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滑式電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該側滑式電位器,包括依次平行放置的外殼、滑動機構和電阻片。外殼、滑動機構及電阻片均呈扁平狀。外殼與電阻片固定連接,滑動機構放置在外殼與電阻片之間。外殼的一側壁設有開口,電阻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若干個端子。滑動機構包括推柄和電刷。電刷固定連接在推柄靠近電阻片的一側。電刷與電阻片抵接。推柄上設有凸塊,凸塊穿過開口伸展至外殼的外側。上述側滑式電位器,滑動機構的推柄上的凸塊穿過開口伸展至外殼的側壁,推動該凸塊便可以實現電位器的電阻調節,實現側滑式調節電阻,解決傳統的滑動電位器中滑動機構在電阻片垂直方向上所帶來的厚度問題,減少電位器的整體厚度。
【專利說明】側滑式電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位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厚度較小的側滑式電位器。
【背景技術】
[0002]電位器是一種電阻可調的電子元件,其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一般的電位器由一個電阻體和一個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當電阻體的兩個固定觸點之間外加一個電壓時,通過轉動或滑動系統改變觸點在電阻體上的位置,在動觸點與固定觸點之間便可得到一個與動觸點位置成一定關系的電壓。
[0003]傳統的滑動電位器是“凸”字形構造,因為不管是轉動系統或者滑動系統,都是垂直放置在電阻體上的,而轉動系統或者滑動系統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厚度以供使用者的手做出旋轉或者推動的動作,導致滑動電位器在厚度上受到限制。隨著科技的發展,掌上型輕薄電子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電子的產品厚度越小,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越高,而傳統的滑動電位器因其構造問題難以進一步縮小厚度,已經不能滿足掌上型輕薄電子產品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于此,提供一種厚度較小的側滑式電位器。
[0005]該側滑式電位器,包括依次平行放置的外殼、滑動機構和電阻片。外殼、滑動機構及電阻片均呈扁平狀。外殼與電阻片固定連接,滑動機構放置在外殼與電阻片之間。外殼的一側壁設有開口,電阻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若干個端子。
[0006]滑動機構包括推柄和電刷。電刷固定連接在推柄靠近電阻片的一側。電刷與電阻片抵接。推柄上設有凸塊,凸塊穿過開口伸展至外殼的外側。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電阻片與電刷抵接的一側設有電阻和導體,電阻與導體均呈條狀且相互平行,電阻的兩端分別設有端子,導體的一端設有端子,電刷上設有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與電阻抵接,第二彎折部與導體抵接。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電阻為附著在電阻片上的碳膜。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導體為附著在電阻片上的銀膜。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外殼靠近電阻片的一側設有若干個卡扣部,卡扣部呈“L”字形,且末端水平朝向外殼的中部,電阻片的邊沿設有與卡扣部配合的凹槽。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推柄靠近電刷的一側設有凸起,電刷上設有與凸起配合的通孔。
[0012]上述側滑式電位器,外殼、滑動機構和電阻片均為扁平式設計,滑動機構置于外殼和電阻片之間,使得其能夠在外殼和電阻片之間滑動,而且保護了電位器內部免受灰塵影響。滑動機構的推柄上的凸塊穿過開口伸展至外殼的側壁,推動該凸塊便可以實現電位器的電阻調節,實現側滑式調節電阻,解決傳統的滑動電位器中滑動機構在電阻片垂直方向上所帶來的厚度問題,減少電位器的整體厚度。
[0013]在滑動機構滑動的時候,改變第一彎折部與電阻的抵接點,及第二彎折部與導體的抵接點,從而實現電阻值的調節,其結構簡單而且組裝方便。附著在電阻片上的碳膜形成電阻,附著在電阻片上的銀膜形成導體,其厚度小,有利于減少電位器的整體厚度。外殼與電阻片采用卡扣的方式固接,結構簡單而且組裝方便。推柄和電刷通過凸起和通孔配合固定,簡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側滑式電位器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5]圖2為圖1所示的側滑式電位器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16]圖3為圖1所示的側滑式電位器的分解示意圖一;
[0017]圖4為圖1所示的側滑式電位器的分解示意圖二 ;
[0018]附圖中各標號的含義為:
[0019]10-側滑式電位器;
[0020]110-外殼,111-開口,112-卡扣部;
[0021]120-滑動機構,121-推柄,122-電刷,123-凸塊,124-第一彎折部,125-第二彎折部,126-凸起,127-通孔;
