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使用上述磁鐵的拾取裝置以及上述磁鐵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將一個磁性體塊充磁,使對置的面成為相同磁極的磁鐵。磁性體塊(10)為通過聚酰胺樹脂等粘合劑樹脂對Sm-Fe-N系或Nd-Fe-B系的磁粉進行了固定的粘結塊。使第一勵磁鐵芯(21a)與磁性體塊(10)的第一面(11)對置,使第二磁性鐵芯(21b)與第二面(12)對置,使第三磁性鐵芯(21c)與第三面(13)對置。然后,通過賦予勵磁脈沖磁場,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被充磁為S極,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被充磁為N極。其中,能夠使第三面的N極的磁極比第四面(14)強。
【專利說明】
磁鐵、使用上述磁鐵的拾取裝置以及上述磁鐵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在第一方向對置的面被充磁為相同極性,在第二方向對置的面被充磁為與上述磁極相反的極性的磁鐵、使用該磁鐵的拾取裝置以及上述磁鐵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用于直線電動機的海爾貝克磁路。
[0003]該海爾貝克磁路由第一燒結磁鐵和位于其兩側的二個第二燒結磁鐵構成。第一燒結磁鐵在與主面正交的朝向被充磁,各第二燒結磁鐵以磁化的取向方向朝向上述主面傾斜的方式被充磁。由此,磁通集中于第一燒結磁鐵的主面的前方,生成磁通密度高的磁場產生空間。
[0004]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海爾貝克磁路中,在第一燒結磁鐵的兩側通過粘接劑固定有第二燒結磁鐵,而第二燒結磁鐵的充磁方向傾斜,因此,在將第二燒結磁鐵配置于第一燒結磁鐵的兩側時,欲使第二燒結磁鐵移動的力發揮作用,對各磁鐵進行定位并通過粘接劑牢固地進行固定的工作很困難。由此,不得不使用高價且強力的粘接劑或固定夾具,且需要進行粘接工作,因此磁鐵的生產效率也下降。
[0005]在專利文獻2中也記載了用于直線運動執行元件的永久磁鐵。該永久磁鐵由一個磁鐵構成,對置的二個面均被充磁為S極,與上述二個面正交的面被充磁為N極。
[0006]用于形成該永久磁鐵的第一充磁機構在永久磁鐵的制造工序中預先以與上述磁極的取向一致的方式使易磁化軸具有磁異方性,之后進行充磁。此外,在第二充磁機構中,使用未被磁異方性化的等方性磁鐵,通過充磁,使上述充磁方向取向。
[0007]現有技術文獻
[0008]專利文獻
[0009]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0-50440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369492號公報
[0011]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2]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永久磁鐵與專利文獻I中所記載的不同,不需要通過粘接劑來固定多個磁鐵。
[0013]但是,在上述第一充磁機構,需要使用易磁化軸具有與磁極的朝向相適合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該磁性體塊是在磁場中注塑成型的,因此,需要使用用于注塑成型的特殊構造的取向金屬模,制造成本變高。
[0014]在上述第二充磁機構中使用了未被磁異方性化的等方性磁鐵,而等方性磁鐵內部的細小磁性體結晶粒各自的易磁化軸的朝向是隨機粘合的,因此,充磁后的殘留磁通密度比使所有結晶粒的易磁化軸以相同朝向取向的異方性磁鐵低。一般來說,對等方性的磁性體進行了充磁的磁鐵與對具有異方性的磁性體進行了充磁的磁鐵相比,殘留磁通密度有時會變為1/2以下。
【發明內容】
[0015]本發明是用于解決上述以往的課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一個磁鐵構成,且不需要復雜的異方性化,能夠使用一般的一軸異方性磁鐵,也能夠提高所產生的磁通密度的磁鐵、使用上述磁鐵的拾取裝置、上述磁鐵的制造方法。
[0016]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17]本發明的磁鐵,其是磁性體塊的各面被充磁而成的磁鐵,上述各面分別為在第一方向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在與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對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體塊的易磁化軸朝向第一方向,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被充磁為相同極性,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被充磁為與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相反的極性。
[0018]在本發明的磁鐵中,能夠使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的磁通密度比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高。
