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訊線纜交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訊裝置,特別是一種可確保線纜可靠連接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
現有的線纜交接用端子有螺栓型、迅接型及封套型三種,螺栓型的交接端子是以金屬螺栓作為接續元件。使用時螺栓的一端與線纜引入端或出線端連接,跳線端則由已剝除絕緣層的線纜的裸露段纏繞在金屬螺栓上,并由與絕緣座旋接的螺栓的旋緊實現連接。其缺點在于,事先必須對線纜的絕緣層進行剝除,然后再繞接壓緊,因此,常發生因剝除動作不當或操作不熟練而使內部導線部分折斷,進而造成裸連部分段的直徑變小或繞接接觸面積減少,既影響連接質量,又影響連接的可靠性。另外,裸露的線段易產生腐蝕,進而會造成接觸不良,影響信號的傳遞質量,當導電物體或人體與裸露的螺栓發生誤觸時,也會引入雜訊。
迅接型的端子板與線纜連接方式采用免剝式,其雖具有接線質量穩定可靠及無裸露的金屬元件所導致的各種缺點,但跳線的接續必須使用專用的壓接工具來完成,往往因壓接工具遺失或忘記攜帶而影響壓接。
封套型的端子板雖也采用免剝式接續跳線,但它一般使用螺絲起子為接續工具,該工具也存在著接續必須使用攜帶工具的缺點,而且此種端子板每次只能接續一條線纜,施工較繁瑣而線纜不易穿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無需使用工具,接續可靠、迅速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在底座上部上凸有一個或數個線對,線對的壁面上開設有卡合溝槽,線對設有與金屬接續元件相插嵌的中空環腔,在環腔底部開設有槽孔并上凸有與金屬接續元件相作用的凸塊,下敞口扣盒狀的絕緣扣蓋與線對相插套,在絕緣扣蓋后側設有兩相間隔穿線孔,穿線與線對上的卡合溝槽位置相對應,扣蓋前側設有鉤卡部。扣蓋另兩對稱側開有下開口的豎直插槽,線纜由穿線孔穿入并通過接續元件上的溝槽卡合定位,線纜的引入端則與接續元件下部溝槽相連接。
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1.在扣盒下壓過程中,線纜可被自動壓下的接續元件卡緊并定位,具有無需使用連接用工具和連接牢固可靠的特點。
2.線纜的連接裸露段均位于扣盒內部,不會發生與裸線和金屬接續元件發生誤觸,因此,也不會引入雜亂信號,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3.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是通過下面的實施及其附圖實現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外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圖3是圖2中底座部分的結構剖面圖圖4是圖2中扣蓋部分的結構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組合裝配后的結構剖面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地說明在底座1的平臺11上部上凸有線對2,線對2的外板壁21內部設有一對中空的嵌接套24和25,與上敞口的嵌接套24和25相插合的是相對應的中空的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下敞口的扣蓋4插扣在線對2的外板壁21內并與線對2的外周壁插套,扣蓋4的數量與線對2的對數相同,上敞口的嵌接套24和25的一側壁上開設有與線纜5相卡合的溝槽22和23,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的一側壁上下部外凸有與溝槽22和23相對應并與線纜5連接段相卡夾的上下接續部分31和34,扣蓋4頂部設有測試孔41和和42,扣蓋4的周壁43后部設有與上下連續部31和34相對應的穿線孔44和45,在扣蓋的另兩對稱側壁43上開有下敞口豎槽46,在豎槽46前側設有與外板壁21相插嵌的卡鉤48,嵌接套24和25的底壁上開設有與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下接續部34插入的通槽241。參見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牲還在于下敞口內空底座1上部豎直上凸的每一線對2均有兩個獨立的中空上敞口狀的嵌接套24和25,在嵌接套24和25的底壁處上凸有確定接續元件3插入方位的限位凸塊27。參見圖3和圖5。
