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中按鈕與本體部的裝配結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的轉向系統(steering system)即轉向裝置作為操縱汽車行駛方向的機構,一般情況下它采用通過方向盤的操作,將所發生的轉動力通過轉向軸傳遞到齒輪裝置(一般為齒輪齒條式結構),齒輪裝置再驅動轉向橫拉桿,從而使車輪轉向的方式,來實現汽車的轉向。近來,幾乎在所有汽車上都在采用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EPS)甚至蝸輪蝸桿/轉向動力缸方式的動力轉向系統。
[0003]目前安裝有這種一般轉向系統的汽車,從高檔汽車到普通汽車,其方向盤上都安裝有各種操縱開關按鈕。而將安裝在儀表板甚至是臺面(deck)上的空調調節開關按鈕以及音響選曲/音量調節開關按鈕等周邊設備的操縱開關按鈕都安裝配置在方向盤上有很大難度,故可將這些開關按鈕安裝配置在方向盤的周圍便于操縱的位置上,從而實現在不分散駕駛者精力的情況下,方便而安全地操縱周邊設備。
[0004]也就是說,使用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可以使駕駛者在雙手把握方向盤的狀態下,不但可以防止為了操縱周邊設備而分散視線,而且具有可以在把握方向盤的狀態下,通過簡便地按壓開關按鈕來實現對設備操作的方便性,因而成為高檔汽車上必備的裝置而被廣泛地應用。
[0005]然而,采用現有技術的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常規結構如圖1所示,為了實現鉸鏈方式結合,必須在按鈕30上配置結合部孔20和在本體10上設置凸出部25等組件。因而不但占據較多的安裝空間,同時為了遮罩這種結構所占據的空間,將使本體10與按鈕30之間空間拉大,存在著影響外觀和結構緊湊性的問題,成為近來汽車向高檔化發展的阻礙。
【發明內容】
[0006]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解決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的簡潔、緊湊問題。
[0007]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其得以實現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由本體部、蓋板部、開關接觸部和按鈕組成,其中蓋板部和開關接觸部分別裝配結合于本體部之上,所述按鈕的一端部在本體部與蓋板部之間的接合處設有凸出部,且按鈕的另一端部設有以凸出部為轉軸轉動并與開關接觸部相抵接的觸臂。
[0008]進一步地,所述本體部上設有第一凹陷部,所述蓋板部設有第二凹陷部,兩個凹陷部在本體部與蓋板部之間的接合處拼接形成半球形凹槽,所述凸出部外向設有圓球狀的前端部,前端部裝配結合于半球形凹槽之中。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前端部與第一凹陷部之間呈間隙裝配結合。
[0010]更進一步地,兩個凹陷部所形成的半球形凹槽開口距離小于半球形凹槽的直徑。[0011 ]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部設有若干個通透部,所述按鈕安裝配置于通透部之中。
[0012]進一步地,所述本體部上設有用以防止按鈕過度轉動的轉角限位部,并且所述轉角限位部位于按鈕的移動路徑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按鈕為彈性體,所述凸出部為剛性體,且凸出部與按鈕一體接合成型。
[0014]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其相對現有技術的優點體現為:該開關總成適用于蹺板式開關方式,能夠將方向盤遙控開關設計更加緊湊,從而利于在汽車方向盤上集成配置各種功能的開關,為駕駛者在車輛行駛注視前方的同時方便操作汽車內各種外設,大大提高了駕駛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現有技術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的分解斜視圖。
[0016]圖2是本發明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一較佳實施例的斜視圖。
[0017]圖3是圖2沿A-A線的剖視圖。
[0018]圖4是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便結合優選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點和特征更易于理解、掌握。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展示的實施實例,而是可以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具體展現出來。本實施實例只是為了將本發明更加完整地展示出來,以供本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內具備一般知識者完整地理解本發明的范疇,而按照本發明申請項的范圍所做的定義而已。整篇詳細說明中提及的參照符號,均指同一構成要素。
[0020]本發明的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實施實例,如圖2和圖3所示,由本體部100 ;和裝配結合于本體部100上的蓋板部200 ;和使安裝配置在本體部100上的接觸部400實現開關轉換的按鈕300組成。
