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包括芯管、電流互感器、兩套壓爪組件、兩個平面螺母和六個壓接件;芯管的管壁上設有六個徑向限位滑孔;各壓接件設有壓板部和防脫連接部;各壓接件通過防脫連接部可拆卸的設置在芯管上;各套壓爪組件包括三個壓爪;各壓爪包括頂板部、導向滑塊部和驅動螺紋部;導向滑塊部插入芯管上相應一個徑向限位滑孔中,驅動螺紋部伸入至芯管的管腔中;各平面螺母轉動設置在芯管管腔中;各平面螺母包括平面螺紋部;電流互感器包括環形基體;至少一個壓接件設有內置溫度傳感裝置的安裝螺孔。本發明具有實時溫度監控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電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
【背景技術】
[0002]零序電流保護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流入電路中任一節點的復電流的代數和等于零。在線路與電氣設備正常的情況下,各相電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繞組無信號輸出,執行元件不動作。當發生觸電或漏電故障時的各相電流的矢量和不為零,故障電流使零序電流互感器的鐵芯中產生磁通,零序電流互感器所產生的電流即為零序電流。保護機構接收到該零序電流信號時,可根據漏電量采取相應的保護動作。現有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安裝方式多是采用法蘭安裝固定或者采用粘結方式固定,其安裝位置一般需要預留,故使其應用推廣受到較多限制。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安裝定位且具有實時溫度監控功能的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
[0004]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芯管、一個電流互感器、兩套壓爪組件、兩個平面螺母和六個壓接件;芯管的管壁上設有六個徑向限位滑孔;各壓接件設有壓板部和防脫連接部;各壓接件通過防脫連接部可拆卸的設置在芯管上,壓板部位于芯管外側;各套壓爪組件包括三個壓爪;各壓爪包括頂板部、從頂板部的內壁向內凸出形成的導向滑塊部和設置在導向滑塊部上的驅動螺紋部;頂板部位于芯管外側,頂板部和相應一個壓接件的壓板部夾合形成一個用于夾緊電力線纜的夾線孔;導向滑塊部插入芯管上相應一個徑向限位滑孔中,驅動螺紋部伸入至芯管的管腔中;各平面螺母轉動設置在芯管管腔中;各平面螺母包括與相應一套壓爪組件中壓爪的驅動螺紋部嚙合適配的平面螺紋部;電流互感器包括環形基體和智能控制模塊,夾線孔位于環形基體的孔腔中;芯管的外周壁上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定位壓接件的防脫滑槽;防脫滑槽和防脫連接部均沿芯管軸向設置;防脫連接部沿芯管軸向方向從防脫滑槽的一側端滑入相應一個防脫滑槽中;芯管的外周壁上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定位壓接件的防脫滑槽,防脫滑槽包括兩個安裝槽;防脫連接部是從壓板部兩側端向內突出形成的兩個柱板;安裝槽的徑向截面和各柱板的徑向截面的形狀均是L形,各柱板沿芯管軸向方向從防脫滑槽的一側端滑入相應一個防脫滑槽中;至少一個壓接件上設有沿芯管徑向貫穿壓板部的安裝螺孔;該安裝螺孔中固定設有一個溫度傳感裝置。
[0005]溫度傳感裝置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設有作為穿刺使用的導熱凸臺。
[0006]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I)本發明的零序電流互感器由于自帶壓爪式鎖緊機構,可直接固定設置在線纜上,不需要預留安裝位,易于安裝,且具有較好的防松動效果,牢固強度較高且穩定可靠。(2)本發明和通過傳統的螺栓組件夾緊電力線纜相比,可以施加較大壓力,且具有優異的防松動效果,有效保證長期工作的穩定可靠性。(3)本發明采用兩套壓爪組件夾緊在同一線纜上,具有雙保險的效果,即使其中一套在使用中出現問題,還有另一套保證其工作性能。(4)由于至少一個壓接件設有內置溫度傳感裝置的安裝螺孔,故還具有實時溫度監控功能。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種正視圖;
