彼此的插拔過程,即便插頭連接器的嵌合部相對于插座連接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與正規的嵌合位置偏移,該嵌合部也與上述立起板部的上述板面抵接,因此不會與外殼的突壁的端面直接抵接。專利文獻I中,這樣防止上述突壁的端面的刮傷等損傷。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6-331679
[0006]但是,專利文獻I中,若插頭連接器的嵌合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與正規位置偏移時,與在該方向上的一端側插座連接器的突壁的端面露出的立起板部抵接,則該嵌合部與另一端側端壁的內表面(形成接收部的壁面)抵接。專利文獻I中,該端壁的內表面未被加強金屬配件覆蓋,因此插頭連接器的嵌合部與該端壁的內表面直接抵接,從而存在產生該內表面的刮傷等損傷的擔憂。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鑒于這樣的情況,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防止連接器插拔過程中的外殼的突壁以及外壁雙方的損傷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0008]本發明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配置在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上并將與該安裝面成直角的方向作為連接器插拔方向供對象連接器插拔,具備:加強金屬配件,其將金屬板部件彎曲制成;端子,其形成為與該加強金屬配件獨立的部件或者作為該加強金屬配件的一部分;以及外殼,其通過在連接器插拔方向開口而形成用于上述對象連接器的插拔的接收部,并且直接或者間接地保持上述加強金屬配件以及端子,該外殼具有:與上述安裝面對置的底壁、從該底壁的對置邊緣部立起而成對的外壁、以及在該成對的外壁之間從底壁立起的突壁。
[0009]在這樣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中,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加強金屬配件具有:沿著與突壁的立起面對置的外壁的立起面延伸而被該外壁保持的外壁立起面加強部、沿著與該外壁立起面加強部對置的突壁的立起面延伸而被該突壁保持的突壁立起面加強部、以及沿著底壁延伸并將外壁立起面加強部以及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底壁側端部彼此連接的連接底部。
[0010]本發明中,加強金屬配件的外壁立起面加強部在外殼的外壁的立起面露出,并且加強金屬配件的突壁立起面加強部在外殼的突壁的立起面露出。因此,在連接器插拔過程中,該對象連接器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朝向外壁側偏移的情況下,該嵌合部與外壁立起面加強部抵接,因此不會與外壁的立起面直接抵接。另外,在上述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朝向突壁側偏移的情況下,該嵌合部與突壁立起面加強部抵接,因此不會與突壁的立起面直接抵接。其結果,防止外壁以及突壁雙方的損傷。
[0011]另外,本發明中,外壁立起面加強部與突壁立起面加強部通過連接底部連接由此一體制成。因此,外壁立起面加強部與突壁立起面加強部成為彌補相互的強度的關系,因此加強金屬配件本身的強度提高,可防止該加強金屬配件的無意中的變形等。其結果,外殼更穩固地被加強。
[0012]本發明中,加強金屬配件也可以具有從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延伸在外殼的突壁的頂面露出的突壁頂面加強部。通過將這樣的突壁頂面加強部設置于加強金屬配件,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即使對象連接器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朝突壁側偏移嵌合而與突壁的頂面側抵接,該嵌合部也與突壁頂面加強部抵接,因此不會與外殼的突壁的頂面直接抵接,能夠防止突壁的損傷。
[0013]本發明中,加強金屬配件也可以具有從外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延伸在外殼的外壁的頂面露出的外壁頂面加強部。通過將這樣的外壁頂面加強部設置于加強金屬配件,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即使對象連接器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朝外壁側偏移嵌合而與外壁的頂面側抵接,該嵌合部也與外壁頂面加強部抵接,因此不會與外殼的外壁的頂面直接抵接,能夠防止外壁的損傷。
[0014]本發明中,加強金屬配件也可以具有從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經由突壁頂面加強部朝外殼的底壁側延伸并被突壁保持的突壁側被保持部。另外,加強金屬配件也可以具有從外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經由外壁頂面加強部朝外殼的底壁側延伸并被外壁保持的外壁側被保持部。這樣,加強金屬配件被突壁側被保持部、外壁側被保持部保持于外殼,由此能夠更可靠地防止該加強金屬配件受到來自對象連接器的嵌合部的抵接力而從外殼脫落的情況。
[0015]如以上那樣,本發明中,沿著外殼的外壁的立起面延伸的外壁立起面加強部、和沿著突壁的立起面延伸的突壁立起面加強部設置于加強金屬配件,在連接器插拔過程,對象連接器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朝外壁側偏移時該嵌合部與外壁立起面加強部抵接,從正規的嵌合位置向突壁側偏移時與突壁立起面加強部抵接。因此,該嵌合部不會與外壁本身的立起面以及突壁本身的立起面直接抵接,因此可防止該外壁以及突壁雙方的損傷。另夕卜,外壁立起面加強部與突壁立起面加強部通過連接底部連接由此一體制成,成為彌補相互的強度的關系,因此加強金屬配件本身的強度提高,并且外殼更穩固地被加強。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插座連接器以及與此相對從上方嵌合的插頭連接器的立體圖,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
[0017]圖2A是圖1的插座連接器的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面立體圖,圖2B是圖1的插頭連接器的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面立體圖,分別示出連接器長度方向中央位置的剖面,示出左半部省略外殼的狀態,示出在右半部的下方位置由該右半部保持的加強金屬配件。
[0018]圖3A是使圖1的插頭連接器上下反轉地示出的立體圖,圖3B是省略圖3A的插頭連接器的外殼而示出的立體圖。
[0019]圖4是示出了圖1的插座連接器的一部分的底面的仰視圖,插座信號端子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用虛線示出。
[0020]圖5A、圖5B是圖1的插座連接器以及插頭連接器的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視圖,示出信號端子的位置上的剖面,圖5A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圖5B示出連接器嵌合狀態。
[0021]圖6A、圖6B是圖1的插座連接器以及插頭連接器的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視圖,示出連接器寬度方向中央位置上的剖面,圖6A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圖6B示出連接器嵌合狀態。
[0022]附圖標記的說明
