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操縱桿的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器組件,更加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包括可滑動接合的陽連接器外殼和陰連接器外殼的連接器組件。用連接器外殼之一可樞軸轉動地支撐一個操縱桿,以便于它的接合與脫開。操縱桿的操作在結構上有助于連接器外殼的配接,從而克服高插入力的問題。
配接陽和陰連接器以形成一個連接器組件經常碰到高插入力問題。當連接器包括含許多觸點的配接連接器外殼時,更是如此。例如,汽車的接線系統一般包括電氣配線。每個電氣配線包含許多導線,這些導線要在電氣上和結構上連接到容納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中的對應觸點上。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和其中所含的多個觸點要同一個集管連接器外殼和其中所含的觸點配接。在這些應用中,由于存在克服配接的觸點之間的摩擦所需的力,所以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和集管連接器外殼的配接通常是很困難的。
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試圖利用操縱桿來克服當配接陽和陰連接器外殼時的高摩擦力。某些嘗試要求,操縱桿中要包括縫或槽,它們要和從連接器外殼之一向外伸出的銷接合。這樣的縫或槽趨于減弱操縱桿的強度,并且在使用期間引起比期望的更大的彎曲。某些嘗試要求,把轉動和凸起部件定位在連接器組件的外部,但并不希望在連接器組件的外部使用轉動和凸起部件。這樣的轉動和凸起部件不能平滑地密封,因此在密封的連接器環境中不能使用。所產生的另一個部題是在某些連接器組件中存在一種趨勢操縱桿過早地轉出期望的裝配位置。另一種擔心是,在多個連接器彼此疊加的那些應用中,存在當配接連接器外殼時用于固定操縱桿就位的鎖緊件有可能失效的趨勢。
1994年6月21日頒發給Saito等人的美國專利5322383是一種現有技術的連接器組件的實例。該專利涉及包括兩個外殼的操縱桿型的連接器,其中通過樞軸把一個操縱桿按可樞軸轉動的方式連接到外殼之一上,以便在兩者配接期間產生傾斜。在該實施例中,必須在操縱桿的相對的內表面里提供凸輪槽。這些槽與對應的導向銷嚙合,以便于連接器的嚙合。在1992年12月22日頒發給Hatagishi的美國專利5172998中描述了一個類似的設備。在Hatagishi的實施例中,相對的凸輪縫穿過整個操縱桿。
在1967年1月24日授予Fraley的美國專利3300751中提供一種便于連接器部件配接的操縱桿,這種操縱桿包括一個穿過操縱桿延伸的縫。通過在上板的上部向外延伸的螺絲把操縱桿固定到頂板。另一個螺絲與縫配接,以方便連接器部件的移動。每個螺絲都在裝置的外部。
在1996年10月15日授予Yagi等人的美國專利5564935中,示出了一個連接器接合裝置,它包括兩個操縱桿型凸輪件,它們在對應的向外延伸的銷上樞軸轉動。每個凸輪件都包括凸輪槽,凸輪槽可與向外延伸的銷配接。凸輪件還設有齒,齒的嚙合可操作這兩個凸輪件,使它們從彼此不同的方向相互鎖緊。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消除現有技術的缺點。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包括操縱桿的連接器組件,它包括一個在配接的連接器外殼的外部安裝的操縱桿,和位于連接器組件內的凸起部件。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包括操縱桿的連接器組件,它包括一個在配接的連接器外殼的外部安裝的操縱桿,和不從連接器外殼向外伸出的操縱桿轉動件。
本發明的第五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操縱桿的連接器組件,操縱桿不包括其中有槽或縫形式的凸起部件。
本發明的第六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操縱桿的連接器組件,操縱桿不會過早地轉出期望的裝配位置。
本發明的第七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它可以與一個或多個其它的連接器組件重疊而不會使鎖緊件失效,所說鎖緊件當配接的連接器外殼完全接合時使操縱桿固定就位。
本發明實現了這些目的和其它的一些目的,按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個連接器組件,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連接器外殼和可在第一連接器外殼中滑動接合的至少一個第二連接器外殼。第二連接器外殼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起。一個操縱桿通過穿過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的一個壁延伸的至少一個轉動件按可樞軸轉動的方式支撐在第一連接器外殼上。操縱桿包括至少一個桿部分,適于(a)在第一操縱桿位置接合第一連接器外殼的一個壁,以阻止桿的樞軸轉動,和(b)在第二操縱桿位置,通過第一凸起從第一連接器外殼的壁脫開,以允許桿樞軸轉動。轉動件各包括一個具有凸輪隨動件的第一區,當桿分別沿接合方向或相反的脫開方向樞軸轉動,凸輪隨動件適于按接合和脫開模式接合第二凸起,以分別迫使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彼此靠近或離開時。
