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包括八組信號線對,信號線對中的兩組絞合后設于電纜中央,該兩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信號線對中余下的六組絞合在成纜包帶層I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I,成纜包帶層II外反方向繞包有外屏蔽層I,外屏蔽層I外繞包有外屏蔽層II,外屏蔽層II外包覆有護套層。該高速差分電纜結構合理,成本低,具有較好的絕緣性和抗壓性,滿足電氣性能和價格的平衡要求,且其制備方法簡單易控,能夠有效提高電纜的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是涉及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高速差分電纜從價格角度來說,一般采用發泡聚乙烯絕緣電纜結構,但隨著頻率的不斷提高,尤其到15G或20G,這類電纜的電氣性能難以保證,所以出現采用低密度微孔聚四氟乙烯繞包膜絕緣形式的高速差分電纜,但該類電纜價格十分昂貴,一般用在軍用設施上。從使用性能的角度來說,發泡聚乙烯絕緣電纜和低密度微孔聚四氟乙烯繞包膜絕緣的電纜絕緣較軟,抗壓性較差,在成纜過程中,尤其大對數電纜成纜,容易造成絕緣芯線的擠壓變形,從而影響電纜的特性阻抗、衰減等電氣性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成本低,具有較好抗壓性的高速差分電纜及其制備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包括八組信號線對,信號線對中的兩組絞合后設于電纜中央,該兩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信號線對中余下的六組絞合在成纜包帶層I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I,成纜包帶層II外反方向繞包有外屏蔽層I,外屏蔽層I夕卜繞包有外屏蔽層II,外屏蔽層II外包覆有護套層。
[0005]上述信號線對包括并排設置的兩根線芯,該兩根線芯外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I,線對內屏蔽層I外反方向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II,線對內屏蔽層I與線芯之間設有地線,線芯由內導體以及包覆在內導體外的絕緣層組成。
[0006]上述成纜包帶層I為無紡布,成纜包帶層II為聚酯帶,外屏蔽層I為鋁塑復合帶,夕卜屏蔽層II為鍍錫圓銅線編織而成,護套層為阻燃聚氯乙烯樹脂。
[0007]上述內導體為鍍銀圓銅線,絕緣層為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線對內屏蔽層I為鋁塑復合帶,線對內屏蔽層II為自粘聚酯帶,地線為鍍錫圓銅線。
[0008]上述高速差分電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鍍銀圓銅線內導體外推擠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形成絕緣層,得到線芯;
(2)將兩根線芯與一根鍍錫圓銅線地線在平行包帶機上平行放置,且地線置于兩根線芯中間,然后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I,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內與地線接觸;在線對內屏蔽層I外反方向繞包一層自粘聚酯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II,繞包完成后用熱風裝置進行燒結,得到信號線對;
(3)將兩組信號線對放置在成纜機上,絞合后在其外側繞包一層無紡布形成成纜包帶層I;再將另外六組信號線對絞合在成纜包帶層I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一層聚酯帶形成成纜包帶層II;
(4)在成纜包帶層II外反方向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外屏蔽層I,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外;在外屏蔽層I外用鍍錫圓銅線編織出金屬網層形成外屏蔽層II;
(5)在外屏蔽層II外推擠阻燃聚氯乙烯樹脂形成護套層,完成電纜的制備。
[0009]上述步驟(I)中,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的介電常數為1.5-1.8。
[0010]上述步驟(3)中,無紡布的厚度不超過0.15mm,聚酯帶的厚度不超過0.03mm。
[0011]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的高速差分電纜結構合理,成本低,具有較好的絕緣性和抗壓性,滿足電氣性能和價格的平衡要求,且其制備方法簡單易控,能夠有效提高電纜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3]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1、內導體,2、絕緣層,3、地線,4、線對內屏蔽層I,5、線對內屏蔽層II,6、成纜包帶層1,7、成纜包帶層11,8、外屏蔽層1,9、外屏蔽層11,10、護套層。
[0015]【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包括八組信號線對,每組信號線對包括并排設置的兩根線芯,該兩根線芯外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14,線對內屏蔽層14外反方向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115,線對內屏蔽層14與線芯之間設有地線3,線芯由內導體I以及包覆在內導體I外的絕緣層2組成;信號線對中的兩組絞合后設于電纜中央,該兩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16,信號線對中余下的六組絞合在成纜包帶層16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117,成纜包帶層117外反方向繞包有外屏蔽層18,外屏蔽層18外繞包有外屏蔽層119,外屏蔽層119外包覆有護套層10。
[0016]在本發明中,內導體I為鍍銀圓銅線,銀銅合金材料的配比為:銅95-99.5%,銀0.5_5%;絕緣層2為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其介電常數為1.5-1.8,在成纜過程中不易擠壓變形,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阻抗穩定性可提高1%以上,全頻段衰減指標平均可提高