上敞口的環狀馬蹄形嵌接套24和25位于后部敞露的并有兩對稱外板壁21的內側,與嵌接套24和25圍圈形狀相同的中空金屬接續元件3的前側環壁中部開設有對位缺口35,對位缺口35的插入位置與嵌接套24和25內部的限位凸塊27相對應。參見圖2和圖5。
中空下敞口的矩形扣蓋4內部頂壁下凸有穿線孔44和45位置相對應的凸板51和52,各凸板51和52下段開設有與穿線孔44和45同軸的固定穿孔53和54。參見圖4和圖5中空的金屬接續元件3平直后壁上下沿凸起的上下連續部31和34均沿縱向分別向上和向下凸起,上下連續部中部均有一凹入的嵌溝33和32,嵌溝32和33的位置與嵌接套24和25后壁上開設的U形溝槽22和23位置相對應。參見圖2、圖3和圖5本實用新型的接續過程如下,參見圖5先將線纜5由穿線孔44和45插入凸板51和52下段的固定穿孔53和54中,以形成兩落支點,當向下按壓絕緣扣蓋4時,線纜5剛好嵌夾在金屬接續元件3的上接續部31的嵌溝33內,從而保證接續的可靠性,接續元件3應首先從敞口部26處分別插入嵌接套24和25內,接續元件3的下接續部34應與引線連接,連接方式可纏繞或利用溝槽32進行壓接,然后灌入絕緣膠固定,使引線連接部固定。參見圖5,豎槽46的作用是使卡鉤部能夠產生彈性和向內的變形量,以利于卡鉤48與外板壁21前側的嵌槽211卡合。
權利要求1.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平臺(11)上部上凸有線對(2),線對(2)的外板壁(21)內部設有一對中空的嵌接套(24)和(25),與上敞口的嵌接套(24)和(25)相插合的是相對應的中空的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下敞口的扣蓋(4)插扣在線對(2)的外板壁(21)內并與線對(2)的外周壁插套,扣蓋(4)的數量與線對(2)的對數相同,上敞口的嵌接套(24)和(25)的一側壁上開設有與線纜(5)相卡合的溝槽(22)和(23)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的一側壁上下部外凸有與溝槽(22)和(23)相對應并與線纜(5)連接段相卡夾的上下接續部分(31)和(34),扣蓋(4)頂部設有測試孔(41)和(42),扣蓋(4)的周壁(43)后部設有與上下連續部(31)和(34)相對應的穿線孔(44)和(45),在扣蓋的另兩對稱側壁(43)上開有下敞口豎槽(46),在豎槽(46)前側設有與外板壁(21)相插嵌的卡鉤(48),嵌接套(24)和(25)的底壁上開設有與筒狀金屬接續元件(3)下接續部(34)插入的通槽(241)。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下敞口內空底座(1)上部豎直上凸的每一線對(2)均有兩個獨立的中空上敞口狀的嵌接套(24)和(25),在嵌接套(24)和(25)的底壁處上凸有確定接續元件(3)插入方位的限位凸塊(27)。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上敞口的環狀馬蹄形嵌接套(24)和(25)位于后部敞露的并有兩對稱外板壁(21)的內側,與嵌接套(24)和(25)圍圈形狀相同的中空金屬接續元件(3)的前側環壁中部開設有對位缺口(35),對位缺口(35)的插入位置與嵌接套(24)和(25)內部的限位凸塊(27)相對應。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中空下敞口的矩形扣蓋(4)內部頂壁下凸有穿線孔(44)和(45)位置相對應的凸板(51)和(52),各凸板(51)和(52)下段開設有與穿線孔(44)和(45)同軸的固定穿孔(53)和(54)。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中空的金屬接續元件(3)平直后壁上下沿凸起的上下連續部(31)和(34)均沿縱向分別向上和向下凸起,上下連續部中部均有一凹入的嵌溝(33)和(32),嵌溝(32)和(33)的位置與嵌接套(24)和(25)后壁上開設的U形溝槽(22)和(23)位置相對應。
專利摘要通訊線纜交接裝置,在底座上部上凸有一個或數個線對,線對的壁面上開設有卡合溝槽,線對設有與金屬接續元件相插嵌的中空環腔,在環腔底部開設有槽孔并上凸有與金屬接續元件相作用的凸塊,下敞口扣盒狀的絕緣扣蓋與線對相插套,在絕緣扣蓋后側設有兩相間隔穿線孔,穿線與線對上的卡合溝槽位置相對應,扣蓋前側設有鉤卡部。扣蓋另兩對稱側開有下開口的豎直插槽,線纜由穿線孔穿入并通過接續元件3上的溝槽卡合定位,線纜的引入端則與接續元件3下部溝槽相連接。
文檔編號H01R4/24GK2178946SQ93232898
公開日1994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24日
發明者顏新 申請人: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