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鋰電池散熱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的發展需求越發強烈,對鋰電池模組提出更高的要求,正著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而鋰電池模組的有效散熱是其可靠應用的重要保證。
鋰電池模組的散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鋰離子電池超溫限使用或一旦過充、過放時,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等安全事故。常規的鋰電池工作溫度:0~40℃。鋰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很容易燃燒,當電池內部持續升溫,活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膨脹就會成危險,同時溫度越高,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損失就越快,而這種損失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電池的容量會永久變小。溫度過高會對電池造成不可逆損耗。當電池溫度過低時,其低溫保護就會啟動,會造成電池有電卻無法釋放出來。
目前行業中鋰電池模組主要采用熱傳導的方式。單體電池之間采用結構膠填充,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組合,四周采用鋁合金板。電池產生的熱烈主要通過側壁和底部的鋁合金板傳遞到空氣中。這種熱傳導散熱方式的如下缺點:
(1)散熱效果差,且結構笨重,影響模組的能量密度;
(2)模組長時間運行溫度高,會影響電池性能和電池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新型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包括用來放置電池組件的電池型腔,所述電池型腔整體放置在t型散熱器上,所述t型散熱器旁設置有風扇,所述t型散熱器上設置有貼片溫度傳感器,所述貼片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控制器輸出端通過開關裝置與風扇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型腔內設置熱交換組件,所述熱交換組件包括相互接觸的集熱管和熱交換管,所述熱交換管和集熱管的進、出液口伸出電池型腔的型腔側板。
更進一步的,所述型腔側板與集熱管、熱交換管對應位置設置有向外延展的增表凸起,所述增表凸起為梯形。
更進一步的,所述熱交換管和集熱管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具有以下有點:
1.結構簡單,型腔式側板重量輕,提高模組能量密度;
2.型腔式新型導熱油散熱避免水冷帶來的電池短路的風險;
3.散熱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新型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新型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熱交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型腔式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型腔側板,2為增表凸起,3為t型散熱器,4為熱交換組件,5為單體電池
401為集熱管進液口,402為集熱管出液口,403為熱交換管進液口,404為熱交換管出液口,405為熱交換管,406為集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新型鋰電池模塊散熱裝置,包括用來放置電池組件的電池型腔,所述電池組件由并排的單體電池5組合而成。所述電池型腔整體放置在t型散熱器3上,所述t型散熱器3旁設置有風扇,所述t型散熱器3上設置有貼片溫度傳感器,所述貼片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控制器輸出端通過開關裝置與風扇相連接。當檢測到溫度較高時,通過控制器控制風扇啟動進行散熱,開關裝置可以采用繼電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溫度為30℃,超過30℃風扇啟動。
進一步的,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電池型腔內設置熱交換組件4,所述熱交換組件4包括相互接觸的集熱管406和熱交換管405,所述熱交換管進液口403、熱交換管出液口404、集液管進液口401和集熱管出液口402伸出電池型腔的型腔側板1。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多組集熱管406和熱交換管405相接觸,在集熱管進液口401注入吸熱液體,吸熱液體進入多組集熱管406,從而將電池型腔內電池組件的溫度帶走,從集熱管出液口402排出。為了提升散熱效果,在熱交換管進液口403通入熱交換液體,和集熱管406中的吸熱液體進行熱交換,從而降低集熱管406中的吸熱液體的溫度,增大了吸熱液體與電池組件之間的溫差,使得吸熱液體能從電池組件中帶走更多的熱量,提升了散熱效果。
如圖1所示,為了進一步提升本發明裝置的散熱效果,所述型腔側板1與集熱管406、熱交換管405對應位置設置有向外延展的增表凸起2,所述增表凸起2為梯形。這樣向外凸起的設計,增大了型腔側板的散熱面積,提升了散熱效果。當然,本發明的增表凸起2也可以設計成與集熱管406、熱交換管405外部貼合的形狀或其他適用的形狀,這樣的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更進一步的,所述熱交換管405和集熱管406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提升了液體的流動效果,更好的提升了散熱效果。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本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