[0019]不過,本發明的磁鐵也可以是: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幾乎相等。
[0020]在本發明的磁鐵中,例如,上述磁性體塊為粉末狀的磁性體通過樹脂材料固定的粘結塊。
[0021 ]本發明的拾取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動部,具有上述磁鐵和與記錄介質對置的物鏡;支承部件,移動自由地支承上述可動部;和,線圈,設于固定側并與上述磁鐵對置。
[0022]此外,本發明的拾取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動部,具有上述磁鐵和與記錄介質對置的物鏡;支撐部件,移動自由地支承上述可動部;和,線圈,設于固定側并與上述磁鐵對置,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上述可動部的支承部位的位置相對于上述可動部的重心向上述第四面側偏移。
[0023]本發明的拾取裝置能夠被構成為:使上述可動部向上述物鏡的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線圈與上述第一面至第四面的至少一個面對置,對上述第一驅動線圈賦予與上述光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電流,使上述可動部向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線圈與上述磁鐵的上述面交叉而成的多個角部的至少一個角部對置,在上述第二驅動線圈,電流在上述光軸方向上流動。
[0024]接下來,本發明的磁鐵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在第一方向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在與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對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易磁化軸朝向第一方向的磁性體塊,使第一磁軛與上述第一面對置,第二磁軛與上述第二面對置,從各上述磁軛,對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賦予彼此朝向相反的充磁用磁場,將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充磁為相同極性,將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充磁為與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不同的磁極。
[0025]此外,在本發明的磁鐵的制造方法中,使第三磁軛與上述第三面對置,形成在上述第一磁軛與第三磁軛之間繞回的充磁用磁場、以及在上述第二磁軛與上述第三磁軛之間繞回的充磁用磁場,以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處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的磁通密度比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高的方式進行充磁。
[0026]發明效果
[0027]本發明的磁鐵中,具有易磁化軸朝向一個方向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被充磁,且對置的面形成相同磁極。由于使用易磁化軸朝向一個方向的磁性體塊,因此,無需如專利文獻2中所述那樣使向充磁方向具有磁異方性的特殊構造的磁性體塊在磁場中成型,能夠使用作為一般市售品的磁性體塊。而且,在本發明中,由于使用了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因此與對磁等方性的磁性體塊進行充磁而成的磁鐵相比,能夠增加其所保持的磁力。此外,也能夠構成為在被充磁為相同磁極的第三面和第四面中,從第三面出來的磁通密度高。
[0028]本發明的拾取裝置通過上述磁鐵構成可動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夠實現所謂的動磁鐵方式。在該方式中,由于不需要將線圈配線連接于可動部,因此,能夠使構造簡單。
[0029]接著,本發明的磁鐵的制造方法通過對易磁化軸朝向一個方向的磁性體塊進行充磁,將對置的面充磁為相同磁極,因此,無需使用具有特殊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就能夠以比較簡單的工序制造高磁性的磁鐵。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鐵的立體圖。
[0031]圖2為圖1所不的磁鐵的端面圖。
[0032]圖3(a)為用于對圖1所示的磁鐵進行充磁的充磁裝置的說明圖,圖3(b)為充磁用的勵磁脈沖電壓波形的概念圖。
[0033]圖4(a)為表示從圖1所示的磁鐵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垂直出來的磁通密度的線圖,圖4(b)為表示從第一比較例的磁鐵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垂直出來的磁通密度的線圖。
