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包括帶有設置在繞線柱兩端的上、下擋板的骨架、用于繞制繞組的漆包線和線圈膠帶,以及用于將線圈的引出端與繼電器基座上的連接片相連接的連接片,連接片的數量等于或少于線圈引出端的數量,每個連接片上設有沿一個共面伸展形成平板一體結構的連接片腳、外引片腳和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骨架的下擋板上的固接片腳,其固定應使得連接片腳具有一個伸出到下擋板的邊緣輪廓外的浸錫工藝距離,連接片腳11與線圈的引出端相連接,外引片腳與繼電器基座的連接片相連接,并且,連接片腳、外引片腳均具有不干涉線圈的自動化生產可適應性改變其空間位置狀態的形狀和結構。適用于自動化生產,質量好、成本低、效率高。
【專利說明】
一種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繼電器,特別是一種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
【背景技術】
[0002]小型電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的電流。線圈組件是繼電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一般是由線圈架、繞在線圈架上的繞組和包封在繞組外面的線圈膠帶構成,在小型電磁繼電器中作控制系統用。
[0003]目前市場上的繼電器線圈一般采用兩種結構:一種結構是線圈的引出線始(末)端一般都直接懸空在引線槽外,引出端與基座組件上的連接片之間的電氣連接須在后續裝配工藝中通過錫焊完成,這種結構在生產和使用中線圈的引出端容易斷線,且抗振性差,導致報廢率高,而且錫焊工藝不環保,自動化生產的程度很低。另一種結構是在下擋板的內側(即朝向上擋板的那一側)采用插針或插接片的結構,這種插裝結構雖然能克服上述引線槽存在的易斷線、抗振性差、報廢率高的缺陷,但由于插針、插接片及其它們與線圈的引出端的連接須在線圈繞制工藝完成后才能進行,這種后續的連接不僅增加了生產工藝流程,尤其是難以實現在自動化流水線上生產。再者,由于插針與引出端之間的須焊接完成的電氣連接端處在上擋板與下擋板之間的極小空間,所以對后續的焊接帶來困難,特別是在要求線圈架極小的小型電磁繼電器中,這種結構生產率低,甚至有可能導致無法采用簡單的焊接連接工藝,從而會提高制造難度和生產成本。隨著電器的小型化及其生產的自動化要求的不斷提高,現有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結構已經不能滿足這些要求,急需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采用帶有連接片的線圈架結構,線圈引出端牢固、不易斷線、能降低線圈報廢率,提升線圈組件產品的質量,特別是能夠便于在生產流水線上實現一系列裝配、繞線、焊接、整形等自動化生產工序,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組件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線圈組件產品的制造成本。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的技術方案包括帶有設置在繞線柱23兩端的上擋板22和下擋板21的骨架2、用于繞制繞組的漆包線3和自動包封所述繞組制成所述線圈的線圈膠帶4,以及用于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與繼電器基座上的連接片相連接的連接片I。
[0006]所述線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片I的數量等于或少于所述的線圈引出端的數量,每個連接片I上設有沿同一個平面14伸展形成平板一體結構的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和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所述的骨架2的下擋板21上的固接片腳13,所述的固接片腳13的固定應使得所述的連接片腳11具有一個伸出到所述的下擋板21的邊緣輪廓外的浸錫工藝距離L,所述的連接片腳11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相連接,所述的外引片腳12與所述的繼電器基座的連接片相連接,并且,所述的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均具有不干涉所述線圈的自動化生產可適應性改變其空間位置狀態的形狀和結構。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每個連接片I的平面14與所述的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齊或者低于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又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連接結構為一種插接固定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的插接孔25,它允許所述的固接片腳13插入其中,并形成骨架2與連接片I的固定連接配合。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兩側。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再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兩側,并且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縱向排列在一條直線A-A上。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其他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同一側。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其他又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兩個連接片I的外引片腳12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同一側,或者,所述的外引片腳12的接線端122與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行。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再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同一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與外引片腳12相互垂直。