參照附圖可清楚地理解本發明,附圖中用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連接器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2是圖1的連接器組件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的透視圖;圖3是圖1的連接器組件的第二連接器外殼的透視圖;圖4是圖1所示的操縱桿頂視透視圖;圖5是圖1所示的操縱桿底視透視圖;圖6是圖4和5的操縱桿的頂視圖;圖7是圖6沿線7-7取的剖面圖;圖8和9依次表示圖1的操縱桿向第一連接器外殼的固定;和圖10和11依次表示圖1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相對于第二連接器外殼的接合/脫開。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及其其它的目的、進一步的目的、優點、和作用,結合上述附圖參看下述公開和權利要求書。
本發明的連接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連接器外殼和可與相應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的至少一個第二連接器外殼。每個第一連接器外殼都支撐一個操縱桿,用于根據需要迫使這樣的第一連接器外殼和與其配接的第二連接器外殼彼此靠近和分開。例如,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提供連接器組件20。若不加限定,連接器組件20可以是在汽車接線系統中使用的那種類型,其中形成常規的電氣配線的一束接線和容納在一個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中的對應接點進行電氣連接和機械連接,所說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適于連接到一個集管連接器外殼。集管連接器外殼容納當電氣配線連接器和集管連接器相互配接時與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中的觸點配接的觸點。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連接器組件20包括一個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包括多個開口24,制出并安排多個開口24,以使它們包括在電氣上和機械上都按常規方式連接到電氣配線中的相應的接線上的相應的陽和陰觸點(未示出)。還提供一個集管連接器外殼26。和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類似,集管連接器外殼26也包括含有相應的陽或陰觸點的多個開口(未示出),所說的陽或陰觸點當電氣配線連接器和集管連接器如這里所述地相互配接時與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中的相應的陽或陰觸點配接。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各包括38個觸點,各個中心相距0.64mm。試圖連接或斷開這樣一些陽和陰觸點時產生的摩擦力很大,使這個任務非常困難。為了便于連接或斷開,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上支撐一個操縱桿28,用于迫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相互靠近或分開,如這里所描述的。連接器組件20特別適于用在密封系統中的連接器。
圖2表示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細節。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包括分別相對的側壁30和32,以及分別相對的上、下壁34和36。盡管不是必要的,但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可以是對稱的,并因此側壁30等同于側壁32,上壁34等同于下壁36,并且外殼的內部特征整個都是對稱的。照這樣,可以如圖2所示那樣使用外殼22,或者把外殼22倒過來,讓壁34用作下壁,并讓壁36用作上壁。
側壁30和32各包括一個穿入所說壁延伸的孔38。孔38包括一個由直線部分42斷開的圓形部分。直線部分42的寬度小于圓形部分40的直徑。直線部分42從圓形部分40延伸到側壁30和32的對應邊緣44、46。集管連接器外殼26就是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的端部48插入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為了便于進行這里所描述的這樣一種插入,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包括兩個細長的上槽50和兩個細長的下槽52,它們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內部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的縱軸56的方向54延伸。
圖3表示的是集管連接器外殼26的細節。集管連接器外殼26包括相對的側壁58和60以及相對的上、和下壁62和64。雖然圖3中所示的實施例不是整體對稱的,但側壁58和60是相同的。然而,如果需要,可使制作的整個外殼象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那樣是整體對稱的,所說的集管連接器外殼26可象圖3那樣使用,或者把它倒過來,以使壁62用作下壁,壁64用作上壁。