0.5dB/10m以上,成本上可節省50%左右;線對內屏蔽層14為鋁塑復合帶,可以有效防止信號傳輸過程中電纜內部信號的泄露,同時也可以阻止外部電磁波對內部信號產生干擾;線對內屏蔽層115為自粘聚酯帶;地線3為鍍錫圓銅線;成纜包帶層16為無紡布;成纜包帶層117為聚酯帶;外屏蔽層18為鋁塑復合帶;外屏蔽層119為鍍錫圓銅線編織而成;護套層10為阻燃聚氯乙烯樹脂。
[0017]本發明高速差分電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鍍銀圓銅線內導體I外推擠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形成絕緣層2,得到線芯;
(2)將兩根線芯與一根鍍錫圓銅線地線3在平行包帶機上平行放置,且地線3置于兩根線芯中間,然后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14,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內與地線3接觸,以保證良好的屏蔽與接地性能;在線對內屏蔽層14外反方向繞包一層自粘聚酯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115,繞包完成后用熱風裝置進行燒結,得到信號線對,燒結使得自粘聚酯帶緊密包覆在鋁塑復合帶外,不僅可以防止信號線對松散,也可以保證信號線對之間具有良好的絕緣性;
(3)將兩組信號線對放置在成纜機上,絞合后在其外側繞包一層無紡布形成成纜包帶層16,無紡布的厚度不超過0.15mm,最佳為0.1Imm;再將另外六組信號線對絞合在成纜包帶層16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一層聚酯帶形成成纜包帶層117,聚酯帶的厚度不超過
0.03mm,最佳為0.025mm,既可以保證成纜后電纜結構的穩定性,又可以保證成纜后電纜的柔軟性;
(4)在成纜包帶層117外反方向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外屏蔽層18,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外;在外屏蔽層18外用鍍錫圓銅線編織出金屬網層形成外屏蔽層119,雙層屏蔽結構既可以保證良好的屏蔽性能,又可以防止外部電磁信號對內部信號產生干擾;
(5)在外屏蔽層119外推擠阻燃聚氯乙烯樹脂形成護套層10,完成電纜的制備;其中,阻燃聚氯乙烯樹脂的硬度控制在80-82A,這樣既保證了電纜柔軟度,又能保證良好的阻燃性會K。
【主權項】
1.一種高速差分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八組信號線對,所述信號線對中的兩組絞合后設于電纜中央,該兩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所述信號線對中余下的六組絞合在成纜包帶層I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有成纜包帶層II,所述成纜包帶層II外反方向繞包有外屏蔽層I,所述外屏蔽層I外繞包有外屏蔽層II,所述外屏蔽層II外包覆有護套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差分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線對包括并排設置的兩根線芯,該兩根線芯外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I,所述線對內屏蔽層I外反方向繞包有線對內屏蔽層II,所述線對內屏蔽層I與線芯之間設有地線,所述線芯由內導體以及包覆在內導體外的絕緣層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差分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纜包帶層I為無紡布,所述成纜包帶層II為聚酯帶,所述外屏蔽層I為鋁塑復合帶,所述外屏蔽層II為鍍錫圓銅線編織而成,所述護套層為阻燃聚氯乙烯樹脂。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差分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導體為鍍銀圓銅線,所述絕緣層為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所述線對內屏蔽層I為鋁塑復合帶,所述線對內屏蔽層II為自粘聚酯帶,所述地線為鍍錫圓銅線。5.—種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高速差分電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鍍銀圓銅線內導體外推擠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形成絕緣層,得到線芯; (2)將兩根線芯與一根鍍錫圓銅線地線在平行包帶機上平行放置,且地線置于兩根線芯中間,然后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I,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內與地線接觸;在線對內屏蔽層I外反方向繞包一層自粘聚酯帶形成線對內屏蔽層II,繞包完成后用熱風裝置進行燒結,得到信號線對; (3)將兩組信號線對放置在成纜機上,絞合后在其外側繞包一層無紡布形成成纜包帶層I;再將另外六組信號線對絞合在成纜包帶層I外,該六組信號線對外繞包一層聚酯帶形成成纜包帶層II; (4)在成纜包帶層II外反方向繞包一層鋁塑復合帶形成外屏蔽層I,該鋁塑復合帶的鋁面向外;在外屏蔽層I外用鍍錫圓銅線編織出金屬網層形成外屏蔽層II; (5)在外屏蔽層II外推擠阻燃聚氯乙烯樹脂形成護套層,完成電纜的制備。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燒結聚四氟乙烯樹脂的介電常數為1.5-1.8。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無紡布的厚度不超過.0.15mm,聚酯帶的厚度不超過0.03mm。
【文檔編號】H01B1/02GK105913895SQ20161041515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發明人】陳輝, 王宇熙, 翟雪芳, 徐龍龍, 江華東, 季冬冬
【申請人】江蘇通光電子線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