[0023]1...連接器;24...連接部;2...插頭連接器;30...插座加強金屬配件;10...外殼;31...端壁內表面加強部(外壁立起面加強部);11...底壁;32...端壁頂面加強部(外壁頂面加強部);11A...底孔部;33...端壁側被保持部(外壁側被保持部);12...突壁;35...突壁端面加強部(突壁立起面加強部);12A...信號端子用槽部;36...突壁頂面加強部;12B...電源端子用槽部;37...突壁側被保持部;14...側壁;38...連接底部;15...端壁;42...側方固定部(連接部);16...接收部;44...電源接觸臂部;20...插座信號端子;43...延伸突出部(基部);21...基部;45...插座電源端子;22...信號接觸臂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25]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插座連接器以及與此相對從上方嵌合的作為對象連接器的插頭連接器的立體圖,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本實施方式的插座連接器I以及插頭連接器2分別是配置在不同電路基板(未圖示)的安裝面上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構成使與各電路基板的安裝面成直角的方向(圖1中的上下方向)成為插拔方向的連接器組裝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插頭連接器2相對于插座連接器I的嵌合方向即圖1中使插頭連接器2朝向下方移動的方向作為“連接器嵌合方向”,將其相反方向即朝向圖1中的上方的方向作為“連接器拔出方向”進行說明。另外,作為對象連接器的插座連接器I相對于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方向以及拔出方向分別成為上述的插頭連接器2的“連接器嵌合方向”以及“連接器拔出方向”的相反方向。
[0026][插座連接器I的結構]
[0027]如圖1所見那樣,插座連接器I具有:大致呈長方體外形的外殼10、在與上述安裝面平行的一方向亦即連接器長度方向(外殼10的長邊方向)上通過與該外殼10—體模具成形而排列保持的多個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該插座連接器I以圖1所示的姿勢,配置安裝在電路基板上。
[0028]如圖1所見那樣,插座信號端子20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外殼10的后述的突壁12的范圍,設置為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呈對稱的二列。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相對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排列范圍在雙方的外側位置設置于外殼10。另外,如后述那樣,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作為該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一部分具有插座電源端子45。如圖1所見那樣,該插座電源端子45在上述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突壁12的兩端域,相對于插座信號端子20的排列范圍位于雙方的外側。
[0029]如圖1所見那樣,外殼10由樹脂等電絕緣材料制成,并具有:具備與作為安裝對象面的電路基板(未圖示)的安裝面平行的底面將上述連接器長度方向作為長邊方向延伸的底壁11(參照圖4)、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底壁11的中央域從該底壁11朝上方立起并且沿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突壁12、以及從底壁11立起并包圍突壁12的四邊形框狀的周壁13。該周壁13具有:從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置的底壁11的邊緣部立起并沿上述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作為一對外壁的側壁14、和從連接器長度方向上對置的底壁11的邊緣部立起并連結上述一對側壁14的端部彼此且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作為一對外壁的端壁15。在周壁13與突壁12之間向上方開口的四邊形環狀的空間形成用于接收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的接收部16。
[0030]如作為插座連接器I的仰視圖的圖4所見那樣,底壁11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圖4中左右方向)上的端子位置,沿連接器插拔方向(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貫通的底孔部IlA在該連接器長度方向排列形成(同時參照圖5A、圖5B)。該底孔部IlA在外殼10與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一體成形后,將模具朝下方脫去時形成。該底孔部IlA除了位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的底孔部IlA以外,以等間隔排列形成(參照圖4)。位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域的兩個底孔部IlA彼此的間隔比其他底孔部IlA彼此的間隔稍窄(參照圖4)。另外,位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的底孔部IlA相比其他底孔部11A,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尺寸稍小。
[0031]如作為插座端子20的位置的剖視圖的圖5A、圖5B所見那樣,底孔部IlA在沿連接器長度方向(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觀察時,形成于連接器寬度方向(圖5A、圖5B中的左右方向)上從相對突壁12的側面稍靠外側的位置至相對側壁14的內表面稍靠外側的位置的范圍。換句話說,底孔部IlA形成于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相對后述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接觸臂部22更靠外側的范圍。形成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位置的底孔部IlA也同樣,形成于相對該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后述的插座電源端子45的接觸臂部44更靠外側的范圍。換言之,在與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上述接觸臂部22、44對應的范圍將底壁11封閉。以下,不需要特別區分時將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電源端子45通稱為“插座端子20、45”。
[0032]另外,對底壁11而言,在與插座信號端子20的連接部24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側方固定部42對應的位置,該底壁11的底面與該連接部24的上表面以及側方固定部42的上表面面接觸。另外,該底壁11在連接部24彼此間的位置以及連接部24與側方固定部42之間的位置,該底壁11的底面相對該連接部24的上表面以及側方固定部42的上表面位于上方,在該底面的下方形成有底槽部IlB(同時參照圖4)。
[0033]對于突壁12而言,在與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插座信號端子20對應的位置從突壁12的側面(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凹陷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信號端子用槽部12A,而且在與插座電源端子45對應的位置從突壁12的側面(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凹陷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參照圖5A、圖5B)電源端子用槽部12B。以下,在不需要特別區分時將信號端子用槽部12A以及電源端子用槽部12B統稱為“端子用槽部12A、12B”。如圖5A、圖5B所見那樣,端子用槽部12A、12B形成在突壁12的立起范圍整個區域,上端位置敞開,并且下端位置通過底壁11被封閉。該端子用槽部12A、12B收納插座端子20、45的接觸臂部22、44。如圖1所見那樣,信號端子用槽部12A與電源端子用槽部12B以相同的槽寬度尺寸(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