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壁58、60、62、和64沿集管連接器外殼26的縱軸70的方向68從安裝板66伸出。安裝板66包括多個安裝片72,安裝片72有對應的通孔74。可把集管連接器外殼26安裝到一個表面上,例如通過把螺絲穿過孔74并按常規方式將其插入汽車的儀表板中,從而將所說外殼26安裝到所說儀表板中。
連接器組件2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例如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從安裝板66伸出一個集管連接器外殼26,可把一個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如圖1所示配接到安裝板66上,下面對此再作描述。如果希望,安裝板66可做成細長,以便可從這里伸出兩個或三個集管連接器外殼26,每個集管連接器外殼26都有一個對應的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固定在其上,對此下面再作描述。
側壁58和60各包括一個第一凸起76和第二凸起78。每個第二凸起78都是從對應的側壁58、60凸出出來并沿方向68延伸,并且包括一個具有基部82的大致V形的凸起的表面區80。每個表面區80都有一個齒輪狀的結構形狀。每個凸起76是從一個對應的凸起78上伸出并沿主向68延伸的,并且包括一個凸起表面區84。集管連接器外殼26包括細長的上肋86和細長的下肋88,它們沿側壁58和60并沿方向68延伸。肋86和88的結構和安排能使它們分別同槽50和52配合并在槽50和52中滑動,從而當兩個外殼如下面所述配接時可通過對齊兩個外殼便于把集管連接器外殼26插入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中。
現參照圖1,通過穿過對應的側壁30、32延伸的對應的第一和第二轉動件,使操縱桿28可樞軸轉動地支撐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側壁30和32上,對此下面再作描述。在圖4-7中示出了操縱桿28的細節。
操縱桿28包括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彈性臂90、92,所說臂90、92通過橋形段94結合在一起。每個臂90、92都包括一個從對應的內臂表面98、100伸出的轉動件96。操縱桿28的每個臂90、92從橋形段94伸到對應的遠端,即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02。在端部102之間的距離小于側壁30和32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
每個轉動件96都包括一個區104,區104包括用圓形段108相連的相對的平直段106。每個轉動件96還包括一個區110,區110包括大體V形凸起表面區112形狀的一個從動凸輪。每個表面區112為齒輪狀形狀,對其進行制作和安排,使其可與從集管連接器外殼26的側壁58和60突出的一個對應的V形凸起表面區80相嚙合。
操縱桿28由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側壁30、32按可樞軸轉動的方式支撐,以使每個轉動件96的每個區110定位在位于側壁30、32之間的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內,并且臂90、92和橋形段94定位在電氣配線連接器的外部。為了實現這樣一種結構關系,按以下方式把操縱桿28固定到電氣配線連接器22上。參照圖2和8,迫使彈性臂90、92分開,以使它們嚙合并靠緊側壁30、32的外表面。確定兩個端部102之間的距離相對于側壁30、32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的比例的大小,以使壁90、92勿需大量的偏轉就可靠緊所說側壁。然后把每個轉動件96插入側壁30、32中的一個對應的孔38中,以使相對的平直段106與孔38的直線部分42的相對邊緣116嚙合。使區104沿直線部分42并沿方向118滑動,直到區104的圓形段108嚙合孔38的圓形部分40的壁120時為止,如圖8所示。然后,沿一脫開方向122轉動操縱桿28,在此轉動期間相對的圓形段108嚙合壁120,如圖9所示。操縱桿28的這一移動在對應的孔38的對應的圓形部分40內轉動了每個區104。每個區110設置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內部,靠近對應的壁30、32的內表面124,而操縱桿90、92設置在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的外部,靠近一個對應的壁30、32的外表面。操縱桿28沿方向122轉動,直到端部102嚙合側壁30、32的對應邊緣44時為止,如圖9參照操縱桿92的端部102所表示的。當端部102以此方式嚙合對應的側壁30、32時,操縱桿處在第一操縱桿位置,阻止操縱桿的樞軸轉動。具體來說,相應的端部102與邊緣44和46分別的對接將阻止操縱桿28的轉動。實際上,阻止操縱桿28的轉動,直到如這里所描述的集管連接器外殼和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相互嚙合時為止。現在,對操縱桿28和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進行了預裝配,并為固定到集管連接器外殼26作好了準備。應當說明的是,操縱桿28的橋形段94靠近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后部。