圖3為圖1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種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移除電流互感器后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種正視圖;
圖6為圖4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種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種爆炸圖。
[0008]圖8為本發明第二種結構的一種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0為圖8所示零序電流互感器移除電流互感器時的一種半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本實施例是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見圖1至圖7所示,包括一個芯管2、兩套壓爪組件3、兩個平面螺母4、兩套壓接組件和一個電流互感器9。
[0010]芯管的管壁上設有六個徑向限位滑孔22,各徑向限位滑孔均沿芯管的徑向貫穿芯管管壁;各徑向限位滑孔位于芯管軸向上的中部,各徑向限位孔的徑向截面形狀是工字形;芯管的內周壁上設有向內凸出形成的環形擋臺23。本實施例中,六個徑向限位孔分成兩組,各組中的三個徑向限位孔用于和相應一套壓爪組件適配。
[0011]各套壓接組件用于和相應一套壓爪組件適配,各套壓接組件均包括三個壓接件I;各壓接件設有壓板部11和防脫連接部12;壓接件通過防脫連接部可拆卸的設置在芯管上;壓板部11沿芯管軸向延伸,壓板部的內壁設有弧形槽13,壓板部的外周壁是圓弧形;防脫連接部是從壓板部兩側端向內突出形成的兩個柱板,各柱板沿芯管軸向延伸,各柱板的徑向截面形狀是L形;本實施例中兩個L形柱板相對設置;
芯管的外周壁上沿軸向設有三個用于安裝定位壓接件的防脫滑槽24;各防脫滑槽包括兩個徑向截面是L形的安裝槽241;本實施例中,相鄰的兩個防脫滑槽相對設置;各安裝槽和相應一個柱板適配;各壓接件的防脫連接部沿芯管軸向方向從防脫滑槽的一側端滑入相應一個防脫滑槽中;在具體實踐中,防脫連接部可以選用其它的形狀,只要使得壓接件的防脫連接部不能沿芯管徑向從防脫滑槽中移出即可;在具體實踐中,也可選用卡接的方式安裝固定壓接件;例如在芯管的外周壁上設置多個卡槽,在各壓板上設置向內突出的卡接支撐柱或卡接支撐板,將各卡接支撐柱或卡接支撐板直接卡入相應一個卡槽中,也能防止卡接件沿芯管徑向方向移出芯管,這種結構也是可行的。
[0012]各徑向限位滑孔正對相應一個壓接件的內壁設置。
[0013]在具體實踐中,還可把沿芯管軸向鄰接的兩個壓接件做成一體件,則本實施例中的兩套壓接組件就合二為一成為了一套壓接組件。
[0014]各套壓爪組件包括用于和壓接件組合形成夾線孔的三個壓爪5;各壓爪包括頂板部51、從頂板部的內壁向內凸出形成的導向滑塊部52和設置在導向滑塊部上的驅動螺紋部53;頂板部沿芯管軸向延伸,導向滑塊部沿芯管徑向延伸;壓爪頂板部的外壁上設有弧形夾槽511;各壓爪頂板部位于芯管外側,且正對相應一個壓接件的壓板部設置;各導向滑塊部插入芯管上相應一個徑向限位滑孔中,各驅動螺紋部伸入至芯管的管腔中;各壓爪在徑向限位滑孔的導向限位作用下沿芯管的徑向往復滑動;各導向滑塊部的徑向截面形狀是和徑向限位孔適配的工字形。
[0015]本實施例中,各壓爪的弧形夾槽正對相應一個壓接凸臺的弧形槽設置,且該壓爪的弧形夾槽和該壓接凸臺的弧形槽夾合形成一個夾線孔6,所述夾線孔中設有用于增加握力的螺紋槽;各夾線孔用于夾緊一條電力線纜;本實施例共形成三個夾線孔,共夾緊三條電力線纜。電流互感器9包括環形基體91和智能控制模塊92,智能控制模塊可以包括無線收發單元,當三條電力線纜中有漏電電流時,環形基體將感應出二次電流,智能控制模塊通過無線收發單元把該二次電流信息傳送給遠程主機;環形基體和芯管同心設置,環形基體位于壓接件的外側;智能控制模塊設置在由環形基體內壁、芯管外壁和壓接件外壁圍合形成的區域內,從而充分利用空間,有利于整體的小型和一體化。