[0034]如圖1所見那樣,外殼10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對插座端子20、30的排列范圍的部分更高地形成。上述端部中,在側壁14的內表面(位于接收部16側的面)的上部形成有隨著朝向下方而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傾斜的側方引導面14A。該側方引導面14A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將插頭連接器2沿連接器寬度方向朝向接收部16內引導。
[0035]在端壁15的內表面(位于接收部16側的面)的上部,形成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域隨著朝向下方朝連接器長度方向內側傾斜的端引導面15A。如圖1所見那樣,該端引導面15A的上緣以及下緣與側方引導面14A的上緣以及下緣位于相同的高度。該端引導面15A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將插頭連接器2沿連接器長度方向朝向接收部16內引導。
[0036]另外,在側方引導面14A與端引導面15A之間,形成有隨著朝向下方而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以及連接器長度方向內側傾斜的角部引導面10A。如圖1所見那樣,該端引導面15A的上緣以及下緣與側方引導面14A以及端引導面15A的上緣以及下緣位于相同的高度。該角部引導面1A在連接器嵌合過程將插頭連接器2沿連接器寬度方向以及連接器長度方向朝向接收部16內引導。
[0037]圖2A是與圖1的插座連接器I的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面立體圖,圖2B是與圖1的插頭連接器2的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面立體圖。該圖2A、圖2B中,示出連接器長度方向中央位置上的外殼的剖面,并示出在左半部省略外殼的狀態,示出在右半部的下方位置通過該右半部保持的加強金屬配件。另外,在圖2A、圖2B的左半部中,為了方便說明,與圖1相比使端子彼此的間隔以及端子與加強金屬配件的間隔較大地示出。
[0038]以下,基于圖1、圖2B以及圖5A,對插座信號端子20的結構進行說明。插座信號端子20通過將帶狀的金屬板條片在板厚方向上彎曲而制成,具有:沿著外殼的底壁11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基部21、從該基部21的突壁12側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信號接觸臂部22、在基部21的側壁14側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后朝向下方折回的倒U字狀的被保持部23、以及從該被保持部23的下端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延伸的連接部24。
[0039]如圖5A所見那樣,基部21遍及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包括接收部16的范圍延伸,通過與底壁11 一體模具成形被保持。對該基部21而言,其上表面朝向接收部16內露出,并且在與底壁11的底孔部IlA對應的范圍內其下表面在電路基板側露出。另外,基部21在其長邊方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突壁12側的部分作為窄部形成,側壁14側的部分作為相對該窄部而端子寬度(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寬的寬部形成。
[0040]如圖4中虛線所示那樣,對于基部21而言,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上述寬部與底壁11的底孔部IIA的大部分的范圍對應地定位,上述窄部與底孔部IIA的殘留部的范圍對應地定位。另外,對于基部21的窄部以及寬部而言,其端子寬度比底壁11的底孔部IlA大,該基部21的兩側端面以及兩側邊緣部(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邊緣部)的下表面(板面)被底壁11保持。因此,在基部21的兩側端面(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側端面)與底壁11之間不存在間隙,對底孔部11A而言,其上端開口通過基部21的下表面被覆蓋而封閉。此外,在與底孔部IlA對應的范圍內,基部21的側邊緣部的板面不需要被底壁11保持,至少僅基部21的兩側端面被保持即可。另外,在基部21的側端部的板面被底壁11保持的情況下,也可以僅側端部的上表面、或保持下表面以及上表面雙方被保持。
[0041]信號接觸臂部22收納于突壁12的信號端子用槽部12A內,能夠在其板厚方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進行彈性位移。對該信號接觸臂部22而言,其下部以與基部21相同的寬度尺寸(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并且上部以比下部更小的寬度尺寸形成。另外,該信號接觸臂部22作為其自由端側的上端側部分朝向側壁14凸彎曲,形成用于與后述的插頭連接器2的插頭信號端子60接觸的信號接觸突起部22A(參照圖5B)。對信號接觸臂部22而言,在自由狀態下,信號接觸突起部22A的彎曲頂部從外殼10的信號端子用槽部12A突出位于接收部16內(參照圖5A)。
[0042]如圖2所見那樣,被保持部23具有:從基部21的側壁14側的端部沿著該側壁14的內表面朝向上方延伸的內側臂部23A、從該內側臂部23A的上端連續在比該內側臂部23A更靠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位置朝向下方折回的移行部23B、以及經由該移行部23B朝向下方延伸的外側臂部23C,通過與側壁14 一體模具成形而被保持。
[0043]對內側臂部23A而言,板面朝向接收部16內露出,形成有從該板面以矩形狀凹陷的鎖定凹部23A-1。該鎖定凹部23A-1例如通過沖壓加工等形成,其寬度尺寸(上述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比內側臂部23A的寬度尺寸小。該鎖定凹部23A-1與后述的插頭連接器2的插頭信號端子60的被鎖定階部61A-1卡定,由此維持連接器嵌合狀態防止連接器彼此的脫落,并且在與該被鎖定階部61A-1的卡定時接觸而電導通,由此發揮輔助上述信號接觸突起部22A的作用(參照圖5B)。
[0044]移行部23B朝向上方凸彎曲,該移行部23B的上表面從側壁14露出。外側臂部23C未從側壁14露出而埋設保持于該側壁14內(同時參照圖5A)。如圖2B清楚所見那樣,該外側臂部23C的下端部以比其他部分小的寬度尺寸(上述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形成。
[0045]連接部24在相對基部21更靠下方位置,從外側臂部23C的下端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直線狀地延伸至與側壁14的外表面幾乎相同位置,并從外殼10的底壁11露出。該連接部24與電路基板的對應信號電路部焊接連接。