[0034]圖5為表示從第二比較例的磁鐵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垂直出來的磁通密度的線圖。
[0035]圖6為用于說明在具有磁異方性的磁鐵的易磁化軸方向和難磁化軸方向的充磁狀態的不同的線圖。
[0036]圖7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拾取裝置的立體圖。
[0037]圖8為圖7所示的拾取裝置的俯視圖。
[0038]圖9為表示圖7所示的拾取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0039]圖10為表示圖7所示的拾取裝置的可動部的磁鐵與驅動線圈的對置狀態的立體圖。
[0040]圖中:
[0041 ]I 磁鐵
[0042]10磁性體塊
[0043]11 第一面
[0044]12 第二面
[0045]13第三面
[0046]14第四面
[0047]20充磁裝置
[0048]21充磁磁軛
[0049]21a 第一磁軛
[0050]21b 第二磁軛[0051 ]21c第三磁軛
[0052]22a第一勵磁線圈
[0053]22b第二勵磁線圈
[0054]22c第三勵磁線圈
[0055]25驅動電路
[0056]30拾取裝置
[0057]34 吊索
[0058]40可動部
[0059]41 磁鐵
[0060]41a 第一面
[0061]41b 第二面
[0062]41c第三面
[0063]41d第四面
[0064]43 物鏡
[0065]51第一驅動線圈
[0066]52第二驅動線圈
[0067]EA易磁化軸
[0068]Ia驅動電流
[0069]I1、12驅動電流
【具體實施方式】
[0070]圖1和圖2中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鐵I。在本說明書中,將充磁前的狀態稱為磁性體塊10,將對該磁性體塊10進行了充磁的狀態稱為磁鐵I。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磁鐵I為粘結磁鐵,因此,充磁前的磁性體塊10為粘結塊。
[0071]粘結塊是作為粉末狀的磁性體的磁粉通過粘合劑樹脂被固定而成的。磁粉為Sm-Fe-N系(釤-鐵-氮系)或Nd-Fe-B系(釹-鐵-硼系)。或者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種磁粉。粘合劑樹脂為PA(聚酰胺樹脂)。磁性體塊10能夠稱為稀土類塊體,完成后的磁鐵I為稀土類磁鐵。
[0072]圖1和圖2中所示的磁性體塊10為長方體,平面形狀的長度L為24mm,寬度尺寸W為12mm,高度尺寸H為6mm。磁性體塊10的X方向為第一方向,Z方向為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X方向)對置的是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在第二方向(Z方向)對置的是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
[0073]磁性體塊10具有磁異方性,易磁化軸EA在塊的幾乎整體上朝向X方向。磁性體塊10能夠通過將磁粉和粘合劑樹脂的混合體注入金屬模的內部來成型,而此時通過在沿X方向取向的磁場中成型,形成易磁化軸EA朝向X方向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10。或者,也能夠通過由金屬模對混合了粘合劑樹脂的磁粉進行加壓的所謂壓粉成型來形成磁性體塊10。該情況下,通過在沿X方向取向的磁場中將磁粉向Z方向壓縮成型,形成易磁化軸EA朝向X方向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1。
[0074]磁性體塊10為粘結塊,能夠通過使用了金屬模的注塑成型等來形成,因此,在形狀上具有自由度。例如,也可以使第三面13成為突曲面,或在第三面13的一部分形成向Z方向突出的突起,以第三面13的中央部變高的方式形成臺階。這一點在第四面14也是相同的。在本說明書中,即使第三面13等為如上所述地具有突部的形狀,也將由LXW包圍的整體定義為第三面13等。
[0075]圖3(a)中示出充磁裝置20。
[0076]充磁裝置20具有充磁磁軛21。充磁磁軛21由N1-Fe合金(鎳-鐵合金)等這樣的軟磁性材料形成。充磁磁軛21具有與磁性體塊1的第一面11對置的第一磁軛21 a、與第二面12對置的第二磁軛21b和與第三面13對置的第三磁軛21c。第一磁軛21a、第二磁軛21b以及第三磁軛21 c形成一體。
[0077]如圖3(a)所示,第一勵磁線圈22a卷繞于第一磁軛21a,第二勵磁線圈22b卷繞于第二磁軛21b,第三勵磁線圈22c卷繞于第三磁軛21 c ο各勵磁線圈22a、22b、22c串聯連接,在這些勵磁線圈22a、22b、22c連接有驅動電路25。
[0078]驅動電路25具有直流電源26和開關27。開關27由晶體管等能動元件構成,以規定的周期進行打開-關閉的切換。在開關27打開時,通過由電容器C、扼流圈L和固定電阻器R決定的時間常數,生成圖3(b)所示的波形的驅動電壓,該電壓被賦予至勵磁線圈22a、22b、22c。圖3(b)所示的驅動電壓的半寬度T為130ys左右。
[0079]在驅動電路25的開關27從關閉被切換為打開的瞬間,基于圖3(b)的電壓波形,在勵磁線圈22a、22b、22c流過急速上升的勵磁電流。通過該勵磁電流,在充磁磁軛21的內部,勵磁磁通Φ I在第一磁軛21a與第三磁軛21c之間繞回,勵磁磁通Φ2在第二磁軛21b與第三磁軛21 c之間繞回。
