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電子儀器、設備、通訊設備,特別是用于無線電儀器、宇航設備的同軸連接器。
目前,常用的同軸連接器制式、品種繁多,但它們存在著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結構不合理,接插性能不可靠,甚至因接觸不良而釀成事故等缺點,故實用中不能令人滿意。
為了克服現有同軸連接器的缺點,特提出一種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結構合理,接插性能可靠,連接效果好的一種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以彌補目前的不足。
根據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電子儀器、設備、通訊設備,特別是用于無線電儀器、宇航設備的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其特征是該連接器包括至少一陰性連接器和至少一陽性連接器,所述的陰性連接器上至少有一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和至少一外接觸件以及絕緣定位體和連接機構,所述的陽性連接器上至少有一中心接觸件和至少一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以及絕緣定位體和連接機構,該連接器與現有連接器的不同之處在于該連接器上至少配有一裝在開槽接觸件上的用以杜絕接觸件接觸不良的彈性卡圈,該彈性卡圈位于開槽接觸件靠槽端的部位。絕緣定位體既可是單件的獨立體,亦可是由多件組成的組合體。連接機構既可是只具連接功能的如卡銷式連接機構、螺紋式連接機構的單功體,亦可是象既是外接觸件、開槽接觸件又是連接機構的多功體。開槽接觸件可為雙槽式、四槽式、六槽式或多槽式,常用的系四槽和六槽。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可以由多種材料,如金屬、高分子材料等制成,可通過多種工藝,如模壓、機加工、注塑等方法而成。該連接器上的彈性卡圈可采用彈簧鋼絲來制造,可為不封口的圓環狀或其它形狀,可有多種剖面形式,較好的為圓形。彈性卡圈還可根據使用對象分為外卡圈和內卡圈。該連接器上的彈性卡圈可以不止一個,最好與開槽接觸件的數目一致,在開槽接觸件上最好加工有便于彈性卡圈運動并限位的卡圈槽。
使用時(以螺紋式連接機構為例),先用手分別捏住陰性連接器和陽性連接器,然后將各自的頭部(帶接觸件的一端)相互對位并套入,同時旋緊螺母并到位,即連接完畢。此時,由于彈性外卡圈向內回彈力的作用,迫使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向內緊貼中心接觸件表面并嚙合,同時,由于彈性內卡圈向外回彈力的作用,迫使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向外緊貼外接觸件內面并嚙合,從而有效地杜絕現有連接器的接觸件之間經常出現的松脫、接觸不良等缺點,保證連接的可靠性。取下時,按相反程序操作即可。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主要優點(1)應用范圍廣,無論是計算機、音像設備、電子儀器、設備,還是通訊設備、無線電儀器、宇航設備等均可采用;(2)材料易得,工藝簡單,造價低;(3)可標準化,能互換、通用;(4)結構合理,操作簡便,性能可靠,連接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
如下該連接器主要取材于金屬、高分子材料等,經模壓、機加工、注塑等方法而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裝配使用的示意的主剖視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剖視示意圖;圖3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絕緣定位體A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4為圖3的右視示意圖;圖5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6為圖5的左視示意圖;圖7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外接觸件(本身亦是連接機構)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8為圖7的右視示意圖;圖9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絕緣定位體B件的主剖視示意圖;圖10為圖9的左視示意圖;圖11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外保護套A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右視示意圖;圖13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外導體連接壓緊件的主剖視示意圖;圖14為圖13的右視示意圖;圖15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外保護套B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16為圖15的左視示意圖;圖17為圖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與開槽接觸件(3)配套的彈性外卡圈的主視示意圖;圖18為圖1的陽性連接器上的與開槽接觸件(20)配套的彈性內卡圈的主視示意圖;圖19為圖1的陽性連接器上的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本身亦是連接機構)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20為圖19的右視示意圖;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裝配使用的示意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22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與開槽接觸件(3)配套的彈性外卡圈的主視示意圖;圖23為圖21的陽性連接器上的與開槽接觸件(20)配套的彈性內卡圈的主視示意圖;圖24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