[0046]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樣使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連接部24的前端位置成為與側壁14的外表面幾乎相同位置,由此避免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插座連接器I的大型化。另夕卜,如已敘述的那樣,在連接部24彼此間的位置上,且在外殼10的底壁11形成有底槽部11B。因此,在焊接連接時,熔融焊料朝底槽部IlB內流入,由此能夠對連接部24的兩側端面(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側面)進行焊接連接。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避免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連接器的大型化,并能夠足夠大地確保該連接部24能夠焊接連接的部分的面積。
[0047]接下來,基于圖1以及圖2B對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結構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不僅具有加強外殼10的功能,如后述那樣,也具有作為鎖定金屬配件的功能,進一步具有作為電源端子的功能。但是,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不需要具備作為鎖定金屬配件的功能以及作為電源端子的功能。
[0048]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通過將金屬板部件在板厚方向彎曲而制成,從上方觀察,大致區分為:設置于端壁15的位置的部分、設置于突壁12的位置的部分、分別設置于兩個側壁
14的位置的部分、以及設置于接收部16的位置的部分。
[0049]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設置于端壁15的位置的部分具有:沿著該端壁15的內表面延伸的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從該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上端朝向下方折回的端壁頂面加強部32、經由該端壁頂面加強部32沿著端壁15的外表面朝下方延伸的端壁側被保持部33、以及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靠近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兩端位置從該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下端朝向連接器長度方向外側延伸的端固定部34。
[0050]對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而言,下半部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遍及端壁15的整個區域延伸,上半部在上述下半部連接器寬度方向中央域從該下半部的上緣朝上方延伸。如圖1以及圖2B所見那樣,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板面從端壁15的內表面稍微突出而露出。端壁頂面加強部32以與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上半部相同的寬度尺寸(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與該上半部連續地朝向上方凸彎曲,其上表面從端壁15的上表面稍微突出。端壁側被保持部33以與端壁頂面加強部32相同的寬度尺寸形成,與該端壁頂面加強部32連續地延伸,其板面從端壁15的外表面稍微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以及端壁頂面加強部32分別覆蓋端壁15的內表面以及上表面,因此在連接器插拔過程,能夠防止該端壁15的內表面以及上表面與插頭連接器2干涉而產生損傷。
[0051]如圖1所見那樣,端固定部34從外殼10的底壁11露出,在其下表面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源電路部焊接連接而被固定。該端固定部34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延伸至與端壁15的外表面幾乎相同的位置。這樣使端固定部34的前端位置成為與端壁15的外表面幾乎相同位置,由此避免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插座連接器I的大型化。
[0052]如圖1所見那樣,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設置于突壁12的位置的部分具有:沿著作為突壁12的立起面的端面(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延伸的突壁端面加強部35、從該突壁端面加強部35的上端朝向下方折回的突壁頂面加強部36、經由該突壁頂面加強部36朝下方延伸的突壁側被保持部37、以及從后述的延伸突出部43在突壁12的電源端子用槽部12B內朝向上方延伸的電源接觸臂部44。
[0053]突壁端面加強部35以及突壁頂面加強部36被突壁12保持,并且各自的板面與突壁
12的端面以及上表面(頂面)成為相同水平面并露出。在本實施方式中,突壁端面加強部35以及突壁頂面加強部36分別覆蓋突壁12的端面以及上表面,因此在連接器插拔過程,能夠防止突壁12的端面以及上表面與插頭連接器2干涉而產生損傷。
[0054]電源接觸臂部44與插座端子20的信號接觸臂部22成為同列而定位,沿板厚方向(連接器寬度方向)進行彈性位移,能夠與設置于后述的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作為對應電源接觸部的內側板部73(參照圖2A)之間存在接觸壓力地接觸(參照圖5B)。對該電源接觸臂部44而言,作為其自由端側的上端側部分朝向側壁14凸彎曲,其凸彎曲的部分形成為用于與上述內側板部73接觸的電源接觸突起部44A。電源接觸臂部44在自由狀態下,電源接觸突起部44A的彎曲頂部從外殼10的電源端子用槽部12B突出而位于接收部16內。此外,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未設置作為電源端子的功能的情況下,省略電源接觸臂部44。
[0055]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位于側壁14的位置的部分具有:從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下半部的連接器寬度方向兩端沿著側壁14朝連接器長度方向內側延伸的側壁側被保持部39、從該側壁側被保持部39的上緣朝向下方折回的移行部40、經由該移行部40沿著側壁14的內表面朝下方延伸的鎖定板部41、以及從側壁側被保持部39的下緣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延伸的側方固定部42。
[0056]側壁側被保持部39埋設保持于側壁14。移行部40朝向上方凸彎曲,如圖1所見那樣,其上表面與側壁14的上表面成為相同水平面并露出。鎖定板部41以位于接收部16側的板面從側壁14的內表面露出的狀態被該側壁14保持,形成有從其露出的板面以矩形狀凹陷的鎖定凹部41A。此外,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不設置作為鎖定金屬配件的功能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鎖定板部41。
[0057]如圖1所見那樣,側方固定部42從外殼10的底壁11露出,在其下表面通過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源電路部焊接連接而固定,也具備作為用于與后述的電源端子45連接的連接部的功能。該側方固定部42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延伸至與側壁14的外表面幾乎相同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這樣使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側方固定部42的前端位置成為與側壁14的外表面幾乎相同位置,由此可避免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插座連接器I的大型化。另外,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相互鄰接的側方固定部42與插座信號端子20的連接部24之間的位置上,在外殼10的底壁11形成有底槽部IIB,在焊接連接時,熔融焊料朝底槽部IIB內流入而能夠與側方固定部42的側端面焊接連接。這樣,其結果,能夠避免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連接器的大型化,確保該連接部24上能夠焊接連接的部分的面積。