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進一步可選實施方式:所述的外引片腳12上可由內向外依次設置一個第一整形彎角a和一個第二整形彎角b,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65°至75°,第二整形彎角b的角度相對于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向下折彎65°至75°。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線圈的另一種進一步可選實施方式:所述的連接片腳11上可設置一個第三整形彎角c,第三整形彎角c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90°至110。。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采用這種線圈結構適用于自動化生產,不但可保證產品質量,而且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實現安全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從附圖所示實施例的描述中可更清楚地看出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其中: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所示的線圈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0020]圖3是圖1所示的線圈繞上繞組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所示的線圈的連接片可經后續整形折彎形成整形彎角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0022]圖5是圖3所示的線圈的連接片已形成一種整形彎角形式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圖1至圖5給出的以兩個連接片I為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0024]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包括一個骨架2、用于繞制繞組的漆包線3和自動包封所述繞組制成所述線圈的線圈膠帶4,以及用于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與繼電器基座上的連接片相連接的兩個連接片I (參見圖2)。骨架2包括繞線柱23和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設置在繞線柱23兩端的上擋板22和下擋板21,漆包線3繞在上擋板22與下擋板21之間的繞線柱23上。所述線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片I的數量等于或少于所述的線圈引出端的數量,每個連接片I上設有沿同一個平面14伸展的連接片腳11、夕卜引片腳12和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所述的骨架2的下擋板21上的固接片腳13,它們形成如圖2所示的連接片I的平板形一體結構。所述的連接片腳11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相連接,所述的外引片腳12與所述的繼電器基座的連接片相連接,連接片I的平板形狀結構的優點是明顯的,不僅可采用生產效率很高而易于加工的沖壓工藝獲得連接片I的理想形狀,同時還能使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均具有不干涉所述線圈的自動化生產可適應性改變其空間位置狀態的形狀和結構,即: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具有良好的可彎折性能。
[0025]連接片I的固接片腳13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該內側是指下擋板21靠近上擋板22的那一側,通過固接片腳13與下擋板21的內側的固定,使得連接片腳11具有一個伸出到下擋板21的邊緣輪廓外的浸錫工藝距離L(見圖3),并且,連接片I的平面14可低于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見圖3),或者連接片I的平面14與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齊(見圖1)。應當能理解到,本實用新型的線圈架的上述結構特征是為了實現小型磁繼電器的線圈組件上流水線自動化生產設計的,也就是說,連接片I的平面14低于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或者連接片I的平面14與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齊的結構和連接片I的平板形狀結構,使得線圈架能帶著連接片I 一起上繞線機繞制線圈,在繞制過程中,用于繞制繞組的漆包線3始終不會與連接片I發生干涉,從而可以避免漆包線3與連接片I之間因發生摩擦而引起漆包線3表皮被刮傷的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圖3所示的浸錫工藝距離L的設置,使得連接片腳11能上流水線自動浸錫去漆皮、固定以及實現其與線圈的引出線端之間的電氣連接工藝。固接片腳13與下擋板21之間的連接結構可有多種具體方式,一種優選的方式如圖2所示,所述的連接結構為插接固定連接結構,它包括設置在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的插接孔25,固接片腳13插入插接孔25并形成固定連接配合。這種連接結構的優點在于:能在很薄的下擋板21的內側實現上述的關于平面14低于內側面24(或平面14與內側面24平齊)的結構,同時能實現在流水線上自動完成連接片I與下擋板21之間的固定連接。當然,不排除其它固定連接的結構方式,如熱壓固定連接等。
[0026]為了便于實現在自動化繞線過程中將線圈引出線始(末)端順利繞在連接片腳11上,同時進一步提高上述浸錫工藝的生產效率,以下關于連接片腳11的設置位置的結構方案是可以優選的。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下擋板21的兩側(如圖2所示);或者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下擋板21的兩側,并且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縱向排列在一條直線A-A上(見圖3);或者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下擋板21的同一側(圖中未示出)。為了獲得更合理的布局,優選的方案如圖2、圖3所示,同一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與外引片腳12相互垂直。為了給外引片腳12能提供便于接線的位置,一種優選的方案如圖3所示,兩個連接片I的外引片腳12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下擋板21的同一偵U。另一種優選的方案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外引片腳12的接線端122與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行。