[0021]如圖3所示,按鈕300上有凸出部320朝向一側凸出地形成在一端部310上,另一端部340設有觸臂(未圖示)、憑借操作者的按壓動作以凸出部320為中心旋轉軸抵接接觸部400實現開關轉換。
[0022]本體部100上形成有凹陷的第一凹陷部110,蓋板部200上形成有凹陷的第二凹陷部210,第一凹陷部110和第二凹陷部210,僅在本體部100與蓋板部200之間的接合處(結合在一起時)形成大約為半球形凹槽。
[0023]凸出部320外向設有圓球狀的前端部330。
[0024]當本體部100與蓋板部200組裝結合時,凸出部320的前端部330被結合于第一凹陷部110與第二凹陷部210之間。此時,凸出部320的前端部330在第二凹陷部210上將按鈕300固定,而與第一凹陷部100之間成保留一定間隙狀結合。
[0025]此時,在本實施實例中,為使凸出部320不影響旋轉軸的轉動,在與第一凹陷部110的結合位置上,將保留一定的間隙。第一凹陷部110與前端部330的間隙為0.025毫米,但是從凸出部320的大小和材質等因素考慮,間隙可不受這一數值的限定。
[0026]為了避免按鈕300脫出,第一凹陷部110和第二凹陷部210的入口部(圖中未標注)的開口距離,可小于第一凹陷部110、第二凹陷部210的最長距離,即半球形凹槽的直徑。
[0027]最長距離(圖中未標注)是指本體部100與蓋板部200結合時,第一凹陷部110和第二凹陷部210結合所形成的半球體的直徑。第一凹陷部110和第二凹陷部210的入口部尺寸小于第一凹陷部110、第二凹陷部210的直徑,就意味著凸出部320的前端部330呈被第一凹陷部110和第二凹陷部210包裹的狀態。
[0028]蓋板部200上形成有多個通透部220,通透部230可安裝多個按鈕300。
[0029]本體部100上形成有防止按鈕300過度轉動的轉角限位部120,轉角限位部120可形成于按鈕300的移動路徑上。
[0030]按鈕300在憑借操作者的按壓力將接觸部400觸碰轉換后,應恢復原位,故以彈性材質材料制成較為理想。凸出部320的前端部330被固定于第二凹陷部210,按鈕300以彈性材質材料制成,從而區別于采用現有技術的按鈕,無須另外配置彈性材料件。然而,凸出部320既可采用剛性(rigid)材料制成,另外,凸出部320還可與按鈕300制成一體狀,或由按鈕材質包覆所述凸出部的剛性材質。
[0031]按如上所述構成的本發明之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的作用如下:當操作者按壓按鈕300時,以按鈕300的一端部310上形成的凸出部320的前端部為旋轉軸,受力后上下轉動。
[0032]此時,按鈕300憑借固定于第二凹陷部210的凸出部320的前端部330,得以固定和支撐的同時,憑借與第一凹陷部110之間形成的空間間隙,在不受干涉的情況下,向另一端部做旋轉軸式移動。由此,使另一端部340的觸臂觸碰安裝在其下方的接觸部400,從而實現開關轉換。
[0033]綜上可見,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其相對現有技術的優點體現為:該開關總成適用于蹺板式開關方式,能夠將方向盤遙控開關設計更加緊湊,從而利于在汽車方向盤上集成配置各種功能的開關,為駕駛者在車輛行駛注視前方的同時方便操作汽車內各種外設,大大提高了駕駛安全性。
[0034]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由本體部、蓋板部、開關接觸部和按鈕組成,其中蓋板部和開關接觸部分別裝配結合于本體部之上,所述按鈕的一端部在本體部與蓋板部之間的接合處設有凸出部,且按鈕的另一端部設有以凸出部為轉軸轉動并與開關接觸部相抵接的觸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上設有第一凹陷部,所述蓋板部設有第二凹陷部,兩個凹陷部在本體部與蓋板部之間的接合處拼接形成半球形凹槽,所述凸出部外向設有圓球狀的前端部,前端部裝配結合于半球形凹槽之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與第一凹陷部之間呈間隙裝配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兩個凹陷部所形成的半球形凹槽開口距離小于半球形凹槽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部設有若干個通透部,所述按鈕安裝配置于通透部之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上設有用以防止按鈕過度轉動的轉角限位部,并且所述轉角限位部位于按鈕的移動路徑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為彈性體,所述凸出部為剛性體,且凸出部與按鈕一體接合成型。
【專利摘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由本體部、蓋板部、開關接觸部和按鈕組成,其中蓋板部和開關接觸部分別裝配結合于本體部之上,所述按鈕的一端部在本體部與蓋板部之間的接合處設有凸出部,且按鈕的另一端部設有以凸出部為轉軸轉動并與開關接觸部相抵接的觸臂。本發明提高了汽車方向盤遙控開關總成的緊湊程度,并適于集成更多功能的開關,因而具有為駕駛者在車輛行駛中注視前方的同時,方便地操作車內各種功能開關的優點。
【IPC分類】H01H23-04, H01H23-12, B62D1-04
【公開號】CN104576155
【申請號】CN201410310963
【發明人】金志鎬
【申請人】蘇州旲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株式會社旲烔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