把集管連接器外殼的端部128插入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的端部48中,就可把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配接在一起。為此,將肋86和88插入相應的槽50和52中以正確對齊外殼22、26。由于外殼26插入外殼22中,所以凸起表面區84嚙合相應的端部102,并迫使這樣的端部分開,進入第二操縱桿位置。具體來說,借助于凸起76的凸起表面區84,使端部102從相對的側壁30、32充分地脫開,允許端部102充分地離開邊緣44和46,使操縱桿28可以沿嚙合方向126樞軸轉動。
為了便于端部102相互分開的移動,每個端部102可包括一個傾斜表面128,并且每個凸起表面區84可包括一個傾斜表面130。在這樣一個實施例中當外殼26插入外殼22中時,每個傾斜表面128都在一個對應的傾斜表面130上滑動,使端部102相互頂開。要注意,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當迫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在一起時,軸56和70重合,并且端部102將偏離這些軸。
大致V形齒輪狀表面區112形式的凸輪從動件適于嚙合凸起78的相應的大致V形齒輪狀的凸起表面區80,因此,當操縱桿28沿嚙合方向朝向集管連接器轉動時、或者沿脫開方向朝離開集管連接器的方向轉動時,通過操縱桿28的轉動操作,可迫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彼此靠近或離開。例如,當端部102已由對應的凸起表面區84彼此頂開時,可把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部分地推向集管連接器外殼,使操縱桿28能沿方向126充分轉動以提醒用戶可嚙合操縱桿。這樣的轉動使操縱桿28的每個表面區112開始與集管連接器外殼26的對應表面區80嚙合或接合,如圖10所示。用戶接下去推動橋形段94,繼續轉動操縱桿28。由于橋形段94靠近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后部,所以操縱桿和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在這一步驟沿大致相同的方向移動。操縱桿28沿方向126的這種連續的轉動使齒132與一個對應的凸起表面區80完全嚙合。在這一轉動期間,在每個齒132和對應的凸起表面區80之間的相互作用驅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結合在一起,如圖11所示。當操縱桿28不再沿方向126轉動時,在對應外殼中的觸點按常規方式完全嚙合。
如果期望脫開外殼22和26,則沿方向122轉動操縱桿。這樣的轉動使每個對應的凸起表面區80的每個齒134完全與一個對應的表面區112嚙合。在這一轉動期間,在每個齒134和一個相應的表面區112之間的相互作用迫使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和集管連接器外殼26分開,如圖10所示。臂90、92的端部102阻止操縱桿28沿方向122充分轉動到它的預裝配位置,在這里端部102是和對應的邊緣44和46嚙合的。
參照圖4和5,操縱桿28的橋形段94包括一個具有嚙合表面138的彈性鎖緊件136。參照圖3,集管連接器外殼26的上壁62包括一個具有配接的嚙合表面142的配接鎖緊件140。制造并安排鎖緊件136和配接鎖緊件140,以使它們當連接器外殼22、26完全嚙合時完全嚙合,從而使連接器外殼相互鎖緊就位。具體地參照圖11,彈性鎖緊件136相對于配接鎖緊件140快速鎖緊就位,從而當連接器外殼22和26的觸點充分配合可確保正確的電連接時使嚙合表面138與配接的嚙合表面142嚙合。當鎖緊件136和配接鎖緊件140快速接合在一起時,嚙合表面138靠緊配接的嚙合表面142。通過按壓鎖緊件使表面138脫開表面142,可松開鎖緊件136,從而可沿方向122轉動操縱桿28。
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電氣配線連接器外殼22的上和下壁34和36包括靠近端部48的凹槽144和146。參照圖4和5,操縱桿28的橋形段94包括從該橋形段伸出的第一和第二橫梁148和150。制造并安排橫梁148和150,以使當連接器外殼22和26完全嚙合時橫梁的遠端將伸入凹槽144中并嚙合連接器外殼26的上壁62,如圖1所示。這些橫梁在多個連接器外殼20相互重疊時可阻止桿28的橋形段94被迫與鎖緊件136嚙合。結果,使鎖緊件136和容差疊加問題無關。
利用常規的工藝就可制造本發明的連接器組件。例如,可從塑料材料模鑄連接器外殼22和26以及操縱桿28。
