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結構型折合振子構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振子型天線。
通常廣泛用于電視接收的天線,調頻接收的天線,短波天線,L波段其它用途的天線都是金屬的,主要是銅材和鋁材。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CN86203001u),一改常規采用了以非金屬材料為振子基體,在基體外包復導電率高、延伸性能好、光潔度高的金屬箔層,最后用透明或彩色的熱縮塑材料包復其外所組成的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這種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與金屬振子天線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節省金屬材料、成本低等優點。但是折合方式是用點焊、鉚接、螺釘等分段連接。工藝復雜、可靠性差,在野外環境中長期使用會使接觸電阻變化,造成信號接收能力下降。影響了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的廣泛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加其它零件直接折彎復合管構成的折合振子構件。這種復合型折合振子構件克服了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在折合部位由于點焊、鉚接、螺釘等分段連接造成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在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型圖,它包括非金屬基體1,金屬箔層2,外包復層3,截面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直接彎折部4。由于折彎是在復合管形成后進行的,雖然金屬箔層具有較好的延伸性,但箔層的厚度小于0.1毫米,因而在折彎時彎折部的外周易造成拉伸斷裂。采用壓扁管徑的結構外形,在折彎時減少了金屬箔層的拉伸力,避免了復合管彎折處外周金屬箔層拉伸斷裂現象的出現。
壓扁折彎在加熱情況下進行,為此對彎折部位復合管的三層材料有如下要求金屬箔層應是具有良好延伸性或退了火具有良好延伸性的材料,其熔點應遠遠大于折彎時的加熱溫度;非金屬基體是可以加熱軟化折彎的材料;外包復層是加熱折彎時不產生破裂的材料。
用彎折部位截面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復合結構型折合振子構件與用二段復合管通過點焊、鉚接、螺釘等機械方式連接的復合結構型天線振子相比,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基體分段連接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饋電引出連接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分成二段的振子連接圖。
下面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典型實施例。復合管的基體選用硬質聚氯乙烯;金屬箔層選用退火軟狀態鋁箔,厚度約為0.05毫米;外包復層選用熱縮聚氯乙烯套管,壁厚約為0.1毫米。截面呈扁圓或接近扁圓彎折部位的形成是把需要折彎的復合管部位加熱至100℃左右,然后壓扁折彎。彎折部位的內周會出現微小縐折,它不影響電性能和對環境的忍受能力。金屬箔層也可以分段重疊包復,分段包復的振子只需在彎折部位包復退火軟狀態的金屬箔層;在非彎折部位冷軋狀態的金屬箔有利于結構上和工藝上的要求。
基體屬下面五種不允許或難于折彎情況時,采用如圖2所示的基體分段連接。
1、必須用非熱塑性材料或軟化溫度過高的熱塑材料構成復合結構基體。
2、基體采用纖維增強的塑料。
3、為增加強度、降低自重而采用截面復雜的基體。
4、當基體管內插入金屬或非金屬加強條時。
5、為獲得最佳的抗風強度及防止變形要求而使用等外徑不等內徑的結構時。
不可折彎或難以折彎基體5、6與可折彎基體4可以用粘結、熱熔結、壓配合連接及其它機械緊固方式連接。連接后的基體在連接部應盡可能修整光滑,再包復金屬箔層,最后套入熱縮套管。
折合振子的饋電引出端可用多種方式完成。圖3所示是較為簡便的方式,將引出端7重疊于金屬箔層2上,然后用螺釘8壓緊。加入密封膠或導電膠,再套入熱縮套管3封閉露出部份,引出端7供連接饋線使用。
當振子過長影響包裝運輸時,可將振子一分為二。用一軟性的金屬板9將二段振子如圖4所示連接,其連接方法和振子饋電引出端的連接方法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振子型天線,包括非金屬基體1、金屬箔層2、外包復層3,并按以上順序由里到外復合成一體,其特征在于直接彎折的部位4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截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征在于彎折部位的金屬箔層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或經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材料,例如銅箔、鋁箔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征在于彎折部位的非金屬基體是可以加熱、軟化折彎的材料,如硬質塑類或類似的其它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征在于彎折部位的外包復層是加熱折彎不易破裂的材料,如透明或彩色的熱縮塑料套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振子型天線,提供一種直接折彎的復合結構振子構件。本構件是由非金屬基體1、金屬箔屬2外包覆層所組成的復合管直接加熱壓扁折彎4。由這種折合振子構件形成的天線可廣泛用于電視接收天線,調頻接收天線,短波天線及L波段其它用途的天線。本振子天線與金屬振子天線相比可節省金屬90—95%;成本降低2/3—3/4,與復合結構型振子天線相比,克服了折合部位用點焊、鉚接、螺釘等分段連接造成工藝復雜、可靠性差的不足。成本再一次降低,便于廣泛地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H01Q9/16GK2038281SQ8821752
公開日1989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1988年9月16日
發明者胡坤旺 申請人:胡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