[0058]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設置于接收部16的位置的部分具有:沿著底壁11沿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并將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以及突壁端面加強部35的下端部彼此連接的連接底部38(同時參照圖6A、圖6B)、以及沿著底壁11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并將電源接觸臂部44以及鎖定板部41的下端部彼此連接的延伸突出部43。連接底部38以及延伸突出部43在其上表面在接收部16露出的狀態下被該底壁11保持。此外,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不設置作為電源端子的功能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延伸突出部43。
[0059]延伸突出部43以與鎖定板部41相同的端子寬度尺寸從該鎖定板部的下緣朝向突壁12側延伸突出。另外,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與突壁12的電源端子用槽部12B相同位置,電源接觸臂部44從靠近延伸突出部43的突壁12的邊緣部(沿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邊緣部)朝向上方延伸。以下,將由延伸突出部43和電源接觸臂部44構成的部分稱為“電源端子45”。在本實施方式中,針對電源端子45形成為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一部分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取而代之,電源端子形成為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分開獨立的部件。
[0060]延伸突出部43成為電源端子45的基部。該延伸突出部43與已敘述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基部21同樣,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遍及包括接收部16的范圍延伸(插座信號端子20的基部21參照圖5A、圖5B)。另外,如圖4中虛線所示那樣,延伸突出部43形成為包括與位于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域的兩個底孔部IlA對應的范圍,該延伸突出部43的兩側端面以及兩側邊緣部(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邊緣部)的下表面(板面)被底壁11保持。因此,在延伸突出部43的兩側端面(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側端面)與底壁11之間不存在間隙,上述兩個底孔部IlA的上端開口被一個延伸突出部43的下表面覆蓋而封閉。
[0061]以上的結構的插座連接器I通過以下的要領制造。首先,將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沿連接器長度方向排列。接下來,通過從上方安裝的模具(稱為“上模”)從上方、而且通過從下方安裝的模具(稱為“下模”)從下方按壓所述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所述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而對其進行固定。此時,上模以及下模以夾住插座信號端子20的基部21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延伸突出部43的各自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方式按壓。
[0062]然而,通過一體模具成形利用外殼保持相同的端子寬度的多個端子的情況下,以往,在一體成形時利用模具按壓端子時,全部端子分別具備相同的面積并在一個位置被按壓的情況較多。但是,在上述多個端子中的一部分的端子的基部比其他端子的基部寬度寬的情況下,若在與上述其他端子的基部上的按壓面積(利用模具按壓的面積)相同的面積按壓上述一部分的端子的基部的一個位置,則導致一體模具成形時的上述一部分的端子的姿勢不穩定。
[0063]在本實施方式中,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延伸突出部43比插座信號端子20的基部21寬度寬,該延伸突出部43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多個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位置)通過模具被按壓,該按壓面積與兩個底孔部IIA的合計面積幾乎相同。因此,與以一個底孔部IlA的面積在一個位置按壓寬度寬的延伸突出部43的情況比較,按壓位置數量增加,另夕卜,按壓面積大,因此能夠使一體模具成形時的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姿勢更穩定。
[0064]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底壁11在與延伸突出部32對應的區域,在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的底孔部IlA以外的范圍被封閉,該延伸突出部32被該底壁11保持。因此,與為了確保一體模具成形時的較大的按壓面積以及端子的穩定性而在遍及延伸突出部的幾乎整個區域的區域地在底壁形成有底孔部的情況相比,能夠使在與延伸突出部32對應的區域的外殼10的強度增大。
[0065]接下來,在組合的上下兩個模具內注入樹脂,將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與外殼10—體模具成形,由此被該外殼10保持。在本實施方式中,插座信號端子20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在連接器整體觀察時,以幾乎等間隔的多個位置被模具按壓,因此能夠遍及連接器整體均衡地使樹脂流入。
[0066]在一體模具成形后,使上模以及下模分別朝上方以及下方移動而將其脫去,由此完成插座連接器I。此時,通過下模朝下方脫去,如圖5A、圖5B所見那樣,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端子位置,在相對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相比突壁12的端子用槽部12A、12B更靠外側的底壁11形成有底孔部11A。另外,在插座信號端子20的連接部24彼此間的位置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側方固定部42與連接部24之間的位置形成有底槽部11B。
[0067]在本實施方式中,突壁12的端子用槽部12A、12B形成在該突壁12的立起范圍整個區域,在突壁12的上表面(頂面)位置向上方敞開。因此,通過從上方移動配置上模,能夠形成具有端子用槽部12A、12B的突壁12。因此,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端子位置,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與該端子用槽部12A、12B對應的范圍,換言之,在與收納于該端子用槽部12A、12B的插座端子20、45的接觸臂部22、44對應的范圍能夠形成底壁11。
[0068]在插座連接器I向電路基板的安裝面的安裝時,將插座信號端子20的連接部24、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側方固定部42與安裝面焊接連接時,有時熔融的焊料在外殼10的底壁11與上述安裝面之間欲朝向插座端子20、45的接觸臂部22、44側流動。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與接觸臂部22、44對應的范圍內底壁11被封閉,因此熔融焊料不會漫上上述接觸臂部的表面。
