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多晶156電池片,所述背電極具有十五段,且十五段背電極呈五行三列矩陣狀排布,一列背電極位于電池片背面中間,其余兩列背電極各自距離中間一列背電極52毫米,每段背電極皆是豎條狀,且每段背電極的邊緣皆連接有若干框線,所述框線呈間隔狀均勻布滿背電極周邊,所述背電極的邊緣和所述框線與背電場接觸,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減少了背銀的消耗,與背鋁接觸更好、加大了背場的印刷面積,更好的提高了電流與電壓,與此同時也更好的控制了背電極與背電場疊加的問題。
【專利說明】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電池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晶156電池片的背電極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器件,由于其清潔、無污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0003]目前廣泛采用的是硅太陽能電池,其制造工藝也已經標準化,主要步驟為:化學清洗及表面結構化處理(制絨)_擴散制結-周邊刻蝕-沉積減反射膜-絲網印刷-燒結。其中,絲網印刷首先進行背面電極的印刷,漿料為Ag漿,烘干后印刷背面電場,漿料為Al漿,烘干后經過翻轉器翻轉印刷正面電極,漿料為Ag漿。對于多晶156電池片,背電極一般為三根,邊緣兩根背電極距電池片邊緣的距離均為26mm,中間一根位于電池片中間,亦即距邊緣兩根的距離均為52_。背電極的主要作用是為組件部分提供焊接點,有利于光生電流的輸出。
[0004]然而,采用這一方式,背電極Ag漿的單耗太大,目前濕重的控制范圍是
0.07-0.08g,且由于背電極的區域過大,導致背場的印刷面積較小,不利于電池片的開路電壓及短路電流,再者,背電極與背面場的接觸及疊加狀況不夠良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減少了背銀的消耗;與背鋁接觸更好、加大了背場的印刷面積,更好的提高了電流與電壓;與此同時也更好的控制了背電極與背電場疊加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多晶156電池片,所述背電極具有十五段,且十五段背電極呈五行三列矩陣狀排布,一列背電極位于電池片背面中間,其余兩列背電極各自距離中間一列背電極52毫米(指每列背電極中心線之間的距離),每段背電極皆是豎條狀,且每段背電極的邊緣皆連接有若干框線,所述框線呈間隔狀均勻布滿背電極周邊,所述背電極的邊緣和所述框線與背電場接觸。
[0008]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0009]進一步地說,每段所述背電極是長為18毫米且寬為2.3毫米的矩形豎條狀,且同列背電極之間的間距為12毫米,每列背電極中位于首尾兩端的背電極與電池片邊緣的間距各自為6毫米。
[0010]進一步地說,每段所述背電極的左右兩側各自均勻分布有一列所述框線,每列框線皆是由十八個相互間隔為0.5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首尾端的框線各自距離背電極的首尾端0.25毫米;每段所述背電極的首尾端各自均勻分布有一行所述框線,每行框線皆是由三個相互間隔為0.4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左右端的框線各自與背電極的左右端對齊;所述框線是長為I毫米且寬為0.5毫米的矩形框線。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主要是將背電極分為十五段,且十五段背電極呈五行三列矩陣狀排布,且每段背電極的邊緣皆連接有若干框線,背電極的邊緣和框線與背電場接觸,因此具有如下優點:
[0012]I)單耗低:在相同的印刷參數設置下,本實用新型網版印刷的單耗范圍是
0.03-0.04g,而現有直線電極的單耗范圍是0.06-0.08g,單耗下降約40% ;
[0013]2)電池片的開壓及電流有所提升:由于矩陣式電極的使用,背電極的印刷面積減少,從而使背電場的鈍化面積增大,電池片的開壓及電流有所提升;
[0014]3)背電極與背電場的接觸更好:由于在每段背電極的四周圍有一圈密集分布的框線,從而使背電極與背電場的接觸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每段背電極及其周邊框線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功效。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實施,即,在不悖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疇下,能予不同的修飾與改變。
[0018]實施例: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多晶156電池片,所述背電極I具有十五段,且十五段背電極呈五行三列矩陣狀排布,一列背電極位于電池片背面中間,其余兩列背電極各自距離中間一列背電極52毫米(指每列背電極中心線之間的距離),每段背電極皆是豎條狀,且每段背電極的邊緣皆連接有若干框線2,所述框線呈間隔狀均勻布滿背電極周邊,所述背電極的邊緣和所述框線與背電場接觸。
[0019]每段所述背電極是長為18毫米且寬為2.3毫米的矩形豎條狀,且同列背電極之間的間距為12毫米,每列背電極中位于首尾兩端的背電極與電池片邊緣的間距各自為6毫米。
[0020]每段所述背電極的左右兩側各自均勻分布有一列所述框線,每列框線皆是由十八個相互間隔為0.5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首尾端的框線各自距離背電極的首尾端0.25毫米;每段所述背電極的首尾端各自均勻分布有一行所述框線,每行框線皆是由三個相互間隔為0.4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左右端的框線各自與背電極的左右端對齊;所述框線是長為I毫米且寬為0.5毫米的矩形框線。
[0021]實驗選取同一硅錠的硅片200件,分別用矩陣式背電極網版及現有直線背電極網版印刷100件,比較單耗及電性能數據。
[0022]實驗例:本實用新型的矩陣式背電極
[0023]將網版裝入印刷機,裝上刮刀、回墨刀,并加漿料,調節好印刷參數,保證印刷的背電極圖形良好,稱測濕重,結果如下:
[0024]
【權利要求】
1.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所述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多晶156電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電極(I)具有十五段,且十五段背電極呈五行三列矩陣狀排布,一列背電極位于電池片背面中間,其余兩列背電極各自距離中間一列背電極52毫米,每段背電極皆是豎條狀,且每段背電極的邊緣皆連接有若干框線(2),所述框線呈間隔狀均勻布滿背電極周邊,所述背電極的邊緣和所述框線與背電場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背電極是長為18毫米且寬為2.3毫米的矩形豎條狀,且同列背電極之間的間距為12毫米,每列背電極中位于首尾兩端的背電極與電池片邊緣的間距各自為6毫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矩陣式背電極,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背電極的左右兩側各自均勻分布有一列所述框線,每列框線皆是由十八個相互間隔為0.5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首尾端的框線各自距離背電極的首尾端0.25毫米;每段所述背電極的首尾端各自均勻分布有一行所述框線,每行框線皆是由三個相互間隔為0.4毫米的框線組成,且位于左右端的框線各自與背電極的左右端對齊;所述框線是長為I毫米且寬為0.5毫米的矩形框線。
【文檔編號】H01L31/0224GK203774344SQ201420167007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8日
【發明者】白海贊, 胡中 申請人:江蘇歐耐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