[0022]130-電阻片,131-電阻,132-導體,133-第一端子,134-第二端子,135-第三端子,136-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0024]請參閱附圖1和圖2,其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側滑式電位器10的結構示意圖。
[0025]該側滑式電位器10包括:依次平行放置的外殼110、滑動機構120和電阻片130。外殼110、滑動機構120及電阻片130均呈扁平狀。外殼110與電阻片130固定連接,滑動機構120放置在外殼110與電阻片130之間。外殼110的其中一側壁設有條形的開口 111。電阻片130的兩端分別設有四個端子。在本實施例中,該外殼110可以為絕緣材質構造,所述端子可以通過鉚接的方式固定在電阻片130上。
[0026]請在參閱附圖1的時候,同時參閱附圖3和圖4,其均為圖1所示的側滑式電位器10的分解示意圖。
[0027]滑動機構120包括推柄121和電刷122。電刷122固定連接在推柄121靠近電阻片130的一側,電刷122與電阻片130抵接。推柄121上設有一個方形的凸塊123,該凸塊123穿過開口 111伸展至外殼110的外側。該凸塊123的厚度小于上述開口 111。
[0028]電阻片130與電刷122抵接的一側設有電阻131和導體132,電阻131與導體132均呈條狀且相互平行。電阻131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子133和第二端子134,導體132的一端設有第三端子135。電刷122上設有第一彎折部124和第二彎折部125。第一彎折部124和第二彎折部125的彎折角度約為45°。第一彎折部124的末端與電阻131抵接,第二彎折部125的末端與導體132抵接。工作時,使用者用手推動凸塊123移動,從而帶動推柄121滑動,使得電刷122與電阻131及導體132的抵接點改變。第一端子133和第二端子134為固定觸點,凸塊123移動的同時改變了動觸點與導體132的動觸點,實現電阻值的調節。
[0029]該電阻131為附著在電阻片130上的一層條形的碳膜。碳膜的厚度小,而且附著于電阻片130上,能夠降低電位器的整體厚度。
[0030]該導體132為附著在電阻片130上的一層條形的銀膜。銀膜的厚度小,而且附著于電阻片130上,能夠降低電位器的整體厚度。
[0031]外殼110靠近電阻片130的一側設有多個卡扣部112。卡扣部112呈“L”字形,且末端水平朝向外殼110的中部。電阻片130的邊沿設有與卡扣部112配合的凹槽136。夕卜殼110與電阻片130采用卡扣的方式固接,結構簡單而且組裝方便。
[0032]推柄121靠近電刷122的一側設有凸起126。電刷122上設有與凸起126配合的通孔127。推柄121和電刷122通過凸起126和通孔127配合固定,簡單方便。
[0033]上述側滑式電位器10,外殼110、滑動機構120和電阻片130均為扁平式設計,滑動機構120置于外殼110和電阻片130之間,使得其能夠在外殼110和電阻片130之間滑動,而且保護了電位器內部免受灰塵影響。滑動機構120的推柄121上的凸塊123穿過開口 111伸展至外殼110的側壁,推動該凸塊123便可以實現電位器的電阻調節,實現側滑式調節電阻,解決傳統的滑動電位器中滑動機構120在電阻片130垂直方向上所帶來的厚度問題,減少電位器的整體厚度,達到超薄的效果。
[0034]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放置的外殼、滑動機構和電阻片,所述外殼、所述滑動機構及所述電阻片均呈扁平狀,所述外殼與所述電阻片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機構放置在所述外殼與所述電阻片之間,所述外殼的一側壁設有開口,所述電阻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若干個端子; 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推柄和電刷,所述電刷固定連接在所述推柄靠近所述電阻片的一側,所述電刷與所述電阻片抵接,所述推柄上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穿過所述開口伸展至所述外殼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片與所述電刷抵接的一側設有電阻和導體,所述電阻與所述導體均呈條狀且相互平行,所述電阻的兩端分別設有所述端子,所述導體的一端設有所述端子,所述電刷上設有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與所述電阻抵接,所述第二彎折部與所述導體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為附著在所述電阻片上的碳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為附著在所述電阻片上的銀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靠近所述電阻片的一側設有若干個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呈“L”字形,且末端水平朝向所述外殼的中部,所述電阻片的邊沿設有與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滑式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柄靠近所述電刷的一側設有凸起,所述電刷上設有與所述凸起配合的通孔。
【文檔編號】H01C10/38GK203950627SQ20142038579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2日
【發明者】馮德江 申請人:東莞市合鉅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