[0069]另外,在底壁11形成有底孔部11A,但全部的底孔部IlA通過插座信號端子20的基部21或插座電源端子45的延伸突出部43將上端開口封閉,因此即使熔融的焊料從上述安裝面側流入底孔部IlA內,通過上述基部21以及延伸突出部43的底面也可阻止該焊料進一步的行進,停留在該底孔部IlA內,因此不會朝接觸臂部22、44側漫上去。
[0070]另外,在連接器安裝后在焊接連接部分涂覆了涂敷劑的情況下,也與上述的焊料的情況同樣,可阻止該涂敷劑朝接觸臂部22、44側漫上。其結果,能夠防止焊料、涂敷劑附著于接觸臂部22、44,良好地確保接觸臂部22、44的彈性位移狀態、與對象端子的接觸狀態。
[0071][插頭連接器2的結構]
[0072 ] 接下來,基于圖1、圖2A、圖3A、圖3B、圖5A以及圖5B對插頭連接器2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A是使圖1的插頭連接器2上下反轉示出的立體圖,圖3B是省略圖3A的插頭連接器2的外殼50而示出的立體圖。
[0073]插頭連接器2具有適合于插座連接器I的接收部16的框狀的嵌合部(參照圖3A),該嵌合部嵌入接收部16內,由此連接器1、2彼此嵌合連接。插頭連接器2具有:呈大致長方體外形的外殼50、以及成為與電路基板(未圖示)的安裝面平行的連接器長度方向(外殼50的長邊方向)上通過該外殼50—體模具成形而被排列保持的多個插頭信號端子60以及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
[0074]外殼50由樹脂等電絕緣材料制成,如圖1所見那樣,具有:具備與作為安裝對象面的電路基板(未圖示)的安裝面平行的底面沿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底壁51、以及從該底壁51朝下方(圖3A中上方)立起的作為嵌合部的周壁53。該周壁53具有:相互對置地沿排列方向延伸的兩個側壁54、以及將該兩個側壁54的端部彼此連結并沿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連接器寬度方向(外殼50的短邊方向)延伸的兩個端壁55。由周壁53圍起的圖1中的下方(圖3A中上方)開口的空間形成用于接收插座連接器I的突壁12的接收部56 (參照圖3A)。
[0075]如圖1以及圖3A清楚所見那樣,底壁51形成有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側壁54的整個區域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伸出的伸出部51A。該伸出部51A與插座端子20的移行部23B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移行部40對應地定位(與插座端子20的與移行部23B的位置關系參照圖5B)。如圖3A清楚所見那樣,該伸出部51A的上表面相對后述的插頭信號端子60的連接部62以及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側方固定部74的上表面位于更高的位置。通過設置這樣的形狀的伸出部51A,在連接部62以及側方固定部74的焊料安裝時,即使熔融焊料欲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流動,也可利用伸出部51A的側面(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阻止其進一步的行進。換句話說,不會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與上述移行部23B、40對應的位置流入熔融焊料。
[0076]以往,插頭連接器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與插座端子的移行部對應的范圍不具有外殼部分,導致在焊料安裝時熔融焊料流入上述范圍,由此,在連接器嵌合時,存在在上述范圍固化的焊料與上述移行部干涉的擔憂。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已敘述的那樣,通過外殼50的伸出部51A阻止熔融焊料流入上述范圍,因此在連接器嵌合時,能夠防止固化的焊料與上述移行部23B、40干涉。
[0077]插頭信號端子60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靠近外殼50的中央的范圍,沿連接器寬度方向設置成對稱的兩列。該插頭信號端子60將帶狀的金屬板條片在板厚方向彎曲而制成,如圖2A以及圖3B清楚所見那樣,具有:被側壁54保持的U字狀的U字狀部61、以及從該U字狀部61的兩個臂部中位于接收部56側的一方的臂部(后述的內側臂部61C)的圖2A中的上端(圖3B中的下端)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延伸與電路基板的對應信號電路部連接的連接部62。插頭信號端子60在U字狀部61,通過與外殼50的一體模具成形而被保持。
[0078]U字狀部61是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突入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信號接觸臂部22與內側臂部23A之間的部分,以從下方(圖3A、圖3B中的上方)跨越側壁54的方式埋設于該側壁54。如圖2(A)清楚所見那樣,該U字狀部61具有:沿著側壁54的外表面朝下方延伸的外側臂部61A、和從該外側臂部61A的下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位置朝向上方折回的移行部61B、以及經由該移行部61B朝向上方延伸的內側臂部61C。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U字狀部61的尺寸比插座信號端子20的信號接觸突起部22A與同該信號接觸突起部22A對置的內側臂部23A的板面的間隔稍大。
[0079]如圖1所見那樣,對U字狀部61的外側臂部6IA而言,板面從側壁54的外表面露出。在該露出的板面形成有該板面的上部凹陷而形成的成為階梯狀并沿該外側臂部61A的寬度方向(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被鎖定階部61A-1,該被鎖定階部61A-1與插座端子20的鎖定凹部23A-1卡定。如圖2A所見那樣,移行部61B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該移行部61B的下表面(圖3A中上表面)從側壁54露出。如圖3A所見那樣,對內側臂部61C而言,接收部56側的板面從側壁54的內表面露出,該露出的板面形成為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與插座信號端子20的信號接觸突起部22A之間存在接觸壓力地接觸的對應信號接觸部。
[0080]如圖2A所見那樣,連接部62從內側臂部61C的上端沿著底壁51的底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直線狀地延伸,朝外殼50外延伸突出(同時參照圖1),能夠與電路基板的對應信號電路部焊接連接。
[0081]如圖1所見那樣,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與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對應,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外殼10的各端部各設置一個。該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不僅具有加強外殼50的功能,還具有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鎖定的鎖定功能,進一步還具有作為與該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電源接觸臂部44接觸而電導通的電源端子的功能。但是,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具備作為鎖定金屬配件的功能以及作為電源端子的功能不是必需的。
