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避雷器技術領域,特指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高桿塔、長距離、沿線雷電活動和地形地貌復雜等特點,使其遭受雷擊概率遠比其他線路要高,特別是高壓直流線路的電壓極性效應,致使正極性導線的雷擊閃絡率居高不下,雖然移相再啟動操作大大降低了直流線路雷擊事故的發生概率,但因雷擊引起的單、雙極閉鎖事故仍時有發生,并引發停電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運行經驗表明,安裝線路避雷器可以有效提高線路耐雷水平,大幅降低線路雷擊跳閘率。
[0003]目前,國內外尚無±800KV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掛網運行的工程實例。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解決了 ±800KV直流輸電線路遭受雷擊時絕緣子串或塔頭空氣間隙發生過電壓閃絡的問題,降低±800KV直流輸電線路雷擊故障概率,提高輸電可靠性的目的。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包括避雷器與鐵塔,避雷器由若干節避雷器本體元件通過導線串聯組成,避雷器一端連接有低壓端電極,避雷器另一端連接于鐵塔,低壓端電極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高壓端電極連接于鐵塔。
[0007]進一步地,避雷器由5節避雷器本體元件串聯組成。
[0008]進一步地,避雷器本體元件包括硅橡膠復合外套、環氧玻璃布絕緣筒、直流氧化鋅電阻片、法蘭、鋁墊塊與鋁連接塊,避雷器本體元件采用90%直流荷電率下老化系數不大于0.6、方波密度42A/cm2的小尺寸大容量直流氧化鋅電阻片。
[0009]進一步地,硅橡膠復合外套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外圈,硅橡膠復合外套采用一次性注射成型工藝制造而成。
[0010]進一步地,直流氧化鋅電阻片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內,直流氧化鋅電阻片采用彈簧壓緊裝配工藝裝配組成。
[0011]進一步地,法蘭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兩端,相鄰兩節避雷器元件之間通過法蘭連接。
[0012]進一步地,鋁墊塊與鋁連接塊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內,鋁墊塊與鋁連接塊分別與直流氧化鋅電阻片對應設置。
[0013]進一步地,高壓端電極通過導線聯板連接于鐵塔。
[0014]進一步地,鐵塔上設有安裝支架,避雷器底部通過可調支架連接于安裝支架。
[0015]進一步地,避雷器通過絕緣子串以斜拉方式連接于鐵塔,絕緣子串與導線并聯結構設置。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7]本發明所述避雷器采用由若干節避雷器本體元件通過導線串聯組成,其裝卸方便,放電分散性小,電氣、機械性能可靠,保證線路正常運行,有效降低±800KV直流輸電線路雷擊故障概率,提高輸電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明避雷器結構圖;
[0020]圖3是本發明避雷器本體元件結構圖。
[0021]圖中:1、避雷器本體元件;2、高壓端電極;3、低壓端電極;4、硅橡膠復合外套;5、環氧玻璃布絕緣筒;6、直流氧化鋅電阻片;7、法蘭;8、鋁墊塊;9、鋁連接塊;10、導線聯板;11、可調支架;12、安裝支架;13、鐵塔;14、絕緣子串;20、導線;30、避雷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0023]如圖1至3所示,本發明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包括避雷器30與鐵塔13,避雷器30由5節避雷器本體元件I通過導線20串聯組成,避雷器30 一端連接有低壓端電極3,避雷器30另一端連接于鐵塔13,低壓端電極3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2,高壓端電極2連接于鐵塔13。以上所述構成本發明基本結構。
[0024]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避雷器30采用5節避雷器本體元件I串聯組成,避雷器30連接有低壓端電極3,低壓端電極3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2。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具有裝卸方便、放電分散性小、電氣、機械性能可靠、保證線路正常運行等優點,另外有效提高線路耐雷水平,大幅降低線路雷擊跳閘率,降低了 ±800KV直流輸電線路雷擊故障概率,提高輸電可靠性。
[0025]如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避雷器本體元件I包括硅橡膠復合外套4、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法蘭7、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避雷器本體元件I采用90%直流荷電率下老化系數不大于0.6、方波密度42A/cm2的小尺寸大容量直流氧化鋅電阻片。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大幅降低了避雷器的體積、重量,實現了避雷器小型化設計,方便現場施工安裝。
[0026]本發明所述硅橡膠復合外套4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外圈,硅橡膠復合外套4采用一次性注射成型工藝制造而成。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其憎水性好,耐紫外線輻射能力強,密封性能優良,滿足避雷器在直流場和惡劣氣候條件下長期使用的外部絕緣要求。