[0080]通過反復地賦予上述勵磁磁通ΦI和Φ 2,如圖2所示,磁性體塊10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被充磁為S極,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被充磁為N極,磁鐵I完成。
[0081 ]圖1和圖2所示的磁性體塊1具有磁異方性,塊整體中易磁化軸EA朝向第一方向(X方向),作為塊整體,第二方向(Z方向)為難磁化軸方向。
[0082]圖6中示出對一個邊為5mm的磁性體塊進行充磁時的M-H曲線。橫軸表示從外部賦予磁性體塊的勵磁磁場的大小。橫軸的(+ )和(一)意味著磁場的朝向的不同。縱軸為使磁性體塊磁化的磁化強度。圖6的實線表示向易磁化軸EA的方向賦予了勵磁磁場時的磁性體塊磁化的變化,虛線表示向難磁化軸HA的方向賦予了勵磁磁場時的磁性體塊磁化的變化。
[0083]如圖6所示,從外部賦予勵磁磁場時,在磁性體塊的內部,易磁化軸EA方向上易于磁化,而對難磁化軸HA方向進行磁化卻極其困難。
[0084]如圖2所示,磁性體塊10的易磁化軸EA朝向第一方向(X方向),因此,若同時賦予從第一磁軛21a朝向第一面11的勵磁磁場和從第二磁軛21b朝向第二面12的勵磁磁場,則在磁性體塊1的內部,從第一面11向圖示左向進行磁化,從第二面12向圖示右向進行磁化。在磁性體塊10的中央部,來自第一面11的磁場和來自第二面12的磁場被困其中而形成會切磁場(cusped magnetic field)。此時,第三磁軛21c也同時被勵磁,生成從第三面13朝向第三磁軛21 c的磁場,因此,磁性體塊1的內部中央的會切磁場向第三磁軛21 c的方向取向。
[0085]這樣被充磁的磁鐵中,在第一方向(X方向)對置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充磁為S極,在第二方向(Z方向)對置的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充磁為N極。但是,磁性體塊1的內部中央的會切磁場被第三磁軛21c吸引,因此,充磁后,在第三面13的N極的磁力比在第四面14的N極的磁力強。
[0086]圖4(a)為對從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鐵I發出的磁通密度進行了實際測量的線圖,圖4(b)為對第一比較例中從磁鐵發出的磁通密度進行了實際測量的線圖。圖5為對第二比較例中從磁鐵發出的磁通密度進行了實際測量的線圖。
[0087]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及第一比較例和第二比較例中,使用相同的磁性體塊10。磁粉為Sm-Fe-N系和Nd-Fe-B系的混合體,粘合劑樹脂為PA。通過注塑成型來形成長方體的磁性體塊10,使長度L為24mm,寬度尺寸W為12mm,高度尺寸H為6mm。
[0088]在圖4(a)中示出結果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性體塊10的易磁化軸EA朝向第一方向(X方向)。比較例I和比較例2的易磁化軸EA朝向第二方向(Z方向),第一方向(X方向)為難磁化軸方向。
[0089 ]圖4 (a)為使用第一方向被設為易磁化軸EA的磁性體塊1,使用圖3 (a)所示的充磁裝置20,使第一面11與第一磁軛2 Ia對置,使第二面12與第二磁軛21b對置,使第三面13與第三磁軛21c對置來進行充磁的磁鐵I的實際測量值。
[0090]圖4(b)為使用第二方向被設為易磁化軸EA的磁性體塊,使用圖3(a)所示的充磁裝置20,使第一面11與第一磁軛21a對置,使第二面12與第二磁軛21b對置,使第三面13與第三磁軛21c對置來進行充磁的第二比較例的磁鐵的實際測量值。
[0091 ]圖5為對第二方向(Z方向)被設為易磁化軸EA的磁性體塊賦予朝向Z方向的勵磁磁場,并在與通常磁鐵相同的狀態下進行充磁的第三比較例的磁鐵的實際測量值。圖5中,第三面13充磁為N極,第四面14充磁為S極。
[0092]圖4(a)、圖4(b)以及圖5的橫軸為圖1所示的磁性體塊10的長度方向L的中點,表示X軸上與原點(O)的距離。圖4(a)、圖4(b)以及圖5的縱軸為磁通密度,(+ )的值為朝向圖示上方的磁通的磁通密度,(一)的值為朝向圖示下方的磁通的磁通密度。
[0093]圖4(a)、圖4(b)以及圖5的各圖中,黑點所示的線圖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鐵I以及比較例I和比較例2的磁鐵中,在從第三面13向Z方向的上方離開4mm的位置所測定的磁通密度。白點所示的線圖表示在從第四面14向Z方向的下方離開4_的位置所測定的磁通
FtFt也/又。
[0094]如圖4(a)所示可知,實施方式的磁鐵I中,在第三面13的N極的磁力比在第四面14的N極的磁力大。
[0095]若對圖4(a)、圖4(b)進行比較,則優選從第一磁軛2Ia和第二磁軛2Ib對磁性體塊10在易磁化軸EA方向上賦予充磁磁場,使第三磁軛21 c在與易磁化軸EA正交的方向對置,如圖3(a)所示地進行充磁。
[0096]此外,若比較圖4(a)和圖5,則可知,與將Z方向作為易磁化軸方向并通過Z方向的充磁磁場進行充磁的第二比較例相比,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能夠使第三面13的N極的磁力增強。
[0097]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磁鐵I使用將第一方向作為易磁化軸EA的一般的磁異方性的磁性體塊,僅通過從三個方向使磁軛對置并進行充磁,就能夠使第三面13的磁力比第四面強。此外,磁鐵I由I個磁性體塊10構成,因此,無需將多個磁鐵接合,量產性優越。