[0082]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通過將金屬板部件在板厚方向彎曲而制成,如圖2A所示那樣,具有:沿著外殼50的側壁54的外表面延伸的外側板部71、從該外側板部71的下端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延伸的側方移行部72、經由該側方移行部72沿著側壁54的內表面朝上方延伸的內側板部73、從該內側板部73的上端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延伸的側方固定部74、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將兩個內側板部73彼此連結的連結部75、從連結部75的下緣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外側位置朝向上方折回的端移行部76、經由該端移行部76沿著端壁55的外表面朝上方延伸的端被保持部77、以及從連結部75的上緣朝向連接器長度方向外側延伸的端固定部78。
[0083]如圖2A所見那樣,對外側板部71而言,板面從側壁54的外表面露出,在該露出的板面形成有該板面的上部凹陷而形成的成為階梯狀并沿該外側板部71的寬度方向(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的被鎖定階部71A。該被鎖定階部71A形成于與插頭信號端子60的外側臂部61A的被鎖定階部61A-1相同的高度位置。該被鎖定階部71A在與插座連接器I的嵌合狀態下,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鎖定凹部41A相互鎖定。
[0084]側方移行部72沿著側壁54的下表面(圖3A中上表面)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該側方移行部72的下表面(圖3A中上表面)從側壁54露出(參照圖3A)。如圖3A所見那樣,對內側板部73而言,板面從側壁54的內表面露出,形成為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電源接觸臂部44存在接觸壓力地接觸的對應電源接觸部。
[0085]如圖2A所見那樣,側方固定部74從內側板部73的上端(圖3A、圖3B中為下端)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外側延伸,如圖1以及圖2A所見那樣,朝外殼50外延伸突出,能夠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焊接連接。
[0086]如圖2A所見那樣,連結部75具有:具備與連接器長度方向對成直角的板面并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連結基部75A、以及在該連結基部75A的兩端彎曲而朝向連接器長度方向內側延伸的連結端部75B。該連結部75埋設保持于端壁55。
[0087]端移行部76沿著端壁55的下表面(圖3A中為上表面)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該端移行部76的下表面(圖3A中為上表面)的一部分從端壁55露出(參照圖3A)。端被保持部77通過端壁55被保持,如圖1以及圖3A所見那樣,板面從端壁55的外表面露出。如圖1所見那樣,端固定部78從外殼50的底壁51向連接器長度方向突出,在其上表面(圖3A中為下表面)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部焊接連接而被固定。
[0088][連接器的嵌合動作]
[0089]接下來,基于圖1、圖5A、圖5B、圖6A以及圖6B,對連接器1、2的嵌合動作進行說明。圖5A、圖5B是圖1的插座連接器I以及插頭連接器2的與連接器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視圖,示出信號端子的位置上的剖面,圖5A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圖5B示出連接器嵌合狀態。圖6A、圖6B是圖1的插座連接器以及插頭連接器的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視圖,示出連接器寬度方向中央位置上的剖面,圖6A示出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圖6B示出連接器嵌合狀態。
[0090]首先,分別將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連接部24以及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側方固定部42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焊接連接,并且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端固定部34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部焊接連接,將插座連接器I安裝于電路基板。另外,分別將插頭連接器2的插頭信號端子60的連接部62以及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側方固定部74朝其他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焊接連接,并且將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端固定部78朝上述其他電路基板的對應部焊接連接,將插頭連接器2安裝于上述其他電路基板。另外,也可以根據需要在插座連接器I以及插頭連接器2的各自的焊接連接部分涂覆用于防止腐蝕的涂敷劑。
[0091]接下來,如圖1、圖5A以及圖6A所見那樣,使插座連接器I成為接收部16朝上方開口的姿勢,并且使插頭連接器2成為接收部56朝下方開口的姿勢并位于該插座連接器I的上方。而且,如圖1、圖5A以及圖6A箭頭所示那樣,使插頭連接器2朝下方移動,使該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朝插座連接器I的接收部16內嵌入。
[0092]其結果,插頭連接器2的插頭信號端子60的U字狀部61在插座連接器I的插座信號端子20的信號接觸突起部22A以及鎖定凹部23A-1之間擴張突入。而且,信號接觸臂部22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向內側進行彈性位移。并且,若進行U字狀部61的突入,則如圖5B所見那樣,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信號接觸突起部22A與U字狀部61的內側臂部61C(對應信號接觸部)具有接觸壓力地接觸,并且U字狀部61的外側臂部61A的被鎖定階部61A-1向鎖定凹部23A-1內突入,位于在連接器拔出方向上能夠與該鎖定凹部23A-1的上緣卡定的位置。其結果,連接器1、2的端子20、60彼此電導通并且相互鎖定。
[0093]另外,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電源接觸突起部44A與位于與該電源接觸臂部44對應的位置的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內側板部73 (對應電源接觸部)具有接觸壓力地接觸。另夕卜,在連接器嵌合狀態下,插頭加強金屬配件70的被鎖定階部71A向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鎖定凹部41A內突入,位于連接器拔出方向上能夠與該鎖定凹部41A的上緣卡定的位置。其結果,加強金屬配件30、70彼此電導通并且相互鎖定。這樣,連接器1、2彼此的嵌合連接動作結束。另外,在連接器拔出時,將插頭連接器2向上方抬起將端子彼此以及加強金屬配件彼此的鎖定狀態解除,由此能夠將插頭連接器2拔出。
[0094]在本實施方式中,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板面在外殼10的端壁15的內表面露出,并且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突壁端面加強部35的板面在外殼10的突壁12的端面露出。因此,在連接器插拔過程,在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朝向端壁15偏移的情況下,該嵌合部與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的板面抵接,因此不會直接與端壁15的內表面抵接。另外,在上述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朝向突壁12側偏移的情況下,該嵌合部與突壁端面加強部35的板面抵接,因此不會直接與突壁12的端面抵接。其結果,能夠防止端壁15以及突壁12的損傷。
