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發明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
【專利說明】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
目.0
【背景技術】
[0002]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0LED)顯示器是新一代的顯示器,通過在陽極和陰極之間設置有機薄膜,再給陽極和陰極通電,有機薄膜發光。傳統的OLED顯示器具有良好的色彩對比度、主動發光、寬視角、響應速度快、低能耗和輕薄化等優點。
[0003]然而,OLED器件容易因為進入的氧氣和水氣的作用導致器件的性能下降,亮度和壽命也會明顯衰減。目前的封裝方法主要有涂覆封裝和薄膜封裝,其中涂覆封裝是在顯示元件上涂覆若干層有機材料,或沉積若干層無機材料;薄膜封裝是將具有良好隔絕氧氣和水氣的薄膜貼覆在顯示元件上,以隔絕氧氣和水氣。但是不管哪種封裝方法,僅是對OLED器件的上方進行保護,導致氧氣和水氣容易從OLED器件的側面進入,從而使得OLED器件性能下降,亮度和壽命也會明顯衰減。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至少部分解決現有技術僅是對OLED器件的上方進行保護,導致氧氣和水氣容易從OLED器件的側面進入,從而使得OLED器件性能下降,亮度和壽命也會明顯衰減的問題。
[0005]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
[0006]可選的,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吸濕材料層,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封框膠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
[0007]可選的,所述吸濕材料包括硫酸銅或者硫酸鎂。
[0008]可選的,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
[0009]可選的,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多個凹陷結構。
[0010]可選的,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多個凹陷結構。
[0011]可選的,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
[0012]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或者
[0013]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或者
[0014]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
[0015]可選的,所述微結構按照預設的規則進行排布。
[0016]可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相同。
[0017]可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范圍為0.1mm至1mm。
[0018]可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為0.5mm。
[0019]可選的,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弧形。
[0020]可選的,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
[0021]可選的,所述半圓形具有相同的半徑。
[0022]可選的,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
[0023]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任一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24]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
[0025]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形成多個微結構;
[0026]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
[0027]將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設置。
[0028]可選的,還包括:
[0029]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吸濕材料層,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封框膠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
[0030]可選的,還包括:
[0031]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
[0032]本發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33]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之中,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發明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產品邊框的寬度要求設置微結構圖案的尺寸,易于實現窄邊框的要求。另外,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設置量子點薄膜,以達到增亮效果。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不意圖;
[003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種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0039]實施例一
[004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基板101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102,所述第一基板101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103,所述封框膠103設置在所述微結構102上,所述微結構102用于與所述封框膠103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
[0041]參見圖1,所述第一基板101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吸濕材料層104,所述吸濕材料層104設置在所述封框膠103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優選的,所述吸濕材料層104設置在所述微結構102上,所述吸濕材料包括硫酸銅或者硫酸鎂。因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
[004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參見圖1,所述第一基板101的顯示區域設置有有機層105,所述有機層105上設置有封裝薄膜106,所述封裝薄膜106上設置有量子點薄膜107。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設置量子點薄膜,從而達到增亮效果。
[0043]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所述微結構102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或者第二基板上。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種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所述微結構102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或者第二基板上。
[0044]當然,所述微結構102也可以同時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此時,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因此,本實施例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同時設置有微結構圖案,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
[0045]參見圖2和圖3,所述微結構按照預設的規則進行排布。可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相同。優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范圍為0.1mm至1mm。更優選的,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為0.5mm。本實施例中,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弧形。優選的,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更優選的,所述半圓形具有相同的半徑。在實際應用中,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產品邊框的寬度要求設置微結構圖案的尺寸,從而可以易于實現窄邊框的要求。
[0046]本實施例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產品邊框的寬度要求設置微結構圖案的尺寸,易于實現窄邊框的要求。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設置量子點薄膜,以達到增亮效果。
[0047]實施例二
[0048]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實施例一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具體內容可參照實施例一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0049]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之中,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產品邊框的寬度要求設置微結構圖案的尺寸,易于實現窄邊框的要求。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設置量子點薄膜,以達到增亮效果。
[0050]實施例三
[0051]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
[0052]步驟1001、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形成至少一個微結構。
[0053]步驟1002、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
[0054]步驟1003、將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設置。
[0055]本實施例中,所述微結構可以同時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參見圖1、圖2和圖3,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或者,所述第一基板101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102具有多個凸起結構。因此,本實施例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同時設置有微結構圖案,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
[0056]參見圖1,本實施例在所述第一基板101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吸濕材料層104,所述吸濕材料層104設置在所述封框膠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優選的,所述吸濕材料層104形成在所述微結構102上,所述吸濕材料包括硫酸銅或者硫酸鎂。因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
[0057]可選的,本實施例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參見圖1,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顯示區域形成有機層105,在所述有機層105上形成封裝薄膜106,在所述封裝薄膜106上形成量子點薄膜107。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形成量子點薄膜,從而達到增亮效果。
[0058]本實施例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之中,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微結構圖案使得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的通道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屏蔽水分的效果,進而更好地防止氧氣和水氣侵入發光器件,幫助封框膠提高阻水能力和封裝密合度,最終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性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封框膠的內側設置吸濕材料,從而可以吸收進入發光器件內部的水氣,最終可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產品邊框的寬度要求設置微結構圖案的尺寸,易于實現窄邊框的要求。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在封裝基板的顯示區域設置量子點薄膜,以達到增亮效果。
[005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微結構,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吸濕材料層,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封框膠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濕材料包括硫酸銅或者硫酸鎂。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多個凹陷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多個凹陷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或者 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或者 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或者 所述微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凹陷結構,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微結構包括多個凸起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按照預設的規則進行排布。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相同。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范圍為0.1mm至1_。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之間的距離為0.5mm ο12.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弧形。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圓形具有相同的半徑。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16.—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15任一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7.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之中至少一個側面形成至少一個微結構;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封框膠,所述封框膠設置在所述微結構上,所述微結構用于與所述封框膠相互結合,以形成密封結構; 將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設置。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吸濕材料層,所述吸濕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封框膠靠近顯示區域的一側。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形成量子點薄膜,所述量子點薄膜設置在顯示區域。
【文檔編號】H01L27/32GK106025092SQ20161057122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9日
【發明人】洪曉雯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