[0027]本發明所述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內,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采用彈簧壓緊裝配工藝裝配組成。
[0028]本發明所述法蘭7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兩端,相鄰兩節避雷器之間通過法蘭7連接。避雷器30由5節避雷器元件I通過法蘭7串聯組成,最上面的避雷器本體元件I連接于低壓端電極3,最下面的避雷器本體元件I連接于鐵塔13。
[0029]本發明所述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內,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分別與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對應設置。
[0030]本發明所述高壓端電極2通過導線聯板10連接于鐵塔13。
[0031]本發明所述鐵塔13上固定設有安裝支架12,避雷器30底部通過可調支架11連接于安裝支架12。通過可調支架11可調節低壓端電極3與高壓端電極2之間的距離。
[0032]本發明所述避雷器30通過絕緣子串14以斜拉方式連接于鐵塔13,絕緣子串14與導線20并聯結構設置。本發明采用絕緣子串14斜拉橫擔式安裝結構,降低了避雷器的抗拉、抗彎、振動等機械負荷,保證安裝桿塔及避雷器的運行安全性。
[0033]以上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包括避雷器(30)與鐵塔(13),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30)由若干節避雷器本體元件(I)串聯組成,所述避雷器(30) —端連接有低壓端電極(3),所述避雷器(30)另一端連接于鐵塔(13),所述低壓端電極(3)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2),高壓端電極(2)連接于鐵塔(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20)由5節避雷器本體元件(I)串聯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體元件(I)包括硅橡膠復合外套(4)、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法蘭(7)、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所述避雷器本體元件(I)采用90%直流荷電率下老化系數不大于0.6、方波密度42A/cm2的小尺寸大容量直流氧化鋅電阻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膠復合外套(4)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外圈,所述硅橡膠復合外套(4)采用一次性注射成型工藝制造而成。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氧化鋅電阻片¢)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內,所述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采用彈簧壓緊裝配工藝裝配組成。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7)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兩端,所述相鄰兩節避雷器本體元件(I)之間通過法蘭(7)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間隔的設于環氧玻璃布絕緣筒(5)內,所述鋁墊塊(8)與鋁連接塊(9)分別與直流氧化鋅電阻片(6)對應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端電極(2)通過導線聯板(10)連接于鐵塔(13)。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塔(13)上固定設有安裝支架(12),所述避雷器(30)底部通過可調支架(11)連接于安裝支架(12)。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30)通過絕緣子串(14)以斜拉方式連接于鐵塔(13),所述絕緣子串(14)與導線(20)并聯結構設置。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避雷器技術領域,特指一種±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避雷器裝置,包括避雷器與鐵塔,避雷器由若干節避雷器本體元件通過導線串聯組成,避雷器一端連接有低壓端電極,低壓端電極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避雷器另一端連接于鐵塔,高壓端電極連接于鐵塔。本發明所述避雷器采用由若干節避雷器本體元件通過導線串聯組成,避雷器一端連接有低壓端電極,低壓端電極對應設置有高壓端電極,其裝卸方便、放電分散性小、電氣、機械性能可靠、保證線路正常運行,有效提高線路耐雷水平,大幅降低線路雷擊跳閘率,有效降低±800KV直流輸電線路雷擊故障概率,提高輸電可靠性。
【IPC分類】H01T4/08, H01T4/10, H01T1/16
【公開號】CN104901163
【申請號】CN201510355453
【發明人】萬帥, 王劍, 陳家宏, 呂軍, 谷山強, 譚進, 劉熙, 劉新, 劉剛
【申請人】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