[0095]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壁頂面加強部32的板面在外殼10的端壁15的頂面露出,并且突壁頂面加強部36的板面在外殼10的突壁12的頂面露出。因此,在連接器嵌合過程中,該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沿連接器長度方向朝端壁15側偏移地嵌合而與端壁15的頂面側抵接,該嵌合部與端壁頂面加強部32抵接,因此不會直接與外殼10的端壁15的頂面抵接。另外,在連接器嵌合過程,該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從正規的嵌合位置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朝突壁12側偏移嵌合而與突壁12的頂面側抵接,該嵌合部與突壁頂面加強部36抵接,因此不會與外殼10的突壁12的頂面直接抵接。其結果,能夠更可靠地防止端壁15以及突壁12的損傷。此外,不需要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設置端壁頂面加強部32以及突壁頂面加強部36,另外,也可以僅設置該端壁頂面加強部32以及該突壁頂面加強部36中的任一方。
[0096]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通過端壁側被保持部33被保持于端壁15,并且通過突壁側被保持部37被保持于突壁12,因此在連接器插拔過程,能夠可靠地防止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接收來自插頭連接器2的嵌合部的抵接力而從外殼10脫落的情況。此夕卜,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設置端壁側被保持部33以及突壁側被保持部37不是必需的,另夕卜,也可以僅設置該端壁側被保持部33以及該突壁側被保持部37中的任一方。
[0097]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連接底部38將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與突壁端面加強部35連接而一體地制成,成為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與突壁端面加強部35彌補相互的強度的關系,因此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本身的強度提高,防止該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無意中的變形等,能夠更穩固地加強外殼10。
[0098]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連接底部38將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端壁內表面加強部31與突壁端面加強部35連接,防止由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連接器彼此的錯位引起的外殼10的損傷,并且提高了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本身的強度,但插座加強金屬配件30的結構能夠進行進一步的變更。例如,也可以在插座加強金屬配件設置:沿著外殼的側壁的內表面延伸并被該側壁保持的作為周壁內表面加強部的側壁內表面加強部、和沿著與該側壁內表面加強部對置的外殼的突壁的立起面(側面)延伸被該突壁保持的作為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突壁側面加強部,利用沿著底壁沿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的連接底部將該側壁內表面加強部以及突壁側面加強部的下端彼此連接。通過成為這樣的結構,能夠防止由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連接器彼此的錯位引起的外殼的損傷,并且能夠提高插座加強金屬配件本身的強度。
[0099]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在具有插座信號端子以及插座電源端子的兩種端子的插座連接器I應用了本發明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也能夠應用于僅具有任一種類的端子的端子。
[0100]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收納端子的接觸臂部的槽部形成于突壁的情況進行了說明,本發明也能夠應用于在上述槽部形成于側壁的情況。此時,形成為包括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端子位置上底壁與側壁的槽部對應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配置在電路基板的安裝面上并將與該安裝面成直角的方向作為連接器插拔方向供對象連接器插拔, 所述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備: 加強金屬配件,其通過將金屬板部件彎曲而制成; 端子,其形成為與該加強金屬配件獨立的部件或者作為該加強金屬配件的一部分;以及 外殼,其通過在連接器插拔方向開口而形成用于所述對象連接器的插拔的接收部,并且直接或者間接地保持所述加強金屬配件以及端子, 該外殼具有:與所述安裝面對置的底壁、從該底壁的對置邊緣部立起而成對的外壁、以及在該成對外壁之間從底壁立起的突壁, 在所述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中, 加強金屬配件具有:沿著與突壁的立起面對置的外壁的立起面延伸并被該外壁保持的外壁立起面加強部、沿著與該外壁立起面加強部對置的突壁的立起面延伸并被該突壁保持的突壁立起面加強部、以及沿著底壁延伸并將外壁立起面加強部以及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底壁側端部彼此連接的連接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加強金屬配件具有從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延伸并在外殼的突壁的頂面露出的突壁頂面加強部。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加強金屬配件具有從外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延伸并在外殼的外壁的頂面露出的外壁頂面加強部。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加強金屬配件具有從突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經由突壁頂面加強部朝外殼的底壁側延伸并被突壁保持的突壁側被保持部。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加強金屬配件具有:從外壁立起面加強部的開口側端部經由外壁頂面加強部朝外殼的底壁側延伸并被外壁保持的外壁側被保持部。
【文檔編號】H01R13/46GK106058516SQ20161019581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公開號201610195817.8, CN 106058516 A, CN 106058516A, CN 201610195817, CN-A-106058516, CN106058516 A, CN106058516A, CN201610195817, CN201610195817.8
【發明人】小林勇貴
【申請人】廣瀨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