[0098]由此,能夠將上述實施方式的磁鐵I用于小型的直線運動執行元件等。
[0099]另外,在圖2和圖3(a)中,也可以使第四磁軛與第四面14對置,并通過第三磁軛21c和第四磁軛在Z方向產生朝向相反的勵磁磁場。該情況下,如果使卷繞于第四磁軛的第四勵磁線圈的圈數與第三勵磁線圈22c相同,則能夠將在第三面13的N極的磁力和在第四面14的N極的磁力設定成相同的強度。
[0100]或者,不使磁軛與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對置,而使磁軛與第一面11與第二面12對置來對磁性體塊10進行磁化,由此,也能夠形成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為S極、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為N極的磁鐵。
[0101]此外,如果使充磁裝置20的勵磁線圈22a、22b、22c的卷繞方向反向,也能夠形成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充磁為N極、第三面13和第四面14充磁為S極的磁鐵。
[0102]圖7至圖10中,作為上述磁鐵I的使用例,示出拾取裝置30。
[0103]拾取裝置30用于與作為記錄介質的DVD或⑶等的硬盤的記錄面對置,讀取記錄于上述記錄面的信息,或向記錄面寫入信息。
[0104]拾取裝置30具有作為固定側的拾取底座31。在拾取底座31固定有固定部32,在其背部固定有懸吊支承部件33的中央部。在懸吊支承部件33的兩端部,作為支承部件,固定有作為彈性支承部件的吊索34。吊索34在徑向(R方向)隔開間隔地各設兩根,合計設有四根。
[0105]如圖7和圖10所示,在吊索34的頭部設有可動部40。可動部40具有磁鐵41、固定于上述磁鐵41的上部的支架42和固定于支架42的中央部的物鏡43。
[0106]在上述支架42,徑向(R方向)的兩側部彎曲成型有連結部42a,四根吊索34的頭部被插入連結部42a的連結孔并通過釬焊或粘接劑固定。在圖8和圖9中,作為支承部位42s,示出吊索34和連結部42a的連結部。支承部位42s位于比可動部40的重心G所存在的位置更靠近懸吊支承部件33的一側。另外,重心G位于物鏡43的光軸O上。
[0107]在磁鐵41,物鏡43的正下方形成有在透鏡的光軸O的方向貫通的貫通孔。在拾取裝置30,可動部40的下側設有棱鏡等傾斜鏡,貫通孔對置于傾斜鏡上。從發光元件發出的感測光通過傾斜鏡被反射,并通過上述貫通孔的內部被賦予至物鏡43。此外,通過光盤的記錄面所反射的回光以相同的路線返回,通過傾斜鏡被反射并通過受光元件被受光。
[0108]如圖8和圖10所示,磁鐵41在徑向(R方向)兩側的側面為第一面41a和第二面41b,在切線方向(T方向)兩側的側面為第三面41c和第四面41d。形成磁鐵41的磁性體塊為與制造圖1和圖2所示的磁鐵I相同的稀土類粘結塊,易磁化軸EA朝向徑向(R方向)。
[0109]磁性體塊通過與圖3所示的裝置同類的充磁裝置20被充磁。磁性體塊被設置為第一面41a與第一磁軛21a對置,第二面41b與第二磁軛21b對置,第三面41c與第三磁軛21c對置,被各勵磁線圈22a、22b、22c通電并充磁。
[0110]充磁后的磁鐵41的第一面41a和第二面41b充磁為S極,第三面41c和第四面41d充磁為N極。但是,第三面41c的N極的磁力比第四面41d的N極的磁力強。
[0111]如圖7和圖8所示,在拾取底座31固定有一對第一線圈磁軛35,在各第一線圈磁軛35卷有第一驅動線圈(聚焦驅動線圈)51。第一驅動線圈51與可動部40的磁鐵41的第三面41c和第四面41d對置,如圖10所示,在與各面41c、41d對置的部分,驅動電流Ia在作為與光軸O正交的方向的徑向(R方向)流動。通過該驅動電流Ia,可動部40向聚焦方向(F方向)被驅動。
[0112]在拾取底座31的四個位置固定有第二線圈磁軛36,在各第二線圈磁軛36支承有第二驅動線圈(跟蹤驅動線圈)52。第二驅動線圈52與可動部40的磁鐵41的角部對置。在位于圖10的圖示跟前的第二驅動線圈52,在與第三面41c對置的部分沿光軸O方向流動的驅動電流11和在與第二面41b對置的部分沿光軸O方向流動的驅動電流12朝向相反。在其他三個第二驅動線圈52,電流的流動也與上述相同或對稱,結果,可動部40在徑向(R方向)被驅動。
[0113]在該拾取裝置30中,通過在第一驅動線圈51流動的驅動電流Ia,可動部40向聚焦方向(F方向)驅動,由此,從物鏡43發出的感測光被校正為能夠在光盤的記錄面聚焦。通過在第二驅動線圈52流動的驅動電流I1、12,可動部40在徑向(R方向)被驅動,上述感測光的焦點被校正為追蹤光盤的記錄面的記錄軌道。
[0114]如圖9所示,作為吊索34與連結部42a的連結部的支承位置42s被設定為相對于可動部40的重心G向靠近磁鐵41的第四面41d側偏移。結果,由自重所產生的逆時針的力矩M始終作用于可動部40,在向聚焦方向(F方向)驅動可動部40時,相對于磁鐵41的第四面41d,第三面41c的追蹤性上易產生延遲。但是,第三面41c的N極的磁力比第四面41d的N極的磁力強,因此,即使在一對第一驅動線圈51流動的驅動電流Ia相同,與在第四面41d側所產生的校正驅動力F4相比,在第三面41c側所產生的校正驅動力F3更大。由此,能夠校正由重心G與支承位置42s的位置偏移所產生的應答的延遲。
[0115]另外,在重心G與支承位置42s并未分離太遠的情況下,在磁鐵41的第三面41c和第四面41d,以N極的磁力幾乎相同的方式進行充磁即可。
[0116]上述構造的拾取裝置30是未在可動部40設有線圈的所謂動磁鐵方式,因此,不需要向可動部40配線,能夠使配線構造簡單。
【主權項】