這里描述的實施例只是利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的某一些,這里只是借助于說明提出本發明,并未加限制。顯然,在從本質上不偏離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的條件下,還可作出許多其它的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具有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壁的第一連接器外殼;至少一個具有相對的第三和第四側壁的第二連接器外殼,所說第三和第四側壁各包括一個第一和第二凸起;和一個操縱桿,它通過相應的分別穿過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轉動件而支撐在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上,所說操縱桿包括第一和第二桿部分,適于(a)在第一操縱桿位置分別嚙合所說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壁,以阻止所說桿的樞軸轉動,和(b)在第二操縱桿位置,通過對應的第一凸起從所說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壁脫開,以允許所說桿樞軸轉動,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各包括一個具有凸輪隨動件的第一區,當所說桿分別沿嚙合方向或相反的脫開方向樞軸轉動時,每一個凸輪隨動件適于按嚙合和脫開模式接合對應的第二凸起,以分別迫使所說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彼此靠近或離開。
2.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各包括一個在其中延伸的孔,所說孔包括由一延伸到所說側壁的邊緣的直線部分交截的圓形部分,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各包括一個第二區,所說第二區包括由相對的圓形段連接的相對的平直段,所說相對的平直段的結構安排為,使它們與所說直線部分嚙合以便把所說操縱桿固定到所說第一連接器上,所說相對的圓形段的結構安排為,使它們與所說的圓形部分嚙合,從而可相對于所說第一連接器轉動所說操縱桿。
3.按權利要求2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凸輪隨動件都包括一個大致V形的第一表面區,每個第二凸起都包括一個大致V形的第二表面區。
4.按權利要求2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操縱桿包括由一橋形段結合在一起的、相對的、彈性的第一和第二臂,所說第一和第二臂以及所說橋形段定位在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的外部,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分別從所說第一和第二臂突出出來。
5.按權利要求4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臂從所說橋形段延伸到一個第一遠端,所說第二臂從所說橋形段延伸到一個第二遠端,所說第一和第二遠端包括所說第一和第二操縱桿部分。
6.按權利要求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和第二操縱桿部分嚙合一個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側壁的一個對應的邊緣。
7.按權利要求6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和第二操縱桿部分各包括一個傾斜表面。
8.按權利要求4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橋形段包括一個鎖緊件,所說第二連接器外殼包括一個配接的鎖緊件,所說鎖緊件的結構安排為,當所說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完全嚙合時所說鎖緊件與所說配接鎖緊件完全嚙合。
9.按權利要求8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還進一步包括從所說橋形段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橫梁,所說鎖緊件定位在所說第一和第二橫梁之間,所說第一和第二橫梁的結構安排為,使它們在所說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完全接合時嚙合所說第二連接器外殼的上表面。
10.按權利要求4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區定位在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內的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之間,每個第二區定位在一個對應的孔內。
11.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個安裝板,所說至少一個第二連接器外殼就是從所說安裝板伸出的。
12.按權利要求10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個安裝板,所說至少一個第二連接器外殼就是從所說安裝板伸出的。