與開槽接觸件(32)配套的彈性內卡圈的主視示意圖;圖25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絕緣定位體A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26為圖25的左視示意圖;圖27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絕緣定位體B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28為圖27的左視示意圖;圖29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與陽性連接器上的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30為圖29的左視示意圖;圖31為圖21的陰性連接器上的外接觸件的主半剖視示意圖;圖32為圖31的右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1至圖20。首先按所需的規格、形狀、尺寸、外觀設計,加工出帶有外卡圈槽(5)和內導體插孔(11)以及凸緣(27)的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3),加工出絕緣定位體A件(8),加工出絕緣定位體B件(9),加工出外接觸件(10),加工出外導體連接壓緊件(12),加工出帶有外螺紋(24)的外保護套A件(13),加工出帶有內螺紋(25)和電纜進孔(18)的外保護套B件(14),加工出外彈性卡圈(4),加工并裝配好有中心接觸件(19)和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20)以及內彈性卡圈(21)等組成的陽性連接器(2),然后將外彈性卡圈(4)對位裝進外卡圈槽(5)里,再將開槽接觸件(3)上的槽端(7)部位穿出絕緣定位體A件上的通孔(17),使其凸緣(27)對位分別與絕緣定位體A件上的內臺階(15)和絕緣定位體B件上的內臺階(37)配合,同時將外接觸件(10)的小直徑一端從外保護套A件(13)的大直徑一端穿入并穿出其通孔(40),使外接觸件上的外凸緣(35)緊貼外保護套A件上的定位臺階(39),爾后將已連為一體的絕緣定位體A件等組件對位裝進外接觸件(10)里,再將同軸電纜穿過電纜進孔(18)和外導體連接壓緊件上的通孔(41)將其內導體插進內導體插孔(11)里,將其外導體按要求對位與外導體連接壓緊件(12)連接,最后通過螺紋將外保護套A件(13)同外保護套B件(14)聯為一體并到位,即將陰性連接器(1)裝配好。使用時,先用手分別捏住陰性連接器(1)和陽性連接器(2),然后將各自的帶接觸件的頭部對位插入,到位嚙合后即連接完畢。此間,由于彈性外卡圈(4)向內回彈力的作用,迫使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3)向內緊貼中心接觸件(19)表面并嚙合;同時,由于彈性內卡圈(21)向外回彈力的作用,迫使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20)向外緊貼外接觸件(10)內面并嚙合;從而有效地杜絕現有連接器的接觸件之間經常發生的松脫、接觸不良等事故,確保插接的可靠性。需解除連接時,先用手分別捏住陰性連接器和陽性連接器,然后相互反向用力使其相分離即可。圖中(6)為槽尾,(22)為與彈性內卡圈(21)配套的內卡圈槽,(23)為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的槽端。
請參照圖21至圖32。首先按所需的規格、形狀、尺寸、外觀設計,加工出帶有外卡圈槽(5)和凸緣(27)以及中心接觸件(31)的與陽性連接器上的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3),加工出絕緣定位體A件(8),加工出絕緣定位體B件(9),加工出一端帶有卡銷(29)、另一端帶有開槽接觸件(32)的外接觸件(10),加工出外彈性卡圈(4),加工出內彈性卡圈(33),加工并裝配好有中心接觸件(19)和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20)以及內彈性卡圈(21)等組成的并帶有連接機構——導向卡槽(30)的陽性連接器(2),然后將外彈性卡圈(4)對位裝進同中心接觸件(31)為一體的開槽接觸件(3)上的外卡圈槽(5)里,將內彈性卡圈(33)對位裝進同外接觸件(10)為一體的開槽接觸件(32)上的內卡圈槽(36)里,再將開槽接觸件(3)上的同另一開槽接觸件配合的中心接觸件(31)的端頭穿出絕緣定位體B件上的通孔(16),使其凸緣(27)對位分別與絕緣定位體B件上的內臺階(34)和絕緣定位體A件上的端面(38)配合,最后將已連為一體的絕緣定位體B件等組件對位壓進本身也是連接機構的外接觸件(10)里,使絕緣定位體B件(9)的端面緊貼外接觸件上的限位臺階(28),即將陰性連接器(1)裝配好。使用時,先用手分別捏住陰性連接器(1)和陽性連接器(2),將陰性連接器上的連接機構——卡銷(29)對位插進陽性連接器上的連接機構——導向卡槽(30),然后相對有力,同時旋轉陽性連接器上的導向組件(26),使卡銷(29)沿著導向卡槽(30)進入導向卡槽尾端并到位,此時,各接觸件亦相對前進到位并嚙合,即連接完畢。取下時,接相反程序操作即可。圖中(6)為槽尾,(7)為槽端。
權利要求1.一種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其特征是該連接器包括至少一陰性連接器和至少一陽性連接器,所述的陰性連接器上至少有一與中心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和至少一外接觸件以及絕緣定位體和連接機構,所述的陽性連接器上至少有一中心接觸件和至少一與外接觸件配合的開槽接觸件以及絕緣定位體和連接機構,該連接器與現有連接器的不同之處在于該連接器上至少配有一裝在開槽接觸件上的用以杜絕接觸件接觸不良的彈性卡圈,該彈性卡圈位于開槽接觸件靠槽端的部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合電子儀器、通訊設備、無線電儀器、宇航設備等用的通用型彈性卡圈式同軸連接器。該連接器上至少配有一彈性卡圈,由陰性連接器和陽性連接器組成。該連接器具有應用范圍廣,結構簡單合理,生產工藝簡單,造價低,可標準化,能互換通用,使用方便,接插性能可靠,連接效果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H01R13/15GK2253528SQ9620066
公開日1997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7日
發明者張寧 申請人: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