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包含上半夾及下半夾;上半夾的中間部位與下半夾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接器連接;上半夾的前端與下半夾的前端,對應設置為上鉗嘴和下鉗嘴,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和下鉗嘴包圍成一橢圓形空腔;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和下鉗嘴咬合在開關柜的悶頭連接棒;上半夾的后端與下半夾的后端,對應設置為上手柄和下手柄;上手柄的內部設有接口,用來連接外部插入的導線插頭,使得導線插頭與所述上手柄實現導電接觸,從而使導線插頭連接的電纜與上鉗嘴和下鉗嘴之間的悶頭連接棒實現導電接觸。本實用新型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連接,有效保證繼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專利說明】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領域的試驗裝置,具體涉及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
【背景技術】
[0002]大電流試驗是繼保工作人員對流變及相關二三次回路進行檢測的重要試驗,試驗時需要對一倉或多倉線路端頭進行短接。不同電壓等級、絕緣形式的開關柜線路倉端頭情況不同,目前并沒有專用的短接工具。
[0003]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開關柜的三相間距離較小,一般小于40cm。對GIS開關柜進行大電流試驗時,首先將三相的配套試驗悶頭向上插入GIS柜電纜頭插槽中,然后用短接線連接該悶頭的下半部分。GIS柜的悶頭連接棒直徑在30-40cm不等,為短接三相連接棒,應使用夾子充分咬合、有效接觸每一相的悶頭連接棒。
[0004]使用現有的夾子進行大電流試驗時,不便捷、不規范,安全性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連接,有效保證繼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點是,包含:
[0007]上半夾及下半夾;
[0008]所述的上半夾的中間部位與下半夾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接器連接;
[0009]所述的上半夾的前端與下半夾的前端,對應設置為上鉗嘴和下鉗嘴,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和下鉗嘴包圍成一橢圓形空腔;
[0010]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和下鉗嘴咬合在開關柜的悶頭連接棒;
[0011]所述的上半夾的后端與下半夾的后端,對應設置為上手柄和下手柄;
[0012]所述的上手柄的內部設有接口,用來連接外部插入的導線插頭,使得導線插頭與所述上手柄實現導電接觸,從而使導線插頭連接的電纜與上鉗嘴和下鉗嘴之間的悶頭連接棒實現導電接觸。
[0013]所述的上鉗嘴內邊緣和下鉗嘴內邊緣分別呈弧形。
[0014]所述的上鉗嘴的端部和下鉗嘴的端部分別由金屬材料制成。
[0015]所述的上鉗嘴的端部和下鉗嘴的端部分別為平板結構。
[0016]優選的,鉗形夾閉合時,所述的上鉗嘴的端部和下鉗嘴的端部相互平行。
[0017]所述的上鉗嘴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mm ;
[0018]所述的下鉗嘴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mm。
[0019]所述的上手柄和下手柄的外緣分別包覆有絕緣材料。
[0020]所述的連接器包含一彈簧、一連接桿、一對連接片;
[0021]所述的一對連接片相對設置,兩端分別連接上半夾及下半夾;
[0022]所述的一對連接片之間留有空隙,用于容納一彈簧;
[0023]在所述的一對連接片的同一個水平位置,分別開設有通孔,由連接桿穿過一連接片的通孔后,再穿過所述的彈簧,最后穿過另一連接片,并且使得鉗形夾能夠被打開和閉口 ο
[0024]優選的,在進行開關柜大電流試驗時,分別使用三個鉗形夾夾住三相悶頭的連接棒后,將對應的短接線的導線接頭插入所述的接口,然后將三相短接線短接,形成短接回路后再接地。
[0025]本實用新型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上半夾和下半夾對稱設置,上鉗嘴的端部和下鉗嘴的端部分別為平板結構,以及兩者相互平行,充分保證了上鉗嘴和下鉗嘴與悶頭連接棒的接觸面積,滿足導電要求;由于采用連接器連接上半夾和下半夾,方便鉗形夾打開和閉合;由于上半夾設有接口,方便連接短接線,以形成短接電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的右視圖。
[0028]圖3為圖1所示的鉗形夾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詳細說明一個較佳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
[0030]如圖1、圖2、圖3所示,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包含:對稱設計的上半夾I及下半夾2 ;上半夾I的中間部位與下半夾2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接器3連接,用來實現該鉗形夾的打開和閉合;上半夾I的前端與下半夾2的前端,對應設置為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包圍成一橢圓形空腔4 ;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咬合在開關柜的悶頭連接棒;上半夾I的后端與下半夾2的后端,對應設置為上手柄12和下手柄22,上手柄12和下手柄22的外緣分別包覆有絕緣材料;上手柄12的內部設有接口 121,用來連接外部插入的導線插頭,使得導線插頭與所述上手柄12實現導電接觸,從而使導線插頭連接的電纜與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之間的悶頭連接棒實現導電接觸。例如接口 121的直徑為5mm,接口 121深度L為23mm,便于導線接頭與接口 121緊固。
