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器,其包括絕緣基座及固定于絕緣基座上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設有固定于絕緣基座內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觸臂、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絕緣基座上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接觸臂的收容空間。所述絕緣基座還設有貫穿絕緣基座并將所述收容空間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
【專利說明】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可進行散熱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電連接器作為各種電子元件的電連接器件已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器設備中。其中,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常常需要對兩塊彼此平行的電路板進行電性連接,基于此種需要,板對板連接器應運而生。現有的板對板連接器一般由分別電性連接一印刷電路板的插頭和插座組成。插頭和插座分別設置有絕緣基座和固定在絕緣基座內的插頭端子或插座端子。插座的絕緣基座設有用以收容插頭的收容腔,插座端子具有延伸出絕緣基座安裝面以連接電路板的焊接部、以及突伸入收容腔內的對接部。在插頭和插座相互對接以電性連接兩個平行設置的電路板時,所述插頭部分收容在收容腔內,以使得插頭端子和插座端子在收容腔內相互連接,從而進行信號的傳輸。但是,插頭和插頭相互對接后使得收容腔成為一個封閉的空間,由此,插頭端子和插座端子電性連接時產生的熱量難以散發,從而會影響插頭和插座的信號傳輸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連接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散熱效果較好的連接器。
[0005]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基座及固定于絕緣基座上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設有固定于絕緣基座內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觸臂、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絕緣基座上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接觸臂的收容空間,所述絕緣基座還設有貫穿絕緣基座并將所述收容空間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座具有分別位于上側和下側的對接面和安裝面,所述通風槽沿水平方向貫穿絕緣基座,并且向下貫穿安裝面。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通風槽的頂部位于固定部所在平面下方。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座包括相對設置的固定壁、連接固定壁兩端的兩個端壁,所述收容空間形成于固定壁和端壁之間,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上,所述通風槽對應貫穿固定壁和/或端壁以將所述收容空間和外界連通。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呈一排固定在其中一所述固定壁上,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固定在所述端壁上的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具有固定于所述端壁上的固定片以及自固定片延伸出所述固定壁外側緣的焊接片。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座的兩個所述固定壁上均開設有所述通風槽,固定有所述導電端子的其中一所述固定壁上的通風槽位于相鄰的導電端子之間和/或導電端子與定位元件之間,位于另一所述固定壁上的通風槽沿固定壁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收容空間的長度相同。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元件還具有自所述固定片向下彎折延伸出端壁外側緣的定位片。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座的端壁上設置有導引部。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接觸臂自固定部一端傾斜延伸至絕緣基座上方且具有彈性,所述收容空間位于所述接觸臂正下方供所述接觸臂彈性變形容納。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一對信號端子及位于信號端子兩側的一對電源端子,所述電源端子寬于信號端子,且每一所述電源端子設置有自固定部一側同向延伸的兩個所述接觸臂。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絕緣基座上設置將收容空間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在與一對接電子元件進行對接時,接觸臂與對接電子元件進行電性連接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有效地散發出去,從而保證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信號傳輸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焊接至一電路板上時的立體圖;
[0017]圖2是圖1中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0018]圖3是圖1中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4是圖3中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0020]圖5是圖3中連接器的再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0022]請參照圖1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的一較佳實施方式,其用以焊接至一電路板I上,并與另一電子元件(未圖示)相對接。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包括絕緣基座2、固定于絕緣基座2上的若干導電端子3和定位元件4。
[0023]請參照圖3至圖5所示,所述絕緣基座2呈矩型框體狀設計,并包括相對設置的固定壁21、連接固定壁21兩端的兩個端壁22、形成于固定壁21和端壁22之間的收容空間20、分別位于上側和下側的對接面23和安裝面24。所述固定壁21的長度大于端壁22的長度。所述收容空間20上下貫穿對接面23和安裝面24。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絕緣基座2還設有貫穿絕緣基座2并將所述收容空間20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25。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通風槽25沿平行于安裝面24的水平方向延伸貫穿絕緣基座2,同時,所述通風槽25靠近安裝面24設置,并且向下貫穿安裝面24。
[0025]具體地,所述通風槽25對應貫穿固定壁21和/或端壁23以將所述收容空間20和外界連通。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所述固定壁21上均開設有所述通風槽25,其中一所述固定壁21上的通風槽25間隔設置,另一所述固定壁21上的通風槽25沿固定壁21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收容空間20的長度相同;由此一方面可使得收容空間20內的熱量通過兩個所述固定壁21下側均可向外排出,另一方面,兩個所述固定壁21上的通風槽25還可形成對流,加速熱量散發。另外,兩個所述端壁23上也均開設有所述通風槽25,并且兩個端壁23上的通風槽25沿端壁23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收容空間20的長度也相同,由此可進一步加速收容空間20內熱量的散發。