13.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一個安裝板;兩個第一連接器外殼,各包括一個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壁;兩個第二連接器外殼,每個外殼都是從所說安裝板延伸的,并且包括相對的第三和第四側壁,所說第三和第四側壁可滑動地嚙合在對應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的相應的第一和第二側壁中,所說第三和第四側壁各包括一個第一和第二凸起;和第一和第二操縱桿,每個操縱桿都通過相應的分別從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可樞軸轉動地支撐在相應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的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上,所說第一和第二操縱桿各包括第一和第二桿部分,適于(a)在一個操縱桿位置嚙合所說相對的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側壁,以阻止一個對應桿的樞軸轉動,和(b)在另一個操縱桿位置,通過對應的第一凸起從所說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側壁脫開,以允許相應桿樞軸轉動,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各包括一個具有凸輪隨動件的第一區,當對應的桿分別沿嚙合方向或相反的脫開方向樞軸轉動時,每一個凸輪隨動件適于按嚙合和脫開方式接合對應的第二凸起,以分別迫使相應的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彼此靠近或離開。
14.按權利要求13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各包括一個在其中延伸的孔,所說孔包括由一延伸到所說側壁的邊緣的直線部分交截的圓形部分,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各包括一個第二區,所說第二區包括由相對的圓形段連接的相對的平直段,所說相對的平直段的結構布置為,使它們與所說直線部分接合以便把對應的操縱桿固定到對應的第一連接器上,所說相對的圓形段的結構布置為,使它們與所說的圓形部分嚙合,從而可相對于所說第一連接器轉動對應的操縱桿。
15.按權利要求14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凸輪隨動件都包括一個大致V形的第一表面區,每個第二凸起都包括一個大致V形的第二表面區。
16.按權利要求14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操縱桿包括由一橋形段結合在一起的、相對的、彈性的第一和第二臂,所說第一和第二臂以及所說橋形段定位在對應的第一連接器外殼的外部,所說第一和第二轉動件分別從所說第一和第二臂突出出來。
17.按權利要求16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區定位在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內的所說第一和第二側壁之間,每個第二區定位在一個對應的孔內。
18.按權利要求17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說第一臂從所說橋形段延伸到一個第一遠端,所說第二臂從所說橋形段延伸到一個第二遠端,所說第一和第二遠端包括所說第一和第二操縱桿部分。
19.按權利要求18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操縱桿部分嚙合一個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側壁的一個相應的邊緣。
20.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連接器外殼;至少一個第二連接器外殼,它可滑動地嚙合在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內,所說第二連接器外殼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起;和一個操縱桿,它通過至少一個穿過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的一個壁延伸的轉動件支撐在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上,所說操縱桿包括至少一個桿部分,適于(a)在第一操縱桿位置嚙合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的一個壁,以阻止所說桿的樞軸轉動,和(b)在第二操縱桿位置,通過第一凸起從所說第一連接器外殼的所說壁脫開,以允許所說桿樞軸轉動,所說轉動件各包括一個具有凸輪隨動件的第一區,當所說桿分別沿嚙合方向或相反的脫開方向樞軸轉動時,凸輪隨動件適于按嚙合和脫開模式接合第二凸起,以分別迫使所說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彼此靠近或離開。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包括第一和第二連接器外殼的連接器組件。為了便于外殼的配接,通過第一外殼支撐一個操縱桿。操縱桿的樞軸轉動使與操縱桿和第二外殼相關連的齒輪狀部件可把兩個外殼壓在一起。操縱桿在連接器組件的外部,而齒輪狀部件在連接器組件的內部。操縱桿嚙合第一外殼,從而阻止操縱桿轉動,直到與操縱桿相關連的凸起部件同與第二外殼相關連的凸起部件嚙合時為止。
文檔編號H01R13/629GK1244055SQ9911184
公開日2000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30日
發明者J·E·貢德曼, H·J·黑米勒, M·J·博納維塔 申請人:奧斯蘭姆施爾凡尼亞公司, 西門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