[0027]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的漆包線3繞成繞組和包覆線圈膠帶4后的結構。參見圖3至圖5,由于連接片I采用了平板形一體結構,所以其上的連接片腳11和外引片腳12具有良好的彎折性能,也就是在流水線上繞好繞組和包覆線圈膠帶4制成線圈后,可將連接片腳11和外引片腳12根據實際使用要求彎折整形成不同的彎角,可彎折的方向如圖4的箭頭所指方向,可彎折的整形彎角的數量和角度范圍優選如下。所述的外引片腳12上可由內向外依次設置一個第一整形彎角a和一個第二整形彎角b,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65°至75°,第二整形彎角b的角度相對于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向下折彎65°至75°。所述的連接片腳11上可設置一個第三整形彎角c,第三整形彎角c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90°至110°。
[0028]下面結合生產過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對于線圈產品自動化生產所起到的有益效果。
[0029]可采用自動設備進行料帶式沖壓形成連接片1,將該連接片I和一成形的骨架2自動送入下一工位,實現連接片I與骨架2自動固定連接,形成線圈架;將帶有連接片I的線圈架送入下一工位,通過全自動繞線機自動完成漆包線3繞制繞組,使其引出始(末)端可繞在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的部位,并且將繞好的繞組自動外包線圈膠帶4 ;將帶有線圈的線圈架送入下一工位,通過自動浸錫去漆皮以及固定,實現線圈引出線端與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之間的電氣固定連接,形成圖3所示的構造;在此基礎上,最后可根據設計需要進行彎折整形,將連接片腳11和外引片腳12彎折成帶有理想整形彎角的結構,彎折整形工序也可在生產線上自動完成。例如,將所述連接片腳11向內折彎90度角,將所述連接片I的外引片腳12上用于點焊端的整體部分121相對于平面14向上折彎65-75度角,而在點焊端的整體部分之上的接線端即點焊端頭部分122再向下折彎65-75度角。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精神和原則所做出的任何技術等效替換、變化與修改等,皆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包括帶有設置在繞線柱(23)兩端的上擋板(22)和下擋板(21)的骨架(2)、用于繞制繞組的漆包線(3)和自動包封所述繞組制成所述線圈的線圈膠帶(4),以及用于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與繼電器基座上的連接片相連接的連接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片(I)的數量等于或少于所述的線圈引出端的數量,每個連接片(I)上設有沿同一個平面(14)伸展形成平板一體結構的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和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所述的骨架(2)的下擋板(21)上的固接片腳(13),所述的固接片腳(13)的固定應使得所述的連接片腳(11)具有一個伸出到所述的下擋板(21)的邊緣輪廓外的浸錫工藝距離L,所述的連接片腳(11)與所述線圈的引出端相連接,所述的外引片腳(12)與所述的繼電器基座的連接片相連接,并且,所述的連接片腳(11)、外引片腳(12)均具有不干涉所述線圈的自動化生產可適應性改變其空間位置狀態的形狀和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連接片(I)的平面(14)與所述的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齊或者低于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結構為一種插接固定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骨架(2)的下擋板(21)的內側的插接孔(25),它允許所述的固接片腳(13)插入其中,并形成骨架(2)與連接片(I)的固定連接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兩側,并且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縱向排列在一條直線A-A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兩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同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兩個連接片(I)的外引片腳(12)以并排排列的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述的下擋板(21)的同一側,或者,所述的外引片腳(12)的接線端(122)與下擋板(21)的內側面(24)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同一個連接片(I)的連接片腳(11)與外引片腳(12)相互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引片腳(12)上可由內向外依次設置一個第一整形彎角a和一個第二整形彎角b,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65°至75°,第二整形彎角b的角度相對于第一整形彎角a的角度向下折彎65°至7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片腳(11)上可設置一個第三整形彎角C,第三整形彎角C的角度相對于所述的平面(14)向上折彎90。至 110。。
【文檔編號】H01H50/44GK204189720SQ201420551691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周慶包, 蒲啟成, 王聯長, 焦敏學 申請人: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