[0026]請參照圖1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導電端子3呈一排固定在上述其中一所述固定壁21上,每一所述導電端子3設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壁21內的固定部31、自固定部31 —端延伸形成的接觸臂32、自固定部31另一端延伸出絕緣基座2側緣的焊接部33。所述固定部31鑲埋固定在所述固定壁21內,以使得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整體體積可以進一步縮小,適應現在電子產品小型化的發展。所述接觸臂32具體為自固定部31 —端傾斜延伸至絕緣基座2上方且具有彈性,所述收容空間20位于所述接觸臂32正下方,以使得所述接觸臂32在與電子元件對接時,接觸臂32發生彈性變形后可收容在收容空間20內,即收容空間20提供了接觸臂32的進一步彈性變形空間。所述焊接部33呈水平設置以采用表面焊接方式固定至電路板I上。
[0027]另外,固定有所述導電端子3的其中一所述固定壁21上的通風槽25間隔設置于相鄰的導電端子3之間和/或導電端子3與定位元件4之間,并且所述通風槽25的頂部位于導電端子3的固定部31所在平面下方,由此可有效保證固定部31的固持強度。
[0028]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導電端子3包括位于中間的一對信號端子34及位于信號端子34兩側的一對電源端子35,所述電源端子35寬于信號端子34,且每一所述電源端子35設置有自固定部31 —側同向延伸的兩個所述接觸臂32,由此可增加電源端子35的電流傳輸速度。另外,所述電源端子35的焊接部33中間自其自由末端凹設形成一凹陷351,該凹陷351為在進行電源端子35沖壓時形成,使得電源端子35成型時僅有凹陷351兩側的部分連接料帶(未圖示),由此可減少裁切料帶后導電端子3的裸銅面積。
[0029]請參照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設置有一對所述定位元件4,且分別固定在兩個所述端壁22上,以用以與對接電子元件上的扣持元件(未圖示)相扣持定位。
[0030]每一所述定位元件4具有固定于所述端壁22上的固定片41、自固定片41兩端分別彎折延伸出所述固定壁21外側緣的焊接片42、以及自所述固定片41外側緣向下彎折延伸出端壁22外側緣的一對定位片43。所述焊接部33焊接片42呈水平設置以采用表面焊接方式固定至電路板I上。
[0031]所述固定片41鑲埋固定于端壁22上,并且固定片41的外表面與絕緣基座2的所述對接面23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可使得絕緣基座2的厚度制作得比較薄;另外,所述固定片41內側緣還延伸設置有嵌入端壁22內的加強片44,以加強定位元件4與絕緣基座2的固持效果。
[0032]所述定位片43自所述固定片41外側緣朝向安裝面24方向延伸并且未延伸超出所述安裝面24。位于同一端壁22外側的一對所述定位片43沿端壁22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絕緣基座2的端壁22上還設置有導引部221,所述導引部221位于一對所述定位片43之間,以導引對接電子元件的插接。
[0033]每一定位元件4上的一對所述定位片43包括靠近導電端子3的焊接部33的第一定位片431和相對遠離所述焊接部33的第二定位片432。每一所述定位片43設有與固定片41連接的主體部433及自主體部433 —側下緣繼續向下延伸的擋片434。每一所述定位片43的主體部433靠近所述焊接部33的一端下側沿端壁22長度方向形成有傾斜延伸的導引面4331,所述導引面4331用以導引對接電子元件的扣持元件的移動。所述擋片434用以限制扣持元件的移動位置。
[0034]所述第一定位片431上的擋片434自主體部433下側靠近第二定位片432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以阻擋在扣持元件的側緣。所述第二定位片上的擋片434自主體部433的下側中間位置延伸形成,并且該擋片434的外邊緣呈光滑弧形設置,以與扣持元件上的穿孔(未圖示)相扣持。
[003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連接器通過在絕緣基座2上設置將收容空間20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25,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在與一對接電子元件進行對接時,接觸臂32與對接電子元件進行電性連接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有效地散發出去,從而保證本實用新型連接器200的信號傳輸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0036]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03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基座及固定于絕緣基座上的若干導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設有固定于絕緣基座內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觸臂、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絕緣基座上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接觸臂的收容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還設有貫穿絕緣基座并將所述收容空間與外界連通的通風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具有分別位于上側和下側的對接面和安裝面,所述通風槽沿水平方向貫穿絕緣基座,并且向下貫穿安裝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槽的頂部位于固定部所在平面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包括相對設置的固定壁、連接固定壁兩端的兩個端壁,所述收容空間形成于固定壁和端壁之間,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上,所述通風槽對應貫穿固定壁和/或端壁以將所述收容空間和外界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呈一排固定在其中一所述固定壁上,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固定在所述端壁上的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具有固定于所述端壁上的固定片以及自固定片延伸出所述固定壁外側緣的焊接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的兩個所述固定壁上均開設有所述通風槽,固定有所述導電端子的其中一所述固定壁上的通風槽位于相鄰的導電端子之間和/或導電端子與定位元件之間,位于另一所述固定壁上的通風槽沿固定壁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收容空間的長度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還具有自所述固定片向下彎折延伸出端壁外側緣的定位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的端壁上設置有導引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臂自固定部一端傾斜延伸至絕緣基座上方且具有彈性,所述收容空間位于所述接觸臂正下方供所述接觸臂彈性變形容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一對信號端子及位于信號端子兩側的一對電源端子,所述電源端子寬于信號端子,且每一所述電源端子設置有自固定部一側同向延伸的兩個所述接觸臂。
【文檔編號】H01R13/46GK204118349SQ201420647234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3日
【發明者】陳偉 申請人:昆山嘉華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