[0016]兩個平面螺母轉動設置在芯管管腔中,且位于環形擋臺的兩側;各平面螺母包括與相應一套壓爪組件中壓爪的驅動螺紋部嚙合適配的平面螺紋部41以及位于平面螺母中心處的緊固部42;各平面螺母鄰接壓爪組件的一側端上設置平面螺紋部,各平面螺母的另一側端和芯管擋臺滑動鄰接;各平面螺母的外周壁和芯管內壁滑動鄰接;平面螺紋部為環形,平面螺紋部上設有阿基米德螺旋槽,壓爪組件的驅動螺紋部上設有和該阿基米德螺旋槽適配的螺紋槽,各驅動螺紋部設置在所在導向滑塊部鄰接平面螺母的一側端。
[0017]本實施例中各平面螺母的緊固部是內六角狀緊固孔或內六角狀緊固槽,其擰轉操作采用內六角扳手;在具體實踐中,所述緊固部才可采用其它形狀,例如方形或一字形或梅花形,均是可以選用的。
[0018]各平面螺母在往復轉動中,帶動其平面螺紋部往復轉動,進而通過與其嚙合適配的驅動螺紋部驅動相應一套壓爪組件中的壓爪,由于各壓爪在徑向限位滑孔的導向限位作用下只能沿著芯管的徑向往復移動,從而使得相應一套壓爪組件中壓爪的移動方式是向著芯管中心彼此靠近或遠離,從而松開或夾緊位于夾線孔中的電力線纜。
[0019]本實施例用于高空架空電力線路上時,有利于減輕振動;另外,本實施例通過平面螺紋部驅動壓爪夾緊電力線纜,和通過傳統的螺栓組件夾緊電力線纜相比,在防松動效果上尤為優異,有效保證長期工作的穩定可靠性。此外,由于壓接件是通過滑接或壓接方式安裝在芯管上,可以先把線纜置于各壓爪的弧形夾槽中,再把相應的壓接件裝入相應的防脫滑槽中,即可把相應的電力線纜置于夾線孔中;這種結構使得夾緊電力線纜的操作簡便易行。最后,本發明由于采用了兩套壓爪組件用于夾緊電力線纜,還具有雙保險的技術效果。
[0020]本實施例整體可以作為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使用,用于檢測漏電電流的存在,及時發現漏電故障。
[0021](實施例2)
本實施例和上述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見圖8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智能控制模塊的整體外形也是環形;環形感應本體91和智能控制模塊92并排套設在壓接件的外周壁上。
[0022]至少一個壓接件I設有沿芯管徑向貫穿壓板部的安裝螺孔15;該安裝螺孔中固定設有一個溫度傳感裝置8。
[0023]溫度傳感裝置8包括金屬材料制成的具有容置槽811的金屬殼體81、設置在容置槽中的溫度傳感器82、用于將溫度傳感器壓接在容置槽底壁上的彈簧83、用于限位彈簧的螺管堵頭84。
[0024]金屬殼體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812設有作為穿刺使用的導熱凸臺813,金屬殼體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814設有內六角擰轉槽815;金屬殼體的外周壁上設有和安裝螺孔適配的外螺紋816,容置槽的內周壁上設有內螺紋區817;導熱凸臺是從金屬殼體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812凸出形成的尖齒狀凸臺。
[0025]溫度傳感器包括采用導熱絕緣橡膠材料制成的導熱塊821、設置在導熱塊中的U形溫敏電阻822、設置在導熱塊上的兩個接電插柱823;導熱塊可在金屬殼體的容置槽中往復滑動;導熱塊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抵接在容置槽的底壁上;兩個接電插柱凸出設置在導熱塊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另一端上。
[0026]導熱塊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另一端的外壁和容置槽的內周壁之間圍合形成環形槽100,彈簧位于該環形槽中并套設在導熱塊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上。