1.一種磁鐵,其是磁性體塊的各面被充磁而成的磁鐵,上述各面分別為在第一方向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在與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對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體塊的易磁化軸朝向第一方向, 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被充磁為相同極性,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被充磁為與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相反的極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其中, 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的磁通密度比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高。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其中, 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幾乎相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其中, 上述磁性體塊為粉末狀的磁性體通過樹脂材料固定的粘結塊。5.一種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動部,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和與記錄介質對置的物鏡; 支承部件,移動自由地支承上述可動部;和, 線圈,設于固定側并與上述磁鐵對置。6.一種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動部,具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鐵和與記錄介質對置的物鏡; 支撐部件,移動自由地支承上述可動部;和 線圈,設于固定側并與上述磁鐵對置, 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上述可動部的支承部位的位置相對于上述可動部的重心向上述第四面側偏移。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拾取裝置,其中, 使上述可動部向上述物鏡的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線圈與上述第一面至第四面的至少一個面對置,對上述第一驅動線圈賦予與上述光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電流, 使上述可動部向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線圈與上述磁鐵的上述面交叉而成的多個角部的至少一個角部對置,在上述第二驅動線圈,電流在上述光軸方向上流動。8.一種磁鐵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有在第一方向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在與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對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易磁化軸朝向第一方向的磁性體塊, 使第一磁軛與上述第一面對置,第二磁軛與上述第二面對置,從各上述磁軛,對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賦予彼此朝向相反的充磁用磁場,將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充磁為相同極性,將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充磁為與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不同的磁極。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磁鐵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第三磁軛與上述第三面對置,形成在上述第一磁軛與第三磁軛之間繞回的充磁用磁場、以及在上述第二磁軛與上述第三磁軛之間繞回的充磁用磁場, 以分別距上述第三面和上述第四面相同距離的位置的磁通密度中、上述第三面的磁通密度比上述第四面的磁通密度高的方式進行充磁。
【文檔編號】H01F41/02GK105989985SQ201610034649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
【發明人】小島雅美, 木下佳久, 稻葉安信, 磯上慎二
【申請人】阿爾派株式會社, 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高等專門學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