[0031]具體的,上鉗嘴11內邊緣和下鉗嘴21內邊緣分別呈弧形。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分別由金屬材料制成。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分別為平板結構。鉗形夾閉合時,所述的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相互平行。進一步的,由于悶頭連接棒的直徑在3(T40mm不等,為了使鉗形夾充分與悶頭連接棒咬合,設計上鉗嘴11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mm ;下鉗嘴21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mm。
[0032]如圖2所示,連接器3包含一彈簧31、一連接桿32 (或螺釘、螺桿、鉚釘等類似結構的裝置)、一對連接片33 ;—對連接片33相對設置,兩端分別連接上半夾I及下半夾2 ; —對連接片33之間留有空隙,用于容納一彈簧31 ;在所述的一對連接片的同一個水平位置,分別開設有通孔,由連接桿32穿過一連接片33的通孔后,再穿過所述的彈簧31,最后穿過另一連接片33,并且使得鉗形夾能夠被打開和閉合。在其他實施例中,彈簧31也可以采用類似的彈性裝置來代替。
[0033]具體應用:在大電流試驗時,需要連接三相的悶頭接頭,繼保工作人員可以在由絕緣材料制成的上手柄12和下手柄22處施力,將三個鉗形夾分別打開,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咬合悶頭連接幫,設計成平板結構的鉗嘴端部增大了接觸面積,三個鉗形夾分別夾住三相悶頭的連接棒后,將對應的短接線的導線接頭插入所述的接口 121,然后將三相短接線短接,形成短接回路后再接地。
[0034]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已經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了上述內容后,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多種修改和替代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
1.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包含: 上半夾(I)及下半夾(2); 所述的上半夾(I)的中間部位與下半夾(2)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接器(3)連接; 所述的上半夾(I)的前端與下半夾(2)的前端,對應設置為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包圍成一橢圓形空腔(4); 鉗形夾閉合時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咬合在開關柜的悶頭連接棒; 所述的上半夾(I)的后端與下半夾(2)的后端,對應設置為上手柄(12)和下手柄(22); 所述的上手柄(12)的內部設有接口( 121 ),用來連接外部插入的導線插頭,使得導線插頭與所述上手柄(12)實現導電接觸,從而使導線插頭連接的電纜與上鉗嘴(11)和下鉗嘴(21)之間的悶頭連接棒實現導電接觸; 所述的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分別為平板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鉗嘴(11)內邊緣和下鉗嘴(21)內邊緣分別呈弧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分別由金屬材料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鉗形夾閉合時,所述的上鉗嘴(11)的端部和下鉗嘴(21)的端部相互平行。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鉗嘴(11)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mm ; 所述的下鉗嘴(21)弧形的內切圓直徑為33?44_。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手柄(12)和下手柄(22)的外緣分別包覆有絕緣材料。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器(3)包含一彈簧(31)、一連接桿(32)、一對連接片(33); 所述的一對連接片(33 )相對設置,兩端分別連接上半夾(I)及下半夾(2 ); 所述的一對連接片(33)之間留有空隙,用于容納一彈簧(31); 在所述的一對連接片的同一個水平位置,分別開設有通孔,由連接桿(32)穿過一連接片(33)的通孔后,再穿過所述的彈簧(31),最后穿過另一連接片(33),并且使得鉗形夾能夠被打開和閉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柜大電流試驗用鉗形夾,其特征在于,在進行開關柜大電流試驗時,分別使用三個鉗形夾夾住三相悶頭的連接棒后,將對應的短接線的導線接頭插入所述的接口( 121 ),然后將三相短接線短接,形成短接回路后再接地。
【文檔編號】H01R11/14GK203950945SQ201420144120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李潤沁, 吳峻青, 朱巧中, 謝邦鵬, 沈光敏, 汪政, 張偉, 孫陽盛 申請人: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