[0027]螺管堵頭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的外周壁上設有外螺紋區841,該外螺紋區和金屬殼體的內螺紋區817適配;螺管堵頭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的外周壁上設有外六角擰轉部842;螺管堵頭的中心處設有管腔843;螺管堵頭通過其外螺紋區固定設置在環形槽中。
[0028]彈簧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抵接在導熱塊上,彈簧遠離芯管中心軸線的另一端抵接在螺管堵頭上;導熱塊上的兩個接電插柱位于螺管堵頭的管腔843中。
[0029]這種結構具有以下優點,由于金屬殼體在擠壓線纜時容易變形,擠壓溫度傳感器的導熱塊,如果導熱塊沒有移動空間,則容易受壓形變損壞;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彈簧,既能將導熱塊壓接在金屬殼體容置槽的底壁上,使其能夠正確測知線纜和壓板壓板部連接處的實時溫度;還能在當金屬殼體受壓變形后,給導熱塊預留移動空間,從而防止導熱塊被受壓損壞;這種結構具有較佳的實用性能。
[0030]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在各壓接件上均設置一個安裝螺孔和一個內置于該安裝螺孔中的溫度傳感裝置,用于對每一個線纜和和壓接件連接處的溫度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實現電網監測運行的進一步智能化。
[0031]智能控制模塊92的內周壁上設有向內凸出的兩個接電套管(圖上未畫出),各接電插座插入相應一個接電套管中,從而使得溫度傳感器和智能控制模塊中的中控電路相連。
[0032]本實施例能夠用于夾緊三條相電纜,此時本實施例整體可以作為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使用,用于檢測漏電電流的存在,以及時發現漏電故障。
[0033]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發明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芯管、一個電流互感器、兩套壓爪組件、兩個平面螺母和六個壓接件;芯管的管壁上設有六個徑向限位滑孔;各壓接件設有壓板部和防脫連接部;各壓接件通過防脫連接部可拆卸的設置在芯管上,壓板部位于芯管外側;各套壓爪組件包括三個壓爪;各壓爪包括頂板部、從頂板部的內壁向內凸出形成的導向滑塊部和設置在導向滑塊部上的驅動螺紋部;頂板部位于芯管外側,頂板部和相應一個壓接件的壓板部夾合形成一個用于夾緊電力線纜的夾線孔;導向滑塊部插入芯管上相應一個徑向限位滑孔中,驅動螺紋部伸入至芯管的管腔中;各平面螺母轉動設置在芯管管腔中;各平面螺母包括與相應一套壓爪組件中壓爪的驅動螺紋部嚙合適配的平面螺紋部;電流互感器包括環形基體和智能控制模塊,夾線孔位于環形基體的孔腔中;芯管的外周壁上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定位壓接件的防脫滑槽;防脫滑槽和防脫連接部均沿芯管軸向設置;防脫連接部沿芯管軸向方向從防脫滑槽的一側端滑入相應一個防脫滑槽中;芯管的外周壁上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定位壓接件的防脫滑槽,防脫滑槽包括兩個安裝槽;防脫連接部是從壓板部兩側端向內突出形成的兩個柱板;安裝槽的徑向截面和各柱板的徑向截面的形狀均是L形,各柱板沿芯管軸向方向從防脫滑槽的一側端滑入相應一個防脫滑槽中;至少一個壓接件上設有沿芯管徑向貫穿壓板部的安裝螺孔;該安裝螺孔中固定設有一個溫度傳感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中高壓零序電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溫度傳感裝置接近芯管中心軸線的一端設有作為穿刺使用的導熱凸臺。
【文檔編號】F16L3/10GK105845350SQ201610285849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日
【發明人】申俊
【申請人】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